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的标准化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越来越受到图书馆界的重视,发展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是图书馆界的必然趋势,本文通过网络环境下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标准化的探讨,分析国内三大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系统的优劣,提出了国家图书馆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系统的优势与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近10年国外馆际互借理论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国外图书馆界对馆际互借的研究非常活跃。对1996~2006年国外主要学术基础上发表的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归纳出馆际互借理论研究的8个重点方面,分别是:论文馆际互借与电子期刊自由存取的相关性;图书馆的馆际互借物流体系;馆际互借与馆藏的利用关系;馆际互借的版权问题;馆际互借的成本优势;馆际互借的服务;馆际互借的措施及发展。这些问题反映了国外馆际互借理论研究的进展。参考文献41。  相似文献   

3.
数字时代国外馆际互借和文献传递最佳实践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分析美国、澳大利亚、国际图联馆际互借和文献传递的最佳实践研究现状的基础上,从国外的馆际互借和文献传递的自动化系统,物流的方式,版权处理方式,馆员培训和工作流程精简五方面,介绍国外图书馆馆际互借和文献传递的最佳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4.
高校馆际互借文献传递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赵冬梅 《晋图学刊》2008,(2):8-11,20
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是图书馆之间或图书馆与其他文献情报机构之间建立协作关系,相互利用对方文献信息资源来满足读者需求的一种资源共享方式,由于其在高校图书馆业务中不断增长的重要性,已经发展成图书馆固定的、常规的服务形式。本文重点讨论了馆际互借文献传递的现实意义以及影响馆际互借文献传递服务的质量和效率因素。  相似文献   

5.
高校图书馆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服务的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我国768所本科高校图书馆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服务的网上调查,分析了高校图书馆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的类型、服务内容、服务方式、服务对象、收费及补贴情况,指出我国高校图书馆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存在区域发展不平衡、服务发展水平参差不齐、服务对象存在局限性、缺乏统一的收费标准、版权意识淡薄等问题,提出了建立专门的协作机构和指导中心、提高对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服务的重视、建立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服务联盟、改进服务方式等对策。  相似文献   

6.
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是图书馆文献资源共享的两种主要方式。目前,由于我国图书馆法迟迟未出台,而国际上限制与版权问题相关的文献传递,已经开始影响到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服务发展。在调查国内馆际互借与文献传递服务条例的基础上,尝试以著作权法为出发点,从法律的角度设计构思图书馆资源共享服务规范及未来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7.
试评《美国馆际互借法》(2001年修订本)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通过《美国国家馆际互借法》(1993年制订)与《美国馆际互借法》(2001年修订)两个文本的对比与分析,试图探讨美国图书馆馆际互借服务发展的过程与趋势,阐明馆际互借服务立法的重要性,以唤起我国图书馆界对馆际互借立法工作的关注和重视。  相似文献   

8.
创建良好的文献资源馆际共享网络环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网络环境下的文献资源共享活动,可以弥补传统的馆际互借活动的不足。社会环境的数字化模式的馆际互借创造了良好客观条件,图书馆界应通过自身的共同努力,去营造良好的文献资源的网络共享环境。  相似文献   

9.
随着网络的发展和图书馆的服务方式的改变,馆际互借给物流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第三方物流的产生,解决了图书馆事业发展的“瓶颈”问题。应加强图书馆与第三方物流的合作,促进图书馆事业的长足发展。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馆际互借服务的不断拓展与延伸,物流与信息流不同步,不同体系图书馆间缺乏横向实质性联系,各图书馆标准化、自动化水平发展不平衡等问题都成为目前馆际互借发展的制约因素。为解决这些问题,既需要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验,也要兼顾我国馆际互借的发展状况与运行机制,因此提出网络环境下馆际互借全国分层分级管理模式以供业界同仁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