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时代选择了阿拉法特.变动的中东和国际格局,又决定了阿拉法特人生的高潮和低落.阿拉法特是复杂的.他是一个革命家,一个强者,与命运抗争,永不屈服;但他又是一个失利者.更准确地讲,悲剧英雄.他终身为之奋斗的巴勒斯坦独立建国梦想,到他走到人生的终点,依然是一个梦想."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有关巴勒斯坦和阿拉法特的经济问题,成为以色列和某些西方媒体津津乐道的话题。一些媒体报道说,尽管阿拉法特表面上一贯生活俭朴,但实际上,他本人在海外有数百万美元的存款,以供将来被迫离开巴勒斯坦后使用。2001年,阿拉法特在给国际援助机构  相似文献   

3.
采访者与被采访者第一次见面,彼此互不了解,难免之间隔着一堵“墙”。采访者如何主动出击,拆除这堵“墙”,取得被采访者的信任,迅速达到采访的目的,这是采访中的一大难题。无数成功的经验告诉我们,“套近乎”是一种有效方法。其基本做法是:共同兴趣法所谓共同兴趣法,就是通过畅谈被采访者最感兴趣的话题,进而达到  相似文献   

4.
《浙江档案》2004,(11):42-42
奋斗一生求和平童年:英雄早熟亚西尔·阿拉法特出生于1929年8月4日,在7个孩子中排行第六。阿拉法特4岁那年母亲就去世了,童年的不幸养成了他固执、坚韧的性格。他的大姐伊娜姆说,阿拉法特从10岁左右就显示出了不受任何人控制的独立精神和超乎常人的组织能力。“不论在玩的方面,还是在感情方面,他都跟其他的孩子不一样。二战爆发后不久,亚西尔就把这一地区的阿拉伯孩子组织起来,分组进行操练。他手执棍棒,敲打那些不服从他命令的人。他也喜欢在我们家的庭院里野营。”青少年:投身革命阿拉法特17岁之前就参与反抗英国人和犹太人的斗争,将武器…  相似文献   

5.
访阿拉法特     
“为什么必须是新闻记者,我才会见中国人呢?”——我们几个新华社记者刚跨进那间映照着柔和的黄色灯光的办公室,一阵亲切的声浪迎面扑来,立刻把我们同主人之间的距离拉得很近很近。定睛一看,这位正伸出手臂来欢迎我们的,正是巴勒斯坦解放组织执行委员会主席阿拉法特。他那充满智慧的眼睛闪烁着坚毅的光,脸上一抹络腮胡子。他仍然着一身黄色卡其布军装,头上戴着军帽,腰间挂一支从不离身的手枪。他的胡子可是白多了,眼睛在脸上显得更加突出一些,军装上衣的肩缝也明显地耷拉下来。我不禁关切地说:“阿拉法特主席,你好象消瘦多了。”他毫不在意,十分友好地朝我笑了笑,让我们围在他的办公桌前面坐下。  相似文献   

6.
“套近乎”一词不乏有些贬义,但在采访中,它还挺管用。初学采访时,我不善于“套近乎”一找到采访对象,掏出本子就提问。结果是欲速则不达。 1980年,我参加地方新闻集训班。在上采访课时,老师给我们讲斯诺夫人海伦·福士德·斯诺的采访经验,使我深受启示:1937年4月,她第一次到延安去找毛主席采访,一见面就从笔记本中取出一张照片,递给毛主席说:“我早就从这张照片中认识你了。这是斯诺给你照的。”这样一“套近乎”,使她和毛主席象老朋友似地交谈起来。1978年,她在西安采访王震,见面就说:“我记得我们俩是同年的。我在延安的时候是28岁,现在72岁了,你是不是72岁呢?”又是一个“套近乎”,不仅把她和王震自然地联系起来了,而且一下就缩短了他们之间的距离。  相似文献   

7.
八年来,巴勒斯坦内部仍然存在分歧,巴以冲突的解决没有看到更多曙光,而阿拉伯世界正在经历一场巨大变革。此际,再次对阿拉特法死因提出质疑、高调追问真凶,对这一事件本身的意义就可以做出不同解读2004年,阿拉法特虎落平阳,在巴黎贝尔西军医院窄窄的病榻之上度过了生命的最后一个月。八年的光阴转眼过去,巴以冲突的解决没有看到更多曙光,而阿拉伯世界正在经历一场巨大变革。平时冷若冰霜的卡塔尔半岛电视台突然跳出来为阿拉法特鸣冤。7月初,半岛电视台播放了一段50分钟38秒的新闻纪录片,标题让人血脉贲张,《什么杀死了阿拉法特》。"什么或谁杀死了阿拉法特?这也许是个伪命题,但可能有另一个真相,将震惊世界,但现在我们还一无所知。"在加沙工作的巴勒斯坦人穆罕默德·马斯里对《中国新闻周刊》说。他曾为多家外媒在巴以地区采  相似文献   

