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恋上阅读     
正编者按:通过阅读,我们不一定变得更加富有,但我们一定可以变得更加智慧。通过阅读,我们不一定能改变我们的长相,但一定可以改变我们的品位和气象。通过阅读,我们不一定能延长我们生命的长度,但一定可以改变我们生命的宽度,增加我们生命的厚度。阅读,就是一种力量,而且我们要无限地相信阅读的力量,正如美国著名女诗人狄金森写的一首诗《没有一艘船能像一本书》:没有一艘船能像一本书,也没有一匹骏马,能像一页跳跃着的诗行那样——把人带往远方。  相似文献   

2.
一题Ti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写作文。世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人,也没有十全十美的事。生活常会给我们留下些许遗憾。我们年轻,我们幼稚,我们缺少生活的经历。我们总是喜欢老成,喜欢冒险,又总是品尝"后悔药"。遗憾的滋味像生活的五味瓶;遗憾的感受有时能给人警醒,有时就像秋叶飘零水面,给人留下无奈的倩影。  相似文献   

3.
阿免 《中学生百科》2023,(13):25-27
<正>当我阅读得越多,我对书的期待就越平常,我再不轻易指望一本书能带来认知的推倒重建,更不期盼它能拯救命运。文字之于真实的生活,总是隔着什么,就像雨水落下,即使当时一片滂沱,最后也会蒸发,了无痕迹。这样的结论并非源自我对阅读的失望,而是我深知,阅读只是长途跋涉的开始。只有沁人生活的文字,只有与我们的经历交织的文字,才能带我们去往别处。  相似文献   

4.
博客     
《天津教育》2011,(10):60-60
晓岩的BLOG(张晓岩) 博客地址:http://blog.sina.com.cn/xiaoyanboke 早期阅读的最初导引途径常常是"图"而不是"字"。特别是在刚刚进行阅读能力培养的时候,每讲一本图画书,第一次阅读的时候我们常常会挡住文字,让幼儿通过看图来了解画面的信息;在对图画信息掌握之后,  相似文献   

5.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没有阅读的写作犹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大量的有效阅读可以改变学生的表达习惯,丰富的经典积累可以为写作积淀文化营养。然而在我们的语文课堂上广泛存在的"光读不练"或者"解析多于实践"的现象也必将导致学生出现"胸中藏千篇,下笔无美言"的枯涩文笔。因而,用"艺术的典范激发艺术的创造"是当今语文课堂上日常写作教学最迫切的一种内在需求。  相似文献   

6.
孔凡 《辽宁教育》2018,(3):40-40
我校37位班主任都肩负着红小"创建书香校园"的使命,同时也担任着班级学生阅读的系列工作。我们憧憬着"阅读改变人生"的美好未来,带领着学生正一步一个脚印走在阅读的幸福大道上,我们坚信阅读促进写作,写作点亮人生。教育家顾明远说:"没有兴趣就没有学习。"坚持阅读同样也需要兴趣的支撑。创建班刊对学生的语文读写是有益处的,它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阅读热情,还促使学生积极的表达自己的情感,对写作教学也起到了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7.
黄巧艺 《考试周刊》2014,(84):43-43
<正>科学研究表明,人一生中近八成的知识都是通过阅读获取的,热爱阅读可以改变人的一生。正如莎士比亚所说:"生活中没有书籍,就像没有阳光;智慧中没有书籍,就像鸟儿没有翅膀。"根据这一理论,阅读能力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基本能力之一,阅读能力的培养能使学生受益终身。那么,如何才能更有效地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呢?二十年来的教学实践,让我从中得到一些启示。一、创造良好的阅读环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兴趣是孩子读书最强有力的动力之一。只要让孩子对他从事的阅读活动产生兴趣,他就能积极地、热情地完成这项活动。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呢?  相似文献   

8.
冯亚洁 《考试周刊》2012,(40):29-29
"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文文字,使他们具有基本的阅读、写作、听话、说话的能力。"根据这一要求和"阅读"在这一要求中的位置,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是初中语文教学的核心目标。 1.阅读教学须掌握整体性原则传统的语文教学强调由局部到整体,由分析到综合,习惯于一段一段地讲解。  相似文献   

9.
"没有一艘船,能像一本书,也没有一匹马,能像一页跳跃着的诗行,把人带往远方".阅读对于人成长的意义是没有其他渠道可以取代的,所以我们潜心进行阅读促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策略研究的行动. 一、营造氛围,读中成长 2005年3月始启动"读书养成"活动后,学校成立了"读书工作领导小组",制定"读书养成"系列活动方案.  相似文献   

10.
办公室里,常有老师抱怨:这文章这么短,这么浅,学生自己都能读懂,有什么好教的呢?从老师的抱怨中,我们能窥见“浅文”的一些特点:一是文字浅显,篇幅短小,学生可以凭自己的认知经验去阅读,没有文字上的障碍;二是主题思想单一,作者的思想情感容易把握。此类课文,很容易为老师和学生所忽略。笔者以为,浅文可以深教,也有深教的必要。浅文该如何深教?  相似文献   

