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宋代的《时贤本事曲子集》到清代的《词本事》,在中国词学史上曾经出现过丰富多彩的词本事.这些词本事在流传过程中,不断地被人用作词诠释的史实依据.本文认为,这种以词本事为词诠释依据的诠释方法,虽能帮助人们了解词人的创作意图,把握作品的内容;但这种方法显然不利于诠释者主动介入文本、对文本开展创造性的阅读,并导致宋词作品意义的诠释走向单一与封闭的倾向.现代词学研究,应淡化这一诠释方法.  相似文献   

2.
稼轩词、迦陵词是继东坡词之后,豪放词的两座高峰.迦陵词主要受稼轩词影响,稼轩词、迦陵词有许多共同之处又各有特点.稼轩词孕育出迦陵词,这是辛稼轩在中国词史上的一大贡献.  相似文献   

3.
一、it常用作替代词,替代上文提到的某个名词或某件事,以避免重复.它具有特指的性质.  相似文献   

4.
介绍一种基于词结合提取的未登录词识别方法.该方法对碎片分词后的文本建立二元模型,结合互信息和规则过滤提取由若干个词组合而成的未登录词(组).测试结果准确率为84.71%,召回率为72.13%.  相似文献   

5.
一、引 言 汉语中有一些动量词可以象名量词一样直接修饰名词.例如: (1)去了一趟广州. (2)吃了一次肯德鸡. (3)看了一遍《红楼梦》. 动量词本来是动作行为的计量单位,而名量词是事物的计量单位.  相似文献   

6.
董希平 《天中学刊》2005,20(3):75-81
中唐是早期词史发展的重要阶段:彼时的文人词作者皆为声名卓著的诗人,尚无专业的词作者出现;其时的文人词与诗没有明确的界限与分野,演唱实践中诗词并用、难分彼此,词尚未成为独立的文体;词在意境、取象、表现情感等方面,都有鲜明的中唐诗歌的特点.可以说,中唐词是诗歌影响之下的诗人之词.对于中唐词这一特征的考察,揭示了诗歌对于早期词发展的影响以及早期词体建设所作的贡献.  相似文献   

7.
词原为一种依声填词的音乐文学样式,后演变为长短句的抒情格律诗,其间既有关联,又有不同,这也就使词乐研究与词律研究既同出一门而又有分别。由于曲谱的唱法失传,现代的词乐研究已多非真正意义的音乐研究,而是音乐文献的考释,人们更多地关注词之起源的理论探讨。词律研究也从传统的词谱、词韵的制定,转向领会词之文字声情的声调之学,具有文艺学性质。  相似文献   

8.
略论汉语与与词的互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语是一种语义型的语言,由于汉字的表意性,某个概念或词义在汉语中经人们约定俗成用某个汉字来表示后,其形即与音、义形成千丝万缕的关联.汉字的孳乳、繁衍和词义的形成、引申、发展之间有着一种互为因果和互为促动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9.
词心研究是词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词心最能反映词人的创造个性,展示词人对人世生命的感悟.就词心而言,后主是亡国之恨,小山为伤逝之悲,而人世痛苦、生命虚无则系纳兰之词心,纳兰词更具现代性.  相似文献   

10.
晚唐五代,是我国词学发展的重要时期,以温、韦、冯、李四家以及"花间词派"词人的作品为丰的创作实绩,呈现出思想内容一卜的日趋丰富和艺术风格卜的多元化,从各个方面为宋词的全盛奠定了牢固的根基.因此我们说,晚唐五代词是宋词的前驱.  相似文献   

11.
学英语的人对英语的一词多义都不陌生,一词多义是语言发展、词义变化的结果,也是语表达方式丰富的表现,但一词多义有一种特殊的表现形式——同词反义,即同一单词身兼正反义的词应引起我们的注意。它在翻译中会产生截然不同的意思,请看这个对话:A:Howisthefilm?B:It'sterrific.孤立地看这个答句,terrific既可理解为可怕的,令人恐怖的,也可理解为绝妙的,了不起的这两个各执一端的含义正是同词反义表现,下面通过一些例句进一步说明。1.appropriatev.a.setasideforsomepurpose拨给,拨出Thegovernmentappropriatedalargesumofmoneyforbuildingh…  相似文献   

