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机灵的小鱼     
方博沁 《小朋友》2004,(10):2004
有一天,鱼妈妈给它的宝宝出去找东西吃。这时,一条恶狠狠的鲨鱼看见了小鱼馋得口水直流,心想:我已经几天没吃东西了。这回可得让我美美地饱餐一顿。于是,鲨鱼就游了过去,张开嘴,刚想吃小鱼,小鱼就机灵地对鲨鱼说:“鲨鱼大哥,我告诉你,烤鱼好吃,生鱼不好吃。”鲨鱼听了小鱼的话,觉得蛮有道理的,  相似文献   

2.
我常常在矇矇眬眬中听见爸爸轻声对妈妈说:“孩子她妈,给孩子多留一块钱吧,让她中午能吃好一点。这孩子都有点营养不良了。”我努力睁开双眼,看见爸妈已经拿着大菜篮、杆秤准备出门了。这时,往往才是凌晨四点钟左右。我醒来后,看着窗外灰蒙蒙的天空,想到爸妈要在这么冷的天气去  相似文献   

3.
孩子的成长,是从模仿家庭成员的行为开始的。他(她)的性格、品德和生活习惯的形成,与周围的人特别是家长、老师的言行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我们班有一位小朋友,有时把幼儿园的玩具带回家,有时把别的小朋友的食品悄悄地吃了。有一次,我无意中发现他手里拿着一个精致的转笔刀,就问他:“是谁的?”他说:“捡的。”我问:“为什么不交给老师呢?”他说:“奶奶在巷里拾了一个大皮球也没交,说留给我玩。”从这里,可以看出大人对孩子的影响。还有一次,我发现班上的“小鸡啄米”玩具不见了。我一边找,一边问  相似文献   

4.
赵烨 《幼儿教育》2002,(12):38-38
那天与朋友一起交流各自的育儿经,朋友向我大吐苦水:“我那儿子,实在让我生气,家里他要吃什么就有什么,有时给他买了,他又不要吃了。可一到外面他就像个馋鬼,看见东西样样要,人家孩子手中拿着的东西,他也要拿过来吃。不给,他就哭闹,实在拿他没办法……”看看朋友那苦不堪言的样子,我深表同情,同时也庆幸自己教子有道。女儿虽然年龄还小,但每逢碰到熟人给她吃东西的时候,她总是先用眼睛看看我,在没征得我同意之前是不会伸手去接的。有时,我为了客气,也替女儿拒绝了一份份善意的给予。朋友夸女儿乖,也夸我教育得法。我呢,也一直  相似文献   

5.
育儿金点子     
思弦:我家宝宝有什么好吃的东西总要一个人独享,除非那东西她不喜欢吃了,才给别人吃。我想问有什么好办法让孩子学会与别人分享食物和玩具?东西是大家一起吃的孩子每次吃东西的时候,我们都会让他给爷爷送一点,给奶奶送一点,给妈妈送一点,给爸爸送一点,每个人拿到孩子送来的食物都会对他说声:“谢谢,真能干。”得到鼓励后他都会很高兴.记得有一段时间,孩子突然有些“小气”了,好吃的东西不肯送了,我们也不强求她,但每次都会对那她说:“东西是大家一起吃的,你不应该一个人吃,快去给爷爷送一点,给奶奶送一点......”,一段时间后,现在孩子又像以…  相似文献   

6.
徐方忠 《幼儿教育》2001,(10):41-41
编辑同志:我的儿子一周岁零三个月,好动但听话,是个乖巧的孩子。最近儿子知道要东西吃了,走到冰箱前便伸手去开冰箱门;走到食品橱前,打开橱门就拿东西大吃起来。看着渐渐长大的儿子,我心里甜甜的。可是在高兴的同时,问题也出现了:在外边玩时,常遇到邻居家小姑娘吃东西,儿子便张开手向她要。我说:“好孩子,咱不吃别人的东西。”他便放下手。如果小姑娘友好地把东西递过来,  相似文献   

