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灵感思维是一种触发性思维,往往是在外界某一事物刺激下,突如其来而产生的。记者应该在平时善于积累生活经验、积累知识、积累新闻素材,一旦遇到某一具有新闻价值的事物时触发灵感,有助于捕捉到报道题材,写出有分量的新闻来。电视采访是记者认识客观事物,  相似文献   

2.
做记者常有这样的体验:当研究探讨某个问题时,有时搜索枯肠,绞尽脑汁,得不到令人满意的答案,偶然受某个外界事物的触动,一下子茅塞顿开,灵感闪现,新颖的见解、办法骤然而来。这种“千招不来,仓猝而至”的思维现象,就是记者的创造性灵感活功。把握创造性灵感的触发机遇,对于激发和推动记者有效地进行灵感思维,取得创造性思维成果,具有重要意义。记者创造性灵感思维的触发机遇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形:  相似文献   

3.
一些记者、通讯员煞费苦心追求新闻写作灵感,然而却极少有新闻写作灵感的光顾。他们为此而苦恼,埋怨自已脑子笨。其实,他们并非脑子笨,而是脑子空,头脑里没有装上多少能激发新闻写作灵感的信息材料,做的是“无米之炊”、“无孕生育”,这样,那怕“最大的天才尽管朝朝暮暮躺在青草地上,让微风吹来,眼望着天空,温柔的灵感也始终不光顾他。”(黑格尔语) 储存信息材料与获得新闻写作灵感是密切相关的,前者是基础,是灵感思维过程的起点,后者是建立在信息材料基础之上的大厦,是思维活动中的思想闪光。储存信息材料作为记者、通讯员灵感思维过程  相似文献   

4.
恰如“文武之道”有张有弛一样,我们在采访写作过程中所采用的思维方式,也常常是张弛交替、纵擒结合的。为了打开我们记者自身以及采访对象的思路,我们常常采用“发散思维”的方法。“发散”的结果,使我们获得了五彩缤纷、各式各样的信息。如何  相似文献   

5.
直觉思维不像形象思维、逻辑思维那样为人们所熟知。其实,直觉思维和形象思维、逻辑思维一样,都是科学思维的基本类型之一,长期以来,直觉思维以其神秘而独特魅力而受到青睐,科技史上有许多重大的难题,往往都是在直觉思维的顿悟中,奇迹般地得到解决的。那么,直觉思维的本质和特征是怎样的?它和记者的通讯报道写作实践有着怎样的联系?报刊记者怎样才能获得“灵感”和“顿悟”呢?直觉思维的含义和特征心理学辞典解释,直觉是一种无意识的思维,直觉像是思维的感觉,人们通过感官的感觉,只能认识事物的现象,可是用直觉就能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性。…  相似文献   

6.
记者发现新闻的四个阶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记者的新闻发现目标包括发现事实真相、发现新闻价值、发现新闻表达方式。新闻发现思维贯穿于新闻采访写作的全过程,并通常表现在四个动态阶段:由新闻线索触发的新闻“灵感”;围绕新闻“灵感”所展开的对事实真相的预测;采访中印证事实真相、修正和确认报道主题;采访中依据报道主题和新闻表达规律发现、收集、挖掘素材。  相似文献   

7.
新闻文摘     
巴甫洛夫把人的能力类型分为三种:“艺术型”、“思维型”与“中间型”。新闻记者是那一种类型的人才呢?艺术型?思维型?都不全是。记者实际上是中间型的人才,采访活动要求形象鲜明、形象记忆,有一定的想象力;写作提炼活动又要求抓住事物的本质,进行逻辑推理、理论分析;简而言之,就是形象与逻辑的统一。中间型人才的范围太广,记者的能力类型,准确地说,应是信息型人才。信息型人才包括那些具体要求呢? 孩童般好奇——灵敏性:有位外国记者说过,“记者要有一双孩童的  相似文献   

8.
陆衍东在来稿中谈到,读者阅读报纸时的思维活动,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求知、评估、感悟。先说求知,求知实际上是阅读的准备阶段。读者打开报纸,接触的初始信息是版面的形象和文章的标题,这第一印象便触发了读者的思维活动。阅读尚未开始,思维却已先行,简言之,在接触新闻的具体内容前,读者已经在评价这张报纸有没有看头,怎样读这张报纸。其次是评估,这是阅读行为具体实施时的思维  相似文献   

9.
要善于联想     
写作是人们运用语言、调动各种思维能力去反映客观事物的复杂实践活动,观察、感受、联想是整个思维过程中一个完整的统一体。中学生要提高写作能力,就要不断培养自己对生活敏锐的观察能力、灵敏的感受能力和丰富的联想能力。观察和感受是写作中获取材料的主要手段,而联想是由一个事物想到另一个事物的思维过程,它可以唤起回忆,触发灵感。丰富和连缀观察、感受得来的感性材料,从而使文章内容更充实、更具体,更富有深度和广度。  相似文献   

10.
人与外界交换信息,除语言交流外,非语言交流占了很大比重。非语言交流是人们在语言思维基础上,深刻感受事物、认识世界、理解矛盾的重要手段,新闻记者从事采访活动,研究一下这一交流形式很有必要。所谓非语言交流,是指语言交流之外人们利用感官和思维,广泛感知世界的一种十分重要的认知方式,它在人类与外部世界的信息交流中,符合从“感性”到“理性”的规律。  相似文献   