8.
我曾经问一位朋友:哪些照片曾在你脑海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出乎意料,他提到了这样一幅照片:阿拉法特在保镖的护卫下乘车前行。  相似文献   

9.
美国已经表示,巴勒斯坦成立内阁是美国公布最新的中东和平计划的前提条件。在国际社会的重重压力下,阿拉法特做出让步。  相似文献   

10.
半个世纪以来,中东一直是一个动荡不安的地区,是世界热点中的热点。在中东,无论是战争,还是和谈,都与一个人的名字有关,他就是叱咤中东风云几十年的巴勒斯坦领导人阿拉法特。 一访:等候12小时 第一次采访阿拉法特是1988年1月12日,我当时任新华社巴格达分社记者,那时正是轰动世界的巴勒斯坦起义爆发不久。为了尽可能快地专访到阿拉法特,我们通过各种渠  相似文献   

11.
采访阿拉法特进入加沙□王岩1994年6月29日,埃及首都开罗的天气异常闷热。下午4时,急促的电话铃声将我从朦胧中惊醒,听筒里传来了新华社驻开罗中东总分社领导十万火急的声音:“埃及外长突然宣布:阿拉法特后天返回加沙。”鉴于此事件新闻性重大,总分社领导早...  相似文献   

12.
哈马斯是横在巴自治政府“喉咙”里的一根鱼刺,还成了以色列沙龙政府手里的一张牌,它使阿拉法特进退两难  相似文献   

13.
1991年12月20日,北京天寒地冻,凛冽的北风吹遍城市的每一个角落。10时29分.欢迎国宾的礼炮在天安门广场轰然鸣响:10时31分,人民大会堂的东门开启.一身戎装、腰挎左轮手抢的阿拉法特,出现在寒风与温暖气流交汇的大门口;面色红润的阿拉法特伸开双臂,快步走向迎候的中国国李主席杨尚昆。  相似文献   

14.
过去阿拉法特从不在一个地方过两夜,现在,全世界都知道他在哪里。现在,人们纷纷谈论后阿拉法特时代  相似文献   

15.
现在中东的空气里弥漫的全都是伊拉克的硝烟,但是在若隐若现之中,偶尔还可以听见从巴勒斯坦和以色列传来的沉闷的爆炸声——尽管这种声音已经如此地细微。伊拉克是短暂的,而以巴才是长久的。 经过了这么多年,以色列的主角已经换了许多次,从拉宾到佩雷斯到内塔尼亚胡到巴拉克到沙龙,但巴勒斯坦的主角永远只有一个:阿拉法特。2月14日传来的消息说:阿拉法特准备任命一个内阁总理。 似乎在众多的压力之下,巴勒斯坦有  相似文献   

16.
教授卡西姆参加巴勒斯坦大选,挑战阿拉法特  相似文献   

17.
巴勒斯坦的改革中,最关键一点就是阿拉法特个人作用的问题。从巴勒斯坦内部的现实考虑,阿拉法特逐渐分散权力,最终成为巴勒斯坦名义上的国家元首,是一种现实的需要  相似文献   

18.
中东火药桶的两个看守人:都是为自己的民族而战斗一生的人物,为民族生存而试图寻找和平之路,但都面临国内强硬派、反对派的强大压力。中东的世纪伤口能否在这两人手中愈合?  相似文献   

19.
无论阿拉法特能否苏醒,一个时代已经终结。而国际社会为巴勒斯坦设计的政权机制,会使巴勒斯坦的权力机构运转下去  相似文献   

20.
八十年代以前,城市里总能见到这样一类游走匠人--他们背着一个简陋的木架街行巷现;架子上分格装着些尺寸不等,厚薄不同的玻璃.他们一边走一边招徕生意:"镶--窗户!……镶--镜框!……镶--相框!……" 他们被叫作"玻璃匠".有时,人们甚至直接这么叫他们:"哎,镶玻璃的!"他们一旦被叫住,就有点儿钱可挣了.或一角,或几角.一次能挣五角钱的活,那就是"大活"了.他们一个月遇不上几次大活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