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文化本土化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球化带来了文化教育的国际化,而文化教育本身具有很强的民族性和时代性,因此文化的本土化成为中国大学发展的趋势和目标。其中大学生的中国文化自觉性则应是大学本土化发展的重要使命。本文通过分析接受高校教育时间的长短,即年级对于学生文化本土化意识的影响进行分析,从而为高校文化本土化发展和培养学生本土化意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文化的大同化和民族化使得装饰绘画的本土化成为一份责任和使命.笔者作为传道授业的知识传播者,探录一条有利于装饰绘画中国式语境产生的路,就显得很有必要了.文化背景介入装饰绘画创作的主题,选材令缔造装饰绘画的中国式语境具备可能性.“意境“这一古老的美学命题的引用又为之添加了筹码.  相似文献   

3.
文军 《科教文汇》2011,(23):190-190,204
实施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在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中学绘画教学偏重以技能、技法为主,忽视了对学生想象力、创造力的培养本文主要阐述了在美术绘画教学中怎样去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的一些方法、体会。  相似文献   

4.
万静文 《知识窗》2014,(22):35-35
中师学生毕业后面临的群体是小孩子,他们不仅天真烂漫,而且想象力丰富。因此,中师教师在教学绘画技巧时,还要注重培养中师学生对美的感受,使其在掌握绘画技巧的基础上,明白什么是艺术美,从而更好地感受艺术美。本文以中师美术教学为背景,探讨了如何在教学中培养中师学生对美的感受。  相似文献   

5.
彭耀军 《科学中国人》2014,(2S):107-107
艺术教育的主要形式之一是美术绘画教学,绘画艺术的关键是美术绘画创作,是培养学生艺术素养和美术绘画技能的重要途径。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正处于美术绘画技能和思维的形成关键期,绘画创作课既是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发现与创造能力的途径,又是对学生能力素质及课堂教学的全面考察。中等职业学校的绘画创作课应通过对学生绘画创作能力和现状深入分析,在创作课题材、教学特点和形式上进行探讨和改善,在提升学生绘画创作能力的同时,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养。  相似文献   

6.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教育对学生的培养有了新的要求,为了满足学生德智体美劳全方位发展的需要,除了文化课的教学要重点抓之外,对于小学生进行艺术类课程的教学也是尤为重要的。小学美术是学生在小学时期的一门必修课程,对于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欣赏水平都有这很大的帮助,有利于帮助学生在小学时期就养成自身的艺术素养,为他们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绘画是小学美术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学好绘画对于学生的美术学习有着很大的帮助,也能增加学生的技能。然而,由于各种原因,小学美术的绘画教学现状不容乐观,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对于学生的发展极为不利,因此,解决小学美术绘画教学中国存在的问题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7.
美术课是为了让学生学到绘画知识以及绘画技巧的同时,还能培养他们欣赏美的能力,同时让学生思维发散,锻炼思考能力。所以老师在上课时要用更加新颖的教学方式,增加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相似文献   

8.
高职教育致力于为社会培养实用性人才,对于艺术设计专业老师来说,虽然美术绘画课程是一项基本课程,一方面也需要教授学生去扎实掌握与美术绘画相关的知识,熟练传统的绘画技巧,另一方面更需要树立起咱们不是在培养纯绘画艺术家画家,是在培养设计艺术家,引导学生在具备传统美术基本功能力上,如何去利用它为艺术设计所用,如何让学生树立起设计思维,教师应该先捋清楚这些关系,再有的放矢地去研究设计专业美术基础课的授课方式以及内容设定。所以教师需要创新研究设计专业美术绘画课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改变当下在一些高职院校设计专业教学中或多或少存在的无视设计专业美术基础课教学特性的一些问题,进而让老师教得"法"学生学得"道",本文从高职艺术设计专业美术绘画教学存在的问题入手,讨论创新设计专业美术绘画基础课教学的重要意义,最后分析如何创新高职艺术设计专业美术绘画基础课教学,希望对高职艺术设计专业教育研究方面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9.
美术教育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晨 《科教文汇》2008,(32):200-200
绘画教学蕴含着丰富的心理教育因素,对学生的心理教育有着独特的功能和价值。绘画教学有助于学生情绪的调节和情感的完善,有利于学生意志、人格、自我意识的培养和发展。  相似文献   

