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8 毫秒
1.
在元代,怯薛入仕较其它途径入仕官员在许多方面都具有很大的优越性。表现在任职迁转上,他们不遵循元政府的普通规定,往往被皇帝直接提升而不经过中书省,其根本原因在于怯薛入仕后依然与皇帝保持着怯薛关系。  相似文献   

2.
怯薛制度为蒙元政治制度的核心内容之一。怯薛轮值史料为怯薛长轮值日及相关内容的记载,经过几代学者的不断努力,这方面的史料已搜集到105条。徽州《珰溪金氏族谱》中保留的两则怯薛轮值史料,尚未引起学界的重视,对其进行考释与探讨,可以丰富我们对元代怯薛制度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在元代,怯薛入仕较其它途径人仕官员在许多方面都具有很大的优越性。表现在任职迁转上,他们不遵循元政府的普通规定,往往被皇帝直接提升而不经过中书省,其根本原因在于怯薛入仕后依然与皇帝保持着怯薛关系。  相似文献   

4.
元代私营手工业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元代私营手工业是元代民间手工业的重要存在形态,与家庭副业手工业不同,它的生产主要以盈利为目的,生产的商品化程度较高。其生产者往往具备一定的技艺,技术也较为专一;就私营手工业内部生产规模以及内部生产分工来讲,元代私营手工业可分为个体工匠即手艺人、个体手工业作坊两个层次。其中前者以家庭成员为劳动力,生产中,或以生产专门手工业品出卖,或承接城乡居民一定的来料加工业务,规模较小;而后者具有一定的生产规模与分工,在这类作坊中,除主人外,往往还有一定数量的雇工在内从事生产。  相似文献   

5.
人们对苜蓿的认识发展到元代出现了新的特点。元代既有紫花苜蓿,又有黄花苜蓿,在元朝境内分布广泛,十分常见;既有野生苜蓿大量生长,也有广泛的人工种植,大都等城市中也种植苜蓿,人们充分认识到苜蓿的生长优势。元代政府重视养马,苜蓿作为优质牧草,在元代得到了高度重视。养马业的发展,推动了官方苜蓿种植园与专职种植苜蓿的官吏出现,也表明苜蓿的种植管理水平达到了新高度。同时,苜蓿还在元代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食用范围和药用范围非常广,许多文人士大夫将其作为诗词意象。  相似文献   

6.
雒国盛 《华章》2008,(18):26
纳质,是蒙古大汗强制向被征服国家或民族征取质子,"取质以邀信"的一种政策.由于蒙古族是一个尚"质"的民族,因此纳质也成为了蒙古的一个传统.蒙古汗国初期的质子绝大多数被充入到怯薛宿卫组织之中,质子入侍与怯薛宿卫之间存在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这二者对蒙古汗国的政治统治有着十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黑水城文献中有一些关于元代官员解由方面珍贵记载,这些文书对于研究元代官员解由体式、人事与选官制度与过程等有着重要的史料价值。  相似文献   

8.
《集宁师专学报》2018,(5):35-39
察哈尔部前身即成吉思汗贴身护卫军"怯薛"。"怯薛"最初由成吉思汗身边为数不多的侍卫亲兵组成,到成吉思汗西征时,"怯薛"已扩充到万人,成为成吉思汗身边的"中央万户"。怯薛军跟随成吉思汗西征,横扫了中亚诸国及古俄罗斯诸公国,将古俄罗斯的版图纳入蒙古帝国的统治区域,最终打通了亚欧两洲的陆路交通线,对推动东西方经济及文化的交流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9.
元代腹里地区酒业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元代的腹里地区因地理位置的优越和社会尚饮风气的影响,酒业十分发达。腹里酒业规模大、品种多、技术高、课利厚,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当时全国酿酒业的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10.
蒙元时期活跃于浙东的几代文人,其活动中心多在婺州路,他们当中涌现出了一批批杰出的文学家和理学家。元代婺州路文化的发达与元代短暂的科举有着密切联系。科举的实行促进了该地区理学的繁荣和理学"流而为文"的转变,被称之为浙东"正学"。科举的兴盛还推动了教育的发展,进而促成了以金华为中心的浙东文人圈的形成。  相似文献   

