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3.
本文论述了我国残疾人的现状及公共图书馆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如何利用自身优势开创为残疾人群体提供人性化、便利化服务的途径。突出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弱势群体的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4.
夏天 《记者摇篮》2009,(7):87-87
鞍山人民广播电台经济台老年专题节目《枫叶正红》开播以来,遵循“展现晚年风采,解除心中烦忧,增添生活乐趣,引导健康长寿”的节目宗旨,到今天节目已趋于成熟,形成广泛的收听群体。总结节目之所以吸引老年人的一个根本原因就是:节目中贯穿了浓厚的“尊重、理解、关爱”的人文关怀理念。  相似文献   

5.
夏茹 《视听纵横》2007,(1):96-96
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发展,新闻媒体应体现人文关怀的理念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但是由于受到客观的历史原因及观念的制约,使得一些广播媒体在理念和实践中背离了人文关怀精神,忽视弱势群体,忽视人的内心感受,缺乏对受众的基本尊重和精神关照。在媒体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广播媒体只有重视人文关怀,时刻以"人"为本才能重新提高自身文化品位、塑造媒体良好形象乃至提高市场竞争力,获得公信力和生命力。  相似文献   

6.
新闻媒介的产生本身就是一种人文想象,因为她所报道的方方面面,不管是政治,经济,科技,最终都是服务于人类的。因此,媒介必然会在人文层面对受众有所影响,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制品,对受众进行人文关怀也是一个媒介所必有的社会责任之一。广播作为一种大众传播媒介也担负起这种责任。广播怎么样才能实现人文关怀?完成人们“精神润滑剂”的角色?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相似文献   

7.
窄播,一个敏感、冷寂的词语俏然在广播业界升温,并迅速为诸多同仁所接受,为广大听众所青睐. 对于追求听众最大化的"广播"而言,窄播着重强调广播的市场取向和服务功能,突出广播节目的地域特色和专业特点,注重播出内容的对象性和针对性,旨在通过贴近听众、贴近实际、贴近生活的定向化的分众传播,照顾和兼顾不同受众收听习惯上的偏好和差异,满足广大受众对广播传媒服务的日趋具体的、多样化的"个性"需求,从而增强广播的适应性、渗透力和亲和感,提高广播节目的到达率、影响力和效果度.  相似文献   

8.
周小勤 《新闻窗》2005,(1):51-51,55
简单地说,人文精神就是以人为本,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将人作为考察一切事物的中心的价值取向,而人文关怀是人文精神在逻辑上的必然要求,人是人类社会活动的主体,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新闻报道作为直接真实反映社会现实生活的手段,尤其需要秉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坚守人道主义立场,倡导人伦、理解人情、尊重人性,体现出媒体的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媒体在报道灾难事件时人文关怀缺失的现象日益显现,忽视采访对象及受众心理感受的情况时有发生。本文分析了灾难报道中人文关怀缺失的原因以及人文关怀的必要性,并提出灾难报道中人文关怀的微观操作方法。  相似文献   

10.
王宾 《声屏世界》2005,24(5):16-17
体现人文关怀是人类文化活动的内在要求,一切人类文化活动都应以其为追求的目标和基本原则,新闻传播活动也不例外。新闻传播中的人文关怀.就是要以人为本,关注人的生存状态和社会权益.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把人的感受充分考虑在新闻传播的各个环节中。从文化角度肯定人的主体性、意义和存在价值,是新闻传播的灵魂。人文精神应充盈于新闻价值体系,人文关怀是媒体文明成熟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11.
桑丹 《传媒》2001,(9):54-55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今年以来的全面改版,可以说是中国大陆广播事业的一次意识的飞跃。这次改版远不是对于以往的栏目在形式上所做的“小修小补”,相反,却是一次由宣传工具到传播工具的革命。从以往主观的灌输,给人以教化的方式到一种与人平等交流,真正进入到人们内心世界的方式,从  相似文献   

12.
一种电视节目形态的出现与发展轨迹总是一个传媒与社会互动的过程。在美国,电视谈话节目的出现也许要向上追溯几十年时间,但其真正成为一种为众人所关注、并且能对社会产生一定影响的电视节目形态则是80年代以后的事情。在我国,从1996年中央电视台推出《实话实说》至今,谈话节目已渗透于时政、体育、文艺等各类节目中,各级电视台也相继推出了一批谈话栏目,如河南电视台的《周末沙龙》,湖南电视台的《有话好说》,重庆电视台的《龙门阵》等等。谈话节目令人瞩目的发展已是不争的事实,这在很大程度上缘于谈话节目所凸现的人文关…  相似文献   

13.
张友国 《新闻前哨》2003,(11):14-15
突发事件,顾名思义就是没有先兆,突然发生,让人措手不及的重大事件。这类事件通常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生命财产具有重大影响,因而具有极大的新闻价值,是各种媒体争相挖掘的一座新闻富矿。同时,由于突发事件常常伴随着破坏性、甚至是毁灭性的后果,突发事件的报道往往涉及到受众的心理和情感、社会秩序的重建和稳定、灾害的应对措施等诸多方面,使得新闻传媒在如何对待和处理这类事件上产生了争议。  相似文献   

14.
15.
新闻传播与人文关怀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于文军 《新闻传播》2002,(10):12-14
进入新世纪,新闻传播改革紧锣密鼓,笔者认为,由传者本位回归受众本位,突破传统新闻观对人文精神的束缚,在新闻传播中实施人文关怀,以满足多元化的受众需求,是新闻传播改革的一个重点,应当围绕这一重点考虑相关改革,这是新闻传播与时俱进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16.
“人文关怀”是近期国内传媒界使用较多、较新的一个概念。现代“人文关怀”概念脱胎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新兴资产阶级提出的人文主义。它强调人的价值、人的尊严和人格的完整 ,特别关心贴近人的精神层面方面的问题。现代意义上的人文关怀还包含了现代社会的时代精神与先进理念 :不仅要关注自己 ,还要关注他人 ,不仅要关注人的人文环境 ,还要关注人的生态环境 ;不仅要关注人类的现在 ,还要关注人类的未来。晚报是我国主要的新闻媒体之一 ,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生力军。晚报在其新闻实践中 ,应当将人文关怀作为新闻活动的一种追求。在晚报…  相似文献   

17.
电视新闻节目中的人文关怀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好的新闻和专题常常是"人文关怀"的典范,注重人文关怀,是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对电视传媒来说,树立"以人为本"的传播理念,加强电视新闻报道在体现人性化方面所具有的独特优势,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初步探讨了实现电视新闻节目的人文关怀的途径,以期能指导实践。  相似文献   

18.
顺应当代各种媒体的竞争和观众接受的需求,电视新闻界出现了这样一种节目制作理念——新闻故事化叙述,就是以讲故事的形式表现新闻事件,它实际体现为“新闻故事化、故事情节化、情节细节化、细节人物化”.这种电视新闻故事化现象是对传统新闻传播形态的一种变革,在传达政令、传播信息、教育群众等方面发挥了独特的作用.新闻故事化叙述的做法其实是以人为本的观念在电视新闻节目发展中的渗透.  相似文献   

19.
论新闻的人文关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0.
王建怀 《视听界》2008,(2):99-100
1.确保法制报道的真实性,给受众提供可靠可信的信息。 法制报道事实准确无误,才有影响力和公信力,如果事实有讹,夸大或隐匿,非但会影响媒体和节目的可信度,还会惹火烧身,成为被告,“纸馅包子”、“毒香蕉”报道就是深刻的教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