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文学理论课程的教学必须改革,根据学校的办学定位更新教学理念,依据专业的培养目标重新制定课程目标,改进教学手段,完善教学方法,优化课程结构等,唯有如此,才能培养出道德品质高尚、专业基础扎实、综合能力强和具有创新精神的应用型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2.
文学理论课程的危机和文学理论教学的困境,都与文学理论在实际发展过程中没有足够重视其实践性的品质有关。要真正走出目前的危机与困境,单纯依靠文学理论的知识创新与教材建设是不够的,必须以文学理论教学的实践性为突破点,加强实践性的研究与探索,强化实践性的课程性质,建构实践性的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3.
陈军 《高教论坛》2011,(3):66-69
高等教育大众化、大学生阅读量下降、教学课时有限、教材建设中的弊端等现状因素要求重视开展实践性教学。实践性教学体现于预习、课堂、课后之中,只有三者的协同配合,才能保证最终的优良效果。实践性教学永远是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性教学,绝不是意味着教师角色的弱化、不是要全然抛开教材。基于实践性教学的评价体系的建立有利于将教学与科研、教师与学生、知识的掌握和能力培养等方面有效地统一起来。  相似文献   

4.
文学理论课程具有阐释性、实践性、体验性的品格。在教学方法的改进和实践中,要培养学生对理论的兴趣,提高其理论思维能力;优化课堂结构,提高教学效率;改革考核方式,教学效果等。  相似文献   

5.
文学理论课程具有实践性的品性,而现行文学理论教材与具体教学却存在着实践性的缺失.具体表现为:文学理论教材与当下文学实践的脱节;文学理论教学与学生的生活、学习以及思想实际脱节.开展文学理论课程实践教学是解决文学理论脱离实践、文学理论教学脱离学生实际的有效路径.文学理论课程教学的现实要求我们开展文学理论课程实践教学研究.  相似文献   

6.
就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文学理论”的特点进行了深入的分析,论述了该门课在课程建设和教学活动中必须突出针对性强化实践性。从五个方面分析了导致学生产生厌学情绪和影响教学质量的主要原因,提出了“文学理论”课建设的指导思想和改进教学的具体措施,并结合课程内容,阐述了突出针对性,强化实践性的理论依据和改革路向。  相似文献   

7.
高等学校教材是体现高等学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知识载体,是高校教师进行教学的基本工具,教材的质量,体现高校科学研究的发展水平,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因此,教材的改革和编写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民族地区地方高校的文学理论教材应该适应本校学生和教学的特点及专业培养目标,注重科学性、先进性、审美性,突出地方性、民族性、实践性等特点,才能更好提高本科教学质量,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  相似文献   

8.
随着视觉文化时代的来临,图像、影像、网络等视觉信息对文学理论课程教学产生了重要影响.文学理论课程教学如何应对视觉文化的挑战,这既是一个需要我们认真对待的现实问题,又是我们必须审慎回答的理论问题.对此,尝试建构视觉文化时代的文学理论教学体系,以期提升该课程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9.
20世纪后期西方人文社会科学的思维范式掀起了一场话语转向,传统形而上学的普遍主义和本质主义思维方式受到了强烈的挑战。话语转向也对我国文艺学的教学研究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落实到教学层面,具体表现在文学理论提问方式、文学理论话语方式及文学理论课程的定位等方面的转变。  相似文献   

10.
基于教学内容的抽象性、多元性和教学目的的实践性等特征,文学理论课程改革应从三方面着手:以改革教学内容为龙头,化抽象多元的理论知识为探究性教学专题,同时强调理论的多元阐释功能;以改革教学方法为主体,坚持双重主体的教学理念,围绕实践性教学目标组织相应的探究式教学活动;以改革考核方法为瓶颈突破口,积极探索立体多维、量化与弹性相结合的学生考评体系,将学生的实践能力作为考查重点。  相似文献   

11.
在学前教育火热发展的背景下,以普洱学院初等教育系学前教育专业的《幼儿舞蹈》课程为突破口,从师生角色转换,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法创新,评价模式多元四个方面提出课程教学模式的创新性实践探索。期望通过课程建设的改革找寻学前教育专业发展的新动向。  相似文献   

12.
高校的文学理论教学正面临困境.为了发挥这一课程在培养创造性中文人才中的重要作用,恢复理论的活力,必须在教学中突出化虚为实的总体思路,并通过编撰适合一线教学的个性讲义课件,推行研究性教学模式,确立以能力考查和过程评价为主的评价方式等具体策略来实现这一目标。  相似文献   

13.
“计量经济学”是高校经济学门类各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随着学科的发展,计量经济学在各行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通过教学实践,探讨了作为地方本科院校的教师应该重新思考对该课程的认识,把握好课程教学的准确定位,突出课程的应用性和实践性,培养学生运用计量经济学方法分析解决实证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15.
文艺心理学是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核心课程。作为一门交叉学科,随着新兴的媒介传播方式和文艺现象的不断涌现,文艺心理学的教学工作也凸显了诸多问题。文艺心理学教学应结合当下的社会文化图景,打破西方理论的话语霸权,建构合理的文艺心理学理论体系,充分发掘理论知识的审美实践价值,抓住“审美体验”这一核心概念,从整体的、动态的角度把文艺活动中的四要素有机地联系起来,逐步探寻生命的意义,使学生在特定的精神维度中获得艺术化的升华。  相似文献   

16.
文学理论双语教学不仅是两种语言的转换,更重要的是两种思维、两种文化的碰撞和交融。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必须营造良好的双语教学环境,优化选择教学内容,规范、生动、富有表演性地使用教学语言,大力吸引外语水平高、学科知识强的复合型人才从事文学理论教学。  相似文献   

17.
"文学理论"课程,是为汉语言文学、新闻等专业的函授生及夜大生开设的一门基础理论课,在专业教学体系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但在全国高校范围内,这门课的教学效果并不理想。结合成人学员实际,可在以下五个方面进行改革:加强实践环节的教学,加强感性内容的讲授;打破既有教材的顺序,大胆改进教学内容;及时吸收中外新的理论成果,不断补充丰富教学内容;确立适应成人学员特点的教学方式,努力促进学员主动学习;结合成人特色,完善教学环节。  相似文献   

18.
《文学理论》是高校中文本科专业必修课,在专业课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对中文专业学生来说,学好《文学理论》是非常重要的。就文学理论目前教学现状及效果看,还是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要想提高文学理论课程教学的质量,必须深刻认识理论真实的品格何在这个核心问题。只有解决这个核心问题,才能切实提高文学理论教学的实际效果。  相似文献   

19.
文学本质上是伦理的艺术、为人生的艺术,是特定时代人们的道德生活、伦理价值观的审美表现。但是当前的文学理论教学整体上较为忽略对文学伦理精神的关注,缺乏对文学理论、文学知识的价值伦理角度的阐释以及是非善恶的道德判断。强化文学伦理本位是文学理论教材体系改革的内在要求。同时需要关注媒介文学的伦理问题,强调文学主体的意义承担、责任意识和审美价值的道德评判尺度,这也是当下文学理论教学的题中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20.
新时期文学理论教学面临新的挑战与机遇,旧有的教学模式的缺陷极其明显地阻碍着文学理论课程教学的发展。本文开辟新思路、新办法,尝试将“辩论”引入教学实践。通过“提出—准备—展开—总结”的四连环步骤,力图革除文学理论教学旧有顽疾,开拓文学理论教学的新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