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科幻电影是好莱坞类型片中影响广泛的一种。在许多科幻片中有对人类生存现状的真实描摹,也有对科技的怀疑与恐惧甚至达到极端化,这跟西方的科技哲学与生态观密切相关。从“美的境域性缘发构成”的角度来建构生态技术美学才是我们对科技文明应持有的态度。  相似文献   

2.
科幻电影是好莱坞类型片中影响广泛的一种。在许多科幻片中有对人类生存现状的真实描摹,也有对科技的怀疑与恐惧甚至达到极端化,这跟西方的科技哲学与生态观密切相关。从“美的境域性缘发构成”的角度来建构生态技术美学才是我们对科技文明应持有的态度。  相似文献   

3.
国产动画片剧场版<喜羊羊与灰太狼>自2005年推出以来,连年独领风骚,脱颖而出.片中喜羊羊聪明伶俐,美羊羊美丽善良,灰太狼的"妻管严"形象,再加上它明亮的画面,经典的台词,得到了男女老少不同年龄层观众的追捧.作为受到广大青少年儿童欢迎的这部国产动画是如何诠释人类的内心活动?对儿童教育会有什么样的启示?  相似文献   

4.
"科技理性"的合理性限度与"生态理性"的价值转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工业现代化以来,科技理性由抽象思辨的理性逐渐嬗变为具体实证的理性,荡涤了自由、解放和人文价值理念的科技理性暴露了自身发展的合理性限度.在"生态"理念的引导下,应当寻求"生态理性"的道德合法性并积极建构"科技理性-生态理性"辩证融合的生态体系,使"科技理性"成为"生态理性",不仅是当前和谐社会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的理论旨归,同时也是重要的学术使命.  相似文献   

5.
《羚羊与秧鸡》是一部典型的生态文学作品。本文分析小说中人类滥用科技所造成的生态灾难、科技灾难和人类走向毁灭的末世图景,对小说进行生态主义的解读,分析阿特伍德本人的生态学视野以及她对整个生物圈的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6.
《蜀山剑侠传》描绘威力巨大的阴雷等,主要来自清代小说《荡寇志》,更受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原子弹等先进武器触发。还珠楼主紧密结合灾害民俗记忆,将战争科技创新化入小说,并表现出同情万物众生的生命意识和生态眼光;还珠楼主将正邪双方对生态破坏的区别、邪教"阴雷"不负责任的毁灭性艺术化地揭示出来。还珠创作具有尊重生命价值的生态美学与反战意识,达到了民国小说生态思考的巅峰。  相似文献   

7.
西方生态哲学与《老子》生态智慧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哲学园地中一方十分活跃的学术领域.在与西方生态哲学的比较中,虽然对于"自然"这一概念存在截然不同的理解,但老子"道"及"无为"的原则与现代西方深层生态意识相契合,他们都明确地表达了以整体论为特征的宇宙观,顺应自然,达到人与自然相和谐的生态整体境界.  相似文献   

8.
《第六日》是一部美国科幻惊险电影,讲述在不久的将来人类科技已发展到可以任意克隆任何生物甚至是人类本身的地步,男主角在片中就被成功克隆出一个“备份”。却不料有一天这个克隆人反过来冒充他的身份并追杀他,男主角与之展开激烈的战斗,最后获得了胜利。  相似文献   

9.
生态批评大潮中出现的环境文学作品常使用隐喻这一修辞手法,由此而产生的意象也有着深刻的含义.加拿大著名女作家阿特伍德的作品<羚羊与秧鸡>作为一部生态启示录小说充分发挥了隐喻的作用创造了许多引人深思的意象.本文就其中部分意象,如"喜福多"和"天堂计划"等进行分析,以加深对隐喻的理解并阐释其启示录内涵.  相似文献   

10.
加拿大女作家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的新作《羚羊与秧鸡》,将高超的后现代主义戏仿技巧和严肃的科技与生态主题有机地结合起来,丰富了作品内涵,体现了无穷的艺术魅力。本文拟通过分析阿特伍德对圣经神话及历史与现实的戏仿,进一步挖掘作品深刻的文明反思精神和深厚的生态关怀意识。  相似文献   

11.
自然价值的存在和由此产生的人对自然的道德义务使科技伦理范围内伦理范式的转变成为一种必然,而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进一步强调要建设生态文明,从当代生态文明视阈出发,可知在伦理范式转变的过程中,必须有配套的科技伦理机制作保证:这不仅要求科技与生态伦理进行良性互动,还必须在科技共同体中树立科学的职业伦理和科学研究的伦理原则。  相似文献   

