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小学数学是基础学科 ,最具创新教育的潜力 ,教学时必须讲究策略 ,不断激发学生思维 ,提高创新能力。要真正做到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课堂是学习的阵地 ,课本是学习的依据 ,教师是学习的参谋。因此 ,要设计出“新、奇、趣”的教学情境。“新”。 课堂教学中 ,教师满堂贯、满堂问、满堂练 ,教师讲、学生听 ,教师问、学生答的状况应加以改变。“新”是要求教师针对学生心理、教学大纲、内容、特点 ,设计新颖的情境 ,并常常变化教学手段以激励学生主动参与 ,把学习任务、内容交给学生 ,尊重学生 ,相信学生。例如教学分和小时互化时 ,我问 :“一…  相似文献   

2.
教师是学生的楷模,对学生的言行举止会产生重要影响。孔子很重视从师。他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主张学无常师。以善者、能者为师,所以当有人问子贡:“仲尼焉学?”子贡回答说:“……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孔子是主张尊师的,但不是盲从。  相似文献   

3.
教师是学生的楷模,对学生的言行举止会产生重要影响。孔子很重视从师。他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主张学无常师。以善者、能者为师,所以当有人问子贡:“仲尼焉学?”子贡回答说:“……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孔子是主张尊师的,但不是盲从。  相似文献   

4.
不少教师把讲读教学变成“教师讲、学生听、很少读”的讲解教学.课堂中,教师滔滔讲说,学生主要坐听教师灌注有关课文的主要内容,语言文字的训练和能力的培养都落了空,使阅读教学效率低下.后来,许多老师对“满堂讲、满堂灌”的讲读教学的弊端有了认识,在教法上作了一些改革探索,力图变“满堂讲”为“启发式”.可是,有的老师又步入误区,把“启发式”误作“问答式”.一堂课问上三四十个问题甚至五六十个问题是司空见惯,“讲读”变成了“问读”,阅读教学变成了问答式教学.这种情况,在近几年一些全国性语文阅读教学竞赛课活动中也屡见不鲜.如最近一次全国性竞赛活动而且获一等奖的《海滨小城》的教学.  相似文献   

5.
一、“死记硬背”之因何在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教学内容很多,各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都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教学上,教师“死讲硬灌”;学习上,学生“死记硬背”。由此可见,在各类学校全面“减负”的情况下,加强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的改革,是当前高校进行“减负”的中心内容。要改“死记硬背”之弊,当然需要溯其源断其根了。但是,在探讨过程中,许多人对“死记硬背”问题的看法时,往往责怪学生者多,检查教师者少。总认为此弊是学生过,并非是教之过也!如有些教师说:“现在也减负了,可是学生还是死记硬背,当教师的有什么办法呢?”可笔者对死…  相似文献   

6.
笔者是一位语文教师,最近应学校要求上了一堂公开课。课后,接到校方某“权威”之书面评价,其中一条是:“调动课堂气氛要注意对象,不用或适当运用主持节目方式”。阅之颇感愕然。回忆当时公开课教学过程,并无刻意准备,但因师生间的默契与和谐,课堂气氛一如往常般活跃,效果良好。一切都顺乎自然,何来有意之“调动”,又何来刻意之“主持”?然再一思索,已经明白:笔者那课堂上,学生七嘴八舌,叽叽喳喳;又因教的是诗词,便不时有人上台“表演”朗诵,引来阵阵善意哄笑;老师亦与学生同乐,满堂走动,全无“正经”……确无传统课程之庄严肃穆,倒颇似时下…  相似文献   

7.
自读、指导、练习是阅读教学不可缺少的环节。这可以说是一个常识性的问题,似乎没有多谈的必要。但是,对此恰恰未能形成共识,以致在教学实践中产生了诸多失误。主要表现为三个“满”:一是“满堂灌”,教师讲得太多,挤掉了学生读书和做课堂练习的时间;二是“满堂问”,课上不断提问,问者不得要领,答者穷于应付,靡费时间,收效甚微;三是“满堂练”,上课以练代讲,东一本练习册,西一套试题集,练得学生昏昏然。因此,正确认识“读”“导”  相似文献   

8.
当前,中学语文阅读教学大多还是老师在说“单口相声”,或者是由“满堂贯”滑向了“满堂问”,或者是以音像直观代替了文本阅读……语文教学应该改变“只听老师滔滔不绝、不闻学生书声琅琅”的局面,让学生们更多地朗读感悟、审美熏陶。笔者认为,文学阅读教学应该念好“六字诀”。  相似文献   

9.
提问是教学中启发学生思考的重要手段,精心设计问题也是对教师备课的基本要求。教师切中关键的提问往往会引发学生深入的思索,因此提问并不在于数量而在质量。但是,在教学中教师过多、过细、过浅、过滥的提问往往使教学步入“满堂问”的误区。  相似文献   

10.
学生的学习是一种认识活动.它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不是消极被动的,而是在积极主动的活动中完成的.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优化教学过程.孔子在长期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育思想,强调启发学生的思维活动,学生的学习要处于积极思考的状态,这个思想今天仍有现实意义.要使学生尽快达到“愤”与“悱”的水平,我们要走出学习时教师满堂讲,学生满堂听,教师满堂问,学生满堂答的误区,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相似文献   

