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传统教研活动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惑 传统教研活动主要包括:市级及以上的教研活动,县级组织的教研活动和校级组织的教研活动等,实际上,对一线教师来说,参加市级及以上的教研活动是十分有限的。因此,县级和校级教研活动是组织和开展得最为普遍的两种形式。就实践操作采看,它们主要存在如下问题:[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一、传统教研活动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惑 传统教研活动主要包括:市级及以上的教研活动,县级组织的教研活动和校级组织的教研活动等.实际上,对一线教师来说,参加市级及以上的教研活动是十分有限的.因此,县级和校级教研活动是组织和开展得最为普遍的两种形式.就实践操作来看,它们主要存在如下问题:  相似文献   

3.
国家、省、市、县、校五级教研体系中,县级教研是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的。2019年11月教育部发布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基础教育教研工作的意见》指出:“市、县级教研机构要重心下移,深入学校、课堂、教师、学生之中,紧密联系教育教学一线实际开展研究。”县级学科教研的特殊性在于既要遵照省级学科教研的统筹指导,积极配合市级教研完成学科教研工作;又要根据本县教育行政中心工作和教育教学一线实际需求,积极开展本学科的教研工作。为此,县级学科教研员更需要统筹设计,高效开展能够满足需求、解决问题的教研活动。  相似文献   

4.
在走向“共同富裕”的大背景下,温州市教育教学研究院充分发挥市域教研主导性,在推进课程改革、指导教学实践、促进教师发展等方面,通过有效的教研策划与组织,使得教研水平差异较大的县域之间形成互动生长的活力,进而助力市域范围内的“教育共富”。基于温州区域间教育发展不平衡的实际,温州市教育教学研究院推行了《温州市中小学“教研共富”三年计划》,在强化市级县级联动、促进县际之间交流、改进市级教研引导力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创新与实效。  相似文献   

5.
县级教研室根据县域特点组织开展有效的教研活动,要组建特聘教研员队伍,构建“点”、“线”、“片”教研网络;要落实教研评价体系,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服务;要促进教研均衡发展,摸索行之有效的“校本教研”模式。  相似文献   

6.
当前,职业学校教研工作中的问题主要有:①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明显不足。②教师教研意识淡薄,缺乏教学研究的自觉性和积极性。③学校抓教研的力度不够,教研活动流于形式。④教研经费投入不足,文献资料缺乏,机构人员不健全。⑤重视课堂教学研究,忽略学生思维、心理、学习方法等的研究。⑥局限于学校教育,与家教、社会教育研究脱节。面对以上问题,我们应当立即行动起来,寻找良策来加以解决。   一、设置学校教研室,保证教研正常进行   学校的教学、德育工作由教务处和政教处分别管理,而教研工作则应由教研室负责。市级重点以上…  相似文献   

7.
中小学校本教研是教师专业成长的主要舞台。是促进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的主要能源.也是县级以上教研活动开展的主要依托。为破解当前农村中小学校本教研力量相对单薄、形式相对单一、行动相对被动、效果相对不佳的困境,我们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深化教师教育改革,创新培养模式,提高教师培养质量”精神,在义务教育县级管理为主的大背景下,实施了“3333”单元教研的改革创新策略。以期有效提高农村中小学校本教研的质量。  相似文献   

8.
教研活动的组织方式直接影响着教研活动的质量。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发现传统教研活动方式陈旧,内容脱离一线教学,难以满足基层教师的教学需求。一是执教者作秀。传统教研活动大多由教研员预先确定课题和研究主题,课堂教学只是执教者将教研员的意志转化为具体的教学行为。而执教县级  相似文献   

9.
教研活动是教研组织落实教学理念、实施教学管理、推动教学改革、培育教师成长、提升教学质量的主要途径,也是我们教研工作的主要载体。因此,为了保障和提升教研活动的质量,近年来,我区着力创新教研活动,从常规教研、主题教研以及团队教研这三方面大力展开探索与实践,使得全区教研质量在广度、深度以及内驱力等方面均上了一个新台阶。  相似文献   

10.
杨娟红 《成才之路》2014,(14):74-75
正区里每年组织二次的体育教研片活动,主要是让体育教师先上课,然后自己说课,中间再由各学校的教研组长评课,片长小结,最后由冮主任做总结。参加几次体育教研活动后,对怎样高效开展好体育教研片活动,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基层体育教师的教研活动一般有三个途径来进行。一是学校体育组进行的教研活动;二是以片为单位组织的体育教研活动;三是以区市级组织的体育教研活动。这三种体育教研活动基  相似文献   

