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9 毫秒
1.
蕴含生命意义的学校文化包含物质文化的人文性、制度文化的人道性和精神文化的生命性三个基本特征.从生命哲学的视角对学校文化进行诊断,主要是诊断学校文化的类型以及生命意义的体现程度.诊断结果可以为学校生命文化重构提供参考.本研究依据自主设计的问卷,在对多所学校进行诊断的基础上,以浙江省两所特点不同的学校为案例,对诊断结果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针对性建议.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构建学校生命文化,要注意营造人文乐园,重视制度上的情感关怀,在精神文化上加强文化陶冶,丰富生命体验,回归生活世界.  相似文献   

2.
对大学生进行精神世界塑造,是高校育人目标中的重要内容.要成功塑造大学生精神世界,应大力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当前,部分大学生存在趋于现实、热衷于功利化追求、忙于世俗追逐、贪图生活享乐、伦理失衡、全面素养缺失等问题.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内涵包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优秀传统文化、世界优秀传统文化等.高校应该发挥教育功能,通过重视人文教育课程建设、营造良好的校园人文氛围、打造现代传媒环境下的人文教育平台等途径,实施大学生人文教育,以此推动大学生精神世界的构建.  相似文献   

3.
随着奥运会在世界不同国家的成功举办,奥林匹克精神已成为鼓舞全人类的精神动力,也成为教育青少年奋发向上的一面文化旗帜.奥林匹克精神能促进青少年体育人文教育,体现在它重视参与、公平竞争、关注教育、榜样激励、崇尚世界和平与谛结人类友谊之中.在体育教学中加强青少年体育人文教育,对培养青少年的体育人文精神与时代风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音乐在所有艺术门类中,以其特有的人文内涵、独到的艺术品质,润物无声的呵护着人们的精神世界.音乐艺术本身就是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培养的极好教材.音乐师范生人文素质当在专业教学中有意识的加以培育.  相似文献   

5.
科学与人文分别标识着人类两种不同的精神取向.从儿童精神的自我中心化到人文取向的人之自我意识的表达,从儿童感知世界的整体混沌化到人文生成与承纳的主客统一,从儿童潜意识化的精神涌动到人文存在的不可言明性或隐喻性,从儿童生活的诗性逻辑到人文文化的性情化理解,从儿童的游戏精神到人文自由的永恒追求,可以发现儿童精神与人文文化的精神取向和思维方式的吻合一致.儿童精神是一种人文性的精神,儿童精神所呈现的是一幅"活"了的人文文化之景观.在技术理性主宰的现代文明中,儿童教育对于童心的呵护从根本上而言就是在履行重塑人文价值的文化使命.  相似文献   

6.
谈正确处理高校人文素质教育中的几个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夏宏奎 《教育探索》2007,(10):104-105
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是当前世界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趋势.近年来,我国许多高校都在加强人文素质教育,但效果不尽如人意.正确认识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人文素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等关系,对加强和改进高校人文素质教育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一、优化环境,校园成乐园 环境即课堂,是课堂就注重环境创设达到人文化、儿童化、活动化,使校园成为孩子的乐园. 人文化即突出环境充溢人文的关怀.小树上、小标牌上有爱护小树的标示;小花圃里有春、夏、秋、冬四季树苗;家访时倡导心与心交流;墙面上贴着各种安全标记,在人文关怀中影响孩子.  相似文献   

8.
从儿童精神的自我中心化到人文取向的人之自我意识的表达,从儿童感知世界的整体混沌化到人文生成与承纳的主客统一,从儿童潜意识化的精神涌动到人文存在的不可言明性或隐喻性,从儿童生活的诗性逻辑到人文文化的性情化理解,从儿童的游戏精神到人文自由的永恒追求诸多方面,可以发现儿童精神与人文文化的精神祈向的相互吻合或一致.在技术理性所主宰的现代文明中,儿童教育对于童心的呵护在其根本上就是在履行重塑人文价值的文化使命.  相似文献   

9.
艾敏 《华章》2007,(12):169-169
随着环境恶化、道德沦丧、精神颓废等社会问题的出现.作为人文学科的语文,应如何承担起建构学生精神世界、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重任,是我们面临的主要问题,笔者通过分析高职学生人文素质状况,对高职大学语文施行人文教育的特点和培养措施谈了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0.
论科学教育的人文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科学教育不仅具有工具性价值 ,而且具有人文价值 ,这种人文价值主要表现为理性精神和规范意识、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公平精神与平等意识、开放精神与独立意识。当前的科学教育改革应重视这种人文取向。为此 ,科学教育应有开放意识 ,注意指向科学发展的历史世界、科学源头的生活世界和科学研究的原生世界。  相似文献   