11.
甲 在课堂上,常常由于学生回答不出教师所提的问题就被说成这堂课启而不发,你对这种提法有何看法?乙 我认为这种提法是对启发式的一种歪曲理解.这种理解客观上成为教师实施启发式教学的一大障碍,因此有必要加以沌清.在我国,孔子最早提出了启发式的教学思想.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郑玄解释说:“孔子与人言,必待其心愤愤,口悱悱,乃后启发为之说.”朱熹又解释说:“愤者,必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启、谓开其意.发,谓达其辞.”换成现在的话,愤是学生积极思索而不能通,悱是学生想表达而又表达不出.启、发是指教师所作相应的指导.把学生回答不出问题看作启而不发,是把启误以为提问,发误以为学生有了答案,因此这样的提法是不正确的.  相似文献   

12.
古人云:“数诵以贯之,思索以通之。”意思是背诵能帮助思考,思考须借助背诵。背诵是学习语文的一种有效方法,是知识输入的一种有效途径,它可以帮助学生掌握大量的语文基础知识,培养学生丰富的语感,让学生很好地进行听、说、读、写等各项活动。在实际教学中,一些学生尽管自己用心背了,但就是记不住、背不全。随着学生年级的升高,教师布置...  相似文献   

13.
黄洁  吕渭源 《湖北教育》2003,(11):12-12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提出教学要用讨论式,中小学教学很快使用了讨论式,这是教学的一个进步。然而,当前的“满堂讨”是讨论式教学的表象,是“满堂灌”、“满堂问”的一种变式,也就是说,基本的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没有变:讨论的内容仍是知识本身——追求正确的或唯一正确的答案;讨论的方式仍是教师中心——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找到答案。所以,当前的讨论式教学仍是知识为本、教师为主,违背了讨论武教学的本意。  相似文献   

14.
读了著名社会学家、教育家潘光旦先生的文集《寻求中国人位育之道》深受启发,于是我想借用“位育”一词去思索中国的学校德育。“位”是地位、顺应之意,“育”有发展、超越之境。“位育”则是在现实与未来之间寻求一种发展着的平衡与协调。《中庸》上说:“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相似文献   

15.
【编者按】语文课堂教学要切实从教师的“教”出发转向由学生的“学”出发,力求减少过多讲解和满堂问。另一方面要由以知识积累为取向,转为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取向。语文课堂教学,课文是教学内容,但不是教学内容的全部。而我们不少教师往往把教学内容窄化了,理解凝固了。表现在课堂教学中,把过多的时间放在课文内容的分析上,引导学生对主要内容作繁琐分析。用过多的时间去分段、归纳段意、概括中心思想等。本文从“语文课程标准”新的理念出发,强调语文课堂教学要在指导学生积累和运用课文中的语言方面多用时间、多下功夫,方向是对的。我们确实应该在繁琐的课文内容分析上猛砍一刀,而且在探究、发现上,在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上多动脑筋,多做文章。  相似文献   

16.
杜明元 《四川教育》2014,(11):45-46
在新课程改革实验中,以教师为中心的“满堂灌”式的课堂教学现象已不复存在,遗憾的是,取而代之的却是一种典型的“满堂问”式的教学.这种“满堂问”的教学,表面看去,学生似乎是在主动学习,也有思维形式的参与,但其实质仍然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预设好结论,然后千方百计引导学生猜测,并以预先设定好的答案为最终目标,以此锁定学生的思维.这种“满堂问”的教学方式,其实仍然是一方强引硬输。  相似文献   

17.
有人说语文教学像面对一盘散沙,看我们教师怎样把这一盘沙子串起来。我觉得这个比喻恰到好处,怎样把这盘散沙串起来,除了认真学习课标、大纲以外,还要钻研教材,精心设计问题。但是,在语文课堂上往往会出现这样的问题:老师满堂问,学生满堂答,一节课“一问到底”,老师的“问”牵着学生的鼻子,  相似文献   

18.
何灿勇 《福建教育》2005,(11A):44-45
“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应于心,口不能言,有数存焉于其间。”开放性教学中的教师引导需要做到“不徐不疾”“有数存焉于其间”。开放性的教学内容要让学生不断地前进。不倦地追求。这样就不会把学生的思维吸附在狭隘、单一的模式或轨道上,才能把学生带入一个更高的层次。  相似文献   

19.
“焉”字兼词说产生以来,从之者甚众。不仅某些古代汉语语法专著及高校教材大张其说①,而且现行中学课本也广泛采用,影响非浅。似乎“焉”为兼词已成为无可争辩之事实。而我们认为,这种观点未必就是定论,还有必要进一步商讨。一、从“焉”字兼词说的根基看“焉”字兼词说主要有三种,即:兼“于之(于是、于此)”、兼“于何”、兼“于其间”。三者都是以训诂材料为其立说的基础的。主张“焉”兼“于之”者以杨树达《词诠》为代表,该说直接源自《马氏文通》。《马氏文通·卷  相似文献   

20.
在教与学的关系上,我国古人强调教必有趣,以趣促学.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南宋朱熹指出:“教人未见趣,必不乐学.”现代教学更加强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皮亚杰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兴趣.”由这些精辟论述可见,数学教学能否取得良好效果,关键在于教师的教学是否有“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