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班主任是学校工作中的骨干,是教师队伍的中坚。我国著名的心理学家、教育家林崇德教授说过,一名中小学教师不做班主任,就不会尝到做老师的真正滋味。其实每个学生都是一朵含苞待放的花蕾,都有自己的“闪光点”,他们都不想做“个别生”,他们有时显得“落后”一些而感自卑时,教师要千方百计地保护好学生最可爱贵的财富——自信。  相似文献   

2.
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自我教育是教育的最高形式“没有自我教育就没有高质量的教育.”因此,正确分析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发展和重视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和义务.一、自我教育的特点自我教育是在自我意识的基础上产生了强烈的进取心,学生自己向自己提出问题,进行积极的自我改造.它是人的个性倾向的核心,对个性发展起推动作用.一个人自我意识的出现是在他们进入少年期以后.少年期的学生(也就是初中学生)个性特征的主要变化就在于自我意识起了质的飞跃.少年由于意识到自己身体的迅速发育,已经具有一定的知识、技能和独立判断能力,再加上少年社会地位的变化,使他们感到自己长大成人了,因而产生了独立感和成人感.同时,少年开始将视线转向了人的内心,仿佛刚刚发现“自我”也是一个广阔的世界.他们不仅关心自己的心理活动,也开始对别人的内心世界发生了兴趣.总的来说,初中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具有以下特点:  相似文献   

3.
少年学生是指从十一到十五岁这一年龄阶段的学生。在教育学上属于学龄中期,即初中时期。了解这一时期学生的个性特点,可以更有效地进行教育工作。“成人感”和独立性的产生少年在身体迅速发育和性成熟开始时,已经自觉到自己不再是小孩。他们参与中学学习和参加一定的社会活动,意识到自己的社会地位在变化,进入了成人“世界”。这就是所谓的  相似文献   

4.
数感(number sense)是指对数的理解或数概念的形成.数感建立起数量与计数之间的联系.数感强调对多与少、相对数量、空间与数量的关系(即数的守恒)、数量的部分与整体的关系等的理解.《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首次把“数感”置于数学学习六个核心概念(数感、符号感、空间观念、统计观念、应用意识、推理能力)的首位.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感是人的一种基本素养,是人主动自觉地理解和应用数的态度和意识.并明确要求“要引导学生联系自己身边具体、有趣的事物,通过观察、操作、解决问题等丰富的活动,感受数的意义,体会数用来表达和交流的作用,初步建立数感”.  相似文献   

5.
针对学生厌学的心理特点,我在教学中实施“理解教育”,坚持“理解学生,教在心灵”的观念,变通性地运用多种策略,帮助他们实现由厌学到乐学的转变。一、激发动机。动机是推动学习的内在力量。要消除初中学生的厌学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是关键之一。在这方面,我主要抓了两手。一是激发内部动机与诱导外部动机相结合。如教“理想”一词时,我让学生广泛发表看法,然后形成共识,生活的理想就是理想的生活,要获得理想的生活就必须勤学奋进。二是让学生体验自我效能感、自我发展感、社会地位感,并在体验中强化学习动机。如对三名厌学学生“委以重任”,让他们担任维护教学秩序的课代表,并赋予他们奖优罚劣的权力,这使他们看到了自己的作为与老师、同学对自己的信任,曾经丧失的自信得以恢复,学习语文的积极性逐步高涨。二、引导兴趣。一般学生大都有较强的学习兴趣,只是由于种种原因,他们的兴趣从学校课程上转移到了电子游戏等不应投入太多精力的事情上,这是学校课程“满堂灌”失去魅力的结果。因此,我尝试使用这样的方法:每次上课前先让学生上台发表三分钟与以前学习内容有关的自由演说,吸引力越大越会得到大家的肯定,从而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在讲授新内容时,我要求学生畅所欲言,形成...  相似文献   

6.
吴乳燕 《现代语文》2008,(10):137-138
心理障碍压抑了学生感情的激发,遏制了学生思想的升华,使他们对生活中原本可以用作写作的素材,“触而不感”或“感而不深”,对原可作深层思考的现象和问题“视而不见”或“浅思辄止”。所以,他们的写作经常处在一种被动的惫懒的状态中,形成“怕写——难写——写不好”的恶性循环。  相似文献   

