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随着全球化程度日益加深,跨国商务交际效率不断提升,文化冲突与身份识别的危机也随之产生,这直接关系经济合作的成败。跨文化谈判者文化身份的准确定位与建构可以有效避免商务语境中的跨文化冲突,提高谈判效率。目前,我国学界关于跨文化商务谈判的研究已取得较大成果,但很多研究系统性阐述不足,缺少研究范式。本文将深入研究跨文化商务谈判中的冲突成因和身份认同,并提出可行的身份协商与构建途径。  相似文献   

2.
正所谓"文化",是指借助于语言文字,以内隐或外显的方式表现出的某种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构成了一定历史传统和地理环境下的人类群体的共有元素——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所取得的经验、智慧等。文化具有国别性、民族性和地域性,可以习得、继承、传播和交流。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跨文化交流活动日益频繁,人们的思想和行为方式也不断在国际交往中被影响、被改变,如何避免不同文化的冲突和矛盾,避免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3.
跨国经营有助于国内企业扩大经营范围,更好利用国外资源和技术提升企业盈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因此,近些年一大批国内优秀企业开始在全球经济视野下通过跨国经营寻求可持续发展道路。不同国家具有不同的文化、历史、风俗、价值观念以及思维方式等,在跨国企业经营过程中必然会遇到文化差异,如果处理不好,将可能导致文化冲突,进而影响跨国企业的发展。文章首先对跨文化沟通基础理论进行了概述,然后重点探讨了跨国企业中国员工跨文化沟通面临的挑战,具体包括跨文化沟通能力不足、存在一定程度的语言文化障碍、跨文化沟通能力培训缺乏、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较低四个方面。为了显著提升中国员工跨文化沟通能力,为跨国企业在东道国的发展创造良好条件,文章认为跨国企业应该积极开展跨文化培训,合理控制沟通渠道并控制沟通质量,在跨文化沟通中最大程度规避文化隔阂和文化冲突,为跨国企业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相似文献   

4.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跨文化交际能力对于大学生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大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不仅衡量了我国外语语言教育的能力,也是我国教育面向全球化、现代化改革的选择,因此当代高校要重视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以语言学科为平台,全面提升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实现教育面向未来、面向全球、面向现代的转变。而在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中,语言学科的教学和学生的主观态度有着深刻影响,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当代大学生外语学习情况和跨文化交际的自我认知进行调查,以找到存在的问题和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方法。该文通过问卷调查研究,分析了高校大学生在跨文化交际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提升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对策,以期帮助高校找到语言教学改革与调整的方向,促进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网络意见领袖是意见领袖在大学生网络群体中的拓展和延伸,与现实中意见领袖和网络中其他意见领袖相比,他们的网络信息传播更迅速、影响更大、更容易为大学生所接受。大学生网络意见领袖是随着当今中国网络大环境、网民的不同层次需求以及当代大学生独特的身心特点而产生的,可以分为依据实体组织和虚拟世界的网络意见领袖两类,针对这两种意见领袖要采取不同的管理方式,总体来讲要加强对大学生网络意见领袖的监管、引导、沟通和培育。  相似文献   

6.
陈伟一 《职业圈》2008,(8):64-65
几千年的中华文明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传统文化,而中国现行法律制度主要渊源于西方法学,渊源于西方的法律制度在中国适用过程中,必定会与我国的传统文化产生一些隐性的矛盾或冲突。  相似文献   

7.
几千年的中华文明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传统文化,而中国现行法律制度主要渊源于西方法学,渊源于西方的法律制度在中国适用过程中,必定会与我国的传统文化产生一些隐性的矛盾或冲突.  相似文献   

8.
2022年以来,俄乌冲突引发国际社会广泛关注。对该地域性冲突的国际传播进行分析可见,美国及以其为首的北约采用了多种宣传手法来鼓吹反对俄罗斯立场的新闻话语,如炮制假新闻定性俄“入侵”、封锁俄新闻海外传播渠道等。我国应对此类国际舆论战需注重培养应急语言翻译传播后备力量;增强海外社交媒体舆论战斗力,并保障外宣媒体传播有生力量;加强重要国家舆情分析和中国建设性机制方案传播。  相似文献   

9.
中国跨文化传播研究 十年回顾与反思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关世杰应本刊之邀,撰写了此文。关世杰,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跨文化传播、跨国际传播。出版了《跨文化交流学》、《国际传播学》专著,主编了《世界文化的东亚视角》,主译了《世界文化报告》(1998)、《在文化的波涛中冲浪》等8部著作,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 本文通过阅读1995—2005年我国传播学核心期刊中跨文化传播的文章,概述了在定量研究中取得的成果及不足。不足中,定量研究方法的缺失是学科发展的瓶颈。,作者认为,我们再也不能停留在笼统地谈内外有别和外外有别,而必须进行细致的、微观层次的、体现跨文化传播差异的各个“基因”研究。只有积累了众多微观的跨文化传播研究成果,中外有别、外外有别才可能不再是我们的直觉认识了,而是建立在科学研究基础上的理性认识了。要达到这一步,需要决策者的育力措施,加强支持这个学科发展的力度,也需要中国跨文化传播领域的学者们进行扎实的工作,特别是在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上要特别注意。本刊编者认为,作者的观点是很有见地的,值得从事传播工作的记者编辑,特别是处于传播领导岗位的决策者深思。[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文化学刊》2013,(1):121-121
洪丽在《湖北社会科学》2012年第10期撰文指出,中国学者要在跨文化传播领域有所突破,首先要做到知己知彼。既要紧跟国际上跨文化传播研究的前沿问题,又要深刻意识到本土化跨文化传播理论的缺失问题。从文化入手,就要认真深研中国文化之特质所在,同时也要熟悉西方文化之命脉。例如,在耶稣会教士利玛窦的影响下,  相似文献   

