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波 《辽宁体育科技》2010,32(1):69-70,78
对中国男单羽毛球运动员林丹在15分制与21分制的两场比赛进行技术统计,总结出林丹在新赛制比赛中的优势与不足,以期为羽毛球运动员在今后的新规则比赛中能更快的适应比赛,更好的发挥自身水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采用文献资料法、信息技术法、数理统计法等,对林丹、陈金、李宗伟和陶菲克四位选手的共20场国际比赛的发球与接发球技战术进行统计与分析。认为:林丹要加强正手技术的训练与运用,陈金要加强反手的技术的训练与运用,来改变增加发球、接发球变化单一的缺陷。其目的是为我国选手在2012年伦敦奥运会比赛中的技战术布局、运用等方面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3.
通过反复观察林丹和李宗伟在2011年羽毛球世锦赛男单决赛中的表现,对两位选手的发球与接发球技术、攻防相持能力、主动得失分使用技术、关键分技术运用等全场各项技术指标进行统计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林丹处理网前球以挑球为主,李宗伟以搓放网前球为主。杀球成为两人得分的主动技术手段,林丹的杀球能力明显高于李宗伟。两位选手在发球和接发球得分相差不大,林丹相持能力略优于李宗伟;关键球处理上,林丹的技战术水平明显高对手。林丹凭借着略胜一筹的相持能力和关键球处理的优势,最终实现逆转取得比赛的胜利。  相似文献   

4.
通过反复观察林丹和李宗伟在2011年羽毛球世锦赛男单决赛中的表现,对两位选手的发球与接发球技术、攻防相持能力、主动得失分使用技术、关键分技术运用等全场各项技术指标进行统计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林丹处理网前球以挑球为主,李宗伟以搓放网前球为主。杀球成为两人得分的主动技术手段,林丹的杀球能力明显高于李宗伟。两位选手在发球和接发球得分相差不大,林丹相持能力略优于李宗伟;关键球处理上,林丹的技战术水平明显高对手。林丹凭借着略胜一筹的相持能力和关键球处理的优势,最终实现逆转取得比赛的胜利。  相似文献   

5.
运用文献资料、录像观察、访谈等方法对林丹与谌龙在2014年仁川亚运会羽毛球男单决赛中的发球、前场、中场、后场、主动得失分进行对比分析。结论:发反手网前球是双方使用最多的发球技术,谌龙的发球技术较为单一;两人在前场网前主要运用搓放球与挑球技术;中场技术主要运用平抽平挡技术;后场技术主要运用正手吊球和杀球技术;双方主动得分方式是杀球技术;三局比赛中,林丹主动失分呈"V"型,谌龙主动失分呈逐渐上升趋势;整体上看,林丹发挥更稳定,全场比赛主动失分低于谌龙。  相似文献   

6.
在近几年的羽毛球国际大赛中,我国著名羽毛球运动员林丹几乎揽括了所有的冠军,在他每场比赛中都可以看到他细腻的技术,灵活的战术,超强的突击得分能力等.通过对林丹与其他运动员在比赛中得失分情况与手段进行分类统计,分析其在实践中的技战术运用规律,旨在为其他运动员修正训练内容的侧重点及今后羽毛球的运动训练与教学提供参考与建议.  相似文献   

7.
许斌  张文涛  高铖 《体育世界》2012,(6):139-140
运用文献资料、观察录像、数理统计等方法,对2011年林丹与李宗伟交锋的5场比赛的扣杀得分能力、网前得分能力、连续得分能力、其他得分能力和对局点的把握进行比较分析。研究表明林丹在扣杀、其他地方方面要优于李宗伟,李宗伟在网前得分要强于林丹。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明林丹在第30届奥运会羽毛球男单决赛中再次逆转战胜李宗伟的技战术运用特点,为中国羽毛球队日后的训练和比赛提供参考依据,运用文献资料法、录象观察法、数理统计法等对决赛中林丹和李宗伟的技战术进行统计分析与研究。结果表明:林丹和李宗伟都在各自的特长技术上发挥得淋漓尽致,最终凭借林丹在关键时刻强大的心理优势和稳定发挥,赢下了这场举世瞩目的"世纪之战"。  相似文献   

9.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以及数据统计法和对比分析法,通过对中国羽毛球男子单打选手谌龙在2011-2012年间与林丹、李宗伟的比赛录像进行技战术的采集和整理,共计六场。分析结果显示:谌龙身高臂长,步伐灵活,防守稳健,属拉吊突击型打法,谌龙在比赛中的表现说明了他目前已经具备了与世界顶尖选手抗衡的能力,但与林丹、李宗伟相比,谌龙还存在着主动失误偏多、得分手段单一以及不善把握比赛等问题。然而,作为一名后起之秀,他在比分落后时表现出来的沉着冷静以及不屈的斗志,为他在今后成为世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录像统计法、数理统计法、对比分析法等研究方法,运用Excel软件对林丹与李宗伟在2014年仁川亚运会羽毛球半决赛比赛中各项技术的使用情况和总得失分情况进行统计,主要就林丹和李宗伟的技术运用特征和总得失分情况进行较深入的对比分析,找出林丹和李宗伟技术运用方面的异同和各自的规律特点,为我国男子单打的科学训练,提高技术水平,取得更加优异的成绩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