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6 毫秒
1.
5年前,以“网运分离”为主线的中国铁路改革在轰轰烈烈中展开。如今,一切似又在悄然中“回归”到了当初的模样。有业内人士称,新一轮的改革是中国铁路改革的最后机会。事实果真会这样吗?  相似文献   

2.
济南铁道报面向济南、青岛、徐州三大铁路地区和2300公里沿线职工读者发行,并通过进站上车供广大出行旅客阅读。线长点多的企业实际和铁路运输的服务性特点,要求报纸以典型宣传做为拳头产品,做好工作的引领示范和企业的形象打造,并借此加大舆论引导的权威性和感召力。2003年以来,报社先后推出20多个个人、集体和某方面工作的先进典型,其中不乏产生较大影响的力作。2005年10月,以《知识型职工的标兵》为题推出的济南西机务段工程师韩长虎,被铁道部政治部选树为“新时期的铁路楷模”,荣获“全国铁路火车头奖章”和山东省十杰职工称号。2005年7…  相似文献   

3.
铁路跨越式发展战略实施以来,社会职能移交、直管站段体制改革、生产力布局调整,使铁路报纸面临很多新情况、新机遇、新挑战。由于配套措施尚未完全推出,来稿量下滑,稿源缺乏成为制约报纸工作继续发展的瓶颈(本文简称“稿源瓶颈”)。要确保办报质量,就要破解稿源瓶颈,拓宽报道领域,开发新的报道资源。只要我们积极采取对策,下移报道重心,就一定能够走出暂时困境。紧跟跨越发展步伐,铁路报纸有大量的报道猛料。广州铁道报社这几年来的报道紧紧跟着铁路跨越式发展的动态,新闻素材源源不断,推出了  相似文献   

4.
今年是中央电台经济之声的“改革年”。两会期间,经济之声结合“顶天立地”的改革目标,在两会报道上追求创新,重点推出了以“高端观点”“编辑视点”“民生观察”“权威解读”“分析师看两会”等为代表的一批主题突出、特点鲜明、具有独创性的专题和栏目。同时围绕经济、民生等两会热点话题,立足高端,加强评论,以权威的采访、专业的分析和差异化的报道来服务民生,受到听众和专家的广泛好评。  相似文献   

5.
深化改革实现跨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积极推进“频率专业化、管理频率化”改革.成功推出了“中国之声”等9套专业化频率.使中央电台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明显提升.在业内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似乎是改革的大潮,推出了一个与消息、通讯、评论等新闻体裁相并列的新品类——深度报道。它被悉心倾听改革“潮声”的广大读者所关注;它被新闻界推举到第8届全国好新闻评选会上,做为新闻的一个独立品种,首次在全国好新闻评选中接受审议和授奖. 富有开拓精神的新闻工作者正在进行着有益的尝试。深度报道已经迈出了艰难的步伐。——《人民日报》抓住人们关心的“热点”和“难点”连续报道《中青年理论工作者答大学生问》引起各界共鸣之后,又推出了具有浓厚理论色彩的大型报道姊妹篇《中国改革的历史方位》,《改革阵痛中  相似文献   

7.
4月18日,全国铁路第六次大提速,《解放军报》在19日四版推出了《“和谐号”在春天启航——本报记者亲历火车第六次大提速》专版。专版推出后,得到广大读者和中宣部的好评,并被评为军报当日的好  相似文献   

8.
以“引入内部竞争”为重组依据的铁路改革一开始就错了  相似文献   

9.
铁道部在推出铁路管理体制改革的总体方案时认为.改革有利于提高运输效率,是一种管理体制创新。改革方案设计者确认的改革方向是.政企分开,政资分开.事企分开.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有管理专家说铁路改革应快步实现政企分开。这也许是一种现在尚难实施的激进式改革方案,但不失有开阔思路的价值。这从另一角度说明,在和谐社会里,人民关心国家的改革事业.我们可以将其视之为关心铁路改革的一种建言。  相似文献   

10.
传媒链接     
《出版参考》2009,(17):5-5
江苏省推出“一揽子”文化体制改革方案 江苏省委、省政府日前决定,省级设立初始规模为20亿元的文化产业投资基金。该基金采用股权投资和项目投资方式,重点投资演艺娱乐、动漫游戏、影视制作、出版发行、文化会展、网络信息传媒等传统和现代文化领域。这是江苏省推出“一揽子”文化体制改革计划中的一项。日前,江苏省针对文化改革发展提出,到2010年,全省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转企改制到位,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内部机制改革到位,到2012年,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5%以上。  相似文献   

