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教学要依据学生原有的知识能力水平。 教学要研究的问题与学生原有的认知水平比较,如果差距不大,教师可直接引导,启发学生思考,如果认为差距大,教师要给学生一些铺垫,或让学生先讨论一下;老师也可以用实物或设计实验让学生做比较。例如“影子”一课,在研究影子产生条件时,一年级学生对“挡光物体”这个词接受起来较困难,为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  相似文献   

2.
知识"繁""杂""抽象"、学生记忆困难、较难灵活地将知识转化为能力是高中地理复习课的三大难题。逆向教学改变传统教学顺序,教学时对学生知识水平做教师预评和学生自评,帮助教师和学生明白现有知识水平和目标知识水平之间的差距,以此为参考制定教学设计,攻克复习课的难题,提高复习课的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3.
<正>教师要从“课时不够”“作业不够”“题海战术”等思维里解放出来。新课标要求学科教学要落实发展核心素养和立德树人的目标,同样的,作业的设计也应让学生在巩固知识点的同时能做到learn to do(学会做事)和learn to be(学会做人)。在进行作业设计时教师都要有意识地想办法达到知识学习和素质拓展的目标,教师脑海里必须清楚地知道哪些是学生musttoknow(必须学会)的,哪些是学生needtoknow(需要学习)的。而这样的认知基于教师对教材、大纲、课标的充分熟悉以及对学生的充分了解。  相似文献   

4.
分层教学就是在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不同的心理特征,知识基础与接受能力,设计多层次的教学目标,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使全体学生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学有所得。一、了解学生差异,客观把握学生层次要做到客观把握学生层次,必须深入了解学生,研究学生,综合分析学生的数学基础,学习能力,智力因素等,将全班学生分为三个A、B、C层次,A层次为思维能力和非智力因素都较好的学生,B层次为智力一般,C层次为基础较差,接受力较低的学生,各层次学生人数为3:4:3。二、分层备课,科学制定教学目标教师在备课中,精心策划,针对数学的知识结构和学生的认知能力,分层备课,分类定标,使教学目标置于不同层次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整体将教学目标分解为基本目标、中层目标和发展目标,其中,基本目标是指全体学生可以掌握的识记、理解及简单的分析运用;中层目标是指大部分学生可以掌握较复杂的分析运用;发展目  相似文献   

5.
“导学案”是指教师依据课标要求,依据学生认知水平、知识经验、学法特点、心理特征等设计的,为指导学生进行主动知识建构而编制的,供学生在学习中使用的学习方案。它以生为本,以“三维目标”达成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新、自主发展的路线图。  相似文献   

6.
教师专业发展的方向 1.不断更新观念,与时俱进。教师要树立“以学生终身发展为本”的现代教育思想,一切教学设计和教育行为都要以学生为出发点,从学生现有的认知能力和经验积累出发去设计教育目标、教学内容和评价方式,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学习方法的掌握及学习能力的提高,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奠定终身学习和发展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高中信息技术课的现状是:高考不考,学生不重视;内容多,课时数量少,课时之间时间跨度大。为解决以上问题,教师可以以教学实践的探索和总结为基,结合认知心理学、行为心理学等理论,刷新学生的“认知结构”,提高学生对信息技术的重视程度,用“诱因动机”刺激学生的学习欲望,将信息技术与生活相关联,让学生感受到学有所用。教师还可以以“认知负荷理论”为框架,运用“图式”学习理论,结合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记忆理论调整授课方式,精简知识呈现形式,适时复习“,延时授课”,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实现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8.
上好思想品德课很不容易,我认为"三贴近"原则对教师来说很重要。教师在课堂教学设计时要注意贴近学生实际;在课堂教学活动操作时要贴近生活实际;在课堂拓展训练时要贴近社会现实,要把课堂变成学生与生活、社会链接的重要载体和平台。一、课堂教学设计贴近学生实际学生生活经验和知识经验比较有限,进行思品课教学时需要明确学生认知状况,如果超出学生现有知识能力,教学就会成为空中楼阁。学生听不懂学不会,教学效果自然大  相似文献   

9.
黄秀春 《考试周刊》2014,(21):136-137
<正>《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第1课时)》教学设计设计思想: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存在很大的不同。统一的教学目标对一些学生来说,要实现很难。面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的教学目标,有利于因材施教,有利于不同学生获得不同层次的成功,即分层成功,有利于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实现《大纲》要求的教学目标。分组:全班分成三组。A组:水平和能力最一般。B组:水平和能力中。C组:水平和能力最好。教学目标:A组1.知识与技能:了解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2.过程与方法:初步学会通过多种途径、运用多种手段收集工业信息。  相似文献   

10.
按部就班——普遍受教师欢迎的教学设计学习数学对学生来说是极其复杂的认知过程 .教师为能在课堂中顺利实施这一过程 ,首先需要在课前进行教学设计 .就一堂新授课而言 ,一般要从分析教学任务 ,确定学生原有学习水平和明确教学目标开始 ,继而设计教学方法和实施教学活动 ,最后对教学的结果进行测量和评估 .[1 ] 在这种理念的影响下 ,如果在课前已经完成细化的教学设计 ,那么则可以认为 ,一个相应的有待实现的教学过程也基本“完成”了 .如果原先备课纸上的教学设计在课堂上实施时受到了阻力 (可能学生的反应出乎教师的意料或者对学生现有水…  相似文献   

