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单从题目上看,这篇小说就够新颖别致的了。在已经习惯于男高女矮结合的现实社会中,特别是以团结大楼几十户住家的世俗眼光看来,这个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实属“另类”,因为这一对夫妇的身材、相貌都很不成比例:女高男矮、女瘦男胖。不过,题目只是小说魅力的一个窗口,读完掩卷,不仅为习惯性偏见的冷似利刃与文革动乱期间的打击摧残感到吃惊,为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在双重压力叠加下的执着坚守深深震撼,同时也不得不佩服作家洞察世事的“火眼金睛”,对市侩污浊心理剖析的细致入微。  相似文献   

2.
小说《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写于“文革”之后的1982年,讲述的是主人公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两个普通人的爱情悲剧,属于“伤痕文学”。按照单元目标要求,笔者把小说的人物与环境要素进行糅合,避开简单意义上的“文革”这一特殊的环境影响人物及人物对环境具有一定的反作用,深入探究人物、人性的变化,对文本的问题探究向纵深处挖掘,体现出教学者对文本的研读分析及感悟。一、坚贞爱情之挽歌小说叙述了团结大楼中一对高妻矮夫的悲  相似文献   

3.
冯骥才是我国当代著名的作家和画家,他的作品题材广泛,形式多样,给人印象最深的当属描写我国文革时期的一对生死与共、患难相随的夫妇的《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以及以天津、北京一带市井民俗文化为题材的《三寸金莲》和《神鞭》等作品。  相似文献   

4.
冯骥才是我国当代著名的作家和画家,他的作品题材广泛,形式多样,给人印象最深的当属描写我国“文革”时期的一对生死与共、患难相随的夫妇的《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以及以天津、北京一带市井民俗文化为题材的《三寸金莲》和《神鞭》等作品。然而1997年,他的笔锋一转,  相似文献   

5.
《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属于短篇小说中的长文,基于"长文短教"的考虑,把赏析典型环境描写来作为课堂教学的"抓手",先理出小说地点、人物以及人物之间的关系等要素,"牵一发而动全身",以赏析典型环境描写为主线,以品读裁缝老婆的个性化语言为重心,引导学生品赏小说"环境即主题"的构思艺术。  相似文献   

6.
手镯     
周海亮 《课外阅读》2009,(24):25-26
女人蹲在邮局前的台阶上,手里捧着一副手镯。手镯用白玉打磨而成,湿润、光滑,自得像纯净的雪,两只手镯轻碰,清脆悦耳,那是女人年轻岁月的歌声。手镯是丈夫送她的,女人仍然记得丈夫送她手镯时的兴奋与腼腆。丈夫走得早,大夫说他积劳成疾。手镯于是成为女人与丈夫亲近的唯一方式。  相似文献   

7.
小说的眼睛     
<正>绘画有眼,诗有“诗眼”,戏有“戏眼”。小说呢?是否也有一个聚积着作品的全部精神,并可从中解开整个艺术堂奥的眼睛呢?我曾经找到过一个小说的眼睛,就是《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中的伞。我在一次去北京的火车上遇到一对夫妻,由于女人比男人高出一头,受到车上人们的窃笑。但这对夫妻看上去却有种融融气息,使我骤然心动,产生了创作欲。  相似文献   

8.
小雪,IT工程师。小雪来倾诉,是因为丈夫出轨。但在近一个小时的倾听中,我发现这个高学历、高智商、高收入的女人在遭遇丈夫出轨事件之前,已经遭受了多年的  相似文献   

9.
令丈夫厌倦的女性1、在众人面前数落大夫的女人。2、胸无点墨却心安理得的女人。3、仅仅会代替电饭锅、洗衣机工作的女人。4、爱情极端自私,整日盯梢丈夫的女人。5、忽视丈夫的位置,感情天平过于倾斜到孩子边的女人。6、不会包涵大夫过失的女人。7、缺乏深沉含蓄...  相似文献   

