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钓鲇风潮     
柳明 《钓鱼》2007,(4S):64-65
我经常会问:“为什么在最近几年垂钓鲇鱼会成为一种风潮?” 事实是,这些长着须子的怪物——运河鲇、蓝鲇、平头鲇和大头鲇——在美洲已经成为了一种流行的垂钓对象鱼,越来越多的钓手开始加入到钓鲇的队伍中来。  相似文献   

2.
名川 《垂钓》2006,6(5):30-31
经常有钓友和我讨论这样的话题:手竿垂钓,到底是钓灵好还是钓钝好?有钓友说应钓灵,有钓友说应钓钝,他们还拿出各自垂钓中的实例来阐明其观点。可我的想法不一样,我认为钓灵、钓钝都好。因为鱼情受季节、天气、水温等因素影响不断在变,所以钓灵、钓钝不可妄自断言。不能因为某次钓灵、钓钝的成功,就坚持说钓灵好或是钓钝好,那样只能使你走进灵、钝的误区——鱼情一旦发生变化,就会造成缺少应变思路及方法的局面,最终导致失败。所以我们应及时顺应鱼情的变化,  相似文献   

3.
如何拿大鱼     
张东明 《钓鱼》2005,(5):18-18
钓住大鱼是一回事,能不能拉起来又是另一回事了。为什么有很多钓手,特别是些新钓手钓不住大鱼,不是滑钩逃跑就是折竿断线拉不起来呢?这除了钩小、线细等一些客观方面的原因外,主要还是没有掌握住起竿遛鱼的技巧。就此,根据我多年垂钓的体验,做一肤浅的介绍。  相似文献   

4.
王华良 《钓鱼》2009,(17):40-41
无论是休闲还是竞技钓,投钩准确、钓不钓过程中的一大铁律,也是钓手们钓有所获的窝边、钓窝外是不是就一定钓不到鱼呢?笔者就曾有过,次钓窝日钓不到鱼,而钓窝边却获把从去年夏季到今年夏季的几次这样的垂钓经探究,希望钓友们能从中得到些许启示或借鉴。  相似文献   

5.
梁耀聪 《中国钓鱼》2004,(12):46-46
我是一名钓龄30多年的垂钓爱好者,家在农村。因农事繁忙,平时很少有时间到池塘、水库垂钓,只能利用极少的农闲时间到溪流、沟渠过过钓瘾。我们这里部分沟渠水较深,鱼种繁多,每次垂钓两三个小时就能钓获一两千克的鱼。多年来,我都是无忧无虑地垂钓,根本没想过会有没鱼可钓的一天。直到一次垂钓的意外遭遇,才使我考虑环保问题。  相似文献   

6.
胡洋 《钓鱼》2008,(17):58-58
在夜晚垂钓有着另外一种味道。只有当钓获暴露在灯火之下狂乱地跳跃时,钓手才能够知道自己有了怎样的收获。大多数的岸钓者都是在白天垂钓,而最痴迷的钓手则会经常在夜晚来临之后开始垂钓。  相似文献   

7.
郁文生 《钓鱼》2008,(6):38-39
笔者赞成“钓鱼是一项系统工程”之说。因鱼类是变温性极强的动物,除选点、饵料、钓具搭配和垂钓方法、技巧等环节外,有多种因素在很大程度上能左右其钓获量,这是人所共知的事实。譬如:有些钓手论“装备”并不孬,论钓技并不赖,论饵料和钓组等并不差,可有时就是钓不到鱼。那么,到底是哪些因素会影响钓鱼和鱼获量呢?现根据实践谈些浅见,以便钓手们在出钓时参考,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五点。  相似文献   

8.
垂钓黑鱼的方法有许多,用手竿走钓是我地钓友们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在此写出来供钓友们参考。  相似文献   

9.
余森 《钓鱼》2005,(4):45-45
我记得曾经读到过一条报道,说是在美国市场销售的诱鱼剂80%都适用于温水鱼种,主要是鲈鱼。这种说法是否正确我无从知晓,但毫无疑问的是美国有很多黑鲈钓手们经常整桶整桶地买这些东西。在我看来,至少诱鱼剂能够增强钓手的信心。海钓中诱鱼剂的使用范围则较窄。很多钓手在海滨垂钓时间接近200天,钓到过无数条的条纹鲈鱼和美洲青鱼,但始终都没有想过用诱鱼剂来增加钓获量。这一方面是因为海洋动物种类繁多,另一方面是因为海洋水情变化较陆地水情变化更为复杂,很难说使用哪种诱鱼剂能达到完美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苏宁译 《钓鱼》2007,(7X):52-53
鱚鱼的出现,往往宣告夏季的开始。现在鱚鱼钓季即将拉开帷幕。鱚鱼比较容易上钩,且垂钓过程充满钓趣,获得了众多钓手的喜爱。不过,要想超越一般钓手的水准,使钓获数量再上一个台阶,则需要下一番工夫。让我们看一看那些在投钓鱚鱼方面颇有心得的钓手们能够告诉我们哪些窍门吧!  相似文献   

