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必须在阅读教学中充分重视语感的自觉与训练。从本质上说,语感是对语言隐含意义的一种直觉把握能力。阅读教学中将朗读、默读、品读等方式有机结合起来进行训练,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语感。而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语感”通达之时,便是他们直达“文心”阅读之始。  相似文献   

2.
阅读是学生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其重点之一就是阅读教学。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使学生在阅读中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那么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这种能力?如何使学生在阅读中获得精神上的愉悦呢?笔者认为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引领学生走进文本、走进作者的心,和作者的心灵碰撞出火花。那么,阅读教学中教师引领学生走进文本的途径有哪些呢?我认为主要有以下三个途径。  相似文献   

3.
4.
《中学语文教学》2011年第4期刊载了傅世娟、王屹宇二位老师合作的《经典阅读:想象另一种可能》.傅老师在课堂上通过“读景”“读情”“读人”三个教学环节,追求阅读文本的高度和深度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王屹宇老师在“对话”和“观察者语”中说:“读鲁迅作品不是在字里行间去核对鲁迅的思想,而是怀着一颗审美的心去品读鲁迅语言的温度、色彩、节奏乃至画面感,感受他的温暖、脆弱、伤感乃至顽皮和幽默”,“与其追求深刻,不如去学会品鉴和模仿经典文本语言的温度、色彩、节奏、韵律……总之,语文课要多点语文”.王老师提出了鲁迅经典作品教学的普遍性问题,这也引发了我们对鲁迅作品教学的思考.  相似文献   

5.
有幸聆听特级教师刘志春《特殊的葬礼》一课,老师高超的教学艺术,先进的教育理念深深地感动着我、激励着我。我被刘老师风趣、幽默的教学语言、常态的教学风格所感动,更感动于刘  相似文献   

6.
温儒敏教授指出:“阅读教学也要有新的理念.那就是强调阅读是个性化行为,尊重学生阅读的感受,老师应加强指导,但不应当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不要以模式化的解读代替学生的体验与思考。”我们有理由相信,学生在阅读课中要获取个性化的“体验与思考”.就应该学会“品鉴文心”。所谓“文心”,按照南朝文学理论家刘勰在其名著《文心雕龙》中的解释,即为“为文之用心”。  相似文献   

7.
语文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借助教材学习语言文字运用是语文学习的目标和内容。但在教学实践中,围绕内容打转几乎还是教学的常态。怎样在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习语言文字运用"?薛法根老师执教的《燕子》一课是很好的范例。《燕子》是三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文章以燕子  相似文献   

8.
品词是阅读教学中最为微小的"细胞",是构成阅读教学的基本环节。但这最为微小的"细胞"的有与无,好与坏,则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能否唤醒学生生命的体验。在阅读中应该不放过一个字词,用丰富的教学去印证、诠释中华语言文字的丰韵、博大和深远,使语文真正地姓了"语"。教师要善于激发学生在语言中感受人文之美,感受母语之美,既能提高他们对文本解读能力,又使语文课堂充满浓郁的语文味。  相似文献   

9.
吴雪梅 《考试周刊》2010,(31):60-60
"基于文本"、"超越文本"的阅读教学课题研究已经结题。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为构建"基于文本""超越文本"的课堂教学模式,高效开展语文课堂阅读教学,我们必须找到基于文本、超越文本的最佳契合点。  相似文献   

10.
对于承担着繁重教学任务的一线教师而言,要从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一种教学形式,并对其从理论和实践进行系统的阐释,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是,当我看到蒋平老师提出“互文性语文读写教学”的构想。并从其内涵、哲学基础、实施原则、操作方法等方面梳理了与之相关的一系列学术问题,我一点也不觉得意外。因为在我的印象中,蒋平老师就是一位专注于教学、善于思考、逻辑性强的研究者。  相似文献   

11.
"学习语言文字运用",于阅读教学而言,更多地是在"学习"别人的"语言文字运用"(即选入教材的文本);于口语交际与习作教学而言,重点是学习着尝试着进行自己的"语言文字运用"。在阅读教学方面,当"显而易见"的文本内容退居其次后,语文老师们就要面临着更大的考验了,即引领学生"学用"什么,开发合适的教学内容的问题。在《水》的教学中,薛老师精心选择词语教学:"湿润"与  相似文献   

12.
13.
批注式阅读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小学语文教学中,受到了学生的欢迎,使得学生与文本"零距离"接触。文章从传授批注方法,引导学生读思结合;深刻体会文本,激发学生内心共鸣;灵活运用批注,提高学生阅读效果等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4.
李颖 《辽宁教育》2023,(9):64-66
新课标将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放在突出位置。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生活引入,使学生在理解中感知语言运用;通过看图练说,使学生在内化中加强语言运用;通过聚焦课后习题,使学生在训练中巩固语言运用,在培养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同时,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相似文献   

15.
语文“教什么”永远比“怎么教”重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定性:“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那么,语文课堂上如何做才能落实“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这一“根本大计”呢?本文以苏教版第十一册《姥姥的剪纸》为例,谈一谈我的思考与探索.  相似文献   

16.
杨木  戴明彬 《教育》2008,(1):48-49
汽车从北京南五环下线后还一直往南走,北京师范大学大兴附属中学坐落在大兴区黄村镇一个不起眼的地方。就是这所不起眼的学校,近几年在各类科学教育活动竞赛中,共获得国家级奖励4项、市级奖励60项、区级奖励237项的骄人成绩。说起这些,人们不由称赞该校科学教育老师郭字这位与学生一起“异想天开”的人。  相似文献   

17.
新的时代,新的教学理念,要求我们每位教育工作者要培养学生学会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并在此基础上使学生掌握获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能力,为此,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有意识地教给学生整体阅读的基本思路,着眼于提高学生整体阅读的能力,提高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下面笔者以教《孔乙已》为例,谈谈整体阅读的基本思路四个阶段。  相似文献   

18.
课程改革将知识创造的任务引入普通中学,学校也因此由一个按照教学大纲组织教学的实施机构,转变为研究与实施并行的机构。对课程改革加以管理和组织,也因此成为学校管理中必须做出的新的制度安排。本文通过一所中学建立学术委员会的缘起、设想、实施过程的描述,用行动研究的方法,获得了三个主要的发现:学术委员会体现了学校课程管理中的新的领导力,它不同于行政管理,引入了社会规范、专业精神和对话伦理等"软"的管理范式;学术委员会的作用空间和机制,在设想和实施后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学术委员会制度体现了明显的"演进性";"对话和交流"作为学术委员会的关键能力,在学术委员会的理念中还比较薄弱,监督和评价仍然是学术委员会占主导的功能。  相似文献   

19.
“文学阅读教学”在中学语文课程中占举足轻重的地位,这一点,可以从《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包括《义务课标》与《高中课标》)中清楚地看出来。遗憾的是,文学作品阅读教学应该如何有效实施,《课标》的表述较多的是“凌空蹈虚”。鲜有实质性的指引。倒是有教师“不能”怎样做的郑重叮嘱,让人印象深刻:  相似文献   

20.
李凯 《中国教师》2011,(8):53-54
<正>《论语·八佾》载,林放问孔子什么是礼的根本,孔子回答说:"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孔子鼓励学生发问,就是鼓励学生把学与思结合起来,让学生的思想与老师的思想碰撞。学生不发问,怎能体现出师生交流的过程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