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自主管理,是以全体学生的主体素质为目的的班级管理模式,是根据社会发展和学生心理的实际需要,遵循教育规律,面向全体学生,在班级日常管理中培养学生主动性、创造性、社会适应性等个性心理素质的教育。传统的班级管理方法,忽视学生身心发展的个别性,将班级教育僵化为“大一统”模式,即将一班学生几乎看成一个学生来管理,扭曲和束缚学生的健康发展,主张“顺从、听话、安稳”。而我们的自主管理则以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为前提,主张学生结构的多样化、多层次,把学生当  相似文献   

2.
刘丽梅 《中小学电教》2008,(12):119-119
<正>中学班主任是教育班级学生最基层的教育者,是中学教育组织系统中最重要的教育主体因素。肩负着组织、管理、领导、教育一个班级全体学生的重任。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新课程改革工作的不断深入,中学班主任在学校工作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尤其是学生管理方面的工作,成了学校活动中  相似文献   

3.
自主管理是指学生独立、主动地按照社会的期望对个人的行为调控的过程,小学生的全员性自主管理即由全体学生参与并且对某些班级事务具有自主决策权,不只是少数干部同学参与。其目的是在班级管理中充分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努力创设使全体学生在班级事务处理中自己做主的氛围,让学生作为管理者、决策者、评价者参与管理,从而促进学生自主管理能力的提升与班级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4.
班级是学生成长发展的精神家园。要想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必须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班级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载体。以上海市文来高中XX级某班及全体学生为研究对象,创建高中生心理健康团队,旨在探讨心理健康教育团队的创建对和谐班级形成及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赵其林 《教师》2014,(15):117-117
正我们知道,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思想素质的教育,也应面向全体学生。但是,长期以来,一部分教师(班主任)或只面向班级中优秀的学生,或只面向班级中等的学生,或只面向班级中后进的学生,却没有从素质教育的高  相似文献   

6.
蒋永峰 《甘肃教育》2007,(12X):16-16
班主任是班级的组织者、教育者、领导者,担负着教育班级全体学生全面发展的重任,寄托着社会、家长、学生的多种期望。“为人师表”是为师之道的首要标准.特别在学生的思想教育方面.教师的表率作用显得尤为重要。要在学生的心目中树立完美的为人师表的形象,就必须做到:  相似文献   

7.
班级是学校进行教育教学活动的基本单位。班主任是班级的组织者和指导者,肩负着具体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学校教育教学计划,沟通师生、学校与家庭以及社会之间的联系,落实学校育人目标,推进全面素质教育的职责。班主任应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起到导师的作用,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相似文献   

8.
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其核心内容是“两全一主”,即全员参与、全面发展、主动提高.班级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单位,在班级管理中应当根据学生及社会发展的要求,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促使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和谐、主动地发展.  相似文献   

9.
班级工作是学校整体工作中最重要的一环,而班主任则是抓好班级工作的关键。班主任要想做好班级工作,非常重要的一条就是在全体学生面前真正树立起良好的自身形象,因为班主任的自身形象犹如一条无形的纽带,紧密联系着班主任和全体学生,从而使学生对其产生一种信任力量。一、要爱全体学生班主任对学生的爱是做好班级工作的前提和基础。班主任对学生的爱,既是一种教育手段,又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但是,“爱生”是指全体学生,而不是“局部”。班主任爱自己的学生,不应以学生的学业与表现的好坏及家长的权势为标准,而要一视同仁,公…  相似文献   

10.
“班级心理教育”是以班级为单位,以班主任为主导,面向全体学生,旨在促进学生发展的心理教育组织形式。开展“班级心理教育”的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开发人的潜能,有利于把德育工作落到实处,有利于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 “班级心理教育”的原则   “班级心理教育”是在实践中产生的,是学校心理教育的必然产物。在对初中学生实施“班级心理教育”的过程中应注意坚持“三性”原则。   1.全面性。“班级心理教育”的对象是全体学生,这和过去学校所采用的个别心理辅导及疏导少数学生的心理障碍是不同的。在整个教育过程中…  相似文献   

