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时下,教育博客如电波闪击着众多教师的心与眼。然而,有一段时间,我对上网却持有疑虑甚至不屑的态度。也许是因为,经常在报上读到一些网民网络成瘾的报道,心里渐渐产生了排斥的情绪。我对于在网络中的阅读与写作,曾经有过这样的观点:心浮气躁,哗众取宠,急功近利,缺乏思想。然而,几年前的一次教育教学研讨活动,却让我开始改变对网络的看法。在这次教研活动中,有一位叫张文质的老师,鼎力向我们推介了一种全新的教研方式——教育博客。他说,教育博客可以开启教研及交流的无限开阔的平台;点击广阔的网络世界,我们完全可以自由地探索精彩的教育人生!张老师的话言之凿凿,极富鼓动性,让我触动很大。我抱着试试看的心理请一位老师帮我在课堂教学网中申请了一个博客。他三下两下29就替我在“新思考教育网”上安了个家。没想到博客的操作程序如此简便,我一看就懂得如何申请及如何登陆了,心中窃喜!很快,我把自己以前写的一些关于教育教学的感悟发布在博客上去了,等待着别人来评头论足。果然,不出几天,各路新朋旧友还有一些未曾谋面的老师就在文章下面给我留了言——阿香:喜欢读你的文章。上次你的成长故事“逝水无痕”,就赚取了我很多眼泪。侠歌:教育写作应该是写着并成长着,写着并...  相似文献   

2.
这个人曾经那样对我说过,“一想到以后可以对别人说你是我朋友就觉得很自豪。”我甚至可以想到那厮是笑得像个傻瓜一样地说的。 那时候我的心情处于低谷,友情、写作、学生会,总之几乎事事不顺,可是那时候她还在看小说。看着我写得很烂的小说对我说,“以后一想到可以对别人说你是我朋友就觉得很自豪。”  相似文献   

3.
顾连梅 《江西教育》2006,(20):26-27
“教育本身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如果一种教育未能触及到人的灵魂,未能引起人的灵魂深处的变革,它就不能成为教育。”(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人性化的师生共同学习,日益成为现代学校的文化形态。针对学生将写作神秘化、抽象化等偏差认识而提出的“生活写作”,其实质是一种师生共同参与的社会活动,是师生个体生命的交往互动,目的是让学生将写作作为个人生活事件,在写作中加深对生活和人生的理解,使写作成为自我精神成长的必由之径。“生活写作”倡导在“生活中写生活”的写作理念,生活…  相似文献   

4.
缪向群 《上海教育》2014,(21):48-49
“用满腔热情投身于教育工作,让孩子们健康快乐地成长”,这是我20年来坚持的教育追求。作为一名体育教师,学校的体育教研组组长,我始终坚持在课堂教育教学改革的第一线,钻研教学,带领团队;作为一名班主任,我倾心于班队建设,以特有的热情和坚强激励着学生团结向上;作为普陀区体育学科中心组成员、区体育科研创新团队成员、区阳光体育羽毛球和毽球项目负责人,在从事教师职业的十几年来,我积极地学习与探索,不断提升自身专业水平和综合素养。关心每一名学生的成长“如果你不比别人做得更多、更好,你的价值就不会比别人更高”——这是我一直以来的工作格言。  相似文献   

5.
人们常说一些人“傻”,而且这些人傻就傻在对别人认为是“秃子头上的虱子”那么显而易见的事“视而不见”,即“迟钝”或“敏感性水平低”。心理学一般理论中谈论“感受性成长”通常都是指敏感  相似文献   

6.
月华如水文学社成立于2004年7月,现有“小社员”六十余名。社名寓意:孩子们能沐浴在皎洁的文学光辉中,体会文字如水的纯净、圣洁、柔美。文学社的写作宣言:抒写真情实感,表达成长感悟。我手写我心,我笔抒我情。社长寄语:我是一个以写作为乐趣的人,我也愿意把我的喜悦与孩子们分享。我的身边总是聚集这么多热爱写作的孩子,我愿意和他们共享阳光、欢乐,共同体验成长的烦恼、悲伤……  相似文献   

