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五代历史的发展有两条线索,一条是明线,即动乱,包括藩镇动乱与禁军动乱,主要是藩镇动乱;另一条是暗线,即反动乱,表现为中央朝廷的削藩。在动乱与反动乱的矛盾运动中,五代历史逐渐地从动荡走向稳定,从分裂走向统一,终于形成了北宋初期统一的中央集权制的国家。  相似文献   

2.
北宋冗官论     
冗官本是封建王朝的社会通病,而北宋(公元960——1127年)尤为突出,以至“四海之广,不能容滥官,天下物力,不能供俸禄”,达到了这种地步,实历史上所少见。继唐末五代一番动乱而建立起来的北宋王朝,其官制吏治一方面承袭了原藩镇的某些制度,敷衍扩充;一方面竭力采取铲除藩镇、防止农民暴动的措施,增设政权机构。所有官员有官衔、职称而无具体差遣,造成一种极为混杂的现象: “中书令、侍中、尚书令不预朝  相似文献   

3.
〔原文〕崔武子1见棠姜而美之,遂取2之。庄公通焉。崔子弑3之。晏子4立於崔氏之门外。其人曰:“死乎?”曰:“独吾君也乎哉,吾死也?”曰:“行乎?”曰:“吾罪也乎哉,吾亡也?”曰:“归乎?”曰:“君死安归?君民者,岂以陵民?社稷是主。臣君者,岂为其口实,社稷是养。故君为社稷死则死之,为社稷亡,则亡之。若为己死而为己亡,非其私昵5,谁敢任之?且人有君而弑之,吾焉得死之而焉得亡之?将庸何归?”  相似文献   

4.
唐代中后期藩镇内部频繁的军士动乱严重威胁了地方节度使的社会地位和人身安全。在藩镇内部,一些节度使为了维护自身的安全,采取了诛杀乱军、设置亲兵部队、质子、严密监视等一系列措施来控制势力强大的藩镇军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开五代及北宋军事制度改革的先河。  相似文献   

5.
[原文] 崔武子①见棠姜而美之,遂取②之.庄公通焉.崔子弑③之. 晏子④立於崔氏之门外.其人曰:“死乎?”曰:“独吾君也乎哉,吾死也?”曰:“行乎?”曰:“吾罪也乎哉,吾亡也?”曰:“归乎?”曰:“君死安归?君民者,岂以陵民?社稷是主.臣君者,岂为其口实,社稷是养.故君为社稷死则死之,为社稷亡,则亡之.若为己死而为己亡,非其私昵⑤,谁敢任之?且人有君而弑之,吾焉得死之而焉得亡之?将庸何归?” 门启而入,枕尸股而哭,兴⑥,三踊而出.人谓崔子必杀之.崔子曰:“民之望⑦也,舍⑧之得民.” (选自《左传·襄公二十五年》,有删节)  相似文献   

6.
宋人对黄巢起义以前的唐代藩镇割据与唐末五代藩镇割据的认识不同。对黄巢起义以前的藩镇割据多持肯定态度,认为其具有保卫京师、抵御外辱的积极作用,并且是宋人解决边疆危机、改造地方军事体制的借鉴对象。但对唐末五代藩镇的历史作用基本上是持否定态度的,认为其是唐朝灭亡、五代动乱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7.
归义军时期敦煌的营田及其管理系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归义军政权是晚唐五代宋初的一个特殊藩镇。它与其他藩镇一样,也设有“营田使”及其管理系统。归义军的营田使也由节度使例兼,并由中原王朝授予,但其主掌的营田既不是“营田务”之营田,也并非边境屯田,而主要是指经营土地,即境内土地的分配、授予、请射、对换等。除了归义军节度使例兼“营田使”之职外,其下各州还有具体管理营田的官员——“都营田”或“营田使”及其具体的主事者——“营田”。  相似文献   

