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美国天文学家卡尔·萨根曾说:“我们是由恒星物质组成的。”意思是说,无论是恒星,还是地球、月亮,亦或是一个人、一条狗,都是由同样的物质组成的,如碳、氢、氧……但近几十年来,天文学家认为,宇宙中并非仅仅存在“恒星物质”,还有一些东西似乎在用一种出乎意料的方式影响星系运动,它们构成了“宇宙的黑暗面”,被称为暗物质和暗能量。由于无法直接看见,  相似文献   

2.
科技日报讯据物理学家组织网6月27日(北京时间)报道,美国哈佛一史密松森天体物理学中心(CfA)和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等机构研究人员合作,最近在距地球3000光年远的恒星群NGC6811中,发现了两个比海王星更小的行星一开普勒-66b和开普勒-67b,正围绕着它们的主恒星公转。这一发现发表在最近出版的《自然》杂志上,显示出在“拥挤不堪”的古老恒星团中,也能发育出行星来。  相似文献   

3.
《大科技.科学之谜》2006,(3):I0002-I0002
躲藏在浓浓的尘埃中的新生恒星被发现了!科学家利用美国宇航局的太空望远镜,发现一系列新生恒星点缀在宇宙尘埃组成的星云中,它们好像宇宙天空中纷纷飘扬的雪花,只不过这“雪花”的颜色是红色的。整体的形状看起来又好似灯光闪亮的圣诞树丛。这些新诞生的恒星又叫“原恒星”,它们出生大概才10万年,目前这些原恒星正在从自己诞生的位置缓慢离开。随着时间的流逝,恒星的漂流运动会破坏众多恒星组成的圣诞树丛形状,雪花图案也将消失。如雪花般飘飞的恒星群  相似文献   

4.
1750年,英国天文学家赖特(T.Wright)提出,全天的恒星和银河共同构成一个巨大的“磨盘”状的天体系统,它的直径比它的厚度大得多。1755年,德国著名哲学家康德(I.Kant)指出,人们所见的恒星都在以银河为基本平面的两边集中,只有少数恒星远离这个平面,所有这些恒星共同构成了一个巨大的天体系统(现称银河系),在这之外还有无数个类似这样的天体系统。康德还认为,看去呈“云雾状”的星云很可能正是像后者这样的天体系统(现称河外星系或星系)。  相似文献   

5.
由剑桥大学天文研究所和西班牙巴塞罗那太空科学研究所等组成的一个国际研究团队,从欧洲空间局(ESO)“盖亚”(Gala)项目的数据中,找到了预测银河系圆盘(即聚集巨大气体云和数十亿颗恒星所形成的“飞碟”状)中恒星的化学构成类别的证据,可为洞察银河系演变提供新的见解。该项研究成果已提交给《天文学与天体物理学》期刊.现发表在1月19日天文数据库Astro—ph网络版上。  相似文献   

6.
徐玢 《科学中国》2006,(11):26-30
初闻超新星.大多数人可能会认为它是一种初生的恒星。然而.实际情况恰恰相反.超新星指的是恒星在“临死前”的一次剧烈爆发。这类爆发是宇宙中最为激烈的天体物理现象之一。整个爆发过程大约只持续一秒钟.但却会释放出10^44-10^48焦耳的能量。在爆发时恒星光度的变化非常明显,变化幅度超过17个星等,即增亮千万倍以10^10上,可以达到10~倍太阳光度.比一般的星系还要亮。爆发会瓦解恒星.将构成恒星的物质向整个星际空间抛射。超新星爆发的结果或是将恒星物质完全抛射,  相似文献   

7.
超新星是某些恒星演化上的一种激烈结局,是恒星临死的“阵痛”,是最壮观的天象。一颗爆发的超新星能够发出比一个由数十亿颗恒星组成的整个星系还亮的光,它在几个月内能散发出太阳在10亿年期间所发射的那样多的光。此外,光和其他形式的电磁辐射也仅代表超新星全部能量的一小部分,爆发物质的动能还要比之大10倍。恒星壳层  相似文献   

8.
白矮星     
上个世纪初天文学家发现了白矮星。这是一种非常奇特的天体,它们颜色偏白,说明表面温度很高,可是发出的光却很弱。一般恒星的光受两个因素的影响:一是恒星的温度;二是恒星的大小;温度越高,恒星越大(相当于发光面积越大),整颗星发出的光就越强。现在白矮星温度高,光度反而低,这只能说明它们个头非常小。  相似文献   

9.
天文学     
《科学中国人》2023,(11):14-14
微类星体中的亚秒级周期射电振荡武汉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天文学系王伟教授团队揭秘了黑洞新发现。相关成果发表于《自然》(Nature)。微类星体是银河系内由一颗中子星或黑洞与一颗普通恒星组成的双星系统,中子星或黑洞吸积恒星的物质产生高温的吸积盘及相对论性的喷流,  相似文献   