11.
王萍 《海南教育》2014,(12):8-9
"不去格拉丹东雪山的沱沱河,怎可知水的甘冽?不阅读流传千年的经典作品,哪能得世界文化之精髓?"阅读经典作品,可以让我们的学生感受世界文化的魅力,从而唤起他们对美丽而优雅的语文文字的敬慕,爱上祖国的语言文字。鉴于此,笔者认为,在小学阶段就应该让学生接触经典,在阅读指导中让学生学会阅读经典。一、"沙里淘金",推荐阅读书目小学阶段是儿童思维发展的一个重大转折时期,这一时期的儿童往往处在记忆力最佳状态,诵读经典名著。  相似文献   

12.
胆敢教书     
北熹 《师道》2010,(10):43-44
阅读不总是温情脉脉,有时候,我们会遇上一场交锋式的酣阅。《十封信——写给胆敢教书的人》在书丛中身段小巧,面容简洁,若没有"胆敢"二字,我猜想你会把它当成一本温和的小书。或者,你初料,“胆敢”只是噱头。信手翻翻,不料文字的力量迅速抓牢闲逛的心,你深吸一口气,不由再打量书封,主体的黄色像在提醒什么。好吧,拿下这本。  相似文献   

13.
众所周知,阅读是获得知识的一条主要途径。英语新课程标准对高中学生的阅读要求作出了明确要求,这一要求可以理解为,能从一般文字资料中获取主要信息和观点;能利用上下文和句子结构猜测词义;能根据上下文线索推理、预测故事情节的发展;能根据阅读目的确定不同的阅读策略;能通过不同信息渠道查找所需信息。基于对新课程理念下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基本思考,我们认为提高英语阅读教学得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4.
江宇林 《现代语文》2010,(10):51-52
有人把文本的标题比作眼睛,因为读者与文本一照面,首先看到的就是这双"眼睛",有人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其实标题更像文本的门户,通过这个"门户"老师可以携着学生更快地走进文本。阅读设计者如果能注意细究文本标题,抓住文本标题的特点精心设计,  相似文献   

15.
李斐斐 《教师》2013,(12):53
阅读兴趣和阅读习惯的培养是学生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感知文字内涵、提升语文素养的主要途径。一个学生不喜欢阅读的语文是没有价值的语文;一个学生不会主动享受阅读快乐的语文是脱离了语文本质的语文。如何能让低年级的学生因喜欢语文而喜欢阅读,因爱上阅读而喜欢汉语言文字并热爱我们祖国优秀的文化,我充分挖掘语  相似文献   

16.
阅读,可以让一颗浮躁的心在文字中安静下来,让我们的心跟着那些文字到世界各地旅行,享受着书中的各种美景。一个会阅读的人,他总会找到各种方法在那些文字的世界中享受生活的乐趣。同样,在高中语文阅读课上,教师也需要让学生通过亲身阅读来感悟课文中的小世界,这样学生才会在课堂上更加有激情。  相似文献   

17.
王林 《学前教育》2007,(Z1):55-55
<正> 关于孩子的阅读,大人一般都有个误解,认为只有先识字才能读书。图画书的出现很大程度上改变了这一观念,人们发现,孩子哪怕不识字,也能借助图画书大致了解故事。就图画书而言,图画完全可以不依赖文字而独立存在,甚至有的图画书完全可以没有文字,也能把一个故事讲得非常动人。《流浪狗之歌》就是这样的图画书。《流浪狗之歌》的封面是一只表情落  相似文献   

18.
<正>当我们强调阅读时,一般人往往会把阅读单纯框定在文字阅读上,这其实是极为错误的。有字是一种阅读,无字也是一种阅读;对话是一种阅读,思考也是一种阅读。懂阅读,会阅读,能阅读,是一种智慧,也是一种能力。  相似文献   

19.
徐静 《教育教学论坛》2012,(31):213-214
绘本对于我们的孩子来说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可以说,绘本是他们在学习道路上接触到的第一本书。它是一种以图画为主、文字为辅,甚至完全没有文字而全是图画的书籍。其中,它隐藏着一个五彩斑斓的世界,主要是通过简单明了的图画让孩子理解故事情节,掌握故事内容。同时,能唤起他们阅读的欲望,提高他们对文学与美学的鉴赏力,对孩子的成长有着独特和不可替代的教育价值。  相似文献   

20.
作为一种新的文体,"文包诗"的价值是显而易见的,但其对古诗词的"破坏"也是显而易见的。在素读的视野内,我们可以重构"文包诗"的教学路径:通过提升古诗的陌生化指数,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能力;加强"文""诗"的互文式比读,培养学生的批判性阅读能力;延伸古诗的意义圈时空,培养学生的拓展性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