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高师院校的德育工作与其他学校一样,存在个性不足,实效性不强的问题。加强德育校本化建设,充分开发德育校本课程、利用德育校本资源、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德育体系,是提高高师院校德育工作针对性和实效性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2.
通过阐释德育校本化的基本内涵,结合高师院校的德育实际,说明高师院校德育校本化有其现实需要。高师院校德育应走校本化之路,这是高师院校彰显德育特色和个性、增强德育针对性和实效性、促进学校自身发展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3.
首先提出开发校本化德育课程是解决当前小学德育教学实效性不足的重要策略,进而分析小学校本化德育课程开发对学校教育、学生发展和教师教学的价值,最后基于以上的理解,结合实践总结了学校校本化德育课程建设的三方面经验,即依据社会需要建设德育校本活动课程、让学生参与德育校本活动课程建设和依据学校特色资源建设德育校本活动课程。  相似文献   

4.
当前。校本德育活动是实现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有效途径。校本德育活动非课程化的开发,是将校本德育活动与学科德育课堂相分离,完全以校本德育活动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和综合素质。探讨了校本德育活动非课程化开发的意义,介绍了校本德育活动非课程化开发的方法和策略,指出不断优化和创新非课程化的校本德育活动有利于实现中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5.
德育是学校教育工作的关键与重心,开发德育校本课程就是指立足本校特点,充分发挥教师、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充分挖掘课堂内外、学校内外各种德育资源,并整合各种德育资源,贴近学生、学校、社会,开展德育校本课程研究,创造性地开展德育教育工作,将德育工作落在实处,提升德育工作效益,为社会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本文就如何挖掘校内外德育资源,开发德育校本课程,提升德育工作的效益,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高职院校德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志祥 《成人教育》2006,(10):27-28
德育环境和德育资源,是现代德育理论研究和德育实践探索所共同关心的核心问题之一。高职院校德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重点应在对原生德育资源的创新、对延生德育资源的挖掘、时再生德育资源的争取和对创生德育资源的开发四个层面。  相似文献   

7.
乡土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乡土文化在思想道德、伦理价值、审美趣味、生活习俗等方面,蕴含着多重内涵和德育价值。在国际化、信息化背景下,开发乡土文化德育资源,丰富校本德育课程,对中小学自觉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帮助学生在生活环境中培养良好道德品质,促进德育工作校本化、特色化建设,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乡土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乡土文化在思想道德、伦理价值、审美趣味、生活习俗等方面,蕴含着多重内涵和德育价值。在国际化、信息化背景下,开发乡土文化德育资源,丰富校本德育课程,对中小学自觉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帮助学生在生活环境中培养良好道德品质,促进德育工作校本化、特色化建设,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优秀校友是重要的校本德育资源,不仅具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特点,还具有很强的实效性。校友德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应明确分工,其开发工作主要遵循摸清家底、加强联系、分类管理和培育文化等原则;而利用则是灵活多样的。  相似文献   

10.
高职院校德育资源与德育环境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德育环境和德育资源,是现代德育理论研究和德育实践探索所共同关心的核心问题之一。高职院校德育的资源和环境如何,不仅从根本上反映德育理论和德育实践的成熟度,而且也直接影响着学校德育的效果。文章从高职院校德育资源滞后表现成因以及高职院校德育资源的开发、管理,德育环境的建设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1.
学校德育社会化是社会处于转型期在教育领域的影射,当前学校德育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德育目标泛政治化;德育过程缺失主体性;德育方法的非人本性;德育活动缺乏实效性。学校德育社会化是学校德育在主体的共同参与下,以学校为主导,借助全社会的资源和力量,以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合格人才为目标,不断完善自身和适应、改造与发展社会的实践活动;学校德育社会化是信息时代的客观要求,是实现德育本质的必然要求,也是我们借鉴国外德育经验应该得出的正确结论;学校德育社会化可以从学校德育的生活化和实践化两个方面入手,尝试寻找支持学校德育的阿基米德点。  相似文献   

12.
高校德育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 ,如何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这是高校德育工作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本文论述了高校德育工作要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必须坚持十个结合 ,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高校德育工作的水平 ,培养高素质人才  相似文献   

