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纪念<新民晚报·夜光杯>创刊60周年之际,<夜光杯>老主编秦绿枝先生撰文<怎一个"情"字了得>,深情怀念为<夜光杯>作出贡献的前辈,其中提到了"文革"以前担任过晚报副刊组副组长的陈振鹏先生.对于陈先生在编报方面的贡献,已有定论,予生也晚,没有亲身感知,自然不能赞一辞.而陈先生后期转到上海古籍出版社,我有幸与他在一起共事,了解他在编书方面兢兢业业、无私奉献的事迹,深感他在编辑工作方面作出了卓越贡献,堪称编辑的楷模.  相似文献   

2.
巢峰 《编辑学刊》2006,(1):18-19
1997年12月9日,在第五届中国韬奋出版奖颁奖大会上,我曾以这个题目发言.今天,我仍以这个题目在上海纪念邹韬奋先生诞辰110周年大会上发言.在韬奋先生逝世以后,1944年10月11日,周恩来在延安主持召开了专门会议,制定了<纪念和追悼韬奋先生办法>,周恩来同志审阅时在稿旁亲笔写上:"提议以韬奋为出版事业模范".这个<办法>在送给毛泽东同志审阅时,毛主席亲笔批了四个字"照此办理".韬奋先生是中国出版界的楷模,这是周恩来同志提议、毛泽东主席肯定的.  相似文献   

3.
陆潜 《编辑学刊》2001,(2):61-63
冬去春来,满目鲜花.三年前在那春雨潇潇的日子里,一代文学大师姚雪垠先生仙逝于首都复兴医院.那是一个与他寓所极近的医院,怎么也想不到这位鹤发翩翩,双目炯炯体健神清的先生会突然离开人世,好长时间教我悲怅,一直想为他写一点纪念文字,却一直未启笔.因为,他留给我要想的、要写的太多,他那"老来有愿多悲壮,似火豪情暗自燃"的一生给我们留下了无限的思念,他为了那长篇巨著<李自成>奋斗了近半个世纪,遗憾的是在他仙逝四个月后,才终于全部五卷问世.  相似文献   

4.
朱伟 《图书馆》1999,(6):76
我被傅敏先生让进他的书房,书房的门楣上悬挂着傅雷先生和夫人朱梅馥的照片. 问起<傅雷家书>的出版,在沙发上坐定的傅敏淡淡地说:"没有什么故事可讲."其实,我们应该谢谢他,是他最早认识到这些信的价值,也是他最早将这些信加以编辑整理,这才有了今天已行销100多万册的<傅雷家书>.  相似文献   

5.
2009年岁杪,人民出版社资深编审林穗芳先生与世长辞,我为出版界失去一位通晓16种外语的优秀编辑家、翻译家而悲痛,也为自己失去一位良师益友而悲痛.河南大学出版社为纪念建国六十周年出版了<亲历新中国出版六十年>80万言文集,其中刊有林穗芳的<回忆与感想>,也收有拙作<译书·编书·写书--回望我的六十年>.  相似文献   

6.
早些年我出过两本书,一本<两副面孔>,一本<拎出新闻眼>,凡读过这两本书的朋友,一定会发现我与梁衡先生有过一段交往.<两副面孔>的序是由梁衡先生作的,许多刊物都登了,有些影响.<拎出新闻眼>里有我撰写的长篇文章<梁衡:愚溪桥畔与柳子对话>,该文被收进好几本集子,读者也爱看.梁衡是著名的大记者、大作家,能得到他的鼓励,确实颇感荣幸.  相似文献   

7.
听说张瑞芳与我父亲住同一个医院,我马上找到写<张瑞芳传>的姜金城先生,请他带我去拜访张瑞芳老师. 我小时候看过不少由张瑞芳主演的电影,如<凤凰之歌>、<李双双>、<万紫千红总是春>、<母亲>、<南征北战>等.  相似文献   

8.
今年5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实施一周年,这是一个值得我们纪念的日子.2008年4月5日,承载着人民群众需求和期待,凝聚着党和政府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理念的<条例>终于颁布实施了.  相似文献   

9.
好人老贾     
予生也晚,结识老贾,已在他退休前夕的那几年了.对他波澜壮阔的新闻生涯,当时并不深知.因此,觉得自己完全没有资格去写老贾,何况又是在<新闻记者>这个我素所敬重的专业刊物上.但编辑说,没有关系,我们是来纪念一个好人.  相似文献   

