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记得刚参加新闻工作时,我跟一位同事讲:"我爸爸很喜欢你的文章,说你写得不错。"他的眼中马上有了亮光,问:"你爸爸干什么的?"我回答:"做点小生意,初中读了一年。"他眼中的亮光马上黯淡了一些。当时我就想,如果我父亲是位老师,是知识分子,或许这位同事会更高兴一些。但我的想法与这位  相似文献   

2.
2011年夏天,一位年轻的同事,将一部厚厚的书稿放在我的面前,嘱我为书稿的出版写几句话。写什么呢?我与作者素昧平生,只能就书稿说说书稿了。而书稿主要是作者1954年至1993年之间,发表在省市报纸上的通讯报道,即我们通常所说的"豆腐块"。我丝毫没有  相似文献   

3.
"我喜欢台湾海基会董事长辜振甫,尤其喜欢他这个京剧票友表演时的扮相。他演京剧上台亮相漂亮,谢幕也很精彩。有时我甚至认为谢幕时的一举一动更显功夫,更显一位票友对京剧的理解和热爱。"半世纪拉美情缘老吴与我闲聊时的这段话语转眼已是十多年前的事了。自2013年3月18日老吴去世至今这半年多来,作为老吴在新华社的下属、同事和朋友,我每每想起他的这段话都感到  相似文献   

4.
和有些通讯员朋友一样,刚开始搞新闻时,我总是偷偷地写,偷偷地往外寄,做“贼”似的,结果投出的稿件十有八九泥牛入海,不见踪影。后来,一位老新闻工作者对我说,写好稿件后让别人看看,对你有好处。我试着去做,果然收到了良好效果。去年,我在生产会议上听说张店油田产油建设中有一个项目节约投资100万,感到素材不错,急忙去采访,当时负责人不在,听他的同事说是改了两条管线。稿子写好后,我让几位同事看,有一位无意中说:这么巧,刚好是100万吗?我一听有道理,又去找从现场回来的项目负责人询问,不问不知道,一问吓一跳…  相似文献   

5.
孙璇 《新闻三昧》2003,(11):6-8
10月17日,晚上20:00,内蒙古巴丹吉林沙漠上空的天黑压压的,地上则刮着凛冽的寒风。而刚刚结束“神舟”五号发射及后续新闻采访的我和同事侯恕望(摄影记者)乘坐的那辆车,却在无垠的沙漠里打着“圈圈”——我们迷路了。  相似文献   

6.
前两天,我们四位当年一起来到齐齐哈尔日报社的同事,在一起共同庆祝参加工作20年。欢乐之余,静思过去,感叹时间飞逝,更感叹新闻工作伴我成长、成熟。  相似文献   

7.
吴万里 《今传媒》2007,(8):39-39
学的是新闻,教的也是新闻(1970年毕业留校至今一直任业务课教师),周围同事中也经常会议论报纸,说起《人民日报》,常有人用调侃的口气说:"《人民日报》最干净,也最没看头."其实我并不这样认为,我认为《人民日报》还是挺有看头的,并且大气、有格调.  相似文献   

8.
文珊琪 《军事记者》2013,(11):41-42
人物简介张显峰,男,2003年毕业于兰州大学新闻系,现任科技日报社新闻中心主任。通讯、系列报道、评论等作品曾4次荣获中国新闻奖。2005年获“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荣誉称号.2008年被中宣部等授予“全国抗震救灾宣传报道先进个人”。入职以来屡次担纲报社重大战役报道,擅长灾难报道和评论。曾先后3次带队赴汶川和玉树地震现场采访,连续多年参加全国两会报道,2005年起主笔个人言论专栏《显峰冷言》。2012年获第十二届长江韬奋奖(长江系列),是该奖设立以来新闻工龄最短的获奖者。  相似文献   

9.
王国林 《新闻记者》2004,(10):57-57
"坐在弄堂口"是《新闻坊》一个挺显跟的外在特征,同事常常不是问"今天当班?"而是问"又去坐弄堂口?"应该说,当初也没有特别费心地论证、设计,只是很朴素地认为,这样一档城市新闻应该有些不同,在形式上能产生亲和力,和节目内容贴合得很自然。于是,大家不约而同想到了石库门这个符号、这个逐  相似文献   

10.
<正>来到四川工作已十余载,与档案工作结缘也是第五个年头,这其间充满酸甜苦辣,但更多的是乐趣。我作为一个外地人,已经深深地被四川文化所吸引,也对档案工作有了眷念的情怀,更有对泸州方言的诙谐风趣所感染。又是一年春节到,有热心同事问我:"过年不回老家哇?我们一起带娃儿去讨草莓嘛!"我欣然应  相似文献   

11.
赵金 《青年记者》2003,(1):53-55
主持:赵金 嘉宾:敏瑞(笔名) 山东电视台国际部制片人 培宇:济南某报记者 赵:最近,接到一位在圈内供职的师弟的电话,告诉我他又另谋高就了.挂上电话我细想了想,这位师弟从毕业到现在两年多的时间,已经换了5次工作了,有3家报社、1家杂志社,现在又到了电视台.他在电话里自嘲说:"我已经跳槽跳得找不到北了!"  相似文献   