11.
使用手竿在水流湍急的松花江中垂钓,钓友们都采用无漂落底坠钓法。松花江中的野生鱼吃饵凶猛,咬钩吞饵后急速游走,鱼就把竿头拽得闷了下去,所以我地钓友把这种垂钓方法叫"钓闷头"。"钓闷头"既解决了在急流水域手竿垂钓  相似文献   

12.
钓鱼是一门学问,怎样钓到鱼,钓好鱼,贵在总结。我有如下三点体会:一、带着问题作总结。垂钓会有问题出现,常会引起钓者的思考,我在垂钓中遇过若干问题,通过总结都-一地解决了。例如我家住在定河大水的黄沙港边,水流急湍,一般人都认为水急鱼站不住脚,无鱼可钓,故从来没见有人在此钓鱼,但我经过分析认为,水流急湍的大河里一定会有鱼,能否钓到,关键看钓位选得正确与否。于是,我选中了河中的一个大木排,认为过路鱼(特别是鲤鱼)会在这里站脚觅食。我于是投了竿,一个夏季,我在木排上钓了物多天,钓到了1.5~3千克的鲤鱼15茶…  相似文献   

13.
范宁 《钓鱼》2004,(24):50-50
11月20日-21日,为期两天的第四届“力发杯”全国钓鱼邀请赛在安徽合肥市成功举办,应邀参赛的102名垂钓高手们兴致勃勃地参加了手竿钓对象鱼和手竿钓混合鱼的6场较量,切磋了钓技、增进了友谊,赛出了风格、赛出了水平。钓手们整齐规范的钓具以及娴熟潇洒的垂钓技巧,为冬且单调的钓场平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  相似文献   

14.
手竿钓使用双钩钓组,是已经流行多年的绝大多数钓友垂钓使用的钓组方法。双钩钓确有优势,尤其是垂钓养殖坑;但也有弊端,特别是野外垂钓的情况下,单是在较为挂底的情况下有时会影响上鱼,还真不如单钩!  相似文献   

15.
前年冬末的一天下午,我和钓友老刘在城西华亭村一个叫陶家池的鱼塘垂钓。那天我俩钓运不错,手竿连连上鱼,一支海竿也有鱼获。  相似文献   

16.
山西陶为群来信称:参加垂钓已经4年,对制作钓饵方面进行过钻研,也有一些经验。可上鱼情况不稳定,时好时坏,虽用同样的钓饵,好时达到夺冠的水平,可有时就是钓不上鱼来。难道鱼的胃口经常会变,或者是气候及别的原因所致,求答。陶君所谈的问题,还有其他几位钓友也提及:对同样的钓饵,为什么效果会时好时坏。我认为出现上述情况的根本原因是垂钓的客观条件发生变化,鱼儿也因条件的变化改变了胃口,而钓手却仍使用一成不变的钓饵,鱼儿自不会上钩。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这是因为在垂钓时各种可变的因素很多,任何一种条件的变化…  相似文献   

17.
就大连地区而言,临黄渤两海,其鱼种不少,但又不是每个钓鱼人所能钓全的,而其他海区的一些“业余”钓手所能垂钓的鱼同样是有限的,这一点是一致的。每一种鱼,都有其独特的习性,这自然便决定了其觅食的方式、活动的水层和栖息海底地貌的不同。因此,你想钓到何种目标鱼,就应当让你的主观随着目标鱼的习性而改变,并依此带上其喜食之饵,去其爱栖息的场所垂钓,通常都会有收获。下面,我想就南北大致共有的鱼种,比如黑鲷、鲈鱼和鲉鱼来谈谈看法,以期供钓友们参考。  相似文献   

18.
姚军 《钓鱼》2012,(23):32-32
乌鱼俗称黑鱼,是一种凶猛的鱼,它以小鱼、泥鳅、青蛙等为食。在夏天钓乌鱼,小乌鱼易钓到,而大乌鱼很难钓到。在多年的施钓中,我发现一个秘密,就是在入冬的时候最容易钓到乌鱼。特别是在冷空气到来的前一星期,乌鱼会凶猛进食。用手竿用串钩钓,它是来者不拒。那么具体是怎样钓乌鱼的呢?  相似文献   

19.
王翔 《钓鱼》2008,(18):50-51
每次钓手外出垂钓时,都应该有一种意识,那就是你是作为一个钓鱼人的代表外出的。特别是钓手在海岸上垂钓时,因为人来人往,你的行为往往更容易受到他人的关注。那么,钓手应该在出钓的过程中注意些什么呢?  相似文献   

20.
王中兴 《垂钓》2004,(4):25-25
广大钓友都喜欢到江河、湖泊、水库等自然水域垂钓,但由于很多自然水域水厂“鱼稀,且小杂鱼众多,要想取得好的钓绩确实不易。近几年来,我通过对抛竿炸弹钩钓、手竿台钓、手竿传统钓等钓法进行比较,从中悟出一种行之有效的手竿炸弹钩钓法。该钓法融合了炸弹钩饵团大、诱鱼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