7.
正案例回放:我是一位学生家长,今天我路过校门口时看到了这么一幕:爷爷、奶奶一手拎着书包,一手拿着孩子的早点,亦步亦趋地跟在孩子身边,而孩子则心安理得地蹦着、跳着,不时伸嘴吃一口早点,老爷爷对孩子说:"这盒牛奶你拿着,吃起来方便一点。"孩子答:"你拿着不是很好吗,我不会拿的。"这让我想起了我的孩子,我的孩子跟这个小学生差不多的年纪,因为工作忙,孩子只好托给爷爷奶奶照顾,现在我发现他越来越缺乏责任心,凡事都要找别人帮忙。  相似文献   

8.
侄女来我家小住了一段时间,我嫂嫂来接她的,惊喜地发现孩子的脸色好多了,也似乎胖了些。未等我嫂嫂开口,孩子便抢着告诉她妈:“我吃饭好。”“那么回家还好好吃饭吗?”小家伙狡黠地眨着双眼,并不回答,却把目光投向我们。“也不知怎么搞的,孩子就是喜欢吃‘隔锅饭’。”我嫂嫂感慨地说道。至于“隔锅饭”为什么香,她就  相似文献   

9.
气话伤人     
一天,我正在给小朋友讲故事。只见曹××小朋友拿着一张纸。一会儿折,一会儿咬。我走过去,一把夺过那张纸扔到桌上。生气地说:“你想吃,就把这张纸吃了吧!”随后我就不再理睬他了。接着,我和小朋友们一起到室外做游戏。突然曹××小朋友走到我跟前,抽泣着说:“老师,你真的让我吃那张纸吗?我已经把它咬烂了,  相似文献   

10.
我是教师,也是母亲。多年的教育实践使我认识到,教会孩子做人,比教育他学好文化知识更重要。而在教孩子如何做人这个问题上,我首先注重培养孩子的“爱心”。爱己之心。我认为,一个人只有爱自己才能知道爱他人,爱集体,爱国家。女儿刚刚懂事,我便着意培养她的自爱意识。有一段时间,女儿经常不吃早饭,特别是饭菜不合口味时,她宁肯饿肚子也决不吃一口。于是,我在教育她好孩子不应该挑食的同时,着重给她讲爱惜自己的重要性。我说:“你  相似文献   

11.
今天早上,我看见我养的五条小金鱼。死了一条,我有些疑惑:小金鱼是难产(生不下来孩子)死的呢,还是吃得太饱撑死的?下午我拿出小刀,拿了几张卫生纸,开始给小金鱼作解剖。有一阵我想:“太恶心了,不解剖了吧!”可又想,为了有写日记的材料还得动手。开始!我拿着  相似文献   

12.
开学第二周,星期一早上,班里的小美同学跟我说,从明天开始要在学校食堂吃午餐。于是,我让她下午把本学期的午餐费带来。下午第一节课,我和平时一样拿着课本走向教室。刚到教室门口,几个学生便争先恐后地向我汇报:“小美同学的500元钱不见了。”此时,我看见小美正趴在桌子上哭泣,看起来很伤心,便走过去问她怎么回事。她抬起头,流着眼泪说她带来的500元钱不见了,那是她这个学  相似文献   

13.
对孩子进行诚实教育,古人很早就注重以行示教。《韩非子》中有个“曾子杀彘(zh(?),猪)以取信于子”的故事,从中可以窥见一斑。有一天,曾子的妻子到集市上去,小儿子拉着她的衣服又哭又闹,非得跟着一起去不可。曾妻被闹得没有办法,就对儿子说:“你乖乖呆在家里,妈妈回来杀猪给你吃。”当她从街上回来,见曾子拿着绳子在捆猪,旁边还放着一把雪亮的钢刀,便赶紧上前制止说:“我刚才是和孩子说着  相似文献   

14.
今天的午点又是苹果。 上一次吃苹果,我发现有好几个孩子的苹果没有吃完。让他们扔掉,他们却又显出一副舍不得的模祥来。等到家长来接孩子时,我特地问了那几位幼儿的家长,问他们的孩子爱不爱吃苹果,答案几乎都一样:“他可爱吃苹果啦!”“他在家一口气能吃完一个大苹果!” 问题在哪里呢?那天吃完晚饭后,我和爸爸妈妈一块儿看电视。妈妈突然说:“谁愿意削个苹果给我吃?”我拿着苹果,又  相似文献   

