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陈婷婷 《科学中国人》2011,(7):30-37,F0004
"这真是一片奇妙又少见的海底森林,生长的都是高大的木本植物,小树上丛生的枝杈都笔直的伸向洋面。没有枝条,没有叶脉,像铁杆一样。在这像温带树林一般高大的各种不同的灌木中间,遍地生长着带有生动花朵的各色珊瑚。美丽极了!"  相似文献   

2.
如果告诉你,除了人们常说的长满各种海洋植物的海底之外,还有另一片海底,但这片海底看不见、摸不着,你会相信吗?不用怀疑,这片海底不仅存在,而且还具有独特作用,这就是科学家和军事家们常说的"液体海底".  相似文献   

3.
孝文 《金秋科苑》2012,(8):58-60
13年来,英国深海探险公司不断组织游客搭乘潜艇潜入大西洋海底,观赏"泰坦尼克"号沉船的残骸。在"泰坦尼克"号发生海难100年后,这种探险已经接近尾声,让这艘著名沉船的残骸真正获得安宁,长眠于海底。在潜入海底观赏"泰坦尼克"号残骸时,  相似文献   

4.
《科学中国人》2012,(14):48-49
"蛟龙"号在7062米海底发现多种生物"蛟龙"号在7000米级海试第五次下潜试验中,最大下潜深度达到7062米,并在海底发现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存在。  相似文献   

5.
如果告诉你,除了人们常说的长满各种海洋植物的海底之外,还有另一片海底,但这片海底看不见、摸不着,你会相信吗?不用怀疑,这片海底不仅存在,而且还具有独特作用,这就是科学家和军事家们常说的“液体海底”。液体海底是由于海水中各处密度不同而形成的密度跃层。海水密度与温度、盐度、深度及地理经纬度等诸多因素有关,但一般而言,在同一海域一定温度范围内,温度低的海水密度比温度高的海水密度大,盐度高的海水密度比盐度低的海水密度大。  相似文献   

6.
<正>海底被砍伐的森林?"刚潜入海底的时候,我感到闯入了一片刚刚被砍伐过的森林中,木材已经被拉走了,枝条和树叶也好像全部被清理干净了,只剩下一片光秃秃的大木桩了。海洋中哪里来的木桩呢?即使是陆地上的木桩陷入了海底,也该在几年内腐烂没了呀!困惑中,我继续下潜要看个究竟,那些木桩越来越大,最后看上去好像一座座独立、平坦的大型舞台!海洋中又怎么会有这巨大而又平坦的舞台呢?这是谁修建的呢……"这是一位深海探险者描述的自己目睹的海底奇观。  相似文献   

7.
王宁寰 《今日科苑》2013,(12):63-65
新闻背景日前,日本经济产业省宣布,已成功从日本近海地层蕴藏的天然气水合物(俗称"可燃冰")中分离出甲烷气体——这是全球首次通过在海底分解"可燃冰"取得天然气,标志着日本在可燃冰开采的商业化进程中迈出"关键一步"。1.特殊环境中储藏的新型能源以往人们谈到能源,首先想到的是能燃烧的煤、石油或天然气。  相似文献   

8.
鱼不是哑巴     
鱼类不会和同伴在海洋里"侃大山",因而人们过去想当然地认为,海底下的鱼儿一般都静默无声。但事实上,海底下可能是一片喧闹,千百种声音交汇一起,就像一个闹哄哄的菜市场,或者是一锅滚沸的油水。  相似文献   

9.
<正>倘若眼前是一片一望无际的深蓝色海洋,时有浪花翻腾,你脑海中的海底会是怎样一番天地?是成群结队的小鱼、凶神恶煞的大鲨鱼,还是奇形怪状的珊瑚、隐藏在海草中闪着光辉的珍珠?如果实在想象不出美好的海底世界,不如看看《海底两万里》中描绘的神秘景象。  相似文献   

10.
《科学与文化》2009,(9):16-17
大约在上世纪的中叶,国际七知名的海洋科研机构、美国伍兹霍尔海洋研究所的海洋地质学家霍利斯特,在分析大洋底岩心时发现海底有波状结构,海底地形叉被冲刷成大片光秃秃的岩石和沟壑。而这种现象表明,只有被快速运动着的水流冲击后才可能出现这种现象,其他则无法讲通。于是,他提出一个大胆的“假说”:大洋海底存在着海底风暴。这个“假说”于1963年在美国旧金山一次学术会议上正式提出。在当时科技水平尚处低下的年代里,“海底风暴”之说被一些人认为几近荒唐可笑。“假说”最终在一片指责声中收场,虽然霍利斯特先生对自己的观点坚信不疑。  相似文献   

