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从1月17日起,《中国国家形象片——人物篇》在被称为“世界街头”的纽约时报广场大型电子显示屏上以每小时15次,每天共300次的频率播出,总计将播放8400次。1月25日,《中国国家形象宣传片——角度篇》也首先在互联网上播出,进一步从多角度展示当代中国的形象。  相似文献   

2.
张业清 《考试》2011,(2):1-1
中国国家形象片亮相美国纽约时报广场。片中有各行业的国际知名人物,也有名不见经传的街头巷尾百姓.涵盖了非常广泛的题材.目的是让世界全面了解一个真实的中国。国际上公正媒体对此事的评论是,中国制作中国国家形象片,是回击外媒对中国形象的“偏见”,今日中国有这样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积累前言今年,国家主席胡锦涛访美期间,在美国纽约时报广场上,树立起一抹亮丽的“中国红”,这抹“中国红”就是新鲜出炉的《中国国家形象片·人物篇》,这部不足60秒的片子里,59位中国人先后登场,涵盖了诸多行业的精英人物,有媒体把出场的人物归了类,诸如“让世界思考的中国人”、“让世界沉醉的中国人”、“让世界重视的中国人”,等等。其中姚明、郭晶晶、邓亚萍、郎平等成为了“让世界激动的中国人”的代表人物,下面让我们一睹其风采。  相似文献   

4.
幸运儿,作为《等待戈多》中的主要人物之一,以一种超现实的形象出现在舞台上,吸引了大多数人的注意力。那么,在这部荒诞派戏剧中,他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呢?这篇论文的目的就是试图从“末人”形象——无希望者、无创造者、信奉奴隶道德者这个角度来解读幸运儿这个人物。  相似文献   

5.
《柳州师专学报》2020,(2):30-34
《人物篇》《角度》《中国进入新时代》这三部国家形象宣传片整体传播效果不理想,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符号选择与组合不恰当导致优先阅读意义不能顺利传达给受众。其中,《人物篇》与《中国进入新时代》选取的人物代表性不够、文化符号少和组合机械化;《角度篇》缺少"解决问题的过程"的符号,降低了可信度,且并列结构使其失去叙述重心。  相似文献   

6.
《南风窗》杂志近期发表文章说,今年初,《中国国家形象:人物篇》在美国纽约时报广场播出。其中展现59人,除维吾尔族老妈妈阿里帕、乡村女教师李灵和献血义士郭明义等3人外,其余56位,无外乎“美人”和“名人”。他/她们以其天赋、才干、执着和敬业,在各自的领域扬名立万,为世人所知晓以至敬重。但是,  相似文献   

7.
国际中文教材是展现中国形象的重要平台,优塑并传播中文教材的中国形象具有现实意义。在当今时代背景下,我国中文教材应着力塑造“内刚外柔”的中国形象,即文化自信、科技赋能的“内在刚性”形象与可亲可爱的“外显柔性”形象交融并济,切实提高中文教材国家形象国际传播的效能。教材反映中国语言文化的软实力,教材与科技的融合是国家硬实力的体现,进一步增强教材的“软、硬实力”可实现中国形象的内在刚性表达。中文教材需要凸显“可爱”的叙事特点,讲好可爱的中国故事,塑造可爱的中国人物,采取外国学习者乐于接受和易于理解的话语实践,不断完善中国形象的外显柔性表达。  相似文献   

8.
中国国家元首访美之际,中国国家形象广告片也登陆美国时代广场,以每15分钟一次的高频率播放,崛起中国的品牌形象高调亮相。从之前商务部发布的“中国制造”广告片所传播的“China Made With The World”,到如今的全面展示中国形象的“人物篇”和“角度篇”广告片,中国正在积极的提升“中国”这个品牌在全世界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9.
“十七年”文学的阶级审美标准是以权力主体对阶级社会中不同阶级的划分为前提,并借鉴中国传统面相学原理及相应的道德判断得以确立的,这使得“十七年”文学身体形象的书写打上了阶级话语和中国传统文化道德训诫的双重烙印,并形成了“十七年”文学中人物身体形象描写的类型化、脸谱化的特征.“身体形象”在“十七年”文学中基本上是表达人物阶级属性的一种工具和符号,它由外在的阶级分类所赋予,并不和人物的内在精神世界发生关联.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窦娥形象为例 ,就王国维说元剧不顾“人物之矛盾”的问题 ,指出王论源于莱辛等人西方戏剧理论及王论合理性 ,但中国戏剧中国诗歌传统 ,更重视“言志”、“缘情”。以“情感逻辑”论 ,窦娥倒是中国文学舞台上的“理想性格” ,从而论证了简单地说元剧“人物之矛盾”是不全面的。  相似文献   

