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古诗文是中学语文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凝结着古人的智慧,承载着文化的精华。有效传承和挖掘古诗文中的“瑰宝”是中学语文教学的任务之一,而培养学生对古诗文的“三感”应是教学古诗文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新课标强调阅读经典名著、优秀诗文。课程目标也提出要“选读经典名著和其他优秀读物,与文本展开对话,领悟其丰富内涵,探讨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增强民族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其中古诗文的阅读教学在引导学生进行文化建构和打好学生“精神的底子”、“生命的底色”方面具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和意义。但在教学实践中,由于教学方式的单一、文本解读的乏味和古诗文自身的“历史隔膜”,常常是教师怕教,学生怕学。古诗文教学呈现出一种索然寡味的现象。如何才能打破这种“索然寡味”呢?笔者认为,古诗文教学要在“读”和“比较”方面做足文章。  相似文献   

3.
新课标强调阅读经典名著、优秀诗文。课程目标也提出要“选读经典名著和其他优秀读物,与文本展开对话。领悟其丰富内涵,探讨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增强民族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其中古诗文的阅读教学在引导学生进行文化建构和打好学生“精神的底子”、“生命的底色”方面具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和意义。但在教学实践中。由于教学方式的单一。文本解读的乏味和古诗文自身的“历史隔膜”。常常是教师怕教。学生怕学。古诗文教学呈现出一种索然寡味的现象:  相似文献   

4.
《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二部分课程目标总目标中提出,“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像力和创造潜能。”而古诗文创新教学的意义正是要通过“再创造”的训练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传统古诗文教学的“考试目标论”就制约了学生的发散思维,造成学习古诗文的“单向思维”以及古诗文教学价值的缺失,从而导致学生学习兴趣的减退。古典诗词文字简约,蕴含丰富。传统的教学方法往往比较注重教师的讲解分析、细嚼后的强行灌输,此种做法不利于增加学生的知识积淀,训练学生的鉴赏能力,更不利于丰富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因此,面对传统教学,我采取批判吸收的态度,再溶于新课标主动探究等理念,以期丰富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他们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5.
古诗文蕴含独特的语言魅力,包含格律美、意境美、形象美等诸多特点,已经成为语文学科教学中最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新课标在相关规定中更加强调语文古诗文教学的重要性,对古诗文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教师必须要顺应时代发展,依据新课标目标进行教学设计,发挥古诗文教学的魅力,利用古诗文培育学生的综合素养。本文主要思考小学阶段语文古诗词教学的一些心得,希望可以帮助学生学好古诗词,爱上语文学科。  相似文献   

6.
中学生加强古诗文学习,可以汲取丰厚的人文养料,增加自己的文化积淀。作者通过对古诗文教学的探索,结合《新课标》要求,尝试采用"读—议—赏—练"四步教学法的教学模式,让课堂充满生命气息,使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相似文献   

7.
“文化自信”居于语文核心素养四大内容之首,说明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文化自信的重要意义。通过调查发现,目前的古诗文教学存在“重教学目标,轻文化感悟”“重机械分析,轻文体逻辑”“重考试技巧,轻思维发展”等问题。为此,教师要认真研读语文新课标,在文化自信背景下,采取模块化主题、多元化拓展、创新教学方法等策略,引导学生深入学习、领悟古诗文的丰富内涵,理解古诗文蕴含的文化元素,自觉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8.
古诗文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有着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而培养学生“语言的建构与运用”素养则是核心素养教育下古诗文教学的内在要求。文章首先解读了“语言建构与运用”的内涵,从培育学生核心素养、推进文化自信自强两个维度探讨了古诗文教学的意义,并就如何开展古诗文教学提出了策略。  相似文献   

9.
教师角色的定位是随着社会的变化而变化的,在历史上教师这一社会角色经历了长者为师到有文化知识者为师,再到教师,即文化知识的传递者的演变历程。在新的世纪里,教师这一角色正在发生着新的变化,而新课程的教育理念、结构和评价方法对教师来说无疑是一种挑战。在新课程理念下,新课标强调了让学生“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要“满足不同学生学习需要,积极开展探究式学习,合作学习,自主学习”等内容。在课程目标上,新课标把地理教学的总目标界定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新课标的实施对广大地理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为适应这些要求,地理教师的角色将要重新定位。  相似文献   