7.
爱因斯坦说:“人生的意义就在于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乐别人之乐,忧别人之忧。”要想“乐别人之乐、忧别人之忧”,首先要能准确判断别人的情绪,知道别人是“乐”还是“忧”,这就需要有较强的情绪识别能力。这样,在与对方情感的共鸣中,才能有效地理解别人,并使自己得到别人的理解、喜欢和帮助,从而走向成功。在幼儿期,如果重视对孩子进行识别情绪的培养,那么他们就能成长为具有情感敏感性的易于合作、受欢迎的社会人。怎样培养幼儿对情绪情感的识别能力呢?我们在这方面作了一些尝试和探索。一、开展情绪识别活动,认知情绪特征情绪所特有的外显…  相似文献   

8.
黄荣华 《新读写》2022,(4):32-34
<正>我倡导“过程性写作”已有十多年了。什么是“过程性写作”?其核心就是以同学的精神发展为主线展开的写作历程,在这个历程中实现“一次作文,一个生日”的写作目标。大家不要误解“一次作文,一个生日”,以为是过生日就写作文,或过生日才写作文。这里我说的“生日”,是指写一次作文,人的精神上获得一次新生。从我践行这种“一次作文,一个生日”的“过程性写作”来看,同学在这个过程中至少有一个大的好处——助推自己的精神成长。  相似文献   

9.
为了提高教师的教育科研水平,我们学校成立了一个“教科研沙龙”。一次沙龙活动时,谈学习《小学青年教师》“写作辅导”栏目文章的体会,就如何撰写教育文稿的议题,展开了讨论。大家普遍认为,写教育文稿,最大的问题是提起笔来无话可说,不知道写什么内容。因为我平时喜欢写稿,也经常有稿件发表,所以,大家就让我先谈谈。于是,我就围绕“写教育文稿的材料从哪里来”这一主题,把自己的写稿体会向大家说了说。一、从探究中来作为一名新时代的教师,我们肯定会经常学习一些先进的教育理论,并用它来指导教育教学工作,去进行一些探索研究。这种探索研…  相似文献   

10.
小时候,我并不喜欢写作,更别说擅长写作了。和大多数同学一样,每当上作文课或者老师布置作文的时候,我都是既烦恼又头痛。说起写作,想必每个人都逃不过写日记这件事。记得上小学时,特别是寒暑假,老师总会让我们写日记。此时,名义上的“每天一记”就被我们这群“淘气鬼”自以为是地变成了“一天几十记”——贪玩的我们总是在寒暑假快结束的几天里把几十篇日记“一气呵成”。  相似文献   

11.
近日,合肥市首批“名师工作室”已经相继挂牌成立,并开始开展富有特色的研修活动。通过加强团队建设,让一群有共同教育理想和追求的教育人聚集在一起,不断增强名师工作室的发展活力。在选拔和培养名师上,打破了以往“拉郎配”的单一方式,而是采取了领衔名师和成员之间的“双向选择”,让名师工作室成为名师幸福的港湾。工作室的成立为名师的成长搭建了更加广阔的平台,也为名师提供了各种培训和学习的机会。在为  相似文献   

12.
善待他人     
从我刚懂事的时候,妈妈就教育我要善待他人。妈妈经常对我说:“你想让别人怎样对待你,那你就要先怎样对待别人。”  相似文献   

13.
在华东师范大学进修的时候,老师给我们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有一位犹太老人,是一位退休的心理学工作者。纳粹分子鼓动一群孩子去骚扰老人,在他的屋外大叫“犹太佬”。老人想了个办法,他拿了一些零钱去给这些孩子,并对他们说:“我一个人挺寂寞的,以后你们每天来喊几声,我都付点钱给你们。”就这样过了几天,老人又与这群孩子商量:“我的退休金不多,只好少付一点给你们了。”见此情形,这些孩子挺不乐意,他们说:“不干了,就这么一点钱,谁高兴天天来叫!”就这样,老人的奖赏使这群孩子改变了对骚扰行为意义的感受,本来是自己取乐,后来变成了为别人卖力,将自主性的行为演变成了受控制的行为。  相似文献   