11.
盛鸿新 《现代语文》2008,(3):113-114
《祝福》是鲁迅《彷徨》集的第一篇,现被高中语文课本第二册选作第一课。文中“祥林嫂”的悲剧形象可谓是家喻户晓,人们对这个悲剧人物的评价也大都众口一词。但对于其中的小人物——“柳妈”形象,则颇有争议。人教社2004年的教参上说柳妈“没有同情心”,“她算是无聊冷漠的人中的一员”,更有人在评论这一形象时,指责柳妈“相煎何太急”,是刽子手。我认为这些说法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12.
【积累前言】今年国家主席胡锦涛访美期间,在美国纽约时报广场上,树立起一抹亮丽的"中国红",这抹中国红就是新鲜出炉的《中国国家形象片——人物篇》。在这部不足60秒的片子里,  相似文献   

13.
360° NEWS     
中国国家形象片在"世界十字路口"播出2011年1月17日一早开始,《中国国家形象片人物篇》开始在纽约时报广场大型电子显示屏上播出。宣传片以中国红为主色调,在短短60秒钟内,展示了涵盖文艺、体育、商界、智库、模特、航天等各行各业的数十个杰出华人,以"智慧、美丽、勇敢、才能、财  相似文献   

14.
中国全面进入国家公关时代,国家形象宣传片是一种非常好的形式和手段。以框架分析理论为依据,着重分析了国家形象片《角度篇》叙事的3层次框架要素,认为《角度篇》是以"立足于真实,积极开展公共外交"作为叙事主题,在结构上着重突出文化软实力,淡化硬实力,在表达上采用西方世界容易形成优先式解读的符号和话语方式。真正做到中国故事,国际叙述;中国立场,国际表达。  相似文献   

15.
热度素材坊     
最自豪中国国家形象片美国播出2011年1月17日,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起程访问美国,与此同时,准备已久的《中国国家形象片——人物篇》在美国纽约时报广场的电子显示屏上正式播出。这则宣传片以中国红为主色调,在短短60秒钟的时间内,展示了包括邰丽华、吴宇森、宋祖英、刘欢、郎平、姚明、丁俊晖、袁隆平、吴敬琏、杨利伟在内的,涵盖文艺、体育、商界、智库、模特、航天等各行各业的数十位杰出华人,以智慧、美丽、勇敢、才能、财富等诠释中国人形象,旨在向全世界展示立体的中国。宣传片在纽约时报广场大型电子显示屏上以每小时15次、每天共300次的频率播出,同时,美国有线电  相似文献   

16.
在世界文学人物画廊中,存在着一些类型或一些形象系列,最典型的莫过于俄国文学中的“多余人”形象系列。同世界各国文学相比,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文学史能这样如此全面地集合着一群成功的同类型形象。本文试图通过对俄国文学中“多余人”形象产生的根源进行探讨和研究,以期有助于我们进一步认识“多余人”形象的性格特征、典型意义、历史进步作用及文学价值。  相似文献   

17.
文章通过对容闳《我在中国和美国的生活》、李恩富《我的中国童年》、黄遵宪《逐客篇》以及佚名作者《苦社会》进行文本细读,梳理了晚清旅美华人文学想象美国(他者)和中国(自我)的几种模式:容闳自传中的美国和中国分别被建构为文明和落后的形象;李恩富自传中的美国和中国则分别被描述为纯粹的"异"和诗意传统的中国形象;在《逐客篇》和《苦社会》中,美国和中国则主要被表述为一个背信弃约的种族主义国家或苦难的中国形象。晚清旅美华人对"他者"和"自我"的文学想象,奠定了后来旅美华人文学想象美国和中国的几种模式。  相似文献   

18.
“羽扇纶巾”应是诸葛亮形象的高度概括。权威性工具书和研究服饰文化的书籍都这样认定;赤壁怀古,缅怀的是“一时多少豪杰”、“千古风流人物”即群体形象。写他人意在抒发自己的情怀。而诸葛亮在赤壁之战中的作用并不亚于周瑜;优秀的诗词最讲究创设意境,常以典型特征代人物形象,“羽扇纶巾”正是诸葛亮的典型装饰。  相似文献   

19.
钱宏 《留学生》2010,(6):40-41
自信、务实、开放.负责的国家形象.是中国公共外交的基本目标。长远看.国家形象塑造要服从国际发展目标.促进建设与发展的良好国际和国内环境。一个多民族意义的国家概念.首先应该是一种文化标识.一种文化形象。在公共外交意义上.每位走出去的中国人犹如一张“文化名片”,而且.公共外交涉及的人群远远大于政府外交。  相似文献   

20.
本文根据河南省地图轮廓形状酷似“母乳”的独特性,及其特有的黄河母亲河文化内涵,探讨其旅游形象建设,认为河南省应建设“文化母乳圣地——中国故园”的旅游形象,并围绕该形象,进一步研究了相应的旅游资源和旅游产品开发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