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对南斯拉夫的野蛮轰炸开始以来,人们关注的重点之一就是南斯拉夫人民对这种野蛮行径的反应如何?他们的精神面貌又是怎样?《光明日报》驻贝尔格莱德记者许杏虎的特写《歌声鼓舞我们》从一个侧面生动地反映了南斯拉夫人民不畏强暴,抗击侵略的决心,以及他们对自己祖国的热爱和对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的极度蔑视之情。一幅万众一心抵抗侵略的巨大图画跃然眼前。强烈的现场感和典型材料的运用是这篇特写的基本写作特色。3月28日是南联盟塞尔维亚共和国日,也是北约对南联盟轰炸的第五天。经过几天的空袭,南斯拉夫人民的士气…  相似文献   

2.
从3月25日至4月24日一个月的时间里,人民日报驻南斯拉夫记者吕岩松已有几十篇文章和消息见报,并且还发表了21幅新闻照片,图文并茂地向全国、全世界及时报道了在南联盟发生的真实情况,有力地揭露了在美国主导下,北约对南联盟逐步升级的野蛮轰炸给南斯拉夫人民...  相似文献   

3.
南斯拉夫民族是一个热爱生活的民族,南斯拉夫人从不会掩饰自己的感情。虽然北约轰炸进入第六天,但南斯拉夫人仍然保持着他们高昂的斗志和诙谐幽默的性格。27日晚,一架美国现役最先进的F—117隐形战斗机被南人民军击落。南电视台第二天一早就播放了飞机残骸正在燃烧的图像。紧接着就有外国媒体报道说,“南斯拉夫是掌握着美国最先进飞机技术资料的第一个国家”。令人振奋的消息立即传遍了贝尔格莱德的大街小巷。当晚,在一直实行灯火管制的贝尔格莱德,路灯亮起来了。歌声、音乐也在贝尔格莱德响起来了。从28日起,贝尔格莱德市中…  相似文献   

4.
新华社北京5月8日电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今天发表声明,声明全文如下:5月7日午夜,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悍然使用3枚导弹,从不同角度袭击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大使馆,造成馆舍严重毁坏,迄今为止已有2人死亡,2人失踪,20余人受伤。 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对南斯拉夫40多天的狂轰滥炸,已经造成无辜平民大量伤亡,现在又居然轰炸中  相似文献   

5.
这是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记者发回的系列战地通讯《战火中的贝尔格莱德》中的一篇。1999年4月1日清晨,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用导弹摧毁了南斯拉夫诺维萨德市多瑙河上的瓦拉丁大桥。这座大桥是连接诺维萨德市新老城区的交通要道,是一处纯粹的民用设施。而北约一直声称它轰炸的都是军事目标。记者没有大发议论,只是朴实地记录事实,用事实向世人揭露北约在南联盟所犯下的罪恶。在铁的事实面前,北约的辩解显得苍白无力。用事实说话是新闻工作的基本原则。面对战争的罪恶,激愤之情难以避免。但新闻工作者最有力的武器是事实。因此,记者必须…  相似文献   

6.
在朝鲜战场、越南战场上,几十万人死于非命;美国入侵格林纳达、巴拿马等多次行动,也有大批百姓伤亡。对于这些非正义战争,美国主流媒体极力维护其杀戮的正义性。对百姓那么多伤亡,或避而不谈,或轻描谈写地认为是“应该的”。这就是美国多年来的新闻自由。这次对南斯拉夫78天的野蛮轰炸,百  相似文献   

7.
5月7日午夜,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悍然轰炸我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邵云环、许杏虎和朱颖三位新闻工作者不幸遇难。各新闻媒体立即投入战斗,迅速及时地报道事实真相,以大量情真意切的报道哀悼死难同行,激发起全国人民的爱国热情。综观这些天来《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青年报》、《北京日报》、《北京青年报》、《北京晨报》等首都主要报纸对北约轰炸我驻南使馆一事的报道,可谓各具特色,各有千秋。单就新闻标题而言,亦可发现许多可圈可点的精彩之作。消息类标题:概括事实准确表达立场鲜明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轰炸我驻南使馆的消息…  相似文献   

