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数学教学中,怎样使学生具有强烈的学习兴趣和旺盛的求知欲呢?怎样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到自己在智力和思想上的成长,从而使这些情感成为激发自己去克服困难的动力呢?我们在教研、教学中的具体做法是:  相似文献   

2.
情感是人类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的态度体验.在新课程理念及现行教育体制下的教学活动,是课程创新与开发的过程.在我们的数学教学甚至高考的复习备考过程中,数学教师不能仅仅只是关注学生对学科知识的记忆、理解和掌握,而且更应关注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情绪和情感体验.  相似文献   

3.
每一名学生都有丰富的知识体验和生活经验的积累,在对一个问题的解决过程中,每一名学生都会运用各自的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策略.学生的学习是需要体验的,也是能体验的.然而课堂上学生往往缺少一种审视自己的学的意识,而这种审视意识对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和自主发展显得更为重要.反审具有连接整个教学过程各环节,承上启下和调节深化的功能,是教学的主要手段和方式之一.反审体验贯穿并产生于课堂教学的全过程,是教学的主要目标,即让学生在学的过程中获得有个性的体验.  相似文献   

4.
传统意义上的语文教学是苦口婆心式的教育.其不但缺少感染教育作用,反而造成学生的逆反对抗情绪,用一句口头语说:听多了,没感觉了.长期以来,"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模式,使语文教学陷入了"少、慢、差、费"的困境,以致形成了一种普遍存在的苦教、厌学的恶性循环.而体验式教学能让学生受益匪浅,因为我们要培养的不是语言文字,而是学生的内心体验即"情感".《语文课程标准》将"注重情感体验"、"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作为阅读的基本要求.2001年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还要求"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提出"学生作文也是一种体验,一篇好作文应是学生的一种独特体验".这些都表明语文是以学生在生活中的体验为主要载体的,是表达学生自己的独特体验."情感是不能命令的",它需要借助教师的引发、启动、传感,靠主体的自主感受和体验,才能促使学生真情实感的萌生和发展.这种体验是指学生在生活环境中去亲历各种语文现象,用自己心灵的触角和行动,去体验人、事、物、境中所含各种因素,再通过情感催化,达到提高认识,激发情感,从而将其转化为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过程.这里向我们传递了一个信号,如果体验式教学能运用得当的话,就会对语文有效教学起到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邵坤 《黑河教育》2014,(6):27-27
正教学目标:1.在活动中能自由表达和有创意地表达,根据自己的思维品质、判断能力和价值取向选题,自由发挥。2.激发学生参加体验活动的兴趣,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体验的事情,积极进行一次体验活动。3.回味自己在体验过程中心理和行动的发展变化,并描写出来,还要把自己对这次体验活动的感受写出来。教学重点:1.用富有个性的语言表达自己在体验过程中的真情实感。  相似文献   

6.
新课程改革理念上最大的改变是"学生是教学的主体",确立学生学习主体的地位必须从激发学生独立思考的意识出发,同时还应该尽量灵活开放地实施我们的课堂教学,多个维度地推动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体验知识获得和问题解决的过程.  相似文献   

7.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学生在与文本对话的过程中,获得个性化的体验,获得审美和精神的愉悦,提升自己的追求品位和生命价值,是我们语文教学的终极目标.  相似文献   

8.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学最终要落实在个体的学习行为上.学生只有通过自己的实践体验,才能真正对所学内容有所感悟,使知识结构得到扩充和改造.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应有针对性地设计学生的探究活动,通过发挥群体智慧,让所有学生通过探究而体验成功.  相似文献   

9.
体验似乎是瞬间完成的,实际上,人的体验过程蕴含着多次思维的冲突、修正和重建,只有当学生经历整理知识应用过程,体验知识间的联系和区别,才能让学生的体验不流于形式.因此,数学课堂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尤为重要.如何在教学中让学生得到很好体验呢?下面谈谈自己的认识和体会.  相似文献   

10.
教学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而体验式教学就是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利用实际生活情境去感受、体验科学世界,从而在体验的过程中发现知识、理解知识、掌握知识,真正把课本知识转化为自身的知识。如何才能提高我们体验式教学的有效性呢?笔者借鉴各地优秀教师的教学经验,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就提高体验式教学有效性的策略谈点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1.
[主题描述] 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是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促进身心健康发展的过程,也是课前教师的精心预设在课堂中动态生成的过程,其价值在于它的“动态”.教学过程中,强调学生探索新知的经历和获取新知的体验,克服过程的低效性成为课堂教学的主旋律.《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鼓励学生自主阅读、自由表达.”这句话明确告诉我们,教师要充分认清自己在课堂上的地位和作用: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和促进者.  相似文献   

