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陈焕镛教授是著名植物学家、教育家,也是中国现代植物分类学奠基人之一。1919年,他毕业于美国哈佛大学植物学系,获林学硕士学位。他毕生献身植物分类学研究和教育事业,早年创建中山大学农林植物研究所和广西植物研究所,其后又建立华南植物研究所,培养了大批优秀植物分类学人才,成绩卓著,为中国植物分类学作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2.
植物区系地理学、植物化学以及植物资源和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发展一直是昆明植物研究所的三个重点研究领域。 1999年 ,昆明植物研究所进入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基地之一———西南生物资源与生物多样性研究发展基地。在知识创新工程中 ,我所依靠自身的科技实力 ,并努力开拓  相似文献   

3.
华南植物园     
寥琼 《科学中国》2007,(4):54-57
华南植物园的前身是华南植物研究所,由著名植物学家陈焕镛院士创建于1929年。1954年改隶中国科学院,同时易名为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研究所。2002年12月,中国科学院作出“两所三园”战略调整,撤销华南植物研究所建制,  相似文献   

4.
1前言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以下简称昆明植物所)是中央驻滇研究机构,研究所立足云南和我国西南,面向东南亚和喜马拉雅,以植物多样性和植物资源为研究对象,通过多学科的创新和集成,为我国植物科学的发展、生物多样性保护、生物资源持续利用和生物经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研究所拥有植  相似文献   

5.
云南农林植物研究所创办缘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38年北平静生生物调查所继在云南进行大规模植物采集之后,为了更有效、更深入地研究云南植物,该所所长胡先骕与云南省教育厅厅长龚自如商定在昆明合设一研究所,拟定此所除从事纯粹之研究外,还注重植物在农业、林业上的应用,故定名为云南农林植物研究所。文章依据史料,叙述了该所创办原委及初期事业概况和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6.
近一年多以来,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的专家金效华博士陆续鉴定确认了6个兰科新物种,它们都采自一个少有人知的名为"马库"的小村。它邻近中缅边界,位于云南西北角最偏远的独龙江边,一年有6个月与世隔绝。这里气候独特,是兰科的宝库,但是只有过零散的植物学调查,直到植物所"标本资源数字化与共享平台"项目资助的科学考察——独龙江植物科学考察行动,在队长金效华博士的带领下,植物研究所的陈又生、陈彬、张慧、华东师范大学的李宏庆、上海辰山植物园的田旗、中科院华南植物园董仕勇等一行人从昆明出发一路挺进独龙江,重点清查该流域的兰科植物。  相似文献   

7.
上海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由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和上海昆虫研究所于 2 0 0 0年 4月 30日整合而成 ,是以基础和应用基础研究为主的综合型研究机构。上海植物生理研究所的前身系原中央研究院植物研究所的植物生理研究室 ,1 944年 5月 1日创建于四川重庆北碚 ,1 953年 1月 2 3日该室从中国科学院实验生物研究所分离 ,单独建所。上海昆虫研究所成立于 1 959年 ,其组织基础和学术继承则可追溯到原中央研究院上海动植物研究所和上海震旦博物馆。总体目标和任务 力图在植物的重要生命过程及植物与环境相互作用机理的分子生物学研究以及现代农业生物…  相似文献   

8.
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兼内务秘书长Peter H.Raven给中国科学院院长周光召来信,建议将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标本馆命名为“中国国家植物标本馆”。现摘要予以刊登。  相似文献   

9.
陈又生 《百科知识》2009,(16):51-52
日前,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和云南省漾濞县苍山管理局的专家成功培育出了我国目前极度濒危的植物——漾濞槭(yangbiqi)。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漾濞槭是世界上最濒危的物种之一,全球仅剩4株。  相似文献   

10.
由《植物学报》、《遗传学报》、《动物学报》、《昆虫学报》和《中国生物工程杂志》等期刊发起的“2007之春生命科学期刊沙龙”于2007年4月25日在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举办,研讨的主题是学术期刊的市场与经营。来自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动物研究所、微生物研究所、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生物物理研究所、心理研究所、基因组研究所、文献情报中心以及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林业科学院、北京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等单位30余家期刊和科学出版社的代表共四十余人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11.
林忠平,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6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生物系并考取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的研究生,研究生毕业后留植物所工作,曾任该所基因工程中心主任。1995年调入北京大学,在蛋白质工程及植物基因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从事分子生物学和植物基因工程研究。  相似文献   

