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主要是通过阅读,而读就要读名篇,可应该怎样去读名人名篇呢?怎样看待名人名篇呢?对于名家名篇,语文教学中一般都作重点赏析,从重点字词的品味到精彩结构的总结,从语言风格的体会到所传达意境的深思,因为是名家名篇,所以满篇遍布分析点。我们之所以花大力气去这样读名篇,未必是因为大家文章处处都高人一着吧?只是我们一向崇尚名家名篇,认为那才是我们阅读写作的典范。可是究竟怎样读名篇,怎样看待名篇,我想必须联系名家的创作规律,即名家如何缀成佳篇?以此指导我们平日的阅读写作,我认为大有裨益。通读古代大家的文论,对于…  相似文献   

2.
课堂是素质教育的主阵地,是教师不断引导学生思疑解难的过程。那么,教师如何营造一个富有精神活力的课堂呢?我认为应该注重一个“读”字。“读”就是唤醒,就是领悟。因此,教师应该“读”懂课堂,“读”出课堂的精神活力。那么怎样“读”呢?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两个方面人手。  相似文献   

3.
佳佳姐姐:我总感觉自己背书比别人慢好多,而且,如果晚上做了个梦,早上醒来后梦中情景几乎全忘记了,姐姐,我的记忆力是不是比别人差呢?如果是真的,那怎样才能提高记忆力呢?还有,几乎每个人都说多读一些课外书能提高写作水平,拓宽视野,可是,课外书应该读哪些呢?应该什么时候读呢?怎样读呢?这些我都不知道。  相似文献   

4.
名人事迹为高考作文材料的首选,但往往也会因为雷同而影响了判分。怎样做到写名人而不落窠臼、开掘更深呢?相信大家会从下面一组文字中得到启示。  相似文献   

5.
李伟 《小读者》2013,(10):32-33
给作文挠痒痒?挠什么痒痒呢?就是让作文读起来使人发笑! 怎样写出语言幽默的作文呢?这里有几个诀窍:  相似文献   

6.
从上初中第一次读童话大师安徒生《皇帝的新装》到参加工作后数次教读此文,20多年间,“我”是怎样理解这篇文章主题的呢?  相似文献   

7.
陈国华 《考试周刊》2009,(38):64-64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必须"以读为本",并贯穿于教学全过程。为何要贯穿呢?怎样贯穿呢?笔者拟谈些看法。  相似文献   

8.
北师大版初中语文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秋日撷英"第三课选取了杜牧的名篇《山行》。课文对"斜"字是这样注释的"这里可以读为xiá"?颖嗾呃唇?考虑是非常周全的。因为从诗歌押韵的角度来讲,应该读"xiá",而从语言的发展变化来说,现在在普通话中统一读"xié"敲?这种注释有什么作用呢?  相似文献   

9.
义务教育语文教材,除了语文课本外,还配置了自读课本。配置自读课本目的是“通过指导学生的阅读,让学生运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扩大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词语,全面提高学生的读写水平”。但是,自读课本的作用发挥了吗?目前,自读课本的使用状况究竟怎样呢?”  相似文献   

10.
怎样让学生在学习科目繁多、学习压力加大的前提下,还能有兴趣,有机会投入到母语文化的怀抱呢?怎样让我们的文化传承更有效果呢?我以为,教师应站在文化的平台上教语文:字词,追寻其根;段落,挖掘其魂:读背,传承其质;书法,拯救其形;阅读.厚积其蕴。  相似文献   

11.
陶洁 《现代教学》2009,(11):35-35
《梦游天姥吟留别》作为李白的代表作,执教之前,我反复思考:学生读这部作品,会遇到什么困难并渴望得到怎样的收获呢?编者选入此篇,希望学生学到些什么呢?作为教师,我又准备借此向学生传达些什么信息呢?综合以上三点,最终确定了两个教学目标1.巩固文言知识,读通诗文内容,感受诗人丰富的想象力;2.学会以知人论世的方法,读懂诗人借助文字传达的丰富内涵,从而整体把握李白的创作特色。  相似文献   

12.
《辅导员》2009,(5):11-12
名人之所以成为名人,总有他们的过人之处。所以我们可以从他们那里学到不少东西。那么,在读书方面,名人有什么诀窍呢?有哪些值得我们效仿?悦读姐姐已经给出了一个明确的答案。  相似文献   

13.
温涛 《当代电大》2006,(5):41-41
俺平时专爱看个名人自传啥的.看得多了总觉得那些名人不小时候也没啥了不起的.都跟俺差不多,有的还不如俺呢,不过人家为啥后来就出了名呢?俺一直闹不明白,同样都是爹妈生的,后来的差别咋就这么大呢?  相似文献   

14.
怎样培养学生的朗读兴趣、点燃学生读的激情呢?我谈几点教学体会。  相似文献   

15.
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是以读激趣,以读悟情,以读审美的。阅读教学中"读"是第一重要的,它是感情的过程,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是放飞激情的升华。古人的"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就说明了读的重要性。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学习一篇课文,如果读都读不了,读都读不好,岂能谈得上"理解"?何以培养"语感,从中悟情,受到启迪"?怎能达到"陶冶情操,感受美"?那么,怎样才算把课文读好了?怎样才算"读到了家"呢?  相似文献   

16.
读书三疑     
从小学到高中,课内外读了不少书,得益非浅,而且发现个别书的某些地方有不妥之处,其中也包括一些名篇佳作,因为名人、专家并非百分之百正确。  相似文献   

17.
把“读”贯穿在低年级阅读课的始终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海拉尔路小学王淑珍在小学低年级的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呢?我认为“读”很重要.俗话讲:书读百遍,其意自见。可见,多读对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是个重要的途径。但在教学中也不能盲目地让学生“傻读”、“呆读...  相似文献   

18.
阅读教学中.我认为“读”是第一位的。学习一篇文章,读都读不了,读都读不好,就更谈不上文本理解、培养语感和陶冶情操了。《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并将它升华为“以读为本”的新理念。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多读”“不同形式”的读,固然是有益。但是不是只要“多”就好呢?其实不然。那么,怎样才算把课文读好了?怎样才算“读到位”了?  相似文献   

19.
语文自读课教学指导湖北枝城市红花职中张祖华叶圣陶先生主张:「在课堂里教语文,最终目的在达到「不需要教」使学生养成这样一种能力,不待老师教,自己能阅读」。怎样通过自读课文教学培养学生自读能力呢?(一)加强常规教学,培养学生自读习惯。没有自读意识的职高生...  相似文献   

20.
【话题一】阅读下列提示,按要求作文。如果有一种“时空转移心灵交流”器,能把你想说的话传递给古今中外任何一位名人,那么,你将选择一位向他(她)倾吐心声呢?请以“名人,我对你说”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话题中的“名人”可以是某位历史人物,也可以是文学作品中的某个艺术形象。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3.题目自拟。4.不少于800字。【构思导引】这个话题重点考查习作者的想象力和认识水平,它鼓励考生扩大课外阅读,积极展开创造性思维(特别是大胆发挥想象)。事实上,这类“与名人交流”的典范之作并不少见。比如杂文名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