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0年冬奥会我国短道速滑项目形势与策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任勇  白铂 《冰雪运动》2009,31(5):57-61
短道速滑是冬季奥运会的正式比赛项目,也是我国冬奥会的优势项目。通过综合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我国冬奥会优势项目短道速滑的现状、备战冬奥会面临的基本形势、冬奥会参赛目标以及参赛策略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认为:我国女子短道500 m优势明显,具备较强的实力,只要我们战术制订运用合理,这块金牌应该能够斩获;1 000 m则是中韩两国争夺的焦点;1 500 m韩国队略强于我队,但我国年轻一代小将的崛起有可能给我们带来意外的惊喜;男子单项机会不大,我们只有寄希望于男子接力项目。  相似文献   

2.
申鸰 《冰雪运动》2000,(4):11-12
介绍了世界团体锦标赛的竞赛程序、参赛资格、得分方法及最后排名。  相似文献   

3.
根据项群理论速度滑冰与短道速滑均属同一周期性项群项目,有着相近的训练学特征,对于当今冰坛产生的“换项热”进行把控是相关学术工作者应作出的努力方向.由于两项均属于同类周期性项目,训练方法、滑行方式相似,运用文献综述法、问卷调查法、测试等方法从短道速滑与速度滑冰运动员身体供能方面进行入手研究;两个项目不同比赛形式所决定的供能方式在运动训练方面依照项目供能特点作为切入点进行论述分析.全面剖析短道速滑与速度滑冰运动供能方式特点,研究认为:短道速滑运动员要比速度滑冰运动员的无氧能力和混氧能力更加出色,这也是换项后在1 000 m、1 500 m无氧供能、混合型无氧供能项目更容易“出成绩”的原因之一.速度滑冰运动员的有氧代谢能力更加出色,建议广大教练员多借鉴一下短道速滑训练中常见的无氧训练方法与手段,尽可能提高速度滑冰运动员的无氧能力进而提高我国速度滑冰运动员1 000m、1 500m的滑跑成绩.  相似文献   

4.
运用录像观察法、专家访谈法等,对温哥华冬奥会中韩两国短道速滑女队在1 500m、1 000m和3 000m决赛中超越战术实施和运用的情况进行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在单兵作战时,师生的默契配合、教练员的指挥时机、运动员的超越路线以及过硬的体能专项能力是破解集团配合作战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通过观看第19届美国盐湖城冬奥会短道速滑(男女500m、1000m和1500m)比赛的录像,对运动员在弯道滑行过程中的摔倒情况进行统计,阐明其发生的原因,旨在帮助广大教练员在今后的训练过程中就这些原因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使运动员在比赛中最大限度地减少这方面的失误,更好地进行比赛,以取得好成绩。  相似文献   

6.
短道速滑是我国冬奥会的优势项目。回顾第16-21届冬奥会短道速滑竞技体育强国所取得的成绩,世界短道速滑竞技体育强国的技战术特点得出,以下结论:世界短道速滑格局由韩国、加拿大、中国、美国四强占有,呈现出竞争日趋激烈的局面。加拿大在男子500米占有优势,而中国在女子500米占有优势,韩国在中长距离占有优势并且在技战术方面领先于其他国家。  相似文献   

7.
范宏文  厉德东 《冰雪运动》2002,(3):20-20,22
短道速滑500m比赛紧张激烈,起跑技术对最终获胜有重要影响.反应能力、抗干扰能力都需要在训练中重点加强.起跑中对冰刀的控制能力,对起跑技术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8.
主要采用录像观察法,对第20届冬奥会短道速滑女子500m、1000m中国、韩国等运动员比赛战术的运用进行比较,统计出比赛中个人、集体配合等战术运用的类型、特点及其成败比率;探讨短道速滑比赛战术发展的趋势,为我国运动员在以后的比赛、训练中战术的运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中国、韩国女子短道速滑选手技战术特点的对比剖析   总被引:10,自引:9,他引:1  
朱红 《冰雪运动》2006,(3):15-16,35
以2006年冬奥会及短道世锦赛赛实况与成绩为研究案例,全面客观求实地分析中国、韩国女子短道选手在500m、1000m单项比赛的竞争格局态势,技战术特点、实力对比等,目的在于为我国短道速滑今后的科学训练后备人才培养提供可参考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国内外优秀女子速滑选手1 000m比赛技战术差距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近几年来,我国选手在女子1 000 m比赛上很难与国外选手抗衡,通过对国内外优秀女子速滑选手1 000m比赛成绩和技战术差异的分析,发现我国选手的差距主要表现在起速的技术、加速能力和对后程降速的理解及对策上.更新我们在1000 m比赛中的技战术观念,并在训练中加以灵活运用,对提高我国女子1 000m比赛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