12.
中央研究院动植物研究所是国民时期名的生物学研究中心之一,其前身是1929年1月开始筹备、1930年1月正式成立于南京的中央研究院自然历史博物馆,1934年7月改为中央研究院动植物研究所。抗战开始后,该所一再搬迁,最后迁至重庆北碚,1944年,中研院评议会决议将动植物研究所分为动物研究所和植物研究所。抗战结束后,动物研究所和植物研究所复员迁至上海。在自然历史博物馆时期,该馆的工作以动植物标本的采集和分类研究为主,在动植物研究所时期以动植物分类学、形态学及实验生物学研究等方面为主要任务,抗战期间还与其他机构合作进行了许多战时应用生物学问题的研究。1944年分为两所之后,动物研究所仍然继续以前的研究方向,植物研究所开始注重生理学、生态学、细胞学、遗传学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资源科学》2005,27(6):F0003-F0003
侯学煜,著名的植物生态学与地植物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我国植物生态学奠基人之一。1937年毕业于中央大学农学院农化系,后到中央地质调查所土壤研究室任调查员、研究员;1945年赴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留学,1947年获硕士学位,1949年获博士学位,后任该校研究院副研究员;1950年回国,任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历任中国科学院治沙队副队长,中国科学院农业研究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科协委员,中国植物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生态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生态经济学会副理事长,中国自然资源研究会理事长,国际土壤学会委员,国家财政经济委员会委员,国务院环境保护委员会顾问等职。侯学煜院士长期从事地植物学、植被制图、植物生态学等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4.
一、隶属单位:昆明植物研究所二、研究方向及主要研究内容植物化学是对植物化学成分进行提取、分离、结构测定和应用植物化学成分的一门科学,是开发利用我国丰富植物资源的重要手段.本室以植物天然化合物的结构和应用为主要研究方向,通过对各种有用植物的化学研究及其在植物界的分布规律探讨,为云南省以及我国西南、西北地区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并取得社会和经济效益,从而为社会主义的四化服务.主要研究内容是:  相似文献   

15.
梁琼  黄宏文 《中国科学院院刊》2007,22(3):255-257,174
一会议的背景和基本情况世界植物园大会为国际植物园保护联盟(BGCI)最高规格国际会议,旨在为全球的植物园、植物研究所、大学、园艺研究所和  相似文献   

16.
《深圳特区科技》2004,(10):283-283
抗盐耐海水植物栽培技术是国家863计划的重点科研项目,德国国际盐生植物利用学会主席利斯先生、加拿大留学博士盐生植物专家张先生、南京农业大学刘兆普教授、山东师范大学赵可夫教授、中国科学院农业现代化研究所刘小京研究员等通过多年的苦心钻研.利用转基因、组培筛选等技术培育出了多种抗盐生植物,如西红柿、叶菜、牧草、草坪草、花卉、乔灌木等,适合我国沿海及内陆盐碱沙化地区推广和使用。  相似文献   

17.
具有中国科学院特色的创新文化建设在知识创新工程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它是推进知识创新工程 ,提高全院整体创新能力的有效保证。华南植物研究所在实施知识创新工程的过程中 ,始终将创新文化建设放在重要位置 ,并使其为研究所创新发展保驾护航。1 因所制宜 ,制订建设规划华南植物研究所在制订创新试点工作方案的同时 ,根据该所特色 ,拟定了创新文化建设的目标 ,即 :倡导无私奉献的“绿叶情操”、开拓进取的“细根精神”和志存高远的“木棉风采”。这种具有我所特色的创新文化 ,不仅吸取并体现了科学院“唯实、求真、协力、创新”院风…  相似文献   

18.
《中国科学院院刊》1992,(2):167-167
西北植物研究所建立于1965年,是以西北水保所兰州分所部分研究室为基础合并建立的。1972年下放陕西省,先后由宝鸡市和陕西省科技局领导。1978年10月划归陕西省科学院领导。1991年元月,经中科院与陕西省政府商定,对该所实行双重领导,以陕西省领导为主。  相似文献   

19.
《专家工作通讯》2007,(3):34-34
辽宁樱桃谷有限公司是依托沈阳鹏达石化物资公司组建,致力于高新农业项目的民营企业。该基地以俄罗斯国家果树试验推广中心、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辽宁省农科院和辽宁省果蚕站作为项目的技术依托单位,先后聘请俄罗斯国家果树试验推广中心、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等高级专家作为项目的技术顾问。[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正>亮点一: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今年不再空缺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在过去的10年中,体现原始创新能力的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空缺了7次,其中包括去年和前年都出现空缺。今年这种遗憾不再,由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钱崇澍等完成的"《中国植物志》的编研"成果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