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齐春晓 《兰台世界》2006,(20):57-58
太平天国政权在起义过程中,形成了大量的反映农民革命运动的文书档案,建立了颇具特色的文书档案工作,这些文书档案在整个太平天国革命运动过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也是太平天国留给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2.
刘晨 《档案学研究》2015,29(2):124-128
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的官方档案在太平天国战争结束后不久就被编纂成《钦定剿平粤匪方略》等档案汇编;新时期,又形成26册《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档案史料》及其他档案文献,这些档案文献各有特征、价值和局限。就其利用和研究情况看,存在档案建设与研究内容方面的不足。只有加强对已有档案的利用,不断发掘和出版新的档案史料,拓宽研究内容,转换学术视角,进行跨学科研究,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档案史料的利用和研究才能达到一定高度,并将有利于太平天国史研究的深化。  相似文献   

3.
天平天国运动从公元1851年金田起义开始至公元1864年天京陷落为止,驰骋中原长达14年之久,势力发展到湘、桂、粤、浙、闽、赣等18个省.并建立了农民阶级的政权,给予清朝反动统治以沉重的打击,是我国两千多年来农民起义运动的最高峰.太平天国与历代农民运动比较,还有一个难能可贵之处--太平天国汇编和刻刊了大量自己的文书档案,作为天朝的官书发行.关于太平天国刻刊诏书的规模,有记载云:"有四百人终日从事印刷,向外分送"[1],太平天国把自己的这些文书档案作为号召群众、教育群众的主要工具.太平天国还设置了数量众多,有一定官职的兼管和专管档案工作的机构和人员,特别注意对档案的保管[2].  相似文献   

4.
我国是满族的发源地,有清一代形成了大量的满文档案文献.虽然这些满文档案文献几经磨难,丢失和损毁不少,却也还有大量的满文档案文献保留了下来.我国虽是满文档案的主要收藏地,但也有部分满文档案文献流失到了海外.  相似文献   

5.
方新德  施娴 《浙江档案》2004,(12):36-37
太平天国是我国历史上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农民起义.虽然它曾建有自己的档案工作,形成过大量档案文件,但经清政府破坏而传世甚少.上世纪五十年代,在党和国家积极征集革命历史文物和档案的活动中,浙江省石门(现属桐乡县)、上虞等地发现了许多太平天国档案文件.这些文件除大部分为浙江博物馆收藏外,浙江大学历史系也存有若干并已供研究者利用.其中六件则因破损严重而一直未公诸于众,现经整修裱糊,基本恢复了历史原貌,特公布如下以利研究.  相似文献   

6.
曾国藩组织过太平天国档案材料的收集活动,曾国藩在攻入天京时组织官兵扑救被太平军自焚的宫殿,从中抢救了太平天国的印鉴,曾国藩用心保存了李秀成的<自供>--太平天国从起义到失败的历史记录材料,曾国藩注重收集、保存太平天国档案材料的思想意识值得后人借鉴.  相似文献   

7.
20世纪60年代以后海外陆续发现的一些与毛泽东有关的新档案史料,在我国改革开放后相继传至大陆。这些新发现的档案史料运用于毛泽东相关问题的研究中,有的引发了新的悬案,有的将问题引向深入。海外档案的新发现与这些资料在毛泽东研究史上所产生的轰动效应前所未有。  相似文献   

8.
本刊说明: 我国研究太平天国革命史的著名学者罗尔纲先生,对我馆所藏有关太平天国的清方档案史料极为重视,对其史料价值给以高度评价。早在60年代初,他在认真研究了这部分档案的内容之后,就认定它们值得全面整理公布,并就这些档案史料的编纂方法及出版价值向本馆提出了详细的书面建议。自70年代末本馆开始编辑《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档案史料》多卷本以来,罗先生对其编纂体例及编辑进程更是十分关注,多次接见参加此书编辑的工作人员,详加指导,给此书的编辑以重大支持和帮助。今年元月,正当此书已陆续付印出版之际,罗先生又亲署专函致贺,使本馆同仁深受鼓舞。本刊特将罗先生之专函影印发表,以示本馆对罗先生关怀和支持本馆工作之谢忱。本馆将不辜负罗先生之期望,定会努力完成《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档案史料》多卷本之全部编辑及出版的计划。  相似文献   

