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刘勰简介刘勰(465532)中国古代文论家。生于江苏约,镇江。幼年家境贫穷,曾寄居在定林寺整理佛经十年。其间阅读了大量的古代典籍,并撰写了《文心雕龙》。之后,在王廷和太子府做文书的工作。由于他的文才,深受太子萧统的喜爱。萧统死、新太子上台,刘勰又回到定林寺整理佛经,并应  相似文献   

2.
正南朝梁刘勰著《文心雕龙》五十篇(章),分上、下篇(卷)。近四万言,为中国文论的元典之作。然自问世而至清代,《文心雕龙》的注释本却颇为稀少,直到清代黄叔琳《文心雕龙辑注》出现,刘勰之书方得一较为完备的校注本,由是黄注本流行百余年。本书集清代黄叔琳对《文心雕龙》的辑注以及纪昀的评语、近代李详对黄注的补正以及著名  相似文献   

3.
《文心雕龙》立足"言以足志"来论证"言说"的重要性,并且将"独照之匠"作为评价言说的批评标准,进一步将"立象尽意"作为重要的审美活动对文体文本做了大量细致入微的批评。从言说的可能性、言说的最高标准、言说策略等出发,《文心雕龙》具有十分系统而鲜明的语言观,是一部以语言符号为中心的文论著作。  相似文献   

4.
鲁迅论《文心雕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鲁迅在《摩罗诗力说》中尖锐批评刘勰因笃守儒家“诗教”而形成的保守的封建功利主义的文学思想:在《汉文学史纲要》中尖锐地批评过刘勰神秘主义的文学源论;在《吃教》一文中分析过刘勰“杂拌儿”式的思想体系。但是鲁迅仍然充分肯定了《文心雕龙》的重大贡献:“解析神质,包举洪纤,开源发流,为世楷则”,并在若干体问题上进一步发挥了刘勰的精彩论述。  相似文献   

5.
刘勰在其<文心雕龙>里有几处提到王充,似乎有些不以为然,但这并不能说明他没有受到王充的影响.其实刘勰所受王充影响是多方面的.首先,在因身世对写作的推重上,特别是在立意写有体系的专门著作这一基本点上,颇有相近之处.此外,刘勰<文心雕龙>关于文的观念、关于作家和创作的思想以及对纬书谶文的看法,和王充<论衡>亦有关联.  相似文献   

6.
刘勰的《文心雕龙》是我国公元五世纪南北朝齐梁之际所产生的一部系统性很强的文学理论著作。清代学者章学诚称它“笼罩群言”,“体大而虑周”(《文史通义·诗话篇》),谭献称颂它是“独照之匠,自成一家。”(《复堂日记》)《文心雕龙》对以往重要的文学理论问题作了详尽的论述,对文学发展的经验作了较客观的总结和评论,其中不少精辟之处,迄今仍有积极作用。本文为自己的一点阅读札记。一、“时运交移,质文  相似文献   

7.
用典是一种修辞手法,刘勰在《文心雕龙》中称"用典"为"事类",用典既具有"寄意"的作用,还可以增加文章的形式美,使之更富艺术性和感染力,而且符合当时社会审美趋势。《文心雕龙》中几乎每篇都涉及到用典,用典定篇名、用典阐述定义、用典阐发观点、构成论据以及用典总结全篇,可见用典也体现了《文心雕龙》"体大虑周"之特征。据典之法多样统一,主要表现为"言典"和"事典"。  相似文献   

8.
用典是一种修辞手法,刘勰在《文心雕龙》中称"用典"为"事类",用典既具有"寄意"的作用,还可以增加文章的形式美,使之更富艺术性和感染力,而且符合当时社会审美趋势。《文心雕龙》中几乎每篇都涉及到用典,用典定篇名、用典阐述定义、用典阐发观点、构成论据以及用典总结全篇,可见用典也体现了《文心雕龙》"体大虑周"之特征。据典之法多样统一,主要表现为"言典"和"事典"。  相似文献   

9.
本论述《心雕龙》具有中国中古时期化交汇的特征-“儒道佛三教融合”;分析“风骨论”的时代性及其对齐梁时期磨风的巨大针砭作用;指出《龙雕龙》在世界论中的独特地位。  相似文献   

10.
刘勰认为,汉语言文字的产生和发展,经历了爻象—鸟迹—书契—籀文—隶书—正书等几个阶段。因为文字是言语之体貌,文章之宅宇,句之清英,就在于字之不妄。所以,刘勰主张缀字成文,以依义弃奇,选字达意晓人即可。其方法是:避诡异,省联边,权重出,调单复。  相似文献   