11.
一、转变观念,为创新营造环境  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心理的安全和自由是创造力发展的两个主要条件。”因此,我们在教研活动中,以人的发展为本位,树立新的教育观、人才观,通过创设宽松、和谐、民主、平等的教研环境,培养教师创新精神及创新能力。我们采用的方法有:  一是“尊重”。在教研活动中,我们注意尊重每一位教师,相信人人都具有创新的潜能,对每位教师的创新能力都满怀希望和期待,积极鼓励每个教师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二是“参与”。鼓励、支持每位教师参与到幼儿园教研活动中,充分发挥每位教师的创新才能。  …  相似文献   

12.
县级教研室根据县域特点组织开展有效的教研活动,要组建特聘教研员队伍,构建"点"、"线"、"片"教研网络;要落实教研评价体系,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服务;要促进教研均衡发展,摸索行之有效的"校本教研"模式.  相似文献   

13.
宁德师专第17届教研科研学术讨论活动,在各教学单位和行政管理部门分别组织学术论文讨论交流并评选推荐的基础上,集中学校学术报告厅进行全校交流.共有196名教师及行政管理人员撰写论文227篇,经推选、交流、评审并公示,确定20篇论文为我校2007年度校级教研科研优秀论文,其中文、理各10篇.教研科研学术论文交流及评审,对进一步活跃学校学术气氛,提高教学质量及管理水平,促进青年教师的成长,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一体双翼式"校本教研生态以教育生态学理论为基础,从生态视域审视教研活动。它以校级教研为主体,以市区级教研和国家级教研为两翼;以校本教研为主体,以校际间教研和跨区域教研为两翼;以教师自主教研为主体,以学科教研和跨学科教研为两翼;以授课教师自我研修为主体,以同行切磋研讨和学生评价反馈为两翼。实践表明,多层级的"一体双翼式"校本教研将围绕课堂展开的教学研究活动落到了实处,促进了有效教学,有助于学校内涵式发展。  相似文献   

15.
虚拟教研活动是应运信息时代而产生,是一种全新的教学研究组织形式,当前迫切需要对迅速发展的“虚拟教研活动”进行系统化、理论化的反思和总结,深入探讨从虚拟教研活动的起源、发展条件、发展阶段及特点,并由此揭示虚拟教研活动的特点、功能及组织管理方式,以此指导各种“虚拟教研活动”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校本教研:特点、内容与方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国家级培训、地方培训、校本培训等术语频频出现,随之而来的是国家级研讨活动、实验区级教研活动和“以校为本”的教研活动等形式的产生。虽然学校一级的教研活动,在我国早已存在,且已形成风气、日臻完善,如原有的校级学科教研组,就对各校的学科教学研究发挥过积极的作用。但随着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而提出的“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以下简称“校本教研”),不仅在教研活动的特点、研讨内容、组织形式等方面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及特征,而且其终极目标旨在把学校建设成一个学习化组织,为教师专…  相似文献   

17.
教研促教改教学添活力华亭县东华小学多年来,我校在日常教学中开展了以课堂为阵地,教研教改为突破口的教改活动,收到了较好效果。我们的具体做法有三:1.开展系列化教研教改的大型校级活动这是我校教研教改的主旋律。我们坚持每学年由七个教研组主办一次大型校级教研...  相似文献   

18.
一、教研活动目标缺乏可行性 教研目标是教研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它预示着教研活动的行动路线。教研目标不仅要体现《幼儿园工作规程》的精神,反映正确的儿童观、教育观。更要明确具体,具有可操作性。目前,幼儿园的教研目标空泛,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没能得到改变,教师组织一日活动的能力低,教育环境受到限制;深化课题研究,提高科研水平,加强师资培训,  相似文献   

19.
教研活动是提高教师业务能力和理论水平的有力抓手和主要阵地。我市教研室于几年前向全市推广“备——说——上——评”一条龙教研形式,为传统的教研活动注入了新的活力,取得较好效果。但随着实践的深入,我们发现:(1)直线型的运行机制往往会造成主讲教师单方独进的局面,不利于形成良好的群体教研氛围。说课是群研的好形式,但也因缺少前馈(说课后紧接着上课)而弱化了应有的价值功能;(2)指向性不明,重“教”轻“研”。教师之间的互动是反应的而非反思的,直觉而非理性的,就事论事,就课说课,缺乏教研的深度和力度。基于以上的认识,我们对“备——说——上——评”的教研形式进行全方位的分析和反思,并经逐步补充和调整,[编者按]  相似文献   

20.
一、问题的提出我县组建前的片区教研活动主要是根据区域地理分布特点组织的教研活动,大多采用集中定点的教研方式,由某一学校牵头,组织邻近学校的教师来观摩学习研讨。但当时由于交通、距离、经费等方面的原因,一所学校往往只能选派一到两名教师参加,因此教研活动影响范围较小,效果也不够理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