15.
邻居有个五岁的男孩欢欢到我家里玩,我的孩子给他拿了几块刚从商店买回的包装纸上印有。“囍”字的糖。欢欢接过糖看见了“囍”字,便对着我问道:“你们结婚了?”从他的问话,我马上断定他是犯了推理上的错误,为了使他说出推理过程,我于是答道:“是啊!我们是结婚了”。欢欢接着说:“怪不得你们家的柜子这么漂亮呢!”欢欢的话惹得在场人都捧腹大笑。因我的孩子都十岁了。那么,欢欢的推理错在什么地方呢?我们不妨看看欢欢的推理过程: 新结婚的人给别人吃带“囍”字的糖, 你们给别人吃带“囍”字的塘, 所以,你们是新结婚的人。新结婚的人都有漂亮的柜子, 你们有漂亮的柜子, 所以,你们是新结婚的人。从欢欢的推理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出他违反了三段论的推理规则。三段论的推理规则中,有一条叫做“中词在两个前提中至少要周延一次”。这条规则中的。中  相似文献   

16.
一天,学生王金金的妈妈拿着一条旧裤来到学校。她见了我就说:“马老师,请你看看,这条裤子只在屁股上缝了一块补钉,可是我那金金这孩子就不愿意穿了,俺在家里好说歹说,也不中用,你得帮助教育教育啊!”  相似文献   

17.
今天,璐璐一大早就对我说:“老师,我想教小朋友折‘红心’,好吗?”我欣然同意。只见璐璐兴奋地走到前面,当起了“小老师”:“这颗‘红心’是用正方形纸折的。你们看,先这样折,这样折,然后翻过来,再这样,这样,这样就折好了。”由于她的叙述不具体,说得又快,小朋友们一脸的迷茫。当时我没有打断她,而是想引导她根据别人的反应进行自我调整。当许多孩子围着璐璐问这问那时,璐璐有些应接不暇了,她只好着急地来征求我的意见:“老师,我再讲一  相似文献   

18.
一天下午,我正逐个地检查学生的课堂练习,突然张婷同学拿着练习本递到我眼前说:“老师,先检查我的。”“先等一会儿。”我一边翻着一位同学的练习本一边说。只见她两条小辫儿一甩,“不检查算了!”便撅着小嘴儿坐到坐位上。我知道,她又生气了。 张婷的学习成绩一直很好,平时每次考试都名列前茅。她自学能力很强,遇  相似文献   

19.
故事今读     
孩子是骗不得的 會子的妻子到市上去,她的孩子哭着要跟着走。她就对她的孩子说:“你回家去,等我回来就杀猪烧肉给你吃。当她从市上回来以后,會子就去捉猪,准备宰了。他的妻子阻拦他,说道:“我不过骗骗他的,你怎么当起真来了?” 會子回答说:“小孩子是騙不得的,他不懂什么,只晓得学他父母的样,孩子是听从父母的话的,你现在欺騙他,就是教他期騙人了。做母亲的騙孩子,孩子也就不相信他的母亲了。这样是教育不好孩子的。” 會子終于宰了猪,烧起肉来。这是《韩非子》上的一个故事。故事的意思很明白,是用不着多说什么的。且让我們大家——做父母的、做老师的,一齐想一想,我们在某种场合,对孩子許  相似文献   

20.
有一次,我遇见小外甥,见他手里拿着两只大苹果,我就逗他,向他要苹果。他很大方地递了一只给我。我接过苹果,不假思索就啃了一口,谁知小外甥见状“哇”地大哭起来,弄得我很难为情。类似的事情恐怕不少人遇到过。 孩子这种貌似大方,其实小气的行为是由成人造成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叔叔、阿姨等,出于“逗孩子玩”或“舍不得吃”的诸种心理,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