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简要阐述了斯腾伯格的成功智力理论,分析了以成功智力理论为基础的"TIA教学法"的基本要义,概括了在教学中"TIA教学法"的一般实施步骤,并以苏教版必修一专题四第一单元中<二氧化硫的性质和应用>一节为例进行了初步探讨,指出"TIA教学法"对培养学生的成功智力将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王丽 《教育探索》2009,(1):125-126
在新课程改革中以成功智力理论为理论依据,通过培养学生的成功智力即分析性智力、创造性智力和实践性智力,鼓励学生勇于实践,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树立"成功人生"的发展观,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新课程改革倡导的新型的师生关系有利于提供成功智力发展的环境.  相似文献   

3.
斯滕伯格认为:"人的成功主要不是靠智商,而是取决于成功智力。"成功智力是一种超越传统智力观念的智力理论,它是一种为实现个人或群体的目标而能够适应环境、改变环境和选择环境的能力。成功智力并非遥不可及,它完全可以加以培养。教师在日常数学教学实践中开发与培养学生的成功智力,可点亮学生的人生。  相似文献   

4.
传统智力理论大都集中在语言智力和数学逻辑智力这两种智力上,它可以较好地预测人们在学校中的成绩,但这种智力测验所测得的智商决不等于一个人的实际水平和能力,在预测人们走出学校后的实际工作情况时也往往无能为力,学校中的成功并不等于工作和生活中的成功.在这方面,揭示人们事业成功奥秘的"成功智力理论"无疑给了我们莫大的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5.
斯腾伯格认为传统智力观是一种狭窄、静态、缺乏情境性的"纯智力"观,它将智力局限在抽象的、脱离实际的学业智力范畴内,因而难以预测现实世界中的成功.斯腾伯格提出,实践智力是独立于g因素的一种新的智力结构,近20年来他围绕着实践智力进行了一系列研究,为拓展人类智力内涵提供了一种有价值的方向..  相似文献   

6.
成功智力是面向每一个人的,它是每一个人在生活中获取成功所需要的。成功智力由创造性智力、实践性智力和分析性智力三种成分构成。人人皆可成功,人人皆有获得成功的不同路径,重要的是要扬长避短和"扬长补短"。创意、执行和反思的能力是现代人立足谋生所不可或缺的能力,教育必须对此作出反应,并为之奠定基础,从而使得每一个人都能够不断地分析自己的处境,适应新的工作环境,创造性地发挥自身优势。  相似文献   

7.
<正> 1 贯彻新课改理念,培养学生成功智力的重要性杭州小学教师周武发现了"第10名现象":在上小学期间,班里排名前几名的学生升入初中、高中、大学乃至进入社会逐渐从优秀的行列中淡出,而排名在10名左右的孩子后来却表现出色,跻身优秀之列。"第10名现象"说明仅靠学业成绩的高低之分并不能做为判定教育是否成功的标准。学业成绩主要考查的是学生的语言智力和逻辑推理智力,心理学家斯腾  相似文献   

8.
周菲 《文教资料》2007,(29):79-81
从传统智力观到成功智力,智力理论正朝着多元化和整合化的方向发展。斯腾伯格的成功智力理论打破了传统智力理论为特殊教育带来的局限,为特殊教育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平台。本文论述了传统智力观对特殊教育的局限,并从成功智力理论的分析中,探讨了它对特殊教育带来的新的发展契机。  相似文献   

9.
斯腾伯格成功智力观指出,成功智力的关键是分析性智力、创造性智力和实践性智力。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该智力现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并指出其突破点和局限性。  相似文献   

10.
成功智力理论:内涵、实践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成功智力理论及内涵 美国耶鲁大学教授、著名的认知心理学家 斯滕伯格是近年来智力研究领域颇具影响力的 人物,他继1985年提出智力的三元理论之后, 1996年,在三元理论基础上,结合大量实验研 究,提出了成功智力理论(也称成功智力的三元 理论)。 斯滕伯格认为传统的智力概念过于狭窄, 智力不仅应涉及传统智力所关注的学业方面, 更应与真实世界的成功相联系、应当能够解释 生活中的各种成功,即所谓成功智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