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编者推荐:此文以"思念"立骨——旅行家与流浪汉的共同点——在"思绪"后引出旅行家与流浪汉的"分歧",而后找出其共同点"思念",进而导出"旅行家可看作流浪汉,流浪汉也可算作旅行家"和"旅行可看作流浪,流浪可看作旅行"等超常语句——确立角度,自圆其说。  相似文献   

2.
提起国际上通用的阿拉伯数字,人们自然会联想到它是由阿拉伯人首创,并被阿拉伯民族一直沿用。然而,事实却不是这样。包括0在内的十个数字符号,实际上是由印度人发明的。大约在公元760年,印度的一位旅行家来到阿拉伯的首都巴格达.把带来的印度天文学著作《西德罕塔》献给了阿拉伯国王  相似文献   

3.
"南方丝绸之路",是人们对古代从四川经云南到缅甸、印度等国道路的雅称。1287年前后,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沿这条道路,从成都经云南到缅甸出使。在《马可波罗游记》中,记载了他此次旅行的亲身见闻,包括沿途居民的饮食习俗。马可波罗讲述的见闻,得到历代有关记载的证实,因此成为宝贵的历史资料。  相似文献   

4.
中世纪一些西方旅行家以猎奇心理介绍了西藏的习俗和民族特征,他们并未亲自进入西藏,有关西藏的记载既是东西方社会各种传言的糅合,也注入了旅行家想象的成分。在文化差异的观看背景下,西藏与西方异质的社会类型使其最终被建构得极富"异国情调"。有关西藏的记载既可以反映旅行家的心理和经历,也影响了此后西方对西藏的认识,甚至还成为近代西方人进入西藏的动力之一。  相似文献   

5.
在近现代,特别是16-17世纪的欧洲旅行家的记录中大量出现了这样一种描述:印度焚烧寡妇是对女人毒害丈夫这样一种行为的惩罚。本文通过对近现代印度和欧洲的考察,试图证明欧洲人的的这种描述只不过是缓解当时两性间紧张关系的一种社会安全阀机制而已,通过这种机制,男人与女人间的敌意得以缓解,两性关系得以维持。  相似文献   

6.
在近现代,特别是16—17世纪的欧洲旅行家的记录中大量出现了这样一种描述印度焚烧寡妇是对女人毒害这样一种行为的惩罚。本通过对近现代印度和欧洲的考察,试图证明欧洲人的的这种丈夫描述只不过是缓解当时两性间紧张关系的一种社会安全阀机制而已,通过这种机制,男人与女人间的敌意得以缓解,两性关系得以维持。  相似文献   

7.
说起动物界的旅行家,很多人都能随口说出一大串。像飞翔的小燕子,冬去春来,南来北往;还有一种鲫鱼,靠吸盘吸附在另一种鱼身上畅游大海,称它们为旅行家是名副其实的。可是,说起植物界的旅行家,知道的人就不多了。  相似文献   

8.
小肥肥国王走出结巴矫正所,又和小问号、小精灵去找他的大鼻子。有人看见一个东西在旅行家门前跳来跳去,很像一个大鼻子。他们找到旅行家的住处,得知大鼻子也想跟旅行家去周游世界,可是旅行家不答应,大鼻子就在门外徘徊,见小肥肥他们过来,吓得哧溜钻进了门缝,跳进了旅行家的大皮箱,钻进了衣服里。这回看你往哪跑!小问号看得清楚,赶紧敲门!叔叔,我们是来找鼻子的。真的,我看见了!有事吗?件衣服旅丢行进家皮把箱最,后锁一上,提着走了出来,理都不理他们。我可没时间听你们编瞎话!小问号在旅行家身上怎么也找不到钥匙,于是他们来到一家锁匠铺,锁…  相似文献   

9.
每月文题     
刘玉真 《语文教学之友》2008,(12):F0004-F0004
一位环球旅行家遇到了一个流浪汉,旅行家问流浪汉:“你为什么不找份工作?”流浪汉说:“我懒散惯了,还是现在这样自由自在好。你是干什么的?”旅行家说:“我在作环球徒步旅行。我已经走了两年六个月零五天了,估计还有七八天的路程就到目的地了。流浪汉吃惊地问:”啊,同样是异乡漂流,为什么我们之间差距那么大?”旅行家回答:“因为我在一步步追求,而你却在一天天地打发日子。”  相似文献   

10.
循思路读《族行家树》文/李竺蔓《旅行家树》是一篇寓意深刻的状物散文,文章的思路是:描写旅行家树的外形美→描写旅行家树的内在美→作者的联想。教学时应紧扣讴歌旅行家树“造福于人”这一中心,顺应文章的思路,设计教学步骤。一、感情朗读,了解旅行家树的外形美。...  相似文献   