10.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7):I0006-I0007
腾讯科学讯(Everett/编译)据国外媒体报道,科学家在距离地球非常近的宇宙空间中发现了一个不可思议的天体,其年龄几乎和宇宙一样古老,这就是编号为HD140283的“史前恒星”。根据NASA和欧洲南方天文台的计算,这颗恒星距离我们大约190光年,  相似文献   

11.
最近,科学家在距离地球4000万光年的NGC5907星系周围发现了半径长达1595光年的恒星流,形状似一个复杂的十字形,科学家认为这是星系相互吞噬过程中,一个矮星系(较小的亮度最弱的星系)被吞噬后留下的“矮星系化石”,就像银河系曾经吞噬过一个矮星系,于是银河系周围就出现了一圈稀疏的恒星组成的星流环萦绕着它。  相似文献   

12.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11):I0010-I0010
据国外媒体报道,一支国际天文学家小组利用位于美国和法国的射电望远镜,在“大犬座VY”恒星所在的区域发现了氧化钛(TiO)和二氧化钛(TiO2)。这是研究小组第一次在射电波段观测到TiO和TiO2。实际上,这是首次在太空中发现钛的氧化物。  相似文献   

13.
腾讯科技讯(Everett/编译)据国外媒体报道,目前最新的宇宙研究可追溯到130亿年前,仅仅是大爆炸发生后的五亿年左右,这个时期内宇宙的第一代恒星和星系逐渐开始形成,但是科学家们认为当第一代星系完全诞生之后,早期宇宙的信息已经丢失,因此观测“宇宙扰动”的最佳时期应该是恒星开始形成之时。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甚至将无法窥探到这一宇宙时期,形成“视觉空洞”。  相似文献   

14.
《科学生活》2011,(2):48-49
日前,被誉为“人造太阳”的美国国家点火装置(NIF)完成了首次综合点火实验——192束激光系统发射的能量打造出600万华氏度(约333万摄氏度)高温,这相当于恒星或大行星核心的温度。NIF作为全球最大的激光核聚变装置,  相似文献   

15.
数字     
《发明与革新》2014,(3):2-2
6000光年 国立澳大利亚大学天文学家通过“天图绘制者”望远镜探测恒星光谱中铁的踪迹,发现了一颗目前已知最古老的恒星。该恒星距离地球约6000光年,在天文学上算较近的距离。它在恒星“花名册”中被列为SMSSJ031300.36-670839.3。  相似文献   

16.
科技快递     
《百科知识》2007,(9X):26-27
吸大麻可引发精神分裂症;科学家找到防止水冻结的物质;新型人工呼吸机;可吸收重金属的新材料;科学家发现“四恒星”星系  相似文献   

17.
沈羡云 《百科知识》2007,(9S):14-14
天文学家在观察那些拥有行星的恒星时.发现在矮星(一种质量、体积相对较小、光亮度等于平均水平或低于平均水平的恒星,如太阳)的表面经常表现出富含铁,而巨恒星(光度极大的、异常巨大的恒星)却没有这样的情况发生。天文学家认为这是由于行星岩屑崩坍时的碎片落到恒星的外表面,污染了恒星的表面,而在巨星上,这种污染被稀释了,混合到它的内部。  相似文献   

18.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17):I0014-I0014
【搜狐科学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整个宇宙充满着恒星光线,但科学家之前未曾观测到。星系中每颗恒星都释放着光芒,同时,这些光线仍在宇宙中穿行。目前,一支研究小组首次观测到正在穿行的恒星光线。宇宙包含着新诞生恒星和远古恒星释放的光量子,它们环绕着河外背景光(EBL),与宇宙微波背景(CMB)类似,EBL对于宇宙测量数据是至关重要的。近期,阿尔贝托一多明格斯和研究同事测量了该背景光线,显示了过去50亿年里宇宙河外背景光是如何发生变化的。  相似文献   

19.
“旅行者1号”飞船 “旅行者1号”在运行35年后,可能已首次离开太阳系据外媒报道,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科学家9日早晨表示,最新迹象显示“旅行者1号”飞船(Voyager11很可能已经飞出太阳系而进入银河系,成为人类历史上首艘逃逸太阳系、探索于遥远恒星之间的人造飞船。  相似文献   

20.
Nature     
《科学中国人》2022,(4):10-10
磁场指南:恒星形成过程中向磁性超临界状态的早期过渡《自然》封面:星际磁场的结构叠加在金牛座分子云上,这是利用欧洲空间局的普朗克(Planck)和赫歇尔(Herschel)太空望远镜的公开数据绘制而成。《自然》杂志第7891期封面文章报道了对金牛座分子云磁场的观测结果。在恒星形成过程中,星际磁场会耗散,分子云也会在自身引力下坍缩,最终导致恒星的形成。然而,星际磁场的强度一直难以测量。研究团队确定了这一磁场在名为冷中性介质的区域以及分子包层和致密核内拥有一种有序结构,表明分子云开始坍缩的时间比一般认为的更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