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占炬 《师道》2013,(6):15-16
复旦大学"4.1投毒案",让该院2010级硕士研究生黄洋失去了年轻灿烂的生命。据上海警方公布的调查结果,犯罪嫌疑人、舍友林某因生活琐事与黄洋关系不和,心存不满,经事先预谋,将其做实验剩余的剧毒化合物二甲基亚硝胺注入宿舍饮水机水槽,致使黄洋中毒身亡。  相似文献   

2.
Cherry Huang 《大学生》2013,(11):35-35
正黄洋,复旦大学2010级医科研究生,2013年4月1日,黄洋因为恶心、呕吐、发烧等症状到医院就诊,4月15日夜间,复旦大学微博正式公布黄洋中毒的消息,17个小时后,黄洋被宣告死亡。经警方介入,黄洋的死因被确认为同寝室同学林某投毒,最初,公众把焦点集中在了林  相似文献   

3.
黄某是某中学的一名初三学生(15岁),因时常出语不文明,在学校期间与同学关系不太融洽。某日下课,他因出言侮辱别人,和同学争吵了起来。纪律委员林某阻止了他,并将情况报告给了班主任,班主任严肃地批评了黄某,并让黄某作了自我检讨。黄某自认为“失了面子”,因此对林某怀恨在心。2004年5月,黄某在观看录像时得到“启发”。他在家用电脑打印了许多字条,其内容直接针对林某,说林某与同年级的某男生有不正当的男女关系。天黑的时候,黄某把这些字条张贴到了林某家附近以及学校的门口。第二天林某上学时,同学们议论纷纷,个别同学看到林某平常和该…  相似文献   

4.
2013年4月16日15时23分,复旦大学2010级硕士研究生黄洋经抢救无效,在附属中山医院去世。同日上午,上海警方证实,黄洋同寝室的林某有重大作案嫌疑。
  2010年,复旦大学校长杨玉良曾在第四届复旦基础教育论坛上批评学生中的功利化倾向,他说:“我们培养的学生,要有对个人、对整个国家、对人类的责任感。如果学校教育只注重知识,不重视德性培养,那么培养的人越有知识,越可能成为社会的祸害。”
  此次复旦发生的投毒事件,恰在某种程度上印证了杨校长的话。只看重知识教育,其他诸如人格教育、生活教育、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等都被忽视,是目前我国教育存在的普遍问题,一个优等生,很少有老师或家长会去关注他的品德是否优良、心理是否健康、人格是否健全。而我们的教育,在培养人才方面,首要的目标,到底该是什么?如何才能避免诸如复旦研究生投毒案这类“培养的人越有知识,越可能成为社会的祸害”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赵署先 《教师》2013,(25):125-125
2013年4月16日下午,复旦大学通过其官方微博发出通报称该校2010级硕士研究生黄洋同学被同寝室林某投毒抢救无效死亡。受害人黄洋是复旦大学医学院2010级的在读研究生。据悉,他不久前在考博过程中成绩位于耳鼻喉科第一名.刚获得直升博士的机会。在同学眼里.黄洋是一个非常有想法,为人慷慨且成绩优秀的人。  相似文献   

6.
据《中国青年报》10月16日报道:9月26日中午,湖北省大冶市年仅12岁的黄某和同班的4名同学私自到距离学校200米的一处鱼塘内游泳。在此期间,黄某因体力不支,在水中挣扎,生命垂危。已上岸的4名同学看到后,其中一名哭着要喊救人,而另一名则制止说:“如果现在喊人,老师会知道我们私自游泳。”4名学生正在犹豫时,黄沉入水底,不幸溺水身亡。因为害怕老师和父母责备,他们将黄某的衣服藏在离水塘300米远的一块南瓜地里,随后一同返回学校。直到黄某的家人报案,警方才将其尸体打捞出水。 读过这则报道后,笔者的心情一直无法平静。《…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刚刚一审结束的复旦大学研究生林某以投毒方式故意杀害室友的热点案件入手,简要的讨论限制死刑在我国的司法适用以及现阶段我国限制死刑的途径,提出了限制死刑理论和观念要通过热点案例传达的观点,并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比分析复旦大学2011年与2007年研究生“三助”工作基本状况,梳理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后“三助”工作的发展变化,分析了目前研究生“三助”工作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对研究生“三助”工作的发展方向和路径进行了思考.  相似文献   

9.
案件回放2010年12月,黄某进入某投资够公司工作,双方签订期限自2011年1月1日起的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2011年10月27日,黄某以家庭原因和自己个人计划为由,向公司提出书面辞职。2011年11月3日,公司人力资源部确认已收到黄某的辞呈及公司上级主管的批准,并要求黄某按照公司规定程序办理离职手续,并确认黄某最后工作日为2011年11月27日。2011年11月27日下午,黄某至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就诊经诊断为见淋巴细胞,未见肿瘤细胞,医嘱建议休息4天。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人们心目中的“天之骄子”,象牙塔里的无忧少年。可是,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自杀事件却与这些学生们扯上了原本不该有的关系。大学生自杀的事件经常在各种媒体上可以看到:2003年4月16日,北师大一名研究生跳楼自杀;2002年1月16日,暨南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本科生黄某在家里跳楼自杀;2001年12月31日,  相似文献   

11.
《甘肃教育》2006,(3A):64-64
她本科毕业于北大中文系,被保送到复旦大学读研究生。她曾是北大、复旦BBS“鹊桥”版的红人,“做媒”是她最大的爱好。她的妈妈和奶奶也是老家有名的“媒婆”。两年前,她创办了“世纪佳缘”婚恋交友网站。去年毕业后她没有找到工作,便在自己的网站做起了专职媒婆。  相似文献   