12.
在"生态电影"的共名之下,中西方电影存在巨大差异,电影文本叙事视角的选择及其蕴含的叙事伦理的差异,反映出电影背后中西生态文化观念和文化取向的差别.<2012>式的好莱坞生态灾难大片是遵循经济伦理的超级视听消费品,以特定叙事视角和特效技术实施对观众的控制,实质上是反生态主义的.<可可西里>以朴素的艺术追求和生态关怀叙事抵抗消费主义,代表东方生态理念的影像书写.这种差异促人反思影视传媒如何真正适度地传达生态关怀而不被娱乐消费所销蚀.  相似文献   

13.
吴贻弓执导的<城南旧事>是一部典型的散文化作品.影片通过将三个故事的有机结构,演绎了"淡淡的哀愁、沉沉的相思"的美丽情怀.片中,艺术家通过对画面的折叠、挪移,通过对主题音乐的艺术性重复,使影片收到了一咏三叹、回味不尽的艺术效果.  相似文献   

14.
生态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从女性与自然的双重角度研究文学,继承并进一步发展了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自然观,但也有其自身的局限性。从生态女性主义的视角可解读出D.H.劳伦斯作品《查泰莱夫人的情人》中"女性与自然的统一"和"女性对男性的抗争"两大主题。在当今全球生态危机的背景下,生态女性主义文学批评丰富的文化和生态内涵对构建两性和谐、天人和谐的社会具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5.
刘小红 《文教资料》2008,(29):24-25
小说<圣殿>写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是福克纳的一部刚面世就畅销的小说.本文旨在探讨福克纳在小说中流露出的生态女性意识.福克纳表现了对美国南方的生态自然遭受严重破坏的忧虑,展现出小说中关键人物"金鱼眼"对生态自然的鄙视和格格不入以及潭波儿和其它女性的悲惨遭遇,同时也表现了潭波儿与生态自然的相似之处.只有摈弃父权制和"二元论",取而代之以男性、女性与生态自然的和谐发展,才能解决美国南方的弊病.  相似文献   

16.
生态批评理论是西方最新出现的一种文学批评潮流。文章从生态批评理论这一崭新的视角,结合生态批评要旨,对狄更斯《老古玩店》进行生态批评解读。狄更斯对工业与科技批判、欲望批判,重返与自然的和谐体现了他的绿色思维和生态思想。  相似文献   

17.
<时时刻刻>是美国作家迈克尔·坎宁安的第三部小说,通过对女性书写严肃的戏仿来展示20世纪女性的精神生态.女性在生命意志上同自然的融合与在现实中同自然的疏离正体现出女性的精神困境,她们对灵魂深处的挫败感的抗争突出表现在对"性别超越"的渴望上,主人公所表现出的"双性恋"倾向即是如此.坎宁安由对20世纪女性精神生态的考察来反思女性主义理论及其成果,生态精神渗于其间.  相似文献   

18.
"乡土课程资源"是指师生和学校所处的某一个具体的行政区域内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和科技人文等方面的反映群众文化心理并且带有积极教育意义的系列内容,具体包括地方历史、地理、物种生态、文化习俗、人物风情、生活生产经验及社会科技进步等一切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物质性和非物质性的因素.  相似文献   

19.
在近现代历史文化语境下,鲁迅是一位具有独特生态敏感意识的文学家。鲁迅的小说集《故事新编》与译作《爱罗先珂童话集》均为生态与文化批判的双重隐喻文本,它们集中体现了鲁迅的自然生态思想及艺术构思体式。鲁迅的生态观主要体现为:"适性任情"的野性生命观、"优丽美好"的生命情感观、"和谐圆满"的生态整体观。鲁迅的生态乌托邦精神中有一种对自然之魅的梦幻寻求,他希望"天人合一"的自然人文关系能再度成为国人的情感依托与信念资源。  相似文献   

20.
生态伦理自然观随着当今的全球性生态危机而兴起与发展.与此同时,生态伦理力图寻找其思想的溯源.<道德经>中生态智慧对此具有显著的启示意义.本文试图对<道德经>"自然"智慧的生态伦理意义进行疏解.从本体论,认识论和价值论三个维度对<道德经>所蕴涵的生态伦理思想作进一步的诊释,以展示中国传统生态伦理智慧对现代生态文明的建设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