8.
美丽的多瑙河里落进了两颗炸弹,古老的佩特洛瓦莱丁旧桥被炸毁了,以美国为首的北约破坏的不仅仅是美丽的景色,更摧毁了南斯拉夫人民美好、和平、宁静的生活。面对霸权主义的暴行,面对被毁的家园,南斯拉夫人民的心中充满了悲伤、沉痛和愤怒。许杏虎深知多瑙河和佩特洛瓦莱丁桥在南斯拉夫人民心中的地位和意义,所以在轰炸后立即赶往现场采访,准确、生动地捕捉并记录下现场情景、气氛和人民的心理。特写《多瑙河别为我哭泣》如一曲轻轻、缓缓吟唱的歌,自始至终都笼罩着淡淡的忧伤,感动并震撼着读者的心灵。而特写所表现出来的记者细致…  相似文献   

9.
许杏虎、朱颖同志简历许古虎,男,光明日报驻贝尔格莱德记者。1968年3月26日生于江苏省丹阳市。父母都是农民,他是家中惟一的男孩。1990年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学院东欧语系塞尔维亚语专业,后人光明日报国际部工作。1993年2月入党。1996年9月赴贝尔格莱德大学进修一年。1998年7月赴南斯拉夫。1999年5月8日在北约对中国驻南使馆的轰炸中牺牲。朱颖,女,1971年11月2日生,1992年7月在天津轻工业学院工业艺术工程系毕业。1994年1月调入光明日报广告部工作。1998年与许杏虎结婚,同年7月随许杏虎赴南斯拉夫工作。1999年5月8日在北约轰炸中国大使…  相似文献   

10.
苏联的解体使冷战宣告终结,这种形势从根本上改变了世界战略力量的平衡以及美国所面临威胁的本质。从正面角度看,俄美紧张关系的缓和大幅降低了两国之间爆发全面核冲突的可能性。与此同时,苏联的解体也对美国提出了新的挑战。美国对俄罗斯核武器的安全问题感到担忧,尤其是在1991年8月以失败告终的政变期间对该问题更为关注。对美国而言,来自俄罗斯的威胁不再表现为大规模的有计划军事打击行动,  相似文献   

11.
人民日报贝尔格莱德5月8日电 记者吕岩松报道:当地时间7日午夜(北京时间8日早5时45分),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至少使用3枚导弹悍然袭击我驻南斯拉夫大使馆。到目前为止,至少造成3人死亡,1人失踪,20多人受伤,馆舍严重毁坏。当地时间7日晚,北约对南斯拉夫首都贝尔格莱德市区,进行了空袭以来最为猛烈的一次轰炸。晚9时始,贝尔格莱德市区全部停电。子夜时分,至少3枚导弹从不同方位直接命中我使馆大楼。导弹从主楼五层楼顶一直穿入地下室,使馆内浓烟滚滚,主楼附近的大使官邸的房顶也被掀落。当时,我大使馆内约有30名…  相似文献   

12.
无论是在世界末还是新千年,美国看来都特受青睐,从克林顿的“风流韵事”到北约轰炸科索沃,乃至后来美国总统大选的“驴象之争”,美国一直都是全球焦点中的焦点。而美国的媒介在这些事件当中,不仅从不缺场,有时甚至反客为主,成为了众矢之的。像在这次总统大选中,计票还没结束,美国的各大新闻机构便几乎同一时间向世界争相宣布“小布什在佛罗里达以微弱优势战胜戈尔,从而成为美国第54届总统”。而当某些国家首脑向小布什发去贺电时,却面临着一个足以留  相似文献   