10.
周伟老师执教的《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观摩课,教学流程呈现出清晰的"双线结构":以"学讲活动"的"新课导入—预习交流—问题研讨—意蕴探究—总结升华"的教学环节为明线,以"聚焦语用"的"写了什么—怎样写的—怎样写得这样精妙"的赏读能力为暗线,经纬交织,层层推进。当然,仍有一些教学细节需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1.
为了尊严     
在一场家园保卫战中,丈夫骑着女人饲养的马上了战场。不久,丈夫独自回来了。女人问:马呢?丈夫说:留在了敌人阵地上。女人说:我为你丢了马而独自回来感到羞愧。女人于是独闯敌营,试图要回自己的马。敌方军官很惊讶,说:你不怕死吗?女人说:为了要回我的马,死也值得。敌方军官问:我用宝剑换你的马呢?女人说:不行。用黄金呢?不行。用城堡呢?不行。敌方军官很是不解,问:仅仅是为了一匹马吗?  相似文献   

12.
冯骥才,男,浙江宁波人,中国当代作家和画家。1942年生于天津。已出版各种作品集近五十余种。其中《啊》《雕花烟斗》《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神鞭》《三寸金莲》《珍珠鸟》等均获全国文学奖。《感谢生活》获法国“女巫奖”和“青年读物奖”,并获瑞士“蓝眼镜蛇奖”。由《炮打双灯》改编的同名电影获“夏威夷电影节”和“西班牙电影节”奖。作品被译成英、法、德、意、日、俄、荷、西等十余种文字,在海外出版各种译本三十种,其中英译本五种。  相似文献   

13.
短篇小说《世上最丑的女人》是奥尔加·托卡尔丘克最早译介至国内的作品之一,讲述了马戏团经理和"世上最丑的女人"之间怪诞的"爱情"故事."世上最丑的女人"被身为马戏团经理的丈夫作为展品四处推销,成为观众凝视的对象,在凝视中成为非人的客体,并作为商品在推销、展览过程中产生其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成为丈夫谋利的工具,直到其因病去...  相似文献   

14.
《现代语文》2005,(9):11-11
女人与丈夫共苦多年,一朝变富,丈夫却不想与她同甘了。他提出离婚,并执意要儿子的监护权。为了夺回儿子的监护权,女人决定打官司。她抛出自己的底线:只要儿子判给自己,其他什么都可以不要。开庭那天,男方说女人身体差,不宜带小孩,并拿出她以前的住院病历当物证。女人出示前几天由某大医院开具的体检结果,驳倒了男方。他又说女人欠巨额外债,没有经济能力抚养儿子。女人马上出示男方恶意转移财产、转嫁债务于自己的商务调查函,又一次越过了他的陷阱。  相似文献   

15.
贞节观是中国古代社会伦理道德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对女性贞操问题的单方面要求。通过明清拟话本小说中出现的大量贞节烈女形象,我们可以窥探到塑造这些女性形象的男性作家对于贞节观的再解读。中国古代男性作家对于贞节观的理解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征,即无条件服从性,兼顾性,以保全丈夫利益最大化为目的,既渴望爱情、又要女人贞节。  相似文献   

16.
生产是上帝赋予女人的天职,怀孕是女人最伟大的时刻,每个女人都希望能在父母、丈夫的呵护及期待下,度过安祥、快乐的十月怀胎期。然而,从我们长期与孕妇的接触中,我们发现牙痛常是女人这段美好岁月的破坏者,眼看着原本慈祥安和的伟大孕妇,被牙痛折磨得哭丧着脸而无从着手,实在是我们最大的遗憾。  相似文献   

17.
笑翻天     
谁的话多丈夫在看报纸时注意到一条消息:研究表明,女人比男人话多。上面写着:男人每天说15000个字,而女人每天要说30000个字。丈夫平时就抱怨妻子话太多,这次他要证明这一点,于是他得意地给妻子看了报上的这项研究。  相似文献   

18.
美国女人想做母亲,而且乐意做母亲.她们在怀孕、生孩子时,都有相当一段时间不工作,把孩子和丈夫看得高于一切,而且她们把自己在丈夫、孩子心中的形象看得很重,也在不断重塑自己的形象.  相似文献   

19.
我记得有一道让很多男士头痛的两难命题:“母亲和媳妇落水,先救哪个?”这道题常被女人拿来两问自己的丈夫,以求从答案中推断出丈夫爱自己多些,还是爱母亲多些。因为这,我很同情这些夹在媳妇、母亲间难做人的男士。可让我疑惑的是,像这样的两难选择题却频频出现在语文试卷中。  相似文献   

20.
恭维也流行     
市面流行恭维。那是一种不费力、不费钱、甚至不费神的投资。见到女人,你只管说她漂亮。她瘦,你说她苗条;她胖,你说她丰满;她高,你说她形象突出;她矮,你说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