8.
一 后周太祖郭威——时代造就的英雄。 后梁开平元年(公元907年),黄巢起义军的叛徒朱温,夺取了唐朝的政权,成为当时黄河流域的统治者。此后,各地群雄纷起,在短短的五十三年间,中原更换了梁、唐、晋、汉、周五个朝代,经历了八姓十三君。围绕中原五代王朝,四周还有十个封建割据的政权,史称“五代十国”时期。 后周,是唐末大动乱以来,逐步由分裂走向统一的朝代。而后周太祖郭威,正是这个转折契机的推动者。郭威,字文仲,“邢州尧山人也”。唐天祐元年甲子岁(公元904年)七月二十八日,生于破落的官僚家庭,“父简,事晋(应为后梁时的李晋政权)为顺州刺史。刘仁恭攻破顺州,简见杀,子威少孤,依潞州人常氏”①。  相似文献   

9.
孝的观念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起源很早,《尚书·尧典》中就有关于舜至孝的记载,尧赞扬其“以孝烝烝”,并作为以天下相让于舜的理由之一。西周翦灭殷商,后周公践天子之位,封建诸侯,制礼作乐,孝作为“文之本”嘲是礼乐文化中重要的内容。而时至春秋之世,周天子式微,礼崩乐坏,“臣弑其君者有之,子弑其父者有之”,西周传统的孝道观念逐渐瓦解。孔子仰慕周文之郁郁,  相似文献   

10.
唐代中后期藩镇林立,这些藩镇或依附于中央,或割据一方与中央对抗,致使唐王朝动荡不安。东南型藩镇是指控制荆南、湖南、福建、鄂岳、江西、淮南、宣歙、浙西、浙东等地区的藩镇。这些藩镇在广德元年(763年)至乾符元年(874年)的唐中后期这一百多年间,共发生十二起动乱。从时间上看,这些动乱主要集中于德宗与宣宗时期。从空间上看,这些动乱主要集中于浙西地区。东南型藩镇虽只有十二起动乱,但其动摇了唐王朝的主要经济来源,加快了唐王朝的覆灭。  相似文献   

11.
孔子是我国春秋末期伟大的政治思想家。他生活在“世衰道微,邪说暴行又作,臣弑其君者有之,子弑其父者有之”(《孟子·滕文公》)的时代。当时,周王朝已经腐败不堪,维系其统治局面的礼乐业已崩坏,各种社会矛盾愈加激化,各国君主和卿  相似文献   

12.
里革更书     
春秋时晋之董狐、齐太史之兄弟,载之经传,脍炙人口。而鲁太史里革更其君之书,其精神之可贵等耳,特为之录。莒太子仆弑纪公,以其宝来奔。宣公使仆人以书命季文子曰:“夫莒太子不惮以吾故杀其君,而以其宝来,其爱我甚矣。为我予之邑。今日必授,无道命矣。”里革遭之而更其书曰:“夫莒太子杀其君而窃其宝来,不识穷固又求自迩,为我流之于夷。今日必通,无逆命  相似文献   

13.
五代上承唐末,是落镇动乱的时代;下启北宋,是由分裂走向统一的过渡时期。针对落镇动乱,五代勒廷实施了反动乱的举措,在军事上、行政上、财政上各方面进行了削藩。本文即探讨行政上的创藩举措,以求教于史学前辈与同仁①。一、空革各镇行政区划采取以下林种方式变革落镇行政区划。(-)、分割藩镇。把一个落镇分割为两个定镇,或者把其中的一个或几个支郡或叫支州割让给另一个落镇。梁太祖夺得歧王李茂贞的徽延镇后,把它分割为保大镇和保塞镇。梁本帝分割魏博镇为魏博镇和昭德镇。后唐庄宗割晋州镇之终州表河中镇。后唐明宗割东川【镇…  相似文献   

14.
弘祺 《历史学习》2009,(12):8-8
提起唐代藩镇,给人的印象似乎就是割据动乱的代名词,确实,唐代藩镇有其权重难制的一面,但另一方面藩镇的存在也不是偶然的,它是适应当时政治、军事形势的需要而出现的,它的产生有一个发展的过程。  相似文献   

