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自信心是一个人成才所必备的良好心理素质和健康的个性的品质,也是一种重要的非智力因素。本文阐述了自信心在学生心理发展中的重要意义,并论述了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提出了科学评价学生,肯定学生的努力和进步;面向全体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特长,让每个孩子都有获得成功的机会;运用鼓励的方法培养孩子的自信心,让学生在成长的道路上走好每一步。  相似文献   

2.
新课改要求不断强化对小学科学教学的评估与投入,小学科学教学是培养学生科学兴趣,体验科学过程,发展科学精神,培养探究能力的主要目标,小学教师要积极引导与培养孩子的良好预习习惯,注重引导孩子体验实验过程,同时也注重自身知识的积累与综合素质的提升,教师应具有深厚的教学功底和丰富的知识,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3.
李洋 《华章》2011,(33)
培养良好的练琴习惯于孩子学琴位于同等重要的地位.因为这一阶段是培养学生初步理解音乐、发展音乐想象力、正确表现音乐,同时也是学习钢琴弹奏方法和演奏技巧的初步阶段.因此,在孩子学琴过程中,既要培养孩子勤奋和刻苦的学习态度,又得让孩子养成科学的练琴方法和习惯.  相似文献   

4.
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语文素质是语文教学改革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小学语文素质教育的任务主要表现在:一是教育学生会读课文,教给孩子读书方法;二是培养孩子良好的读书习惯,养成良好的道德情操;三是促进学生能力素质的发展。简言之"教育、教养、发展"。  相似文献   

5.
小学一二年级的童话教学能够促进学生良好阅读兴趣和语文能力的发展。走进童话主人公的内心世界,可以提升孩子的想象能力;品味童话主人公的举止行为,可以培养孩子的理解能力;迁移童话故事语言的表达方式,可以培养孩子的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6.
《教育科学论坛》2009,(2):F0002-F0002
学校抓住德育、教学、科研和人文环境四大发展领域,促教师队伍建设,促学生全面发展,扬峰填谷,保障师生的“精彩纷呈”。学校围绕“培养好习惯,成就好人生”总目标,创新德育,以“国学”教育为载体,培养孩子的文明礼仪习惯,  相似文献   

7.
学校抓住德育、教学、科研和人文环境四大发展领域,促教师队伍建设,促学生全面发展,扬峰填谷,保障师生的“精彩纷呈”。学校围绕“培养好习惯,成就好人生”总目标,创新德育,以“国学”教育为载体,培养孩子的文明礼仪习惯,  相似文献   

8.
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以培养学生科学素质为宗旨的义务教育阶段的核心课程。在新版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将全面提高每一位学生的科学素质作为科学课程的核心理念。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关注每一个孩子,让他们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感受科学的重要性,如何培养学生终身的探索乐趣、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初步的科学实践能力,对学科教师提出了挑战。  相似文献   

9.
好的学习习惯是孩子一生的资本。数学的学科特点就是科学、严谨,要想学好这门学科,需要孩子拥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学生的指导体现在听、看、说、想之中,这些指导是培养学生良好数学学习习惯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融科普知识于历史教学中,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①从历史了解科教发展,培养学生的科学创新能力;②科学地学习历史,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③突出学科特点,增强能力培养;④通过科普教育,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相似文献   

11.
正一个成功的班主任,必须是有理想,爱学生,能为学生的成长奉献出身心,具有做好班级工作的各方面才能的人。搞好班主任工作,应着眼班级整体发展,建立一个优秀的班集体,除开展好一些常规工作外,还应做到以下几点。一、细节造就习惯"爱孩子,就要为孩子的一生着想;爱孩子,就要为孩子的一生奠基。"我深信:行为日久成习惯,习惯日久成性格,性格日久成命运,引导学生把握自己的命运,就必须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培养良好的习惯就必须从学生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抓起,这是培养习惯的着力点,也是培养学生的落脚点。对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卫生习惯、品德习惯、团结友  相似文献   

12.
樊飞 《辅导员》2012,(Z2):46-47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深入开展素质教育的集中体现,素质教育归根结底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载体。小学语文是学生接受基础教育的工具学科,它的外显性、累积性、实践性、广域性、开放性等特点要求小学语文教师一定要用发展的眼光关注学生"文学、信息、交际、意志、鉴赏"等多元素养的培养。立足校本生本现状,结合家庭教育实际,合理、科学、有效地开展"三心"系列活动,促学生语文综合素养有效提升,为孩子终身发展助力。  相似文献   

13.
巴金说:"孩子成功教育从好习惯培养开始。"养成良好的学习数学的习惯,使学生的知识掌握得更扎实,思维逻辑更严密,做题方式更科学,这都有助于提高数学成绩。要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要多从正面引导,让学生知道什么是好习惯;要搭建平台,让学生持之以恒练就好习惯;要重视榜样力量,通过树立榜样,让学生习得好习惯。  相似文献   

14.
武晶晶 《考试周刊》2014,(77):17-17
全面贯彻落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让科学育儿知识真正深入家庭。"以区域活动为载体",通过活动向家长传播理念。时代的发展需要培养新世纪人才,良好的个性发展是孩子成才的基础,区域活动是培养孩子良好个性的有效途径,它对孩子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好习惯的培养对孩子的学习和孩子的一生都很重要。培养孩子的好习惯,最好从小学阶段开始做起,那么,怎样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呢?笔者在实践中,有以下几种做法:一、培养学生提前预习的习惯;二、培养学生认真书写的习惯;三、培养学生勤于动笔的习惯;四、培养学生质疑发问的习惯;五、培养学生勤查工具书的习惯;六、培养学生定期复习整理的习惯。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对J省三所高师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艺术技能培养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目前高师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艺术技能的培养面临学生基础薄弱、课程设置不尽合理和教学资源紧缺等问题.据此,研究者提出了以下建议:改革招生考试方式,将艺术技能纳入考核指标;完善培养方案,科学建构课程体系,注重实践教学;“以赛促练”,营造良好的专业学习氛围;丰富教学资源,为学生艺术技能的培养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7.
小学一年级新生经常出现入学适应性问题。这是与孩子的身心发育过程密不可分的。学校教师应该与家长一起,运用科学的方法,解决孩子的心理问题,培养其良好的心理素质,让学生顺利地适应小学生活。  相似文献   

18.
在小学阶段培养良好作业习惯能够使学生受益终身。在当今中国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社会主义价值观和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及国家创新性人才要求等指导思想下,基于小学阶段培养目标及相应规章制度,拟定了小学生作业习惯的评价标准。该标准主要分为作业前、作业中和作业后习惯三大维度,并提出相应的具体指标及各指标权重,为今后实践研究提供量化标准。该标准旨在以评促学,有的放矢地帮助孩子培养良好的作业习惯,提升其自主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19.
开展思辨性写作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提高学生思辨意识,促进学生思维发展与提升。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开展思辨性写作教学的具体路径如下:语句转述,奠定思辨性写作基础;站稳立场,明确思辨性写作思路;小组合作,编撰思辨性写作素材;以读促写,培养思辨性读写能力。  相似文献   

20.
正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以培养学生科学素质为宗旨的义务教育阶段的核心课程。在新版小学科学课程标准中,将全面提高每一位学生的科学素质作为科学课程的核心理念。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关注每一个孩子,让他们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感受科学的重要性,如何培养学生终身的探索乐趣、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初步的科学实践能力,对学科教师提出了挑战。在现行的课堂教学中,一个教师要面对40多个学生。事实上这种教学模式在科学课的教学中存在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