9.
刘晨 《档案学通讯》2015,(2):96-100
王庆成先生在太平天国档案文献的搜集、编纂、校勘和考释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先生在60余年的治学实践中形成了系统、全面的档案文献研究方法。在档案搜集方面,他重视海外实地发掘和利用人脉搜集;在档案编纂方面,倡行以事类和丛书体例为主的编纂方法;在档案考释方面,补充和发扬了史家不足的档案外部考订法,但不孤立地采用某种方法,而是注重宏观和微观结合,外部考订与内部鉴辨相结合。王庆成先生关注档案文献体系构建,重视理论思维,强调学术研究现实关怀的学术经验和严谨求实、笃诚质朴的崇高品格值得历史学界和档案学界的研究者共同分享、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10.
太平天国时期开展了大量的体育活动,这些体育活动为了契合当时的战争背景的需要,都与军事紧密地结合起来。通过对军事体育的训练,太平天国民众的身体素质得到了提高,同时也为中国体育史的发展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1.
从金田举事到天京陷落,太平天国历时十四年,图书文化事业伴随始终。太平天国建立一套完整的图书编刻、印刷机构,围绕宣传革命、唤醒民众、推翻清王朝、建立理想“天国”的目的,镌刻印行大量的图书文献,对太平天国革命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太平天国图书镌刻种类多,印行数量大,利用率较高。从而为我们研究利用古籍提供了宝贵经验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2.
张全海 《档案学研究》2021,35(1):144-148
太平天国纪年民契作为古文书学和太平天国史学界重要的研究对象,因其存世罕见而无法为学界提供足够的研究样本,故此开展这方面的文献挖掘与研究有较大的学术意义.通过对目前所知6件存世太平天国纪年民契进行汇总考述,发现太平天国纪年民契具有两个文书学特点,即契纸的双套制和纪年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13.
晚清湘军是由曾国藩等人建立的一个地方军政集团,在镇压太平天国和抵御外国侵略中均起到了重要作用,它的建立和发展对晚清政局也产生了重大影响,在中国近代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湘军研究是晚清史研究中的重要课题之一,相关成果颇为丰硕。自1978年以来,学术界的思想解放促使该课题研究更趋活跃,视域宽广且掘进日深,系统完整而自成一脉。尤其进入新世纪以后,相关成果不仅呈现出研究方向和研究内容上的更新,在新理论和新方法的吸收和借鉴上也呈现出不断发展的良好态势,一些学者还尝试开展跨学科跨领域研究,借以更新和拓宽学术视野,这些探索均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就。回顾湘军研究的四十年历程,梳理这一时期的相关学术成果,有助于厘清相关问题的内在学术理路,反思个中局限,探寻展拓空间,以期资益于此课题的深入探研及史学的良性发展。  相似文献   

14.
李昭醇 《图书馆论坛》2006,26(6):362-364,361
太平天国史研究中存在着极“左”的错误倾向,违背了史学研究最基本的学术规律;形成了对太平天国运动客观认识上的思想误区和思维定势。用通观历史全局的眼光审视,太平天国运动最致命的败因之一就是反文化。文章拟就太平天国破坏文化典籍的史实为据,探幽揭微,以新的视角以正视听。  相似文献   

15.
保存体育赛事档案,使其体育赛事过程历史记录价值得到实现,是体育赛事中档案管理服务的主要作用。本文以体育赛事中档案管理的服务创新研究为题,首先阐述档案管理的必要性,然后分析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创新档案管理服务的建议,希望为相关行业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关于国家档案资源优化配置的对话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对于国家档案资源建设问题,从四个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1.国家档案资源是否应该包括非国有档案?2.国家档案资源建设是否应该面向公众?3.档案馆(室)如何实现合理布局?4.国家档案资源配置如何实现整体优化?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英语教学档案的收集与利用进行了探讨,指出了英语教学档案自身的特点,提出了英语教学档案的重心在于英语教学的日常利用、要加强有关英语教学学生学习方面内容材料的收集以及突出英语教学档案在英语教学中的利用等思路。  相似文献   

18.
谭必勇 《档案学研究》2018,32(5):135-144
本文旨在弄清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国家档案馆运动的起源、过程及其意义。通过梳理原始档案及相关史料后发现,在中华图书馆协会、行政院档案整理处、国史馆筹备委员会等为代表性的学术与行政机构的推动下,《呈请政府组织中央档案局案》(1929年1月)、《重设国史馆案》(1934年1月)、《建立档案总库及筹设国史馆案》(1939年1月)等议案先后提出,傅振伦主笔的《全国档案馆组织条例草案》与毛坤撰写的《国家档案馆规程》则分别代表了官方与民间对国家档案馆制度设计的努力。尽管当时的档案界从实践与制度设计两个层面对国家档案馆建设作出了持久的努力,却未能实现创建国家档案馆的终极目标,但这一运动为新中国的国家档案馆建设工作留下了宝贵的实践经验与思想遗产。  相似文献   

19.
The British civil administration of the Mandate (1920–1948) introduced the recordkeeping system used by British government. The main tool was the Central Registry. Filing was by series, each series including case files, correspondents’ files and subject files. After Independence, government agencies, courts and local authorities continued the recordkeeping systems and methods adopted during the Mandate period. Even today, many features of recordkeeping in Israel bear witness to their British origin.
Zohar AloufiEmail: Email:

Zohar Aloufi   has an MLS (Archives Studies) from the Hebrew University in Jerusalem. She is currently Archivist at Tel-Aviv University Archives, in charge of Prof. Yuval Ne’eman Archives. Former positions were Superintendent of Records Management in the State Archives and Deputy Director of the Archives and Museum of the Jewish Labour Movement. She established the Haifa City Archives, and was Haifa City Archivist until retirement. Aloufi initiated and co-founded the Section of Municipal Archivists of the International Council on Archives. She is a now a member of ICA/ACOM. She is currently the President of Israel Archives Association. Aloufi has taught Records Management at the Hebrew University in Jerusalem, Graduate School of Library, Archives and Information Studies; at Emeq-Jezreel College, and at various other institutions and has consulted for a wide variety of projects and organizations  相似文献   

20.
杨欣欣 《档案管理》2020,(2):106-109
本文以介绍2017年重印的新西兰《公共档案法》(2005)为主线,对比我国现行的档案法,就立法的目的、档案管理、利用与公开,以及法律责任及上诉等几个部分的异同进行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