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特别提示:成功的理由个个相似,失败的原因彼此不同。高考考试一考知识,二考能力,三考心理素质,三者缺一不可,一些考生败就败在了心理素质与考试技巧上。 相似文献
3.
4.
考前:轻松准备篇 一、心理准备 高考在某种程度上是毅力的较量,是心理承受能力的较量.只有做好心理准备,才能精力充沛,心境平和,考试时得心应手,应付自如.主动化解对考试的抑郁,调节考试迫近的紧张心理及摆脱考试恐惧,以良好的心情去面对考试,这样才能轻松"迎战",在考场上发挥出较高水平,考出好成绩. 相似文献
5.
直到今天,基础教育领域以应试为导向的现状并未得到彻底扭转。应试导向的教育现象背后有深刻的心理、社会和教育体制上的原因。改变教育的应试导向是一项教育工程,也是一项心理和社会工程。改革的理念和措施包括树立"先利社会"的精英意识和"利己更利社会"的大众意识;信守"关怀"为教育之始,"委任"为教育之终的理念;努力创建"精英与平民共处的和谐型社会",并持续为学生提供"品质与多样共存的支持型教育"。 相似文献
6.
走过高考,少了几分稚嫩,多了几许从容;少了几分盲目,多了几许坚定.如何面对高考,如何调整自己的心态,我将自己走过的路一一记录. 相似文献
7.
考场如战场,“七分靠水平,三分靠发挥”,有勇,也须有谋。要在高考有限的时间内发挥出自己应有的才华,考生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答题技巧,注意走出几个误区,或者说要懂得怎样的答题技巧能帮助自己在最大程度上多得分,这对考生无疑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8.
高永金 《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2004,(5):4-5
虽然近年来高校不断扩招 ,使得一半考生能上大学 ,但并非每位高中毕业生都能顺利地进入大学继续深造 .因此 ,“黑色六月”的高考 ,仍牵动着千百万学生、家长和教师的心 ,仍吸引着社会各阶层人士的关注 ,短期内 ,高考还不会宽松 ,竞争的气氛和拼搏的氛围依然很浓 .又因高考是选拔人才的重要考试 ,关系到考生的前途和今后事业的发展方向 ,所以考生往往心理压力很大 .可以这样说 ,高考不仅是知识的竞争 ,能力的竞争 ,更是心理素质的竞争 .不少考生由于缺乏考试的心理准备 ,忽视了考试心理状态的调适 ,考试时常常不知所措 ,抑制了自身潜能的正常… 相似文献
9.
宋玉梅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9,(3):74-74
考试是一门学问,如何提高考试成绩,做到在考试中能正常发挥,这里边有很多问题值得研究,除了扎实的基础知识,熟练的基本技能,和常年累月的刻苦钻研中培养起来的学习能力,同时也取决于临场发挥。下面,我结合高中数学学科的特点和高考阅卷的经验谈谈应试的策略。 相似文献
10.
11.
教育的应试与应试教育,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教育的应试功能,是从有了教育这一行为就开始存在的,是教育的根本属性;而应试教育则是教育的应试功能畸形发展的结果.所以我们必须正确认识这两个概念,切不可混为一谈. 相似文献
12.
教育的应试与应试教育,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教育的应试功能,是从有了教育这一行为就开始存在的,是教育的根本属性;而应试教育则是教育的应试功能畸形发展的结果。所以我们必须正确认识这两个概念,切不可混为一谈。 相似文献
13.
高考是以学科知识和能力为主的选拔考试,它具有很强的学科教育特点,这种学科教育特点和教育规律,尤其值得我们一线教师关注和探讨。下面我就本人在长期物理教学过程中关于组织学生备考和应试方面的一点体会总结如下,希望能对2011年的考生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4.
15.
高考化学答题规范和应试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8年高考是江苏省实行新课程标准后的首次高考,它将根据考生选科成绩的排名来确定其等级。可以说,新的高考模式对考生应试能力的要求在增强,高考不再只是考生知识和能力的竞争,更是考生心理素质、解题策略与技巧的竞争。为尽可能减少非知识性因素造成的失误,考生需要以稳定的心态应对高考,从变化的角度审视每一道考题。 相似文献
16.
在政治高考中,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水平,取得最佳成绩,是每位即将步人高考的考生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从历年的考试结果来看,都有相当一部分考生认为自己平时勤奋学习,刻苦攻读,基本功较为扎实,却没有考出好成绩。究其原因,主要是没掌握好应试技巧。现结合本人多年的高三教学经验,从以下几方面谈一谈考生应掌握的应试策略和步骤。 相似文献
17.
在政治高考中,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水平,取得最佳成绩,是每位即将步人高考的考生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从历年的考试结果来看,都有相当一部分考生认为自己平时勤奋学习,刻苦攻读,基本功较为扎实,却没有考出好成绩。究其原因,主要是没掌握好应试技巧。现结合本人多年的高三教学经验,从以下几方面谈一谈考生应掌握的应试策略和步骤。 相似文献
18.
19.
高考的强烈竞争性,使部分考生的个性因应试过程中的各种挫折而受严重破坏和损伤。个性损伤的出现,不仅给应试者的身心健康带来极大危害,而且还会对其今后的学习、生活造成难以弥补的影响。必须关注考生的个性损伤,探寻个性损伤的原因,加强个性损伤的预防和矫治。 相似文献
20.
马晓丹 《山西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14,(1):98-100
高中教育应致力于解放和发展学生主体的能动性和自觉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促进教育公平和均衡发展。消除高中教育应试倾向,必须优化教育管理体制和教育评价机制,坚持以学生需要为本,坚持多样化发展,走小型学校创建之路,办人民满意的基础教育。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