13.
道德教育功利化倾向是当今高校德育缺乏实效的重要原因之一。认真分析道德教育功利化取向的外在表现和内在根源及危害,提出道德教育从功利取向到人本取向跨越的对策,是全面贯彻以人为本的道德教育价值观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14.
道德教育不同于知识教育,它传授的不是合理性和科学性的知识,而是培养学生养成一定的道德品质以及与此相应的行为方式。而高校道德教育中"主知观念"引导下的主知性道德教学虽有其自身合理性,但是大大缩小了道德教育的空间,简化了道德教育过程。这种价值取向下的道德教学以客观普遍化的知识割裂了道德教育与现实生活。高校道德教育要进一步发挥育人效果,必须从道德教学观念上、内容目标上和方法上进行转换,价值取向转向"主德"道德教育。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高校在德育实践中已基本形成了一致的德育新理念,即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围绕这一理念,各高校都在积极探索,取得了许多各具特色的德育经验和方法,这是德育工作者可以利用的宝贵资源。本文认为,虽然各高校的实际情况有所不同,但是反映共同德育理念和一般德育规律的经验,还是值得互相借鉴。作为德育工作者,除了自己潜心研究德育方法以外,也要以开放的心态虚心学习,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博采众长,以便迅速有效地找到适合本校的德育方法。  相似文献   

16.
德育工作者掌握相关德育信息的质量和数量,是制约高校网络德育效果的根本因素.高校网络德育信息传播是德育信息在德育工作者与受众之间凭借网络媒介进行沟通或信息传递的过程.探讨网络德育信息传播模式,有利于高校网络德育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有利于发挥高校网络德育的作用,促进高校德育工作的有效开展.  相似文献   

17.
大学德育中的"学校人"与"社会人"--当代大学的德育目标辨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当代大学与社会的全新关系所构成的大学外部德育环境 ,向人们提出了对当代大学德育及其目标定位进行内在省思的要求。可以用“学校人”和“社会人”来标示当代大学德育的两种理念目标。但是 ,在大学德育的传统定位中 ,“学校人”与“社会人”往往发生着裂变。当代大学德育的目标选择之一就是使“学校人”与“社会人”有机地统一起来 ,而二者统一的根本途径是进行大学德育创新  相似文献   

18.
幼儿园教育“小学化”治理工作是我国学前教育的一项重要工作,经历了态度摇摆、认知重视、规范纠正和全面治理阶段,目前正处于深化加强阶段。为了解“小学化”治理工作的成效与现状,通过对四川省成都市、攀枝花市、凉山彝族自治州等多地的城市、县镇、乡村幼儿园教师的调查发现:“小学化”治理工作取得一定成效,“小学化”现状有所改善。但仍存在如下问题:部分教师对“小学化”治理工作态度消极,思考不全面;教师教学内容存在“小学化”倾向;部分幼儿园游戏活动较少,存在“小学化”管理行为;大班额现象突出,乡村区域环境创设仍待加强;频繁布置家庭作业现象依然存在,评估幼儿方式仍待健全。而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可能是城镇乡差异大,治理难度大;部分家长支持小学化,治理工作推进难;优质教育资源的缺失;对教育评价的错误认知以及幼儿园本身课程体系建设不完善等。基于上述问题,应当重视城镇乡差距,有针对性地开展治理工作;保障教育环境质量,控制幼儿园班额;完善教育评价,科学评估幼儿能力;完善幼儿园课程体系建设,推进教学内容转向。  相似文献   

19.
高师院校作为一个承上启下的教师教育基地,在英语教师的职前教育与职后培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我国当前教师职前教育与职后培养的实际出发,立足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构建一个机构合理、体系完整、内容科学的教师教育一体化运行模式,是高校教师教育改革的必经之路。针对高师院校对英语专业师范生的职前教育与教师职后培养衔接中的现存问题,以教师发展终身化为标准,依据资源配置原则,从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师资队伍建设、师德教育程度四大方面,提出促进高师院校英语教师职前与职后教育衔接的策略和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