15.
中国古代史  ●杯酒释兵权【概念解析】北宋建立后,赵匡胤和他的谋臣赵普反复研究唐末以来的经验教训,首先着手于中央集权加强的工作。赵普认为,天下自唐季以来,导致军阀割据、国家分裂的原因在于“方镇太重,君弱臣强”。要解决它只有实行“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的措施,即最大限度地把地方的政权、财权、军权收归中央,集中于皇帝之手。北宋中央集权的加强是从解决军权开始的,因为军阀跋扈是五代最突出的问题。五代中期以后,各王朝统治者都竭力加强朝廷直接统领的禁军,削弱地方军镇权力。然而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禁军…  相似文献   

16.
我国封建王朝的五代时期,“纂弑相寻”,政权更迭频繁,社会分裂程度远在三国之上。一些割据政权兵燹连年,城乡经济遭到破坏,暴君民贼,贪官酷吏荼毒百姓,民不聊生。历史的发展趋势是分久必合,乱则要治。正当此时,降年不永、美志未就、年仅三十九岁而才识过人的后周世宗柴荣,气魄出众。他为人明达英果,“自唐太宗以后,迄于两宋,帝王中无  相似文献   

17.
课本第 69页和高中《中国古代史》(选修 )第 13 8页《五代十国前期形势》图中“梁”的北方是“晋” ,本人认为这种标法欠妥。因为此“晋”当为唐末藩镇中被封为晋王的李克用的割据势力范围 ,它不能与五代十国的政权并列。而且 ,这样标法还极易造成对“五代”历史概念的误解与混淆 ,使学生把它与五代中的“晋”混为一谈。现阐释如下 :(一 )“五代”的历史概念据课本及各类辞典、史学著作 ,五代的定义都是指唐灭亡后 ,黄河流域先后出现的后梁( 9 0 7~ 92 3 )、后唐 ( 92 3~ 93 7)、后晋 ( 93 6~ 947)、后汉 ( 947~ 95 1)、后周 ( 95 1~ 9…  相似文献   

18.
误读     
小时候读《唐诗三百首》,无人指点,只是自己瞎捉摸,“以意会之”,自以为是,倒也自得其乐。后来年齿渐长,读书渐多,却屡受打击,甚至觉得那些注解文字,不读也罢。第一种打击来自所谓“史实”。比如张籍的《节妇吟》:“君知妾有夫,赠妾双明珠。感君缠绵意,系在红罗襦。……还君明珠双泪垂,恨不相逢未嫁时!”描摹一个女子在责任和情爱的两难处境中煎熬的心态,好一部唐朝的《廊桥遗梦》!正当你被感动得也要珠泪涟涟时,突然有人在你耳边教诲说这并非作者原意,作者只是已经投奔某一个军阀,现在另一个军阀来“挖”他,他却坚决不肯跳槽,所以写了这首诗来婉拒。这么一来,你倒是真长了见识,可你再  相似文献   

19.
自中唐“安史之乱”至五代,王朝频繁更迭,战祸连绵持续二百余年。北宋政权建立后,宋太祖为了防止唐末以来藩镇跋扈局面的重演,使北宋政权能长期巩固下去,进行了一系列的制度改革,而兵制改革是其改革的中心环节。其基本做法是,收夺藩镇兵权,将地方军权收归中央;削夺将帅兵权,将军权集中于皇帝之手。这样做的结果,一方面结束了藩镇割据的局面,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另一方面又造成了军力的削弱,出现了冗兵冗费和积贫积弱的局面,走向了预期目的的反面。  相似文献   

20.
一、失收 卷二七八第3550页文彦博《故开府太师王公挽词(君贶)太子太师》之五:“前岁公图归洛中,待君同赏状元红。人间万事难如意,须把兴亡付坏空。”自注:“君贶久思归洛,余尝有诗寄之云:公平早归来,莫负花前约。同赏状元红,更看刘师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