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80年代后期以来,我国报界最活跃的大概是晚报了。一是数量增长迅速。10余年增长了近10倍。二是报纸质量迅速提高。10年前,不少晚报是以机关报的面目出现,虽然名叫晚报,但以履行机关报的职能为主,所以晚报的特色并不明显。现在的晚报大家庭中,机关报晚报所...  相似文献   

2.
一是要有客观、公正、平等的采访态度。现实社会生活中任何事件都不是简单的是与非。舆论监督的记者面对的是对立的双方,在所有的采访完成前,记者应该对双方都保持存疑的态度,对双方的辩解都认真听取,这是新闻报道公正、客观的基本要求。如果带着原有的  相似文献   

3.
1999年3月,在纪念邢台抗震救灾33周年之际,邢台市决定筹资购置60台拖拉机,捐献给西藏人民,以回报当年邢台遭灾时藏族同胞万里跋涉送来240匹良马,支援灾区群众恢复生产、重建家园的义举,并委派民族亲情回访团赴藏回访,表达640万邢台人民对广大藏族同胞的一片心意。  相似文献   

4.
常听到地市县报的记者感叹:自己所处的地域狭小,“精品”资源短缺,问鼎中国新闻奖难于上青天,能拿几个全省的新闻奖,就不错了。从这些记者的“牢骚”中,我深深感知他们崇高的敬业心和夺大奖的成就欲。诚然,地市县级报纸的记者与省级、中央级新闻单位的记者相比,出“精品”的资源相对少一些,夺大奖的困难(也可以说是制约因素)相对多一些。但我从实践中体会到,记者不写批评报道,给自己戴“紧箍咒”,给自己“缠足”,只栽花不栽刺,是“精品”少的一个重要原因。笔者采写的消息《“告别三峡游”害了“三峡游”》,有幸获得199…  相似文献   

5.
当记者29年来.写了大量的人物通讯.有机电部和省市号召学习的勇斗歹徒牺牲的一拖东关分厂厂长杨振北.有从事山区改土治水工作30多年、身患癌症仍坚持工作的汝阳县十八盘乡水利站站长铁峰.有我国炼油催化裂化的奠基人——中科院院士陈俊武.有被中组部和省市树为典型的栾川县冷水沟村党支部书记杨岳,等等。  相似文献   

6.
"视采访对象为上帝",与商家说的"把消费者视为上帝"道理是一样的,商家之所以奉买家为上帝,是因为尽管商家一口一个"为消费者服务"而实际上是买家为商家服务,助商家发财.  相似文献   

7.
新闻采访,就其性质而言,每一次面对的都应该是陌生而又新鲜的事物,唯其如此,奉献和告知读者的东西才能被称作是新闻。记者职业学习的课掌就是每一次的采访现场,老师就是每一个采访对象。既然我们认同采访对象是我们的老师,那么尊重采访对象不仅是学习的应有之态,也是采访能顺利完成的重要保证。面对领导和专家学者,  相似文献   

8.
陈中华 《青年记者》2010,(12):88-88
视采访对象为上帝,包括所有被采访对象,也包括被批评、被曝光者及罪犯,甚至包括即将被执行死刑的犯人。  相似文献   

9.
作为一名党报工作者,勤政廉政,不以稿谋私,应是最起码的职业道德。但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社会上的诱惑太多,要真正做到这一点,的确也很不容易。 我前几年一直在浙江日报夜编部工作。夜编后道工序承担着组版的任务,拥有协助值班总编取舍稿件、安排版面的相当权力,因此,  相似文献   

10.
新闻记者、通讯员能完成编辑部交办的采访任务,那当然好。但仅能“交差”,还不一定完全“胜任”。记者、通讯员应是时刻准备投入、时刻能投入采访的人。如果只是8小时工作,8小时外就“消停”去了,那很难做好新闻工作。有人说,要当24小时的记者。这种用语不确切,不管什么人,总要睡觉,但用意是明白的。因为新闻姓“新”,随时都有产生新闻和需要传播新闻的可能,所以新闻工作不能按部就班,这是它的客观规律之一。采  相似文献   