12.
诗歌教学的关键是我们引导学生从中读出了什么,获得了怎样的情感体验,审美体验。因此,教师首先要关注文本,引导学生辨别作者说了什么,是怎么说的,然后引导学生将自己的情感体验和诗歌中的情感体验进行比较,在思想感情上产生共鸣,使之转化为自己的情感内存。下面以语文版七年级下册诗歌单元为例谈谈诗歌教学。  相似文献   

13.
课堂教学是一门永远带有遗憾的艺术,在教学中难免出现缺憾.但,我们须在缺失中反思,在反思中改进,在改进中优化数学课堂教学.这是教师的永恒的追求.那常见的课堂教学缺失主要有哪些呢?我们应如何作出反思和改进呢?现整理成文,与同行研讨,以期共同进步.教学缺失现象之——教学过程让位过度."学生自己能学会的,就让学生自己学",对于这一教学行为,老师们已经成为一种习惯.这是一种教学让位,放归学生,让学生亲自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然而,在实际教学中,部分教师不免有"让位过度"之嫌,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案例1人教版"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第二课  相似文献   

14.
[教学目标] 1.在历史事件中分析人物性格;用对照分析方法赏析人物. 2.交流与点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3.结合自己的情感体验赏析人物,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教学重点] 对照分析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 结合自己的情感体验赏析人物 [教学方法] 讨论法 [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语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鸿门宴》.上一节课,我们已经扫除了文言文知识上的障碍,通顺了文意,并认识了以项羽、刘邦为首的两大军事集团.这两大集团在利益上的冲突导致了鸿门宴会上的氛围异常紧张.现在就请同学们和我共同回顾一下这场龙虎斗.  相似文献   

15.
绘画是人们最直接的表达自己情绪和情感的方式,因此美术课堂就是学生们最主要的情感交流的场所,作为小学美术教师,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为学生创设开放的教学课堂,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快乐,培养学生的审美和想象能力,体验到自己成功的喜悦。  相似文献   

16.
新课程标准要求我们,体育教学不能只停留在知识与技术传授的层面上,更为重要的是学法上的指导,给学生一定的自主空间,让学生自己去体验、感悟、发展,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合作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教学实践中,坚持体验感悟、合作、自主、创新的教学导向,并在教学中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17.
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过程是学生主动学习的过程.一个学生学什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是怎样学习的.学生的学习方式,不全是听老师的讲授,更重要的是靠自己去思考、探究、体验.主动学习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人格,注重调动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能动性、积极性,强调学生思考、探索和解决问题,以求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优良的个性品质.……  相似文献   

18.
教学目标态度情感:体会家庭亲情,感受父母对自己的疼爱和父母的养育之恩,懂得感激父母。知识能力:学会理解和关心父母,以恰当的方式孝敬父母。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体验父母对自己的疼爱,懂得感谢父母。教学过程一、点击生活——导入课题1.师: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本相册和一首歌,会唱的同学就跟着一起唱吧!2.多媒体课件播放歌曲《世上只有妈妈好》,大屏幕上翻开一本亲子相册。学生跟着一起唱歌,营造温馨的亲情气氛。3.师:看完了,听完了,我们一起来谈谈感受吧!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谈感受。4.师:同学们说得太好了!我们三(1)班同学家中肯定也有…  相似文献   

19.
陈伟  蒋雅琴 《江苏教育》2007,(24):35-36
曾经有人做过这样的教学尝试:让学生坐在教室里听老师讲要尊重、帮助残疾人,这是间接学习;而让学生坐在轮椅上像残疾人那样驱车爬坡,这便是体验学习。《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要实现这两个要求,虽然有多种途径,但最基本的是从学生自己熟悉的生活背景中发现数学、掌握数学和运用数学,在学习过程中体验乐趣、体验生活、体验自主、体验过程、体验创新、体验成功,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情感,培养学生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我们迫切需要倡导这种“体验学习”。  相似文献   

20.
新课程倡导数学教学要重视过程,其实是指数学教学过程是一个师生共同参与、体验,特别是学生的有效参与、体验的过程.反思我们的课堂教学,教师课堂的"满堂灌",学生课后的"机械模仿",成为了某些教师低效,甚至无效课堂教学的常态.在这样的课堂上,怎能提高教学质量,怎能开启学生的智慧,怎能减轻学生的负担?为此,本文试图以对习题课的反思,总结引导学生"自主活动""智力参与""个人体验",把课堂的活动、参与、体验还给学生的一点自我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