12.
乌台诗案及被贬黄州是苏轼人生遭遇的一次最惨重的打击.因诗歌创作得祸的苏轼,从此产生了畏祸心理,但其深沉的忧畏心理又与他天性敞亮的个性特征、不吐不快的创作激情相冲突,这种外部压迫与不能自我抑制的双重心理作用,使苏轼不得不将其创作的主要精力转移到他视为无碍的“小词”.正是这种创作心理的转换,苏轼将他复杂深刻的人生感慨及生活的各个方面都转化为美丽的词章,进而为中国的词坛营造了一片自由而缤纷的天地.  相似文献   

13.
苏轼创作的诗词数量丰富,影响深远.苏轼的寄赠诗词比较可从寄赠对象、寄赠内容、风格审美三个方面进行.苏轼努力践行自己“以诗为词”的词学观念,由此可一窥宋代诗词无限靠近却又壁垒天然的客观局面.  相似文献   

14.
指称是语言的一种主要功能,本文从指称定义出发,依据莱昂斯有关实体的理论,对指示词与先行词之间的距离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在某些条件下指示词能够清楚的指代先行词.  相似文献   

15.
韦庄词中具有一定的诗的情思品位和审美质素.他的词最早抒发了士大夫的个人情怀,大量成功地运用了白描手法,呈现出一定的以诗为词或称词的诗化倾向,成为后世文人"以诗为词"的滥觞."以诗为词"的倾向,为词的发展开辟了广阔道路,增添了巨大的弹性和张力,在词史上具有重要意义.韦庄正是一位具有创新精神和启迪作用的杰出作家,他的筚路蓝缕之功应该得到足够的肯定.  相似文献   

16.
白居易和苏轼分别是唐、宋文学史上耀眼的巨星,这两颗巨星交相辉映、影响千古.白居易作词,加速了词为"艳科"的进程,提高了词的艺术品位.苏轼将词作推向了空前的高峰,其中黄州词在苏轼所有词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苏轼表现出的旷达的心境、隐逸的情怀无疑是受白词的影响,但是又有所创新.在词的艺术手法上,白词题材狭窄、语言通俗易懂、风格欢快,苏轼词题材扩大、语言清新、风格多变.  相似文献   

17.
人们在学习英语以及做英汉翻译时,常常感叹自己词汇量的不足,新词生词常常成了我们理解和翻译的拦路虎.但是,为我们制造麻烦的并不仅仅是这些新词生词,许多我们已学过的常见的熟词,也会使我们产生误解误译.随着人们对客观世界和人类社会的认识的不断深入,我们需要越来越多的新词以交流思想或研究成果,需要无限量的词或符号来代表现实事物和我们的经验感受.理想的状态是一词一义,一个词就是与一个与某个具体意义或事物相关联的符号.  相似文献   

18.
清代著名词评论家谢章铤认为“明末风雅首推陈大樽子龙”,这位明清鼎革之际的文学家身体力行着其政治理想与文学理想,使得其短暂的人生却甚是夺目。这位气吞山河,满腹豪情抗清复明的才情诗人同时也是一位典型的“当行本色”风格创作词家。陈子龙带领云间词派,宗南唐北宋为词学正统,并力复“词统”以纠明词淫哇俚俗之习。以甲中国变为界,陈氏词风从妍丽温软而进阶为柔中有骨,清丽幽雅,其词学主张与词作实践不仅肃清了明末词风的萎靡状况,并为清词中兴打开了局面,是明代昙花最后一现,亦是新朝明珠光芒乍现。  相似文献   

19.
王莲 《华章》2010,(23)
一词多义是语言中的常见现象,也是造成外语词汇教学困难的一个重要原因.而从历时和认知的角度,原型范畴理论和概念隐喻的研究都为多义词语义范畴的形成和各语义之间的衍射延伸过程做出了较为合理的解释,在教学中,关注多义词的原型语义和培养学生的目的语隐喻能力,都是习得多义词是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20.
在祖国的文艺百花园中,词是一枝与唐诗、元曲并美的绚丽多姿的艺术之花.它渊源于两汉乐府诗歌,奠基于隋唐,盛行于两宋,几乎成为宋代独领风骚的花中牡丹.历金、元以至明清,虽盛况不及前朝,但历代仍是名家迭出.直到现在,仍然有它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