12.
一名新记者的困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济南回沪,与同事们一照面都说我瘦了不少,照照镜子也突然有些不认识自己.或许是因为在诸城久久不能释怀的那一瞬间,一位老人那阵阵令人揪心的哭泣,以及道道无情的摄影摄像的闪光,一直在我心头不能拂去.  相似文献   

13.
60后,副高职称,20年新闻龄,N次荣获省级好新闻奖,曾被评委石家庄市"十佳记者",积累了很多新闻专业经验。这就是我,一个资深的新闻人,一个不知疲倦、永不满足的新闻探路者。蓦然回首,一年将逝,晚报选我为"年度记者",说明我没有辱没首席之称谓,干得还行。此刻,除了感谢领导和同事的信任和支持,作为一名老记,想得最多的还是年轻时就特别推崇的一句名言:"一个人的生命应该这样  相似文献   

14.
《共产党员李宝德的故事》在北京日报周末版和京郊日报刊出后,编辑部接到了许多读者的电话和来信,李宝德的事迹深深地感动了他们。有一位读者说,在他的心目中.焦裕禄式的人物早已走进久远的历史,没想到今天在我们周围仍然有李宝德这样焦裕禄式的人物。李宝德故事的采写前后经历了三个多月,期间我和同事李波数次前往他生前工作过的德厚化工集团及北京市丰台区长辛店乡党委宣传部,采访与他生前一起工作过的同事们。实事求是地说,年龄和生活阅历已使我们俩人情感上不再脆弱,也不那么容易被打动,但此次采访场面却深深地感染了我们,要…  相似文献   

15.
2011年12月,在新闻战线"走、转、改"教育活动初显成效的背景下,中国记协主办、中国记协新闻培训中心承办的第六届中国新闻奖高端研讨会在北京举行。来自中央主要媒体和全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新闻媒体有关负责同志、业务骨干和40位第二十一届中国新闻奖获奖者、12位中国新闻奖评委共120余人与会。本文作者结合研讨会中的所思所想,提炼出新闻作品引导力从何而来的四个方面,有一定理论深度和见地。  相似文献   

16.
2000年8月10日,中国记协收到国务院的批复通知:“同意将11月8日确定为‘记者节’的具体日期。”这是全国新闻界同仁的一大喜事。 欣喜中,有位同事问我:曾闻解放前曾有记者节,时在9月1日,起因是什么?而今,将记者节定在11月8日,根据何在? 民国时期的确也有过记者节。它的首次明确提出是在1934年,而得到全国新闻界大多数同仁的真正承认则是在1935年。 20年代后期。国民政府对言论的限制一年严于一年,不但名目越来越繁多,而且“要求”也越来越苛刻。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提出“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在“必先安  相似文献   

17.
我的一位老同学特别喜欢查字典。在校读书时,"字典是不吭声的老师"这句话就常常挂在他的嘴边,一本字典都给他翻烂了。走出校门后,他坚持了这个好习惯,受益匪浅。可是,有一次他却因为查字典被领导斥为"书呆子"。事情是这样的:这位领导在职工会上批评说:"我布置了的工作总不能及时完成,这种政令不通的现象再也不能继续下去了……"同事  相似文献   

18.
一天,一位西方记者朋友邀约我在巷尾一处僻静的小茶馆相聚。他出于对来自海外朋友的关照,问我在新加坡当记者有什么长进。我脱口回答说:"逐步学会提问题。"大概我的回答太肤浅,令他惶惑不解。他追问了一句:"提问何需学?哪位记者不提问题?人从孩童呀呀学语开始就不断提问题。"我遂向他转述了一位西方记者对我说的一句话:提问是记者的最锐利的武器,也是最难掌握的武器。我认识这位西方记者是初到新加坡之时,新加坡是本地区政治经济制度与西方最相近的国家,政府部门和民间机构的新闻通常通过记者招待会和公关网络向公众发布。记者的传真机上新闻稿连篇累牍,各机关的记者  相似文献   

19.
王石  房树民 《传媒》1999,(4):28-31
《报刊管理》杂志创刊.社长老史约我为刊中"名稿档案"专栏撰文,使我又回想当年…… 曾记得,有位新闻学研究者在《试论优秀新闻作品的历史性》一文中说:从新中国成立到文革前,在全国影响最大,可称范文的不碎的"易碎品",当属《谁是最可爱的人》(1951年)、《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1960年)、《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1966年)等篇.然而,到了1996年,不料想健在的"阶级弟兄"们事隔36年回访北京恩人,激起社会涌动跨越时空的真情,又为那篇报道谱写了动人的续篇!  相似文献   

20.
来新华日报已近一年。从学生到记者,身份的转变就是自力更生的过程,一切从头开始。我今天想用五个词来概括我这一年的感受。第一是激情。报社是个快节奏的地方,初到报社,我对任何事物都很好奇,同事们在工作、生活中都充满了激情,让我不由加快了步伐。但是没有条口,没有线索,对于采访拿捏不准,让我经常稿件石沉大海。我开始努力阅读同城以及一些知名的报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