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醉翁亭记》是欧阳修的代表作,写于宋仁宗庆历六年(1046年)。前一年,“庆历新政”的代表人物范仲淹、富弼、杜衍、韩琦相继被罢官,对此,在河北都转运使任上的欧阳修对此极为愤慨,上《论杜衍范仲淹等罢政事状》为之辩解,因此触怒权臣,被贬为滁洲太守,在滁洲的第二年,其写了这篇传颂千古的著名散文。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家访是老师的一大法宝,学生称之为“告状”,是被列为“恐怖事件”当中的。我记得幼时的伙伴们还编了首打油诗:“不怕站学堂,就怕来家访;老师来我家,吓我床下趴;老师一离开,直把双手拍。”小时候,一听说老师要来家访了,注定就要灾难临头祸事上身了,要有挨骂甚至挨打的心理准备。辩解是不可能的,父母认准老师的话就是真理,你一辩解,他们反而认为你一点悔改之心都没有了。弟弟丁丁,上小学四年级。他跟每个怕家访的孩子一样,谈“访”色变。他私下跟同学说:“天不怕,地不怕,就怕老师找我爸。”一天中午,丁丁气喘吁吁…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传统(尤其指本世纪初新课程改革之前)的语文阅读教学.多是在主客体观上进行的经验与被经验.利用与被利用.分析与被分析的“我——它”关系中进行的。文本是被动的客体.其意义随作家创作的完成而固定存在.待读者阅读后去找寻、印证。于是便有了阅读教学中对文本之解读千人一面、万人一腔的要求,稍偏本意的新解皆被否定.无辩解机缘。  相似文献   

4.
对于学术失范、学术不端和学术腐败问题,近年来无论是学术界的批评还是新闻界的报道,都已屡见不鲜了。在越来越多的人心目中,已经见怪不怪乃至麻木不仁了,还有的莫名其妙地为之百般辩解。这些都是令人忧虑的现象。  相似文献   

5.
一次上班迟到被经理逮到了,我辩解说道路整修,堵车。经理问:“知道堵车为什么不早点走?”我说:“早晨起来要洗脸吃饭,怎么可能走得早?”  相似文献   

6.
柳宗元与韩愈友善。柳宗元死后,韩愈为其撰写了祭文和墓志铭后,又写了《柳州罗池庙碑》一文。由于此文包含大量荒诞不经的内容,后人因此或者指责韩愈或者为其辩解。这些评论大都是错误的,都不是韩愈写作此文的真正心态,其实质是对韩愈思想的误解。  相似文献   

7.
境界     
面对试卷上的错误,当老师为我们讲解的时候,我们常常会说“我懂的”。懂了为什么还会有错呢?嘴上不说,心里却时时都在为自己辩解,而辩解自然可以有着多种理由。  相似文献   

8.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第一课《诗经·氓》有这样一句话:"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课本对上半句的注解为:"男子沉溺在爱情里,还可以脱身。说,通‘脱’。"钱钟书先生以为,这个"说"(脱)字,可作两种解释。一种是辩解开脱(excuse),重点在"辩解",即夫妻口角时互相争辩为自己开脱责任。男子善于辩解,很会为自己的过失找借口("男多借口"),女子则显得笨嘴拙舌,不善于掩饰自己的过失("女难饰非");男女争吵时,女子总是喋喋不休,但说不到重点,男子不开口则已,一开口,便拿出纲常伦理,要么让女子  相似文献   

9.
我来自湛江     
乍看文题,诸君未必能猜出这话出自谁之口。告诉你们吧!那是有一次笔者有幸被邀请到开平市《潭江文艺》杂志社,在参加作者座谈会上的开场白。自此以后,笔者便踏上了这条为之乐此不疲的不归之路——文学创作的长征路。提起写作生涯,我有一段段充满辛酸而曲折的生活经历,如今历历在目,记忆犹新。  相似文献   

10.
会飞的鸭子     
那是十多年前的事了。那时我参加工作不久,像许多年轻人一样好高骛远,而一旦这种学生式的狂热被现实的冷酷给消融掉,便马上走向另一个极端:怨天尤人,满腹牢骚。当我正开始寻找各种借口为自己的平庸辩解时,是它改变了我对人生的看法,让我认真地去过属于自己的每一天。  相似文献   

11.
论我国测谎结论证据规则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谎结论是一项以犯罪嫌疑人供述或辩解为内容、以鉴定结论为形式的综合性证据,因为测谎结论具有证明力,具有犯罪嫌疑人供述或辩解的性质,具有鉴定结论的性质。当然,在构建我国的测谎结论证据规则时,我们应有限制地赋予测谎结论证据能力,同时在适用主体、适用对象、适用前提和采纳条件等方面严格控制测谎程序。  相似文献   

