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东方弧 《高中生》2009,(1):58-59
以前听到“强盗逻辑”这个提法,以为那是打口水战,为指责对方而生造出来的一个词组。强盗嘛,明火执仗,不需要向任何方面作交代,也就不需要那逻辑了。再说逻辑的功能是讲“理”,通过概念、判断、推理把要表达的“理”演绎得天衣无缝、完美无缺。强盗干的就是不讲理的事,天生的不合逻辑,怎么会有“强盗逻辑”?  相似文献   

2.
“理”字当头 念”。先说“理”字。理字可以组词为“理,而是缺少怎样把更好地转换理念为课堂行为的逻辑能力。因此,理念要具有“理性”。“理想的课堂”在我眼里第一条就是要有“理性”。没有了理性的课堂,盲目随着时代的风向游走,忽视了课堂本来固有的不变的东西,  相似文献   

3.
推类是以墨家逻辑为主体的中国逻辑的主导推理类型。构成“推类”的主要成分是“名”、“辞”、“理”、“类”,刘徽《九章算术注》对这些推类成分有深入的论述。  相似文献   

4.
"三理"教育问题归因及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揭示“三理”教育提出的依据及内涵,分析“三理”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归因,提出了开展“三理”教育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晚清名家林纾的古文创作理论代表作?春觉斋论文?,在承续前人观念的基础上,融合自身的体会,提出了以“读书”“明理”“宗道”为核心概念的古文理论,而这三者皆由“理”字贯通。 “理”在文中的内涵既表现为圣贤经传,尤其是儒家经典著述中的修身、知世、明道之理,也表现为人生阅历背后的世事运行规律和价值取向。 另外,“理” 对古文创作既有指导作用,同时也作为文章艺术价值的衡量标准,更是写作主体自身修养的重要内涵。 因此,以原文为本对“理” 做探究、阐发,对理解林纾的古文创作思想极具意义。  相似文献   

6.
《陈情表》采用了融情于事、融理于情的艺术手法。这一艺术手法存在着一个“事”、“情”、“理”的层进关系,因为没有“事”就没有“情”,没有“情”就没有“理”。如果说“事”是土壤,那么“情”就是土壤里生长出的大树,而“理”就是大树上所结的果实。然而,在实际的评论分析中,人们论及最多、最深的是其“情”,而对其“事”,特别是其“...  相似文献   

7.
中国传统伦理思想中的“理”、“欲”关系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伦理范畴的“理”、“欲”有一个生成过程,并历经了内涵不一的变化。在“理”、“欲”关系演变中,这些是值得关注的:第一,“欲以理节”是贯穿于中国伦理思想史的解决“理”、“欲”关系的主导性观念;第二,“理出于欲中”是显示了“理”、“欲”真实关系的重要命题;第三,对“欲”的歧视性态度是中国传统伦理思想史中值得警惕的极为负面的主张;第四,“理”、“欲”关系在空间上应该是相互渗透的;第五,由“视欲为恶”到“以理制欲”,再到“以欲生理”。这种“理”、“欲”关系的演变,所表征的是道德价值观念的改变,也基本上是一种积极的改变。  相似文献   

8.
“理”是朱子学的最高范畴。在经历长达一个半世纪的神学阐释、西哲阐释等“格义”后,朱子学英译终于20世纪下半叶在美国新儒学运动的历史语境中达至最高潮。研究发现,该时期英译总体呈现以“理”为核心对朱子学的“多维正名”倾向,以此为切入点的审视具有特殊的历史意义和学术价值。有鉴于此,基于对“正名”跨文化内涵的阐释,本文结合具体历史语境一一考察了陈荣捷、惠腾邦、贾德纳、伊沛霞英译中以“理”为核心的“多维正名”取向与具体做法,试图借此揭示20世纪下半叶朱子学英译的总体面貌,为当下朱子学国际传播提供历史借鉴。  相似文献   

9.
一、一磨教材.设计流程 《跨越百年的美丽》是梁衡的一篇散文,以“美丽”为主线。赞美了居里夫人的“美丽”不仅在于容貌.更在于精神和人格。梁衡的文章非常注重形象的塑造。他写的散文.总是如写小说一样地提炼形象。本文就是以“形”开头.中间以“事”为主体.以“理”结尾的文章。“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  相似文献   

10.
众所周知,物理学是由实验和理论两部分组成,物理学实验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种重要活动,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基础,物理学则是人类对自然界最基本、最普遍规律的认识和概括。所谓"物理",就是通过"物"——物理实验引入物理概念,研究物理规律。即以"物"喻出"理"的本质,以"物"明了"理"的内涵,以"物"揭示"理"的真谛。  相似文献   

11.
国家理性是诠释民生建设中政府职能外包之正当性的有力工具。功利性的国家理性属于目的理性的范畴,它"见风使舵",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共秩序。规范主义的国家理性,在公法视域中通过把自身具化为"政府固有职能"的概念而呈现出来。我国民生建设中许多政府打算做的事情,超出了"政府固有职能"的范围,须外包给社会组织来完成。  相似文献   