11.
我们知道,新闻所传递的任何理性信息,不是凭作者的感觉和知觉得到,而要经过一个认识中介,即思维。思维,是对社会生活理性信息的一种内化活动,是由生活到新闻作品的一种内在图式。这种内在图式的建构,理性信息获取的快慢,质量的高低,贮存时间的长短,均由思维所决定。忽视思维,缺乏思维,新闻评论的写作活动是难以展开的。因而,对新闻评论作者来说,首先必须了解和掌握新闻评论思维的品格。所谓思维品格,就是指在展开思维的逻辑起点,传递理性信息的方式,表现理性信息内容的过程,以及认识的深广等思维环节中所体现出来的特性。 新闻评论思维有哪些品格?  相似文献   

12.
新时期新闻写作语言的分类改革开放以来的新闻写作语言,十分丰富,种类繁多,特点显著。按照事物的性质划分,大致可分为:政治思想类、经济科技类、文教卫生类、社会生活类、新闻出版类,等等。1.政治思想类:如“一国两制”、“两个文明”、“办公会议”、“拥军模范城”、“军民共建”、“摸着石头过河”、“不正之风”、“精神污染”,等等。2.经济科技类:如“国有经济”、“CI”(企业识别、企业形象)、“CIS”(企  相似文献   

13.
逆向思维属于否定方向上的思维。逆向思维对它所认识的事物持否定态度,是因为事物的结构,尤其是复杂事物的结构都不是单维的,事物的内外联系也是错综复杂的,因而决定了思维活动的多向性。有时只有从不同的甚至是相反的方向和角度去观察问题、思考问题,才能全面地、正确地反映事物的本质属性和规律。 在新闻言论写作中,正确地运用逆向思维选题、立意、布局、谋篇,不仅是言论作者思想功力的一种  相似文献   

14.
一般来说,电视新闻应力求用精确的语言表现事物的客观真实。然而在许多电视新闻中,尤其是在暗访新闻和突发事件新闻中,我们接触更多的是一种“模糊”的真实,可将其称为电视新闻的模糊语言。电视新闻的模糊语言可定义为:通过电视媒介传播,受现场环境制约或编辑意图需要的影响,采用不够精确的视听模糊效果描述新闻事物的不确定性,并利用受众的思维活动传播新闻信息的语言。  相似文献   

15.
读了《捕捉新闻灵感十法》,我思考得最多的一个问题,是什么叫“新闻灵感”? 是否可以这样说:“新闻灵感”是记者或通讯员在采访活动中为人物或事件所感染,产生强烈的写作激情和欲望,并且迅速明确主题和写作思路的一种创造力。这种“创造力”不是“从天上掉下来  相似文献   

16.
廖小利 《大观周刊》2012,(52):300-300
发散性思维以其独特性、变通性及流畅性使学生在作文构思时获得举一反三、由此及彼并不落俗套的效果。作文教学中发散性思维的训练不但要传授发散方法还应该培养对发散方法进行检索与提取的能力。作文教学中发散性恩维训练的目的在于让思维能根据需要按一定的顺序向各种方向运动,在发散过程中产生灵感,使写作过程中的思维活动可驾驭与可调控。  相似文献   

17.
灵感思维也叫顿悟思维。当人们在思索的时候,显意识不断重迭、反复就渐渐变得凝固化、记忆化和自动化了,进而转入潜意识领域,这时人的显意识似乎遗忘了它们。但潜意识并不是死寂一团,它也在进行着人的显意识不知的推论活动。潜意识是由多个“自我”不断地对输入的经验信息进行综合性的整理加工。当潜意识感觉的总和接近于阈限,或者偶然受人脑的显意识发出的指令信息的诱导,就可能使潜意识活动跃人显意识,形成灵感思维。灵感思维有以下特点: 1、模糊性。模糊性是灵感思维突出的特点,它来自潜意识的活动,不具体、不准确、不明晰,有待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的进一步补充。2、突发性。灵感的产生是突如其来的,表现为瞬间的顿悟或长期冥思苦想的问题突然得到解决。3、偶然性。灵感的爆发形式表现是偶然的,与当时的具体环境并没有必然的联系。当然这种偶然性之中也包含有必然性,它是知识积累、信息贮存达到  相似文献   

18.
《幽默精辟妙说“三个代表”》一稿,在第13届中国新闻奖评选中荣获二等奖。从写作上来说,这篇通讯有如下几个特点值得学习和借鉴。 ——干劲、灵感结硕果。有人说,写作需要灵感,没有灵感,光靠拼搏精神写不出来。真的是这样么?俄国著名画家列宾说:灵感不过是“顽强地劳动而获得  相似文献   

19.
写作灵感,是写作过程中的一种“心理跳跃”或顿悟,它是通讯员“长期积累,偶然得之”的结果,是通讯员写作构思过程中进发出来的思维火花。正是靠这些“火花”并最终形成燎原之势,才能成就我们的整篇稿件。  相似文献   

20.
大家都知道,新闻写作就其本质来说是一种创新的活动。在新闻写作过程中,从发现新闻、选择材料、提炼主题到写作表现,都需要思维。而新闻的主要特征就是新。在新闻写作中,也就是在思维过程中需要创新,就是在思维领域追求“独到”和“最佳”,有新的发现、新的见解、新的突破,给人们以富有新意的信息和启迪。去年,《日照报》编发了本社记者采写的新闻《真正的奖牌在市场》。作者抓住一家乡镇企业的产品虽无一获得奖牌但靠质量打入国际市场的事实,从常规的思维定势解脱出来,选择了新的角度,从相反的方向挖掘出新的观点——真正的奖牌在市场。消息用事实展示了一个道理:对产品来说,任何人为的标签或不惜重金买来的桂冠,却不如市场能证明其价值。这在当时报纸、电视等舆论工具大量宣传什么部优、国优、世界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