7.
班干部作为学生中的骨干分子,不仅是学生的“排头兵”,而且是班主任的工作助手.所以,正确培养和恰当使用班干部,对班风建设及各项工作的开展,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近几年,在班主任工作中,我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和探索,其间有成功的喜悦,也有失败的教训,现在就把做班主任工作的几点体会披露出来,以求得行家们的批评指正.刚升入初中的学生,大多数仍处于学龄中期,他们自我意识迅速发展,因而产生了“独立感和成人感”.利用这个条件,教育者可以引导学生自己管理自己,逐步完善他们的个性,这就是培养和使用班干部的心理基础.  相似文献   

8.
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课题,是处于学生管理第一线的辅导员和班主任的头等大事。我在担任学生辅导员工作几年来,刻意深入后进生的生活活动圈子,做他们的知心朋友,逐渐地摸索出后进学生其所以表现“后进”的心理障碍及形成原因,并有的放矢地帮助他们克服,奋发向上,取得比较满意的教育效果。 一、后进生自卑心理障碍及其矫正方法 1.自卑心理障碍形成原因 自卑感是指学生对自己的素质和能力缺乏自信的一种主观臆感,常以怀疑不能胜任某项工作或别人在绯议自己而严重自我约束的一种心理感受和外在表现。 形成自卑感的主要原因有:①生理上,其容貌、智力存在着先天性缺陷或明显低于常人。于是自怨自艾,甚至自暴自弃。②家庭上,社会地位低微、经济境况困窘或残缺畸形的家庭,都易引起“低人一头”的心理。③家长“望子  相似文献   

9.
“读”是人类活动中的重要部分,也是学习语文的一个窗口。在现代语文教学中,读是语感最初形成的基本手段,是提高学生语言感悟能力行之有效的好方法。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可以尝试以“读”为主线,让学生在“读”中“悟”,在“悟”中提高自己、认识自己,形成读书的能力。那么,怎样能让学生真正读进去,在读中感悟呢?我作了以下几方面的尝试。一、注重初读,整体感知“读”是“感”的前提,“感”必须以“读”为基础。初读也“大有文章可做”。初读是朗读教学的第一站,是朗读的“蓄情”阶段。初读感悟可以在课前进行,也可以在课上进行,学生根据明确…  相似文献   

10.
自我效能感是个人对自己完成具体任务的能力判断.高职学生有他们独特的学习特点和写作方式,研究影响他们的写作自我效能感的因素,将不但有助于提高他们的作文成绩,而且也将有助于激发他们的学习自我效能感,进而提高其自身综合素养.  相似文献   

11.
如何针对初中学生的特点管理学生、培养学生呢?我的体会是:一、建立必要的规章制度,让学生自己管理自己.初中生正处在由少年期向青年期转化的时期,思维方法也由小学阶段的一切是老师说了算的“唯命是从”,开始向独立思考、爱提出异议甚至独行其事发展.他们已不满足别人说他们是小孩天真活泼,而是要求别人用成人的眼光看待他们,要别人认为他们会思想,有能力,会办事,这才感到满足和高兴.这种心理上的“成人感”,使他们已经不乐意只听老师的,而要求老师也能听一下他们的意见,帮助他们学习、工作.如其  相似文献   

12.
班主任工作平凡而琐碎,我们把无私的爱给予了学生,然而他们都能理解么?特别是那些不爱学习、社会习气很浓的学生,如果我们得不到他们的认可与回应,何谈班级工作的有效性,何谈“提升道德素养,完善学生人格”的素质教育?可以说,他们是我们最为头疼的学生,对他们的教育不仅需要爱心,更需要讲究艺术性.这艺术就是走近他们的生活空间,走进他们的心灵世界,从他的周围找到一个“促发点”,“感化点”.拨响他们心灵深处最柔软的那根弦,促使他思想飞跃,形成美的心灵.  相似文献   

13.
自我效能感(self-efficacy)是1977年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在《自我效能:关于行为变化的综合理论》中最早提出的,指个体对自己在特定领域实现预期结果所需行为能力的信念。它涉及的不是工作和行为技能本身,而是个体对自己能否利用所拥有的技能去完成工作或行为的自信程度[1]。例如,学生知道:努力学习,会提高数学成绩。在这里,“提高数学成绩”是“努力学习”这一行为的结果期望,而学生对自己努力学习(以达到提高数学成绩的结果期望)的能力的自信程度就是自我效能感的体现。  相似文献   