11.
郭立涛  杨霖 《新疆教育》2013,(15):91-91
跆拳道运动近年来在世界各国快速发展,练习者众多,被誉为“世界第一搏击运动”。而跆拳道精神作为根植于练习者心中的信念,所发挥的精神力量不可避免将对人文社会产生深远的影响。文章通过对跆拳道精神的深入剖析,分几个方面探讨了跆拳道精神对人文社会产生的具体影响。跆拳道精神不仅提升了练习者的思想境界,推动了跆拳道运动的健康发展,而且促进了人文社会的进步。  相似文献   

12.
大学是创造新知识、新文化,产生新思想与新智慧的摇篮,是人类知识、精神与社会文明的乐园.作为人类社会文化发展的产物,大学文化,尤其大学和谐文化的运行机制、体制和环境对发展与创造人类知识、社会的文明具有极其重要的基础性作用,所以大学必须把加强人文关怀与探索真理的和谐文化作为大学永恒的主题与使命.  相似文献   

13.
人类的教育活动追求培养具有完美灵魂和完整精神世界的"完人".物理教育传授科学知识、培养科学精神、提高科学素养;人文教育教会人们认识自己、认识社会、了解生活意义、懂得人生价值.当前,为实现新课程改革目标,需要加强物理教育和人文教育的融合与渗透.本文试图探讨如何在物理教育中融入人文教育,以全面实现中学物理教育的价值.  相似文献   

14.
基础教育的任务归根结底是培养人的问题.使学生具有高尚的精神世界和美好心灵,是学校教育的重要使命,而高尚的精神世界需要人文精神的培育.教师作为中国知识分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历来具有将传授专业知识与民族振兴联系在一起的优良传统,可以说是人文教育最重要的承担者.教师的社会责任感、人格、处世哲学、价值观念等人文素养对学生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也是巨大的.因此,塑造教师的人文精神对当代中国的素质教育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5.
工具性代表着对学生言语能力的培养,而人文性则意味着对学生精神世界的构建,因此,实现言语与精神的共生则是推动语文教学发展的重要路径。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一方面要具备良好的文字意识,引领学生从静态的文字中探索动态的情感,学习语言、感知语言,在语言构建的情境中,走进精神自由与精神真实的人文世界。  相似文献   

16.
童话是海师附小的特色文化。从"八五"的南通市级课题"童话教育研究"到"十三五"的省重点资助课题"童话教育促进儿童人文素养的发展研究",已有近三十年的历史。学校秉承"童话的世界,创造的天地,儿童的乐园"办学理念,以童话环境、童话阅读、童话德育营造人文精神诗意生长的乐园。在这个乐园里,每幢楼房都洋溢着求真的好奇和创新的勇气,每间教室都充满着人性的尊重和质朴的情趣,每个角落都充满着天人合一的和谐、平等和博爱的关怀。  相似文献   

17.
人是社会的主体.和谐社会的建设取决于全体社会成员的观念、知识,取决于人的精神世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现代公民人文素养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文章从和谐社会的视野出发,针对当前理工科高校大学生人文素养的现状,提出了加强理工科大学生人文素养培育的具体举措.  相似文献   

18.
新<美术课程标准>要求在美术课中渗入人文意识,使学生能更好地吸收人文精神,奠定素质教育的人文性,以人文的精神去理解认识世界.因此,美术课程中人文精神与创新精神的培养有着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要的现实意义.21世纪是一个知识经济时代,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人类面对复杂的世界,如果没有一定的人文精神和健全的人格,那便会在这纷乱的世界中迷失自己的方向,从而产生颓废思想与消极意识,更无法培养出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9.
随着奥运会在世界不同国家的成功举办,奥林匹克精神已成为鼓舞全人类的精神动力,也成为教育青少年奋发向上的一面文化旗帜。奥林匹克精神能促进青少年体育人文教育,体现在它重视参与、公平竞争、关注教育、榜样激励、崇尚世界和平与谛结人类友谊之中。在体育教学中加强青少年体育人文教育,对培养青少年的体育人文精神与时代风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本文主要从中学美术课程的人文性角度出发,论述了人文性教育是全新的美术教育理念,美术教师应提高自身人文素养,构建教师丰富的精神世界,全面平衡文化素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