11.
《文心雕龙》一书,广大悉备,为中国传统文化之大系统。其中,训诂学的内容也相当丰富。刘勰主张训诂文字必须“要约明畅”,反对繁杂冗长;释词要确切,目的在于“明正事理”;正确把握字词的本义和引申义。其训诂实践,主要表现在对各种文体名称的训释上;其创新在于把“注释”看成是解散了的“论”体。这种识见,虽然遭到几位学术名人的批评,但是,却有着古老的学术渊源,堪称是对传统训诂学的创见和贡献。  相似文献   

12.
《文心雕龙》“宗经”篇中的“尔雅”一词指的是字书《尔雅》,无需分开解释成“尔雅:近正”;刘勰喜用事数展开论述,这种言说方式并非来自佛教典籍,而是源自先秦法家和兵家。  相似文献   

13.
胡风文论与《文心雕龙》都受到传统整体思维的影响和制约,具体体现为创作论上的“天人合一”,作家论上的“内圣外王”和文艺本体论与功用论上的“体用合一”。本文旨在厘清二者之间既有差异又存在相同之处的复杂关系,证明现代文论与传统文论之间割舍不断的历史连续性。  相似文献   

14.
15.
文学院李平老师的新著《文心雕龙综论》一书,最近由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全书20余万字,内容分为三类:一类是关于《文心雕龙》文化思想方面的研究,主要分析其主导思想,探讨其文化意蕴,揭示其与中华元典《周易》的内在联系;一类是关于《文心雕龙》创作论方面的研究,集中论述《文心》创作论中的两个重要的理论问题——“神思”与“养气”;还有一类是对《文心雕龙》研究史的论述,一是从宏观上对20世纪中国《文心雕龙》研究所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作概括的分析,二是对《文心雕龙》研究史上的里程碑著作“范注”作细致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中国《文心雕龙》学会1983年8月8日在青岛成立。大会推举周扬为学会名誉会长,聘请郭绍虞、朱东润为顾问。选举张光年为会长,王元化、杨明照为副会长,牟世金为秘书长,徐中玉等30人为理事。学会决定编辑出版《〈文心雕龙〉学刊》。学会会址设在山东大学。1990年学会第三次年会选举马白为秘书长,学会常设机构迁至汕头大学。1993年5月第四次年会进行了换届选举,王运熙  相似文献   

17.
刘勰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文艺批评家.他年轻时写了一本文艺理论著作,但一直找不到名人的指教.后来,他几次求见当时的大文学家沈约,但都被门人拦在外面.无可奈何,他只好乔装打扮成一位卖书郎,在沈约门前叫卖.  相似文献   

18.
章法论是关于文章结构的理论,属于文章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刘勰的《文心雕龙》是一部古代文章学专著,书中虽然没有提出“章法”的概念,但他关于文章结构的理论却明显地存在着。可惜,章法论在《文心雕龙》的理论体系中所占的重要地位,至今没有得到足够的阐释和评价。郭晋稀说:“《熔裁》是探讨熔意和裁辞的。”(见《文心雕龙注译》408页)詹瑛把《章句》列入“修辞学”。(见《刘勰与〈文心雕龙〉》76页)牟世金认为:“《附会》近于所谓篇章结构问题。”(见《文心雕龙译注》88页)周振甫宽泛地说:“《附会》  相似文献   

19.
《文心雕龙》在俄罗斯李逸津《文心雕龙》这部中国古代文论的奇葩在俄国也享有很高的知名度,几乎所有介绍中国文学和文学思想的论著,都无一例外地要提到它,并且给予很高的赞誉。1966年由苏联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出版的《简明文学百科全书》在“中国文学”条中提到《文...  相似文献   

20.
刘勰的《文心雕龙》已经传世一千四百多年了,可以说注家辈出,精论纷呈,读者遍宇内,寰海存知音。《文心雕龙》学已成为当今的“显学”,“文心”园地,充满无限生机。 《文心雕龙》从校注、译注到理论研究,在这段岁月悠悠的历程上,留有拓荒者的足迹、创业者的艰辛、后继者的功业。为了《文心雕龙》学的进一步发展,很多人做了大量有益的工作,诸如各种辑注、索引、论文汇编等等。这都是具有不同功用的建设“文心学”的基础工程,都是嘉惠学子、泽被后人的。但人们也还盼望着能有一部《文心雕龙辞典》的出版。已故中国文心雕龙学会秘书长牟世金先生十年前就呼吁我们该有一本“研究者所亟需的工具书”(《<文心雕龙)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