14.
在小学阶段的英语教学中,帮助学生提高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角色定位,强化学生的角色感,对于突出他们的主体地位,丰富他们的体验参与有着“妙不可言”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5.
“感悟”一词的意思是感受和领悟,感受的是过程,领悟的是结果。“数感”主要不是通过传授而使学生得到培养的,重要的是让学生自己去感知、发现和探索,使他们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更多地接触和经历有关情境和实例,在生活中实践、在实践中感悟、在感悟中培养数感。数感是人对数字与运算的一般理解,这种理解可以帮助人们用灵活的方法做出数学判断和为解决复杂的问题提出有用的策略。  相似文献   

16.
所谓“自我”,指的是人们依据周围环境发展而形成的有关自己的情感和态度。而“健康的自我”指的是人们依据周围环境的反心而形成的有关自己的正确认识及积极的情感和态度,如果幼儿形成了健康的自我,就会使他们意识到自己在这个世界上是有价值、有力量、有能力、有位置、有用处和必不可少的。公正的自我评价,为他们人格的和谐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反之,就会使他们产生自卑之感,丧失基本的自尊与自信,行导致自我知觉失真、自我意向消极、自我评价不准,从而使得人格的发展陷入混乱状态。  相似文献   

17.
素质教育对教师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更高的要求。素质教育中的“动手教育”是指教师引领学生逐步接触社会,正确认识社会,培养他们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强化他们将自我完善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的观念,把他们锻炼成将来能够用双手支撑生活并创造生活的有用之才。“动手教育”已引起广大教师的高度重视,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对“动手教育”的认识。首先,教师本身应有极强的动手能力。要教给学生一碗水,自己要有一桶水。教师有过硬的操作能力,就能使学生产生崇拜感,在学生的心目中也就有了威信和地位,这是…  相似文献   

18.
自我效能感(self-efficacy)是1977年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在《自我效能:关于行为变化的综合理论》中最早提出的,指个体对自己在特定领域实现预期结果所需行为能力的信念。它涉及的不是工作和行为技能本身,而是个体对自己能否利用所拥有的技能去完成工作或行为的自信程度。例如,学生知道:努力学习,会提高数学成绩。在这里,“提高数学成绩”是“努力学习”这一行为的结果期望,而学生对自己努力学习(以达到提高数学成绩的结果期望)的能力的自信程度就是自我效能感的体现。[第一段]  相似文献   

19.
教师与学生关系的性质对学生自觉性和自尊心的形成有极重要的意义.教育工作的实际经验指出,假定教师能对个别学生表扬他的任何积极方面,那末,学生就能开始注意并培养自已的这些优点. 在很多情况中,学生对自己力量没有自信心的原因,就是在教师方面对他们的能力估计不足。这个事实指出了教师与学生建立的关系上所产生的感化作用是多麽巨大,它不仅能够破坏个别学生,而且还能破坏全级学生对自己力量的信任.女教师纳·克,为了对自己的工作做得不好作辩护,经常向学生们说,他们没有能力,总是不肯好好学习等话。结果,学生们本来能够学习得很好的,丧失了自信心,这样,他们就学习得更坏,成为学校里成绩最坏的一班。这就是说:女教师纳·克只看见了学生的弱点。但是在某一时期内,这个女教师的位置上派来了另一位新教师,她很有经验而且也富有钻研心.最初几天,她注意了学生思想上已有的习惯,和他们一班所以在“学校中最坏”的原因。她就在班上开始培养学生对自己力量的自信心.她从思想上去影响学生,告诉他们,如果能够坚持和系统地工作,便会学习得很好.女教师与学生们的新的关系和正确地组织教学工作,获得了非常良好的成绩.学生们对待自己也不同了,他们信任了自己的力量,对未来的发展前途表现了无限向往.这一班“眼看着”有了转变。过了几个月,学生们自己  相似文献   

20.
考试进行之后,如何向学生讲评试卷,提高教学效率呢?现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点体会. 一、要突出数学思想方法的指导作用 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学习的“核心”和“灵魂”,因此,必须把渗透数学思想贯穿于评卷过程的始终,教师要充分暴露数学思想方法的形成过程,展现他们的应用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