10.
吕军辉 《科学中国人》2014,(8S):237-237
小学美术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小学美术以审美教育为核心,绘画、工艺、欣赏并重,着力培养小学生的审美情趣。欣赏课是小学美术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学生美术素养、奠定美术创造的重要途径。如果说绘画课与手工课是培养学生审美情趣的基础,欣赏正是把平时所学的审美能力进行内化、升华的必须课程,在欣赏中,使学生在形象、感受、理解、发挥之中碰撞,从中升华出各种能力,让学生懂得更多的道理,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与想象能力,最终达到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这一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11.
绘画疗法与沙盘游戏疗法在理论基础、操作流程与环境布置、治疗师的角色、作用机制等诸多方面既有相同点又有不同之处。它们都以分析心理学为理论基础,重视对无意识水平的引导与探寻。相对于沙盘游戏疗法,在我国绘画疗法缺乏本土化的研究支持,运用时还需要结合东方文化。  相似文献   

12.
《科技风》2016,(20)
现代高等教育越来越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这就要求工科学生具有较强的逻辑推理能力和质疑、否定、创新的能力,明辨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就越来越重要。ISEC项目中各专业的培养目标都包含了对学生明辨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本文基于对ISEC项目进行教学本土化实践研究的基础上,针对工科学生,对ISEC项目目标中的明辨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做了研究和阐述,为ISEC项目教学及对工科学生的培养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3.
赵嵘 《今日科苑》2005,(9):i0005-i0005
表现与再现是绘画的两种基本手段。传统美术教育注重培养学生写实再现性的绘画能力。再现性的写实绘画功夫是绘画的重要修养和能力之一。  相似文献   

14.
《科技风》2020,(11)
目前传统形式的社团课教学模式已无法满足中职平面设计社团的教学。本文以当地丰富本土资源为平台,以中职平面设计社团为载体,以教学原则为依托,结合中职学生的特点,为中职学生平面设计的学习提供宽广的本土化资源,以此培养学生平面设计的专业能力。  相似文献   

15.
绘画中学生想象力的匮乏,是制约学生艺术发展的重要瓶颈,教师要突破传统思想的束缚,在各种绘画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指导感受"想象"在艺术发展中的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16.
提高学生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审美能力及想象创造力是学生绘画的主要目的。学生时期是观察能力培养的重要阶段、绘画则是培养学生观察力的主要手段之一。观察是人们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学生观察能力决定着他的知识水平和表现力。学生从学龄前开始,教师就要对他们进行观察能力的培养,养成他们观察的习惯。在此,我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做法和体会。  相似文献   

17.
康宁 《知识窗》2011,(6X):24-25
<正>美术绘画设计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极为广泛,学生学习绘画,创意设计能力培养是核心目标,现笔者结合教学实际对比谈谈自己的看法。一、创意设计能力是学生学习绘画设计的核心目标美术绘画设计是一门靠创意并通过画面构图及色彩来表现作者创作意图与思想情感的  相似文献   

18.
刘志学 《未来与发展》2022,(10):107-112
乡村教师是乡村教育的灵魂,是办好乡村教育、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力量。在当前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通过乡村教师本土化培养,建设高素质乡村教师队伍意义重大。乡村教师本土化培养即以促进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为目标,以乡土知识、乡土情怀等为特色内容,以现场教学、实践反思为手段,充分利用乡土教育资源,培养了解乡村生活、熟悉乡村文化、热爱且能够胜任乡村教育的优秀乡村教师的过程。实现乡村教师本土化培养的路径包括:招生选拔相对本土化;课程设置融入乡土化;实践教学全程在地化;在职培训乡村特色化。要确保乡村教师本土化培养目标的达成,政府层面需做好政策引领与保障;社会层面需营造尊师重教环境氛围;高校层面需发挥育人主体作用;乡村学校层面需积极参与。  相似文献   

19.
一个画家的绘画风格是逐步形成的,决定因素有很多包括他的民族,所处的时代以及环境,还与画家自身的气质,生活经历,观念有关.素描是绘画专业的基础课程,素描的掌握程度直接影响到一个人的艺术道路和艺术风格.本文从素描的色调训练入手,主要阐述了素描中的色调与绘画涂绘风格之间的关系,从而引申为素描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色调训练,进而培养学生的个人绘画风格.  相似文献   

20.
唐婧 《科教文汇》2007,(12X):163-163
一个画家的绘画风格是逐步形成的,决定因素有很多包括他的民族,所处的时代以及环境,还与画家自身的气质,生活经历,观念有关。素描是绘画专业的基础课程,素描的掌握程度直接影响到一个人的艺术道路和艺术风格。本文从素描的色调训练入手,主要阐述了素描中的色调与绘画涂绘风格之间的关系,从而引申为素描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进行色调训练,进而培养学生的个人绘画风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