11.
万历二十年四月,日本侵略朝鲜,明朝对朝鲜的求援一直没有积极的响应。到十月,态度却陡然变化。中国方面没有详细史料记其原因,韩国史料却记载了这段历史,补充了中国史料的不足。  相似文献   

12.
戏曲是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来丰富的文化宝藏之一,后世发展而成的京剧亦是中国之国粹,中外研究学者对元杂剧的发展历史、剧作家的生平以及优秀的戏曲作品发表的文章甚多,但对戏曲艺人却从未有过专门的论述。从戏曲艺人入手,以之为辅助资料探究元杂剧,有助于我们在更细致的背景下了解元杂剧的方方面面。  相似文献   

13.
陇西发现的一些小型舍利塔为灰陶或琉璃制成,在造型和功用方面有一些共同特点.经分析研究,有的用来存放高僧的遗骨,有的为礼拜所用.从部分塔内的题记铭文推测,这些舍利塔为元代所造,对于探讨佛塔艺术的发展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4.
以元上都为中心,分别从地理环境、都城基本布局、城市功能区的分布及经济类型特征等几个方面,对元上都、哈剌和林及元大都三者进行比较研究,以探讨这三座都城在经济生活上存在的共性及各自特点,并据元上都地区的经济生活状况,阐明元上都作为元代夏都所具有的独特性。  相似文献   

15.
作为承接东坡词和稼轩词的梯航,张孝祥的于湖词在元明两朝的传播,反映了元明人对南宋初期豪放词代表风格的认识和品鉴。元人词话取于湖名作,所论真切博雅;于湖词入明有名而不著;明词人选家激赏于湖清俊豪迈之作,更偏爱其婉丽轻约之词,选评总体流于俗丽。于湖词词格不俗,亦兼具苏、辛词情韵,但其豪放词在明代选家的审视中并没有体现出与词人词史地位相称的整体艺术高度,明人讹传误收于湖词现象较多。  相似文献   

16.
元代东阳籍作家群的诗文创作风格和写作题材大体一致,远学汉魏近学唐,风格新逸清丽。他们的诗文感物伤时,描摹细腻,以情纬文,自然洒脱,融于山水间,富有江南诗歌的特有神韵。他们或隐而修身,或书院讲学,或仕而为民,以婺之朱学相砥砺,以诗文唱和相交结,或以师承学术交,或以友人同乡交,是一个联系紧密、互动性强、影响大的文学群体,实乃浙东诗派的核心力量。他们亦是浙东学派的中坚力量,在理学的发展历程上,起到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70年代出土于新疆羌县的《元管军百户史整申逃军状》是研究元代军屯制度的极有价值的重要献。章就古代件学的意义从种源流,写作特色,专门用语等方面对其进行了疏考。  相似文献   

18.
元杂剧中的苦情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中国古代戏剧是否存在悲剧的讨论,迄今仍没有达成共识。笔者认为,用我国传统戏曲理论中的术语——“苦情戏”来界定这一剧种,既可以突出此类剧种与其它类型的中国戏曲的区别,又可以和西方悲剧的不同区分开来,同时也突出了自己的特点。在此基础上,笔者就元杂剧“苦情戏”的特点与表达方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元代是蒙古族1279年建立的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少数民族大一统王朝。蒙古族认为武力和实用技术是治国安邦的首要条件,因而最初对科举取士制度并不重视,统治阶层和士人社会对科举制度的态度也存在极大的分歧,经过许多儒臣的竭力倡议,才在元仁宗皇庆二年(1313年)建立了科举制度。在文章中,笔者试图探讨元代科举的内容、特点,并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20.
元朝是中国古代判例法最为发达的时期。元朝的先例创制机制是相当有特点的。元朝的判例创制程序可以分为两部分:正常创制程序和特殊创制程序。正常创制程序是指由地方相关司法机关在审理具体案件时发现法律上存在问题而呈请上级司法机关进行判决而产生的程序过程;特殊创制程序是指由监察部门,当时是御史台、行台和监察御史等在检查案件时发现某一案件判决存在问题,提起改判等司法动议而导致先例创制的程序。同时,元朝在司法程序上是有相应的制度设置来协调不同创制程序带来的问题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