10.
杨帆  刘颖  孙莉 《辽宁教育》2023,(5):93-96
<正>《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在课程目标中提出:“立足学生全面发展,依据核心素养内涵及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确定课程目标,体现物理课堂独特的育人价值。”作为初中物理教师,要立足新课标课程目标的要求,厘清当节课中物理核心素养的内涵,在具体的教学中分析教材和学情,进行高质量的课堂教学,培育学生物理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11.
国家教育部门颁布的《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简称为“新课标”),带来了新的教学理念:第一,它将信息素养的培养确定为课程目标;第二,它提出了建构健康的信息文化的理念。基于这种理念,信息技术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与意识,以及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形成良好的信息素养。新课标不是对传统教学的全盘否定,而是一种扬弃,它对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目标、内容、方法等提出了新的挑战。“任务驱动”教学法是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上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2.
语文新课程标准要求:“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收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新课标反映了对传统语文教育的回归,提出了背诵优秀古诗文的要求,并列出了相当篇目。与此相适应,各地的语文试卷中均出现了古诗文默写,且分值不低。这就要求仍然以考试为指挥棒的语文教学必须重视古诗文的背诵。  相似文献   

13.
《新课程标准》(实验稿)要求:英语教学要实现认知、情感、技能三大领域的教学目标,特别注重在传授知识与进行思想教育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新课标本身就反映了课程文化的创新。在课程目标上注重培养身心全面和谐健康发展的人:在课程内容上注重现代化、人文化、综合化与生活化:在课程内容实施上注重学生主体性的发挥,积极倡导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在课程评价上强调对学生、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14.
古诗文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的精华,根据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性,新课标要求、学生发展需要,初中语文教师应重视利用古诗文教学滋润学生的心田——即在古诗文教学过程中,把树德立人的教学目标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渗透进学生的心田。教师通过开展经典诵读、引导学生与古人进行心灵对话、启发联想想象帮助学生认识传统文化,吸收民族智慧,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相似文献   

15.
语文新课标规定:"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新课标对传统教学方法的改变在于对教学理念的改变,对课程内容和结构都进行了适当的调整,在要求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要利用语文教学挖掘学生的内在潜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确保每个学生个性得到发展。在时下,新课标推行下,语文新课改如火如荼的推行,各地都在新课标理念的指导下创新工作方法,开拓工作思路,力求寻找更适合时代要求和学生特点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6.
古典诗文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精髓,也是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中的第2条提出了“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富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的要求。让学生背诵一定量的古诗文,已经成为时代对语文教学的要求了。那么小学古诗文教学的现状究竟如何呢?  相似文献   

17.
古诗文是我国灿烂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是学生学习中华古典文化的重要文学体裁。它讲究用词短小精悍,情感表达含蓄,结构凝练,极具画面美感。纵观各个版本的初中语文课本,都吸收了很多古诗文佳作,是我国古诗文精品中的精品。由此可见,古诗文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开展高效的古诗文教学,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让学生接受古典文化的熏陶,提升其人文底蕴。中学语文教师要改善传统的教学方法,立足于古诗文的特点,开展古诗文专项教学。  相似文献   

18.
李秋平 《现代语文》2009,(4):139-141
新课程标准对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正确地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不断丰富学生的人文内涵。”这就要求我们的语文教学要不断丰富人文内涵,充分张扬曾经失落的“人文精神”,引导学生在作文的过程中对人的生命、人的价值及人的终极关怀等问题进行思考与探索。当然作文教学还应能够让学生在课堂中品味艺术的真谛,感受美的魅力,  相似文献   

19.
<正>诵读是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基本途径。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因此,要重视诵读教学,古诗文的诵读训练尤其重要。一、诵读古诗文的意义初中语文教学强调工具性,也注重人文性,注重语文学科的文化内涵,因此语文教学要对学生进行人文熏陶。古典诗文是汉语言文学的经典、精华,是中华民族精神和品格的文化传承;古诗文的语言是最具想象力和感染力的语言,是学习民族文化的最好途径。古诗文用词准确凝练,字斟句酌,诗句精深华丽,充分表现了汉语  相似文献   

20.
思想政治课教学要给学生留出思考空间,“曲径通幽”,而非单纯知识灌输;让学生对事情有清晰观察和理解,“柳暗花明”,而非仅仅知识背诵。《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明确了课程性质,凝练了学科核心素养,从课程目标、结构、内容等维度对课程作了优化安排,对学业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些新安排、新规定、新要求集中表明党和国家对思想政治课教学落实和深化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期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