11.
杨芳 《新闻传播》2010,(7):73-73
新闻采访中的提问是一门艺术,记者要获取最有价值的新闻、了解到最真实的情况,就必须掌握提问的技巧,如此才能让各种采访对象开口说出有价值的信息。那么作为新闻记者,如何才能掌握其中的技巧.提高自己的采访质量呢?笔者在多年的采访实践和学习中.摸索到了一些方法。  相似文献   

12.
千方百计让自己的文字进入读者的视野,进入读者的脑海,即增加可读性,是每个记者最基本的愿望。当我们为此挖空心思去琢磨角度、去深化主题、去修饰语言的时候,总是自觉或不自觉的恪守着自己的职业阵地——记者。为什么不试一试做个读者呢?为什么不用非记者的眼光打量一下我们准备表现的事物呢?一个偶然的机会,使我站到了自己职业的对面,获得了另一种感受。  相似文献   

13.
寻找线索难。 我们此行的赣南闽西,是昔日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所在地,中央红军就是从这里出发开始长征的。当地老干局、民政局的名单显示,这片红土地还有不少老红军健在。但当我们在赣南闽西的群山间经历了无数次的扑空之后,才意识到,这段岁月正在接近尾声。  相似文献   

14.
在新华社1007号大楼的10楼一间10平方左右的办公室里,好几台电脑在争分夺秒地工作,台湾的海量新闻便源源不断地从这里传播到世界各地。记者陈斌华的案头前墙上挂着五颜六色的采访证,这使他的案头有一道别样的风景,也把国家最大通讯社一名有特殊经历记者的沧桑心路包裹在采访证上了。  相似文献   

15.
郭宇靖 《青年记者》2016,(31):36-38
作为财经兼科技报道记者,突发事件似乎离我很远,可在短短数年的记者生涯中,最让我记忆深刻的不是采访部长、权威专家,出入高端论坛等,而是在主要业务范围外,我参加了多次突发事件的采访,这种刻骨铭心的记忆是记者对自身的洗礼,也是一生铭记的重要时刻.  相似文献   

16.
5月15日至21日,在西藏和平解放50周年前夕,我们随南京市政府援藏项目考察团赴拉萨墨竹工卡县采访。在雪域高原短短6天,我们通过网络为《南京日报》1版“来自西藏的报道”栏目发回6条报道(刊用了5篇),在本报比较集中、全面地报道了南京对口支援墨竹工卡县的情况,反响较大,得到了有关方面和读者的认可。  相似文献   

17.
张宪 《新闻三昧》2006,(7):31-32
采访是记者搜集新闻素材进行的调查研究活动,也是新闻写作的前提和基础,即使在现代科技为采访提供了先进条件的今天,面对面采访仍是新闻工作者必须身体力行、娴熟掌握的基本功。作为工人日报的一名记者,笔者十几年来采访了200位来自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人物,感到如果记者能在访前准备、提问技巧、非语言采访等方面多加留心,即全方位地、立体地、多角度地看待采访对象,就会使采访事半功倍。一、访前准备古人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怠”。毛泽东说:“不打无准备之仗”,指的都是在战争前要做好准备。对记者采访而言,有准备与没准备的采访效果大不一…  相似文献   

18.
毛泽东同志一九三九——一九四九年给文艺界人士的十五封信和陈云同志《关于党的文艺工作者的两个倾向问题》的发表,在文艺界引起强烈反响。北京老、中、青三代作家、艺术家应《文艺报》之邀,于六月二日聚会座谈。当年在延安工作的文艺前辈,事隔四十年后重温旧语,感到亲切,也感到震动;中青年  相似文献   

19.
当前新闻工作的作风,主要该抓什么? 实践告诉我们,以记者工作而论,关键是要沉下去,着重克服“浮在上面”的轻飘作风。 一 东汉文学理论家王充在《论衡》中说:“涉浅水者见虾,其颇深者察鱼鳖、其尤甚者观蛟龙。足行迹殊,故所见之物异也。”这段活说明,要擒“蛟龙”,就得到深水中去。同样的道理,记者要抓住“蛟龙”那样高质量的新闻报道,也必须沉到现实生活的“深水”中去。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