10.
获悉上海鲁迅纪念馆要开会研讨纪念楼适夷百年诞辰事宜,脑海中立刻浮现出我与楼老生前接触的一些往事.首先想到的是他1929年出版的那本早期译作<桥>,因为这本书对我研究世界文化名人、著名犹太作家肖洛姆一阿莱汉姆有很大的帮助.<桥>中所收的肖氏短篇小说<三个小孩>是我国最早发表的肖氏作品之一.  相似文献   

11.
曹玉龙先生走了,走的那样的匆忙,那样的突然.1998年4月16日,我曾去东北烈士馆资料室见他(时曹先生离休后最后受聘于此).那时他仍然精神矍烁,谈吐如旧,午间还用一茶缸粥一点咸菜充饥而忘我地工作.谁知此时他早已是重病在身了.临别前他送我一册<老照片>合订本和一册<文献著录标准>,这已不是他第一次送书给我了.4月22日,我因一事需要向他征求意见与他通了电话,这次电话中他已透露出自己身体不适,患肺感染云云.  相似文献   

12.
严文井先生 我第一次见到严文井先生,是在十多年前的一个秋天.当时我正担任老作家徐迟先生的工作助手,协助他编选<徐迟文集>,并帮助他查找一些写回忆录的资料.徐迟在回忆录里写到了两件与严文井有关的事,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也引起了我的好奇.  相似文献   

13.
为纪念傅山先生诞辰400周年,山西人民出版社决定从2003年起搜集、整理、出版<傅山书法全集>.经过5年的努力,现在这部煌煌八巨册、被视为中国书法史上空前的个人书法专集终于面世了.  相似文献   

14.
编者按:徐葵先生是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原所长,翻译家,资深学者,有多部译著行世,其中<一杯苦酒>和<苏联政治内幕>等书曾受到中央领导人的批示.在本届北京图书博览会开展之际,我们请他写成此文,供版贸界和出版界人士参考.  相似文献   

15.
初次萌发写一篇关于江乃武先生的文章是在1995年,一直没有成文的原因是我从来信中感到他是一位不希望别人宣传自己的人.前些天,我一口气读完了<晋图学刊>1 998年第1期刊登的<一名老兵的经历>一文,感触颇多,思考再三,又拿起笔来.  相似文献   

16.
二十年前,身为北京图书馆馆长的任继愈先生担任<中国文化大典>项目的主编,该书1999年由山西教育出版社出版.围绕<中国文化大典>的编撰工作,任继愈先生曾有若干与中国传统文化相关的言论.文章略作回忆,以此作为纪念.  相似文献   

17.
在断断续续看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出版人:汤姆·麦奇勒回忆录>的时候,报纸上零零星星的有关于赵家璧百年诞辰的纪念文章.大家普遍认为赵家璧先生的主要功绩在于他当年主编、策划,出版过<中国新文学大系>、<良友文学丛书>、<一角丛书>、<晨光文学丛书>等,其中为大家津津乐道的是<良友文学丛书>出版了鲁迅、茅盾、老舍、巴金、丁玲等人的作品.据说,胡适、周作人、郁达夫、朱自清、郑振铎、阿英等人也都与赵家璧有过合作.  相似文献   

18.
吴静 《图书馆杂志》2007,26(11):94-96
2000年7月,我才上高一,在家乡常熟参加学校举办的一个学生干部夏令营,获得到北京七日游的机会.有一天,主办方安排我们听了一个讲座,其中有一位主讲人宋英杰先生在讲座结束时分发给我们每个人一本他的签名本<气象节目主持纵论>.  相似文献   

19.
江坪 《新闻实践》2009,(5):29-30
<新闻实践>编辑部约我写一篇文章,以纪念浙江日报创办60周年.我想,在这60个春秋之中,浙江日报曾多次受到毛泽东等党中央领导人的赞扬,江泽民表扬本报办得好,是其中的一次.  相似文献   

20.
徐鲁 《出版科学》2006,(4):15-17
我第一次见到严文井先生,是在十年前,1996年秋天.1996年前后,我正在协助徐迟先生编选<徐迟文集>,并帮助他查找一些写回忆录的资料.徐迟先生在回忆录里写到了两件与严文井先生有关的事,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也引起了我的好奇.一是严老的第一本童话集<南南同胡子伯伯>,是在1941年被人从延安带到重庆,由设在重庆的"美学出版社"印行的,当时徐迟先生也参与了美学出版社的编辑事务.二是在20世纪30年代,已经初露头角的青年诗人徐迟,在燕京大学英文系借读期间,悄悄地、却也是十分狂热地爱上了同系的一位美丽的女生--一位当时也已经有诗作发表的女诗人,她英文名字叫"玛格丽特",本名严文庄,是严文井先生的堂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