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新社50年     
今年9月,中国新闻社成立50周年。 中新社是中国仅有的两家通讯社之一,是本刊的坚实后盾。由于长期致力于为海外华文传媒提供新闻文化服务,所以“墙里开花墙外香”,知道中新社的人士遍布世界各地。 50年前,为了打破一些国家对新中国进行的新闻封锁,需要一家有独特使命的通讯社,中新社便应运而生了。如今,中新社已成长为一个有相当规模且颇具实力的传媒机构。  相似文献   

2.
3.
在全国审计工作座谈会上,审计署审计长李金华指出,对领导干部的经济责任审计,不仅要看其在位时期出了多少政绩,还要查清这些政绩背后的负债情况。  相似文献   

4.
在中国新闻的百花园中,中新社的对外专稿一直享有盛誉,尽管国内读者很少 有机会读到它们,但有些好作品还是常常因为《参考消息》等国内报刊的转载,使国内读者得以一睹真容,因而被人们戏称为“出口转内销”。 专稿是相对电讯通稿而言的,是中新社为特定的媒体度身定制的新闻专题稿件,一般不署中新社电头,而是使用特定专栏的笔名。 视角:回过头来看中国 中新社专稿是写给海外人士看的,而中新社专稿的撰稿人却都是国内人士。身在国内,却要按照海外人士的视点和要求写专稿,这就要求撰稿人首先要在意识上“出国”,然后返身,回过头来…  相似文献   

5.
浦丽娜 《新闻世界》2013,(6):326-327
中国新闻社作为中国内地仅有的两家通讯社之一,在6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已成为业务完备、具有“中新特色”的通讯社。现今,中新社已经成为中国对外传播的重要渠道之一,是中国在国际舆论舞台上不可或缺的一支力量。但种种原因之下,中新社的发展受到颇多限制,且与国际一流媒体存在差距,还有极大的上升空间。  相似文献   

6.
200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60华诞,在这个喜庆的日子里。盘点我们拥有多少个世界第一.会使我们今后前进的步伐更加自信。更加坚定,更加豪迈。  相似文献   

7.
<正> 新闻通讯社的主要任务就是将采写、编发的大量新闻稿件,即时地发往各种报社、杂志等媒体。新闻社每天所发稿件数量一般很大。 这些大量稿件的管理工作包括登记、分类统计、采用情况统计,来稿人登记管理 、稿费的计发以及各种汇总分析等,工作量相应很大;完全采用手工方式进行稿件管理时,人力占用多、且耗时费事、差错还不少;如果能在现有计算机网络设备  相似文献   

8.
《新闻前哨》2004,(9):40-40
据《中华新闻报》报道:7月26日,首批中国新闻社.记者到台湾驻点采访。至此,在台湾驻点采访的大陆媒体·已达5家,即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中国新闻社。2“日抵达台北驻点采访的中新社记:者为该社港台海外部副主任董会峰及记者曾嘉。里工里上工二二工义上」七二」匕二七习址J七J七J屯J‘J址J址)首批中新社记者赴台驻点采访  相似文献   

9.
10.
叶迪生,归国华侨、中国著名半导体专家、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开拓者,现为天津市政府顾问.他的命运大起大落,人生充满传奇色彩,生动地反映了中国三十年来因思想观念的转变,给中国科技工作者和中国经济技术发展带来的巨变. 报国无门,寒风下苦盼春天 1937年,叶迪生出生在南非好望角一个华侨的家庭里.父亲是一位爱国的知识分子,在当地创办学校,向华侨子弟传授中华民族的文化和思想,由于特别崇尚当时美国的发明大王爱迪生,就给自己的小儿子起名叶迪生,期望将来他能像爱迪生那样成为一名科学家.  相似文献   

11.
郭金超 《新闻战线》2021,(23):31-34
抓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把对外讲述中国的“总钥匙”,做世界“中国观”的建构者;以外界观察中国的视角叙事,表达中国的“世界观”;注重从“世界性”角度,进行中国实践的阐发;畅通对话沟通渠道,以富有“中新风格”的国际传播语态与世界说。“大变局·中国治”系列作品,生动回答了中国在大变局中“怎么说、怎么做、怎么想”的外部关切,成为创新国际传播的一次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12.
据《中国日报》报道,在美国内华达州的沙漠地带,有一个自称主权独立的“国中国”——“摩洛希亚共和国”。根据其政府网站的资料显示,该国成立于1977年,面积仅为0.025平方公里,四周皆被美国国土包围,目前总人口仅为6人。尽管如此,“摩洛希亚”却声称拥有独立的宪法、海军、银行、货币、邮局、电信局。由于它迄今尚未与任何国家建立正式的外交关系,因此也不被其他国家承认。  相似文献   

13.
14.
如何构筑新世纪中新社的新闻技术体系,又如何编织符合并能推进中新社业务发展需要的多种媒体的信息传播网络,我们发表此文,旨在抛砖引玉,盼望同行和专家的指点。  相似文献   

15.
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通过网络阅读新闻、查阅资料、互通商情、传递民意、讨论问题、针砭时弊等越来越普遍。互联网作为一种超越国土疆界、全球通达的传播媒介,正在展示着它无与伦比作用。  相似文献   

16.
"湖南有个蔡和森,湖北有个黄负生!"——这是1922年毛泽东对黄负生的亲切评语.毛泽东的评价,主要是基于蔡和森是《湘江评论》的创办人之一,而黄负生则是湖北早期党刊《武汉星期评论》的主编,两个刊物都积极宣传新文化,传播马克思主义,堪称"盛开在长江中游的并蒂莲".黄负生因积劳成疾英年早逝,并不为人们所熟知,以致后人在编写革...  相似文献   

17.
18.
一日,在网上看到一篇名日:《七大恶心的社会现象》的文这样写道:“——在我看来,所谓的解放战争实在是中华民族的一场悲剧。几千年来这种悲剧在不断地上演。根源在於五千年的中华文化中缺少一种现代民主政治的元素。在任何现代政治家(或者叫做政客)的意识里,江山社稷的考虑依然是  相似文献   

19.
据《中国新闻出版报》报道:全球新闻界和摄影界瞩目的2001年度(第45届)世界新闻摄影大赛(简称“荷赛”)2月15日在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揭晓。中国新闻社记者贾国荣拍摄的照片《中国体操夺冠赛》荣获“体育类单幅”三等奖。今次获奖的中新社摄影部主任贾国荣是在2001年度世界新闻摄影大赛中获奖的惟一亚洲记者。  相似文献   

20.
彭大伟 《传媒》2023,(8):22-23
<正>中国新闻社,简称“中新社”,是中国以对外报道为主要新闻业务的国家通讯社,是以海外华侨华人、港澳同胞、台湾同胞和与中国有关系的外国人为主要服务对象的国际通讯社。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媒体融合发展,开展顶层设计、出台政策措施,有力推动我国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2022年9月23日,习近平在致中国新闻社建社70周年的贺信中明确提出,希望中新社以建社70周年为新的起点,“加快融合发展”。近年来,中新社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中央《关于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意见》要求,在思维理念、体制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