14.
当第一抹朝晖在沾露的树上闪耀时,黎明撇开了夜晚的羞涩,迈着轻盈的步伐来到了人间。朝霞中鸟儿欢快地鸣叫着,新的一天到来了。望着眼前的晨景,我感到时间流逝的匆匆。六年了,在这六年的写作之路上,留下了我一串串成长的足迹……孩提时候,第一次接触作文,只是觉得很好玩。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我发现写作其实是一件不容易的事。但好胜心强的我又不甘心认输,于是只好借助作文选的东风,才能“乘风破浪”。这便是我写作之路上逞能的脚印。渐渐地,我长大了,肚子里也有了点“墨水”。我开始学会欣赏别人的文章。每每看到别人的好文章,我总有一种…  相似文献   

15.
我从小就被认为是早熟的、古怪的少女。在快速而马虎地结束认字过程之后,我就开始写作了。现在出道已经快九年了,写了几本书,创造了一些人物,制定了一些目标,被一些人所知道。我是个没有安全感的人,每次睡觉的时候,会怕别人把我当做死人埋了,就在  相似文献   

16.
我在许多国家都惊讶地发现,我踩到别人的脚,对方倒是先向我道歉。后来,我请教当地人,解释是,我如果踩到一个人的脚,那表明他挡了我的路。挡住别人的路,当然应该道歉。听到这样的解释,我大吃一惊:天下还有这样奇怪的逻辑?时间长了,这才知道,小老外在成长过程中,家长有一个重要的教育原则要小老外接受:你不能麻烦别人。其实,我们中国也有一个类似的教育原则,只不过顺序倒了一下——别人不能麻烦你。至于你要不要麻烦别人,那要看需要而定。“我在中国能活到今天,简直是一个奇迹。”一个老外向我叙述他在中国的“历险记”。“我到中国第一天进饭…  相似文献   

17.
王淦生 《师道》2010,(9):16-16
《做学生的精神领袖》,这题目很响亮,但观点我不敢苟同。我不反对现实生活中某些人要拿另一些人当“精神领袖”,以至为之欢呼雀跃、赴汤蹈火,但我对那些自命为“精神领袖”的人却没有什么好感。尤其作为一位“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以成为膝下那群懵懂的孩子的“精神领袖”为己任,无论从孩子成长还是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我都是期期以为不可的。  相似文献   

18.
我的好妈妈     
有一次,我拿了别人的东西,妈妈温柔地对我说:“你下次再也不能拿别人的东西了。”我就说:“好的。”听了妈妈的教育,我再也没拿别人的东西。  相似文献   

19.
今天的中学生,其自私麻木超出了我们的想像,他们在模仿成年人说一些极具“个性”、极端自我的话语,“教育是消费,花了钱就可以进学校享受,哪怕我一天天在课上什么都不做,只是看老师玩,你们谁也管不着”,“看看别人不学的,我还不错呢!”。还讲什么关爱,对别人负责,对自己负责,从进学校那一天就极为冷漠,出去以后让他们谈对社会对家庭的责任,开玩笑!不能对他们这一代人过分关注,挫折教育,提高入学的门槛,道德的量化考核应成为当务之急。笔者所在的学校招收了一些这样的学生,他们极端自我,极端不讲责任,每天考虑的都是别人为我做了些什么:值日…  相似文献   

20.
那天班会上,一个学生突然问我:“老师,请问,当一个老师不尊重学生时,学生是不是也可以不尊重他?”学生的提问使我一时难以回答,因为,——也就是刚才,我教育学生说:做人首先要学会尊重别人,一个不知道尊重别人的人,也就难以赢得别人的尊重。学生显然是针对我刚才的话提出的。为争取较多的时间整理思路,我就又顺势问了一句:“能否举一些老师不尊重学生的例子?”“比如,有的老师挖苦学生、讽刺学生,有的老师体罚学生,有的骂粗话,赶学生走……”学生的例子显然很多。原准备整理一下思路,讲一通道理的我,听到学生举了这么多例子,遂改变了主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