12.
《普通逻辑》二十五年回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普通逻辑应以传统逻辑的精华为其主体 ,适当吸收数理逻辑的基础知识 ,形成二者融合的教学体系 ;逻辑形式中不仅应包含有演绎推理 ,而且应包含归纳推理 ;三段论规则可以区分为构造规则、一般规则和导出规则 ,它们在层次上是不同的 ;矛盾律与排中律的适用范围并没有宽与窄的区别 ;充足理由律可以保留 ,但它不是普遍的逻辑规律 ,而是论证的规律 ;在论证中 ,应当把论证方法与论证规则协调起来 ,以消除逻辑矛盾  相似文献   

13.
价值多元视角下的道德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们的行为有目的和手段之分.所谓价值多元即承认行为所指向的最终目的,如健康、财富、知识、权力等皆为合理,无论其短暂还是永恒,但对于行为手段的评价必须依赖于社会共同生活中的法律、道德和常识.目前,对个人利益的承认为价值多元化提供了条件,但它并不必然会促进价值多元的出现.虽然价值多元已成为人们熟知的名词,但是当前价值多元仍只是主流价值观的补充,同时人们对价值多元的认识还有很多误区.在价值多元的背景下,应出现多种价值观的角逐,达到个人和社会、国家和世界、物质利益和精神追求等相互对立价值之间动态的平衡.价值多元视角下的德育,更强调德育的开放性、丰富性和相关性,注重从传统文化中吸收更多的精神资源,更加强调理性和共识.  相似文献   

14.
哲学思想中的严密逻辑性在于哲学意识形式中的辩证法、认识论与逻辑学是高度一致的。这种高度一致是哲学发展的内在规律所致,是由哲学的精神使命、文化使命所决定的。哲学之所以能不断地推进逻辑的缜密性,原因来自主客观世界规律的相互作用,哲学能用逻辑的方式反映和陈述客观世界的规律,在于思维的逻辑法则是贯通思维规律和客观世界规律的精神中介。  相似文献   

15.
墨家的逻辑规律思想是其逻辑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墨家在关于"辩"的定义、规则等有关论述中揭示了四条基本逻辑规律的内容。在探寻墨家逻辑产生背景的基础上,阐述墨家的逻辑规律思想,并指出研究墨家逻辑规律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李举在继承和发展廒元学术的过程中,借鉴经学考据方法,具有极为明确的学术目的。其真正动因是为了辨理学之非,证颜学之是,是为了更好的传播颜元学说,构建颜孛学之。义理”。使颜李学成为系统的理论,为王者立法提供依据,从而迭剃与程朱理学抗衡。甚至取代程朱理学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从历史分离到现实整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的协同作用将构造出人的良好精神世界,并影响着“人——社会——自然”大系统的运行状态。近代以来,工具理性的越位和价值理性的失落有着哲学上的深层次原因。要重新整合二者的关系,妥善解决日益严重的生态问题和社会问题,构建一个和谐社会,就要在哲学与实践两个层面上实现人类观念和活动方式的根本变革。  相似文献   

18.
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要加强文化建设,而文化建设的核心和重要组成部分是道德建设。目前我国学术界关于道德建设问题的主要观点可以分为三派:国粹派、自然派和高举派。这三派都存在着理论缺陷,在实践中也必然收效甚微。加强道德建设应以维护人的尊严为主要目的,以普遍理性为原则,以合理期望为旨趣来采取多种形式分层建设。  相似文献   

19.
论伦理——伦理概念与伦理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伦理”的本义是指人伦关系及其内蕴的条理、道理和规则。伦理是与物理与事理相区别的情理。发现、认识人伦关系中所蕴含的道理,从古往今来无数个体的情感发用中发现普遍认同的情感,“必推其情至于无撼”,并把这种普遍认同的、无撼的情感作为“中道”或伦理的规则以裁量、规范个体或过或不及的情感,以指导和规范人们的行为,从而达到人伦关系的和顺及人伦秩序的稳定与和谐,就成为一个专门的学问,这就是本义上的“伦理学”。在西方,“伦理”和“道德”区分不如中国那样细致,故伦理学与道德哲学基本上可以通用。这种广义伦理学把伦理学定义为关于道德的学问。伦理学知识是面向大众生活的,具有理想性、历史传承性、可普适性和知行统一性。伦理学的研究者,同时也应该是他所欣赏的伦理生活方式的忠诚的实践者。  相似文献   

20.
国有物资企业全行业连续多年亏损是由其普遍存在的共性的内部原因造成的,国有物资企业必须抓住机遇、迎接挑战,进行包括资产、业务、机构、人员在内的战略重组,转变观念,加强企业领导班子建设和对包括管理人员在内的广大职工的培训,建立岗位,资源使用、机构设置的竞争机制,构筑科学的管理体系,严管细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