12.
当前,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作文存在心理障碍。有的一听到作文心里就发慌,甚至厌倦:有的冥思苦想,有无心下笔之感;也有的急于求成,草草了事。最后文章虽写成,但多半是奉命为之,为了应付交差,编写、硬写的不乏其人。凡此种种都说明学生是把作文作为一种苦事。学生形成这些心理障碍的根本原因不是不会写,而是觉得没什么可写。因此,怎样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怎样为学生创设一个激发写作灵感的平台,让学生在作文中有话可说,有情可抒,就成值得探索的课题。  相似文献   

13.
“我真是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人们常在受冤枉时无可奈何地这样为自己辩解。虽为一句口语,却道出了黄河水之浑浊。黄河水真如人们所说,跳进去就洗不清了吗? 黄河,我们的母亲河,是中华民族的摇  相似文献   

14.
怎么办四则     
[批评孩子时,孩子老顶嘴怎么办?] 我认为首先有一个更新观念问题。在一些家长看来,子女顶嘴就是对家长的不尊重,为此应严加惩处,以免重蹈覆辙。殊不知,孩子犯了错误,做了错事,总会有这样或那样的多种原因,只有让孩子把事情发生的前因后果讲清楚,为自己辩解,家长才能了解事情的真相,从而对症下药。况且会顶嘴的孩子,大多善言,家长如果允许他辩解,并在他辩解后与之论理,不是能逐渐培养孩子的据理力争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吗?家长何乐而不为呢!  相似文献   

15.
在高校写作课程中建立数字化写作网页,构架起由写作理论通向写作实践活动的桥梁,可以轻而易举地解决写作教学中理论无法转化为可操作的教学活动的困扰。从而激学生创作之趣,达知行递变之果。  相似文献   

16.
我一向任性,大学毕业后,本来在武汉有一份固定的工作,且收入还可以,但干了不到三年,我就觉得这工作程序太乏味太没有挑战性,便离开了原来的单位,准备到北京闯荡。我的这一决定,自然成了我们家的重大事件。姐姐沉默,母亲惊讶,父亲就更是愤怒,拍案而起,说,我看你是吃饱了撑的,你以为外面都是黄金等着你去捡,是吧?你以为你有蛮大的本事可以把天捅破然后掉下个金娃娃让你抱着,是吧?你做梦!我刚张口辩解,就被父亲一挥手打断:我不听你这些大道理,我只告诉你,过日子是一件实实在在的事情;如果你要去的话,以后就不要进这个家门。我撂下一句“行,我就…  相似文献   

17.
渲染之法同白描手法一样,是古以有之。这种古老的艺术表现方法,于2500年前的春秋时代,就被运用于民歌的创作之中,不过它不像“赋比兴”笔法有一个明确的命名和内涵。就现有的文献考证,把渲染作为一种表现方法命名的,始见于北宋时代画家郭熙画论《林泉高致》一书中。因此,有论者说,渲染之法肇始于诗歌、戏剧、小说的人物塑造、描写的方法之一。到了近代,这一方法又从文学移植到新闻写作中,在人物通讯、人物特写、人物专访、报告文学等人物新闻的写作中,常常通过对人物所处环境、景物的描写、渲染,对人物心理、行为的刻画形容…  相似文献   

18.
苏轼在《潮州韩文公庙碑》中称韩愈为:“文起八代之衰,道济天下之溺,忠犯人主之怒,而勇夺三军之帅.”韩愈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是我国文坛上最有影响力的人物之一.在他的论著中隐藏着丰富的写作思想,这些写作思想仍然值得后人学习.前入主要研究了韩愈所提倡的写作方法、写作理论,在前人的基础上主要挖掘了在作文之前,韩愈有关“写作主体”培养的方法,希望从基础上提高写作水平.  相似文献   

19.
徐訏40年代的创作明显不属于特定意义上的“抗战文学”,但这并不能说明他的创作与其所处的时代无关,他是以一种个性化的方式来回应时代并与时代进行对话的。他的“爱”和“浪漫”并不是完全超然于时代的,也是对于时代的一种独特感应和思考。除了“浪漫”之作之外,徐訏还有为数不少的“写实”之作,但这种“写实”之作与其时代的现实主义主流文学仍是迥然异趣的,他的“写实”之作与他的“浪漫”之作有一种同源关系,是作者审美主义人生态度的一体两面。  相似文献   

20.
智力,通常称为推理和获得知识的能力。智力有高低之分,其中包括了先天的因素。而意志是属于非智力因素,一个人的意志坚强与否,是后天形成的,是环境与教育的结果。有的同学把自己意志方面的缺陷,说成是先天形成的,说成是遗传的结果,因而为自己的意志薄弱而辩解,这是认识上的一个误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