11.
王秀中 《科教文汇》2011,(21):16-16,31
课程改革,让老师们感到新奇和精彩,这么多年来,我们困惑过、彷徨过,但一份"守望"、一份"坚持",铸就了这一片"美丽"。  相似文献   

12.
管鳗     
当你漫步在红海海滨的时候,你会看到,在近海浅滩的海底上,这里一堆,那里一丛,长着许多“海草”,它那细长的“茎”从海底向上延伸,在水中徐徐摆动。可是,当你走近一看,就会惊奇地发现,每一条“海草茎”的上端都有一对大眼晴,一张嘴,两片鳃盖和很小的胸鳍。如果有什么东西突然扰乱了海水的平静,这些“海草”就会一下子消失得无影无踪,连在海底沙上都不留下  相似文献   

13.
《百科知识》2012,(18):71+69
正色彩绚丽、如花似锦的珊瑚营造出一片梦幻般的海底"花园"景观。珊瑚看似植物,其实是珊瑚虫(一种海生的腔肠动物)分泌出的外壳。珊瑚种类繁多、外形各异,它们的名字也饶有趣味。  相似文献   

14.
秦湖 《知识窗》2013,(21):45-45
不久前,国苏格兰海洋局的研究人员,在对斯凯岛和苏格兰大陆之间的沃尔什海湾进行调查时意外发现,这处海湾的近海海底有一片面积多达75公顷的“燃烧的火焰”。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相似文献   

15.
西太平洋是我国实施由浅海向深海发展战略的必经之地。从国家需求的角度来看,西太平洋海底资源丰富、海洋环境复杂,是维护国家权益的焦点、保障国防安全的屏障;从科学前沿的角度来看,西太平洋发育有独特的沟弧盆构造体系和弧后盆地热液系统,存有海底板块运动的遗迹和众多海山生态系统,更是"大洋传送带"冷暖水系的转换区。科学有序地进入西太平洋深海研究领域,通过10年左右的探索与研究,实现我国深海科学研究的突破。  相似文献   

16.
韩文宁 《百科知识》2010,(14):53-55
千年一织中国在古代被称为"丝国"。那时,无数西方人沿着丝绸之路来到东方,在丝路之源,他们第一次发现,原来丝并非产于树上,采来便可织;再华贵的绫罗绸缎,都是来自于一片片桑叶和一只只蚕茧。  相似文献   

17.
杨欣 《百科知识》2010,(12):32-34
今年4月20日美国墨西哥湾的"深水地平线"钻油平台发生爆炸,两天后沉入海底,11名工作人员死亡。"深水地平线"钻油平台位于路易斯安那州东南大约82千米处的海域,属于瑞士越洋钻探公司,由英国石油公司租赁。4月24日以来,该钻油平台每天漏油5000桶,相当于79.5万升。但卫星图像显示,浮油面积日增两倍,漏油量可能大大超出预期。  相似文献   

18.
诡秘的深海     
有史以来,人们一直传说深海里一片死寂,没有任何生物,只有无边的黑暗。由于受科技发展水平所限,过去谁也没亲身下去过,大家也就对此说法坚信不移。1818年,探索北极的约翰·罗斯爵士从1800米深处的海中取回部分海底沉积物,从中发现了蠕虫。上面的传说才开始受到质疑。1955年前后,在中南美洲的太平洋外海,发生了多起大型抹香鲸被处在近千米深的海底电缆缠死的  相似文献   

19.
闾佳 《金秋科苑》2011,(8):110-112
埃及的一片沙漠,过去曾是汪洋万里。这里隐藏着人类进化史上一次惊人巨变的秘密。 3700万年前,在古地中海的水域里,一头足有15米长、阔口巨牙的夭矫巨兽沉到海底死掉了。几百万年过去,它的骨骸蒙上了厚厚一层沉积物。  相似文献   

20.
陈墨 《金秋科苑》2013,(18):44-45
当巨型海底怪兽来袭,飞机、坦克都如玩具般无济于事,为了对抗怪兽,人类打造了自己的怪兽,那是一系列高达25层楼的机甲战士,在神经元连结的"通感"技术支持下,两名驾驶员心智相通,并通过思想、动作直接控制机甲,人机合一。暴风雨中一叶扁舟眼看着要被怪兽吞噬,机甲战士及时赶到,一手抓起小船护住,另一手重拳出击,与同样庞大的怪兽在惊涛骇浪中展开肉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