11.
王媛媛 《文化学刊》2015,(3):128-129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为了保证我国在国际道路上走的更好、更远。应当增强广大大学生的跨文化意识,这可以促使学生在步入社会之后更好地发挥自身价值。对于大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关键的问题在于跨越英美文学的异质性障碍,从而有效地强化英美文学课程教学,促进大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增强[1]。对此,本文就英美文学的异质性障碍与大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培养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2.
《文化学刊》2011,(4):161-161
周波在《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诊2010年第6期撰文指出,在新的世纪里,中国文论研究应当如何开创新的局面,从而取得更为丰富的理论成果,是个很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文化学刊》2011,(5):127-127
周在波《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第6期撰文指出,文化及文论的创意,从资料的积累、问题的思考探讨到观点的形成、理论的表述,以及从创造性思维的提倡到创新理论成果的完善等整个文化创造的生态过程,构成了文化学术创意的机制。营造优化的文化创意机制。促进文化创造流程的良性循环,显然是文化建构的基本保障。  相似文献   

14.
正基于互联网的传播优势,大批中国网络小说逐步走出国门,受到国外读者的追捧。据《南方周末》报道,美国小伙儿凯文·卡扎德因读了半年中国网络小说,成功戒掉毒瘾引发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凯文·卡扎德在采访中谈到,他每天利用3个翻译网站,同时追更15部中国网络小说,而使他成功戒掉毒瘾的网络小说正是在国外网站上赫赫有名的中国网文《盘龙》。这部小说2014年被美国网友"任我行"自发翻译成英文,在网上连载,令许多英文  相似文献   

15.
新疆是一个多元文化聚集的地方,各族文化在此交融碰撞,其中维吾尔族和汉族文化差异最为典型,在进行跨文化交际时,极易产生隔阂甚至冲突,因此,进行维汉跨文化交际研究已刻不容缓。对此,笔者提出可在南疆高校开设跨文化交际课程,帮助维汉大学生培养一定的跨文化意识,构建跨文化知识框架,提升跨文化沟通能力,立志于将文化认同教育、民族团结教育和双语教育有机结合,最终推动南疆高等教育事业良好发展。  相似文献   

16.
在全球多元文化融合发展的情况下,不同国家与民族之间的交际呈现出显著的差异。有鉴于此,我们需要清晰地认识跨文化交际视域下的中国传统礼仪内涵,剖析中西方在跨文化交际中呈现出的文化融合和差异,理解中国传统礼仪在当代社会发展中所蕴含的价值,如此才能推动中国传统礼仪在跨文化交际视域下进一步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17.
俄乌冲突开始之后,西方对俄罗斯国际媒体及社交媒体账号实行全面封锁。在国际舆论场上,俄罗斯主要以政要发声、国际媒体网页和社交媒体常规发布、设置议程等引导舆论;而在国内舆论场上则以治理假新闻、关闭反俄媒体以及发布关于战场的正面消息来引导舆论。俄乌冲突中俄罗斯在国际、国内舆论场上的表现对我国的启示是:应当重新思考软实力发挥作用的方式,发展与友华国家的合作传播,同时保持战略定力。  相似文献   

18.
不同民族拥有不同历史,处于不同的环境当中,使用不同的语言,存在不同的价值观,蕴含不同的文化,在这些所有不同的影响下,也孕育着不同的时间观念和时间行为。该文将从中西方时间观念的不同分类,中西方时间观念差异的表现,中西方时间观念差异的原因,时间观念差异导致的文化冲突的解决措施,以及对跨文化交际及文化教学的启示等方面对中西方不同时间观念进行描述分析。  相似文献   

19.
在校大学生们被除掉了"未婚先孕是道德问题"的枷锁后,是否意味着可以为所欲为、不受约束?如何防止未婚先孕性行为的泛滥?学校管理是否就可以放任自流?以法律用语取代道德评价又应如何操作?文章对上述问题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刘瑞晶 《职业圈》2007,(5X):41-42
高校教师作为一个有知识、有文化、有能力、主体性高度宏扬的群体,有强烈的成就需要,职业生涯成功是他们的追求。为他们提供发展的条件、创造支持性的氛围、帮助他们解决职业生涯发展中的种种问题.对其进行合理的职业生涯开发与管理,是一种具有长期效应的激励手段。文章从人才分类的角度探讨对高校教师进行职业生涯开发与管理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