13.
一百多年前,穿行整个美国大陆,你会惊奇地发现,无论多么偏远的美国乡村家庭,都至少有一份周报定时送至家门口。从中可以解读出这块新大陆蕴含着的富有生命力的变革力量。一百多年后的2007年,假如你穿行于从土耳其到墨西哥,或者从北京到纽约的偏僻角落,则不  相似文献   

14.
南斯拉夫命运的分水岭?一个是被西方视为眼中钉的前共产党人,科索沃战争中的强硬派,被西方通缉的小国领导人;一个是西方极力支持的南斯拉夫反对派,代表与西方的某种和解,使南斯拉夫重返国际社会。但两人都是民族主义者,只是方式不同而已。它表明:对于西方,塞尔维亚人不想不计代价地强硬对抗下去,但也不会忘记北约的轰炸。  相似文献   

15.
5月8日晚,当听到以美国为首的北约悍然用导弹袭击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本报驻南记者许杏虎及其夫人朱颖不幸罹难的消息时,我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作为许杏虎、朱颖的同事、作为一名青年新闻工作者、作为一名中国公民,我为他们的牺牲感到深深的悲痛,同时对北约的野蛮罪行表示极大的愤慨!许杏虎今年31岁,原为光明日报国际部编辑,中共党员,1998年7月受报社委派,和新婚不久的妻子、原光明日报广告部美术编辑朱颖一起,赴南斯拉夫担任常驻记者。自今年3月24日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对南斯拉夫联盟实行轰炸以来,许杏虎、朱颖…  相似文献   

16.
最近,以美国为首的北约不顾世界舆论的强烈谴责,野蛮轰炸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尤其是悍然用导弹对我驻南使馆进行袭击,引起了人们对国家安全和国家主权的关注。金融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内容 在一般人的概念中,国家安全往往是指一国边界和国家主权是否受到侵略,也就是军事安全。但事实上,除了军事安全外,国家安全还包括经济安全、科技安全、信息安全、生态安全等等,金融安全也是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客。 冷战结束后,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代世界的主题,国家安全中经济和金融因素的重要性不断上升。随  相似文献   

17.
亲历炮火     
《光明日报》编者按:自3月24日北约悍然轰炸南斯拉夫联盟、南联盟奋起反抗以来,读者每天都可以读到发自南联盟黑山或贝尔格莱德的本报战地报道。这些报道均出自本报常驻南斯拉夫记者许杏虎之手。31岁的许杏虎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大学,专攻塞尔维亚语,原为国际部编辑,1998年7月受报社委派,和新婚不久的妻子朱颖一起,赴南斯拉夫担任常驻记者。他的这些报道是如何战胜轰炸带来的困难一篇一篇采写出来的,记者处于怎样的战时环境,许多读者表示希望了解。为满足读者要求,本报今起在国际新闻版连载许杏虎的战地日记———《亲历炮…  相似文献   

18.
英国《经济学家》杂志说:“9月11日是改变世界的一天”。总的看,政治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两大趋势不会因为这次恐怖袭击事件而改变,因此,冷战结束以来形成的国际大格局也不会改变。但是,美国在这次事件  相似文献   

19.
潘占林 《出版经济》2006,(10):26-28
从1998年9月开始,塞尔维亚军警对科索沃地区的阿尔巴尼亚族解放军发动了强大攻势,"阿解放军"遭受重创.西方舆论大哗,叫嚷南斯拉夫对科索沃实施"种族清洗",必须对南斯拉夫动"真格的".此后,美国和北约就积极部署进行对南斯拉夫空中打击.在经过一系列活动和准备之后,有关各方举行了和谈.美国及其伙伴提出了《科索沃和平与自治临时协议》,条款的内容,对南斯拉夫来说是丧权辱国的.美国和北约故意开出南塞无法接受的条件,南塞代表团只能拒绝签字.  相似文献   

20.
1月17日,两年前的这天,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轰炸了巴格达,揭开了震撼世界的海湾战争的序幕。两年后的今天,美国巡航导弹再度突袭巴格达。这夜,来到巴格达分社做见习记者刚半年的我,却发不出任何消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