11.
半个世纪,久经沧桑。伴随着“二七”大罢工的脚步,一批铁路报纸整整走过了50年的历程。铁路报纸有着比较悠久的历史和光荣传统。1923年爆发的京汉铁路“二七”大罢工,标志着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从工人运动之初,他们就非常注意抓舆论工作。1924年,中国铁路工人有了自己的报纸——《工人周刊》,在早期的中国工人运动中发挥了重要的宣传鼓动作用,曾被誉为“北方劳动界的一颗明星”,在中国铁路新闻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在新中国成立前后,《中国铁道建筑报》(前身为《铁军报》)、《上海铁道报》(前身为《职工通讯》)、《济南铁道报》(前身为《职工报》)、《中原铁道报》(前身为《人民铁路报》)和《人民铁道报》等一些铁路报纸先后创刊。在各个重要历史时期充分发挥了动员、组织、鼓舞和激励作用,团结职工群众为铁路中心工作努力奋斗,为铁路事业的蓬勃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50年来,《济南铁道报》伴随着共和国的前进号角和中国铁路的发展步伐,紧紧围绕企业各个时期的工作部署,进行了大量的宣传报道。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引下,报人坚持“团结、稳定、鼓劲”和以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积极推进新闻改革,满腔热情地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讴歌广大铁路职工拼搏奉献、开拓进取的动人事谠,导向正确,基调鲜明,努力创造有利于铁路改革与发展的舆论环境,为铁路两个文明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受到广大干部职工的欢迎。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济南铁道报》运输生产报道重点突出,市场营销和企业改革报道力度加大.先进典型报道浓墨重彩,安全和路风报道,铁路两个文明建设的报道常抓常新,被誉为“企业的号角,职工的心声”。愿铁路报纸越办越好,再创佳绩!  相似文献   

12.
“声”入人心──浅议在广播新闻中如何更好地发挥声响的作用栾轶玫近几年来,报纸、电视、广播等各类媒介在传播内容、传播形式等方面推出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以使自己的报道能够“深入人心”,博得受众欢迎,取得好的效果。在改革与竞争日益激烈的形势下,一直备受关注的...  相似文献   

13.
货运的逐步释放为“计划经济最后一个堡垒”的中国铁路系统改革,再次打开一扇窗  相似文献   

14.
徐勤 《新闻三昧》2006,(12):13-14
2005年3月18日,铁道部作出了撤销铁路分局,实行铁路局直接管理站段的重大改革。这项打破中国铁路半个多世纪传统管理体制的重大改革,涉及到铁路的方方面面,给铁路的各项工作带来了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作为铁路局(公司)党委机关报的各家铁道报,最直接、也是最突出的一个问题就是通讯员来稿显著减少,一些报社甚至出现了“等米下锅”的严重“稿荒”。如何解决这道难题,已经成为各家铁道报社不可回避、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造成来稿显著下降的主要原因为适应铁路局直接管理站段体制,去年“3月18日”以来,各铁路局在撤销分局(总公司)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15.
“编读互动”是各报陆续推出的一项颇受读者欢迎的改革措施,也是贯彻落实“三贴近”的具体体现。可是,有些地方报纸“编读互动”坚持得不够理想。尽管天天在报纸上刊出电子信箱、联系电话等,似乎给读者以“通达灵便、顺畅无阻”的感觉,起初也登些读者“品头论足”的看法和意见,  相似文献   

16.
陆娅楠 《大观周刊》2011,(48):I0001-I0001
无论对铁路部门还是普通旅客,网络售票都是铁路服务改革过程中的新事物,需要有个“调适期”。  相似文献   

17.
国内     
《陕西档案》2021,(1):8-8
浙江:杭州市富阳区“人生档案”力争打造“无证明城市”近年来,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在涉及民生档案的公共服务领域形成突破,率先推出“人生一件事,一生一档案”改革,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人生一件事”改革将公民个人全生命周期划分为出生、上学、就业、结婚生育、置业、就医、退休养老、殡葬等8个阶段,公民在不同阶段办理的证明材料同步上传至系统,形成公民个人“人生档案”。在今后办事过程中,档案池已有的证件无需提交,实现一次办理终身享用,力争打造“无证明城市”。  相似文献   

18.
“收视率”对电视业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新闻改革的又一轮浪潮中,电视界的新举措让人目不暇接:中央电视台部分节目的改版以及地方电视台新闻频道和影视、教育、都市、公共等各种专业频道的接连推出和栏目改版,让业内人士和广大观众颇为关注。在这些改革中,“市场”牢牢掌握了指挥棒,“文化”——这一带有社会责任标签的指标却有被冷落弃置的趋势,而充当“市场”角色的主要是以“收视率”为代表的量化数据。一种声音在不断地被强化:收视率就是电视改革的风向标,唯收视率马首是瞻不容置疑。  相似文献   

19.
铁路系统“企业办司法”的奇怪局面,经中央下令改制一周年后仍处于胶着状态,亟须改革新思维  相似文献   

20.
学界     
目前对于国有经济改革的目标和方向,理论界已经形成两方面共识,即“抓大放小”和“国退民进”。但对这两方面的认识仍然存在着一定问题。比如:“抓大”中,仍然包括着大量在市场经济国家中,属于竞争性的产品或服务领域,如石化、电信、铁路、银行等;“国退”中,多年来并没有形成较成熟的模式,上市公司国有股高价减持在造成较大损失后不得不停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