11.
杨文祥 《考试周刊》2012,(7):193-194
班级是学校对学生进行教育、教学工作的基层单位和主要阵地,而班主任则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指导者、引领者;是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骨干;是沟通家长、学校和社会的桥梁;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实现教学工作计划的得力助手。"全面发展"不仅表现为发展全体学生的素质,还要提高每个学生的综合素质,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2.
黄种发 《考试周刊》2011,(70):240-240
班级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单位。班集体是将学生载向远大前程的渡船,是培养学生成长的园地,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培育基地。教育教学目标的实现和学生的成长都离不开班级工作。而班级工作中比较重要的一项是班级的管理,它是通过班主任和班干部及全体学生的行为来实现的。班主任作为班级管理的重要一员,全面负责班级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的指导,是班集体的教育者、组织者、领导者,是学生的指导者和引路人,是学校教导工作的得力助手,是沟通社会、家庭、学生和学校的桥梁。因此,班主任的管理工作是班级管理工作的重点。那么,如何做好班主任的管理工作呢?本文就此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班本教育,是以班级为教育实施的载体,以班级的实际情况为前提,以满足班级学生发展需求为宗旨,以班级资源为依托,整合各种教育因素,充分尊重学生的选择权,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的教育模式。实施班本教育旨在通过整合型的有指向性的研究最优化的发挥班级的个性化功能和社会化功能,促进全体学生全面发展。班级文化是一个班级的灵魂,是每个班级所特有的,  相似文献   

14.
吴世洲 《教师》2016,(6):109
教育是培养人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是班级的管理者。学生的一举一动、言行举止、成绩的优劣、品德的高低都与班主任有很大关系。多年的班主任实践经验告诉我,班主任要以身作则,心系全体学生,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实事求是地评价学生,既要有严师的风范,又要有慈母的爱心,严与爱的结合是管理好班级、创设特色班级的秘诀。  相似文献   

15.
多元智慧理论与班级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班级是学校教育的基层组织,也是学生学习适应社会,实现个体社会化的重要环境,班级管理的运作状态,直接影响到班级教育功能的发挥和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和谐的发展。学生在其成长过程中由于遗传、环境、教育及个人主观努力程度的差异,学生在发展过程中表现出多样的个性特质。用同样的内容、途径与方法,来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只能是一种愿望。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关注学生的不同特质,提出了多元智慧理论,旨在驳斥传统的狭隘的智力理论,认为教师最  相似文献   

16.
扎实有效的班级思想品德教育能够坚定学生的理想信念,形成同学之间团结互助互进之风和和谐的师生关系,增强全体学生的社会责任心和集体荣誉感,为最终实现教育对象成为合格的社会公民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7.
理解型班级管理原则是制订和落实理解型班级管理措施的根本性指南,是确保班级管理具备人文性、针对性、民主性和发展性特征的行动准则。它包括师生之间相互尊重原则,对全体学生和每一个学生个体的各个方面进行全方位了解的全面了解原则,说理教育和情感的激发、感染相结合的情理结合原则,严格要求和温和规范措施相结合的刚柔相济原则,既对学生有统一要求又根据学生的个别差异采取不同管教措施的因人而异原则,主张全体学生都成为班级管理的主体且自觉自愿地参与的民主参与原则。理解型班级管理是基于理解的管理,理解型班级管理原则也必须是对学生和教育充分理解基础之上的原则。  相似文献   

18.
拨亮一盏灯,是指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工作中对问题学生的转化。由于问题学生的种种欠佳表现而影响集体,他们会不同程度受到师生的冷落、薄待甚至歧视,这样教育的结果只能是差生更差。作为班级工作的管理者,班主任应该善于转化问题学生。转化一个问题学生,既教育了学生,为社会和家庭减轻了压力和负担,又可为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工作服务,成为教育全体学生的样板。因此,在班级管理工作中,班主任应注重对问题学生的教育与转化。首先应帮助他们找到优、缺点,以发扬优点,克服缺点。其次应有平常的心态。问题学生也是孩子,厌恶、责骂只能适得其反,他们应…  相似文献   

19.
加强班级管理工作,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是提高班级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现代班集体建设的主要目的是促使全体学生的个性得到和谐的、健康的、全面的、自主的发展,而这一切都有赖于加强班级管理。  相似文献   

20.
班级文化建构了学生学习生活的基本场域,决定着班级生活的基调和氛围,具有多维性、包容性、动力性等多种特性。班级文化的本质是教育场,教育场包括多维化、包容性、发展性、育人性等多种特点。教育场视域下的班级文化建设要整体来建构,确保文化影响的全时空、全过程,以及面向全体学生;还要以学生为中心,突出学生在场域中的主体地位,确保学生切实在班级文化中得到成长;也要把学校、家庭、社会、时代等多种要素结合起来建设,确保教育场域的包容性,使之和其他场域形成联动作用;最后还要采取全人策略,肯定学生作为完整的人的存在,追求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