12.
案情简介2008年12月30日,黄某进入上海某投资公司工作,双方签订期限自2009年1月1日起的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2009年10月27日,黄某以家庭原因和自己个人计划为由,向公司提出书面辞职。2009年11月3日,公司人力资源部确认已收到黄某的辞呈及公司上级主管的批准,并要求黄某按照公司规定程序办理离职手续,并确认黄某最后工作日为2009年11月27日。2009年11月27日下午,黄某至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就诊,经诊断为见淋巴细胞,未见肿瘤细胞,医嘱建议休息4天。当天中午,黄某向公司发出电子邮件,邮件内容为"今天是我的最后工作日,但公司与我的正式解聘日尚未确定。而我也因为工作太忙一直没有时间去体检。在体检结果出来后,我将讨论并决定正式解聘日。"2009  相似文献   

13.
近日,"警民直通车一上海"发布微博称:上海警方以涉嫌故意杀人罪向检察机关提请逮捕复旦大学"4·1"案犯罪嫌疑人林某。林某仅因为生活琐事而心存不满,竟用剧毒化合物毒死同学,这样的冷面铁心令人唏嘘。但穿透事情背后,我们不难发现,生命教育是个不得不重视的话题。生命教育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概念,泰戈尔说过:"教育的目的应当是向人类传送生命的气息"。关注生命,培养生命意识,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人本化教育的体现。语文学科是落实生命教育的显性学科,重在引导学生热爱生命,建立生命与自我、生命与自然、生命与社会的和谐关系,学会关心自我、关心  相似文献   

14.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3):F0002-F0002,F0003,F0004
复旦大学在外国留学生培养和汉语国际推广方面有着半个多世纪的历史。新中国成立后复旦大学接收的第一位外国学生是曾任日本东洋大学文学教授的今富正巳。后又接收过前苏联、越南等国的留学生。1965年8月,学校成立“外国留学生办公室”,负责留学生教学和管理,后因“文化大革命”而中断。1974年恢复接收外国留学生。20世纪80年代后,来复旦大学学习的外国留学生人数逐年增长。为适应留学生事业迅速发展的需要,经国家教委批准,学校于1987年5月正式组建教学、管理、后勤服务三位一体的“国际文化交流学院”,其机构设置相应分成教学科研、行政管理、后勤服务三大板块。  相似文献   

15.
坐了43小时的火车,重庆一中毕业生杨虹波终于走进了梦寐以求的复旦大学校园。可他没有想到自己马上被“遭遇”了两次惊喜:先是遇到了一位可亲的“姐姐”辅导员,这位尚在读研究生一年级的辅导员帮着杨虹波办好了所有入学手续;后又被学工部老师请去食堂,据说是校领导请他吃饭。  相似文献   

16.
研究生招生工作是研究生培养的起点,由于研究生招生周期时间长、招生程序比较复杂,研究生招生管理的信息化尤其重要。研究生招生工作主要可以分为由教育部组织考试的研究生招生和由国务院学位办组织的在职申请硕士招生。对于前者,招生管理系统开发主要依托教育部招生系统开发一些辅助性系统。对于后者,虽然也有“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进行管理,但学校的自主性大。这里我们以复旦大学和云南财经大学为例,分析研究生招生中具体的信息化情况。复旦大学研究生招生管理与  相似文献   

17.
《世界教育信息》2006,(5):F0003-F0003
西北工业大学“研究生创新实验中心”于2003年12月建成并投入使用,该中心以自主创新实验为根本,以全过程开放为原则,以研究生“自行设计、自由探索、自己动手、自主创新”进行探索和研究生自主管理为特色,是集电子、机电、控制等于一体的大型研究生创新实验基地,是教育部、国务院学位办首批启动的“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立项建设的全国11所高校之一,同时也是国防科工委重点投资建设的“研究生创新实验基地”。  相似文献   

18.
王灏 《广西教育》2013,(19):1-1
一段时间以来,频频发生在高校校园里的惨案,让原本被家人及社会寄予厚望的莘莘学子以另一种姿态成为各大媒体焦点。4月16日,复旦大学研究生黄某被室友投毒,不治身亡。4月16日,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学生刺死室友。4月17日,南昌航空大学学生宿舍发现一具男性死尸,法医分析其为"性窒息"死亡。4月17日,江苏省张家港沙洲职业工学院学生刺死在校培训学员。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人们心目中的“天之骄子”,象牙塔里的无忧少年。可是,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自杀事件却与这些学生们扯上了原本不该有的关系。大学生自杀的事件经常在各种媒体上可以看到:2003年4月16日,北师大一名研究生跳楼自杀;2002年1月16日,暨南大学生命科学技术学院本科生黄某在家里跳楼自杀;2001年12月31日,华南理工大学电力系二年级研究生贺某坠楼自杀;2001年10月9日,华南师大化学系石某在海印桥跳江自杀;2001年9月17日,仲恺农业技术学院环境工程系黄某跳楼自杀……这些人间惨剧令人触目惊心,不禁低头凝思:如此风华正茂,如此年轻,为什么要走上那…  相似文献   

20.
在2006年第二期《中国研究生》上,复旦大学的几名研究生联合发表了《学位与发文是否要脱钩》的文章,采取调查研究的方式对研究生的学位授予与发文的关系进行研究与探讨。文中暗含了学位授予必须与发文脱钩的结论,并在文章最后提出了“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在全国范围内大面积地推广这一举措”的疑问与呼吁。笔者拜读该文后,颇有感受,本文不谈各高校将学位授予与发文紧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