11.
“大唐西域记”十二卷,唐玄奘法师口授,沙门辩机笔录,于公元646年(贞观二十年)七月间完成。这部书详细地、生动地记载了玄奘在中亚、印度各国游历时所见到和听到的一些情况,它是一部研究中世纪中亚细亚、巴基斯坦、尼泊尔、锡兰和印度溶地区的历史、地理、生产状况以及宗教习俗的重要著作。玄奘(约600—664)本姓陈名(?),河南缑氏(偃师县南)人。他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佛教大师,也是我国著名的旅行家和翻译家。他为了研习佛典,曾不避艰险去印度留学,达十七年之久。玄奘在公元629年(贞观三年)离开唐朝首都  相似文献   

12.
大概中国的每个小学生都写过"我的理想"的作文。小时候,我心比天高,不爱家乡,满心满意地向往远方和变动,一会儿想做记者、旅行家,一会  相似文献   

13.
《旅行家树》教学谈□河北丰南市第一实验小学赵凤芹小学语文义务教育教材第8册《旅行家树》这篇阅读课文,是情文并茂的状物言情佳作。作者抓住生长在非洲的旅行家树的特点,用通俗的文字介绍给读者,使人对这种难得一见的树产生了由衷的敬爱之情。教学时,我根据本文特...  相似文献   

14.
旅行家贝小贝很想要一个新同桌。不过,那已经是前天的事情了,今天她的兴趣转移了,她对同学说,她要当一名旅行家,因为姑姑送了她一个带拉杆的书包,它看上去非常像一个旅行箱。  相似文献   

15.
冷战结束后,印度推出"东向政策",调整印度与东南亚、东亚国家之间的关系,以摆脱国内的政治、经济困境,提升印度在国际上的影响力.本文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分析了印度实施"东向政策"的历史基础和现实动因,兼谈了印度"西进"的收益,得出"东向政策"是印度理性选择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16.
6月19日晴很久以前,在一个茂密的大森林里,住着五个神奇的小精灵。树精灵"绿森"年长,最有威信;花精灵"香朴"总是衣着整洁,美丽动人;石精灵"硬朗"是个老顽童,整天拿着玩具儿,笑呵呵的;土精灵"泥拉"食欲总是那么好,所以他很胖;水精灵"嘀嗒"则是个旅行家,游遍了大江南北。  相似文献   

17.
旅行时光     
《海外英语》2011,(12):34-34
大家都知道马可·波罗是世界著名的旅行家,他在中国游历了17年,写下著名的《马可·波罗游记》,成为向欧洲介绍中国的第一人。这位伟大的旅行家曾经有怎样的经历呢?不妨来看看。  相似文献   

18.
19世纪末,欧洲的民族主义思潮给英属印度的两大宗教族群——印度教徒与穆斯林带来了灵感,他们逐渐有了现代政治的意识,并开始在英帝国提供的舞台上学习现代政治。时任英印总督寇松推行了一系列改革,其中争议最大的就是1905年孟加拉分割。它打破了自1857年兵变风波之后印度民族主义长期"蛰伏"的局面,开启了印度民族主义运动的大门。孟加拉分割对印度民族主义产生了较大影响:印度的"自我意识"觉醒了;国大党从幼年逐步走向成熟;穆斯林与印度教徒的敌对意识加深了。  相似文献   

19.
青春诗叶     
我们学习了《时间的脚印》(初中语文第四册第12课),高士其爷爷告诉我们:时间是最伟大的旅行家,我们追随这位旅行家去寻找时间的脚印……下面这组诗,就是同学们对“时间”的美好想象。  相似文献   

20.
高等教育是印度教育的名片。印度对高等教育的治理进行了广泛探索,其治理变革在印度高等教育的跨越式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印度高等教育治理进程的核心即不同利益相关者权力结构的演变。在经历殖民控制、集权管理、逐步分权和多元共治的四次变革后,印度高等教育最终形成了政府、大学、市场、社会共同参与的治理体系;其治理结构由外部(政府、市场、社会相结合)和内部(大学自治)两部分构成,契合教育治理"多元主体""合作""共治"的本质要求。印度高等教育治理的基本逻辑回答了治理的起点、内容和目标等问题。大学"自治"是印度高等教育治理的逻辑起点,多元"共治"是治理的逻辑核心,通过多元"共治"走向教育"善治"则是印度高等教育治理的最终落脚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