11.
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中“算法与程序设计”模块的目标可描述为:使 学生尽可能地形成一个合理的算法与程序设计的认知结构,外显能力上促使其达到 从读懂代码、修改程序到深入理解并熟练运用之间的某个合理的“层次/亚层”。在 基础教育阶段,“算法与程序设计”教学的关键是要帮助学生建构这种认知结构, 而不是注重学生掌握多少具体的语法知识与编程技巧,进一步的目标在于提升学生 的信息素养,为其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不同类型知识的学习与教学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认知领域的知识可以分为三大类,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策略性知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分类原理对三种类型的知识分别设计教学目标,三大类知识的教学目标可分别定位于培养学生回忆知识的能力,培养应用概念和规则办事的能力和学会学习,根据教学目标再分别设计教学过程,可很好地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3.
钟晓燕 《考试周刊》2023,(12):15-18
深度学习不仅是学生个体建构知识的认知经验活动过程,也是学生置身于社会,解决或解释社会问题、科技项目的能力的形成过程。任务单是深度学习的重要载体,由多个任务组成的有层次、递进式且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任务链,有利于高效复习课堂打造。文章以“浮力秤的制作”教学为例,围绕“任务链”的设计与实施,对初中科学复习课教学中促进学生深度学习进行了探究。研究认为,初三总复习阶段教师要跳出“题海战术”,要通过知识整合设计出符合学生学情且有可操作性、趣味性的任务链,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动力,实现在收获成功的同时达到高效复习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课堂提问要紧扣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即教师首先应对教材进行分析,明确本节课在整个教材中的地位。明了本节知识点与其他知识点的联系,明晰考纲要求。并以此作为设计问题的依据,使设计的问题既突出章节知识重点,又明确易懂,能反映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同时,课堂提问还必须针对学生的已有知识水平,要使学生找到问题的切入点。心理学上把人的认知水平划分为三个层次:“已知区”、“最近发展区”、“未知区”,并认为人们对问题的认识过程就是这三个层次间的逐步转化过程。  相似文献   

15.
所谓分层教学就是教师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力水平和潜力把学生科学地分组并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重新组织教学内容,确定与其基础相适应又可以达到的教学目标,最大限度地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学习条件和必要的全新的学习机会,从而降低了“学困生”的学习难度,又满足了“学优生”扩大知识面的需求,使所有学生在教师分层教学中都有所收获并得到发展和提高。  相似文献   

16.
黄秀桃 《学苑教育》2022,(23):94-96
分层教学是教师根据学生现有对知识的认知水平、能力、学习潜力倾向等多方面学情特点,分层次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模式,对促进全体学生的能力成长有着积极促进意义,具有很强的教学针对性。“双减”政策背景下,初中数学教师善于发挥分层教学的独特优势,从整合资源、分层设计、依序落实、延伸训练等角度入手,依序打造数学学科分层作业体系,构建课后作业减负系统,切实减轻学生数学学科课业负担。  相似文献   

17.
浅谈"层次教学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层次教学即分类目标教学,根据学生不同情况,不同水平,并考虑到基础能力等方面的差异,将班级学生分成不同层次,制定不同的教学分类目标,按照不同的教学方法贯彻实施教学方案,即“因材施教”。1.课堂教学采取“讨论式”课堂教学采取“讨论式”,教师发挥好教学中的主导作用,使全体学生都参与教学活动。教师的教学方式,既要面对优生,也要面对后进生,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不同程度的要求,课堂练习要分层次进行,课堂上教师不点名提问题,而是鼓励学生自愿、争先回答,搞好课堂气氛,使学生心情舒畅地参与教学活动。2.课下作业采取“灵活式”改变课下作…  相似文献   

18.
<正>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时应站在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角度,依据课标对教材进行二度创作。"创作"的抓手即是学生本节课应达成的学习目标,这一"抓手"的确立需要教师在备课时精心、周密地思考。因为学习目标既是学生学习的内容,又是测量学生是否完成学习任务的尺子,即学习目标应该具有可观性、可测性和评价性。由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的差异,在确立目标时还要有步骤,分层次地从知识、能力到理论的运用逐步加深。不  相似文献   

19.
高中信息技术课是一门基础的、应用层次的课程。与其他学科不同,信息技术课程不但要求学生掌握基础常识和基本操作,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自学、灵活应用、创新及协作能力。传统的"教师讲,学生练"的教学模式是不能够满足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传统的“教师讲,学生练”的教学模式是不能够满足培养学生综合能力这一最终教学目标要求的,寻求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很有必要。笔者结合多年的信息技术教学感悟,设计“分组式任务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20.
复式教学是指在同一课堂里,一个教师要教两个或两个以上年级的学生两门或两门以上学科。因此复式课的教学任务或教学目标具有多端性,教学结构和教学过程具有“动”、“静”交替性。怎样搞好小学复式阅读教学呢?一、课前整理阅读目标课前,教师要根据大纲对各年级阅读的要求,将几个年级的教材、教参的阅读内容分阶段、分册、分单元整理成具体的、明确的、可操作的训练目标。不管对哪个年级进行哪项目标训练,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能力、学习方法等方面的最近发展区作合理的预测,以便确定目标时,从学生的现有水平出发指向发展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