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王翊 《初中生》2008,(1):123-123
秘鲁的沃特尔家族在巴塞罗那奥运会上开创了一家祖孙三代同为奥运代表团成员、参加同一届奥运会的先例。  相似文献   

2.
吕峥 《云南教育》2011,(8):21-27
原编者按2010年10月28日离开人世的梁从诫先生提起他的家族,骄傲之余总免不了黯然神伤地做两句论断:“我们家三代人都是失败者”,“我们三代人的最大悲剧是选择越来越小”。  相似文献   

3.
任守基 《老年教育》2011,(10):38-38
我是一名退休的老公安,儿子在我的影响下也干了这行,至今仍战斗在公安战线。去年,孙子从中国刑警学院毕业后正式加入了公安队伍。祖孙三代公安兵,我家称得上“警察世家”了。  相似文献   

4.
范长江的报告文学反映了20世纪30年代中国西北地区的社会现实,是中国报告文学的里程碑。他的作品关注国家的前途命运,关注人民的生存问题,体现出忧国忧民的思想,具有强烈的人民性。文章立足于这个问题对范长江报告文学的人民性试作探讨。  相似文献   

5.
梁启超是我国近代史上思想启蒙的主将,他发动的三界革命,从文学的角度传播了西方资产阶级思想,给文学界注入了新的活力,但是由于所处时代的塑造和要求,他的思想也存在着某些矛盾和不彻底,但是这些都无法磨灭梁启超的思想给中国文学带来的启蒙的新动力。  相似文献   

6.
梁启超是一个积极参与了近代历史变革,并且始终都与社会文化思潮保持着生动互动关系的政治活动家和思想启蒙者。梁氏文学思想呈现出外在文化的"涵化"以及内在精神的"调适"双重特征。梁启超是启蒙思想家、理论家和文学家三位一体的代表人物,他对于"三界革命"的理论和创作热情,就是一种对于启蒙新民的政治热情。梁氏文学观念与创作实践有着明确的价值指向性,其内部又交织着调适与悖反共存的内在张力。对"三界革命"进行反思,在今天这样一个"后革命"与"后理论"的文化语境之下有着特殊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刘强 《现代语文》2009,(9):90-91
海岩的《河流如血》以陆保良为主人公,从亲情、友情、爱情三个方面对人物形象进行了深度刻画,而陆保良都曾拥有这些,最终却都失去,成为一个“失败者”的悲剧形象。  相似文献   

8.
吕坤是明朝中后期的一个正直官员。他一生著作甚丰,政绩卓著。从其对皇帝所上奏议如《陈天下安危疏》、《停止砂锅潞绸疏》等奏折、为官时期所制定与颁布的《谕属吏文》等法令、所写的《实政录》等著作来看,吕坤忧国忧民的思想非常突出。  相似文献   

9.
杜甫是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展现出了忧国忧民的思想.他以凝重的诗笔、血泪的歌唱,真实而深刻地反映了各种尖锐、复杂的社会矛盾和广大人民灾难深重的生活,展现出诗人悲天悯人、爱国爱家的博大情怀.这位伟大诗人诗篇中的忧国忧民思想影响深远,本文就是对其诗歌中的忧国忧民思想进行浅显的分析.  相似文献   

10.
思想路线是我们党根本的认识路线,是引导社会的强大力量。三代领导集体根据时代的发展和党的工作中心,不断创新党的思想路线.毛泽东首次把“实事求是”确立为党的思想路线;邓小平重新恢复和确立党的思想路线,突出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统一;江泽民将思想路线发展到了新的高度,“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本文从思想路线活的灵魂——与时俱进;思想路线的实现途径——理论联系实际;思想路线目的和归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行分析,以求教于专家和同仁.  相似文献   

11.
胡真  杨彬 《文教资料》2021,(1):57-59
梁启超是我国近代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和史学家,更是我国众多学科的奠基人和开拓者。梁启超在史学上做出了很大成就,这些成就不仅让梁启超在当时受人尊敬,而且让后人仰望。梁启超虽然没有活过60岁,但一生并无大病,最后因偶然因素去世。但正是因为偶然的小病,影响了梁启超史学著作的写作,其中三部史书未能完成是中国史学的损失。本文从梁启超作为史学家的角度出发,以其身体状况为线索,分析梁启超的史学创作与健康状况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党的三代领导人为了研究各自所处时代的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分别对“解放思想”作出了自己的贡献,毛泽东提出了“实事求是”的思想原则,这是针对当时普遍流行的主观主义和教条主义的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邓小平明确提出“解放思想”的概念,并把它与“实事求是”结合起来,实现了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际的结合;江泽民在肯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同时,强调“与时俱进”,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  相似文献   

13.
《山东教育》2005,(3):125-125
郭松民撰文认为,近二十年来,中国的教育是在“多出人才,快出人才”的口号下展开的。这是一种以考试为唯一方式层层选拔“精英”的教育,而衡量是不是“精英”的主要标志,就是看他能不能考上名牌大学,能不能获得更高的学历。由于选拔“精英”的教育和中国家长们望子成龙的传统心理积淀暗合,因此引起了全社会的共鸣,  相似文献   

14.
《山东教育》2004,(34):60-60
郭松民撰文认为,近二十年来,中国的教育是在“多出人才,快出人才”的口号下展开的。这是一种以考试为唯一方式层层选拔“精英”的教育,而衡量是不是“精英”的主要标志,就是看能不能考上名牌大学,能不能获得更高的学历。由于选拔“精英”的教育和中国家长们望子成龙的传统心理积淀暗合,因此引起了全社会的共鸣,  相似文献   

15.
陈亦权 《良师》2010,(8):54-55
哈莉·贝瑞是美国好莱坞的一位黑人女明星,从小她就被人们称为是一颗最美丽的“黑珍珠”!  相似文献   

16.
范学芝 《教育》2012,(6):59-60
2月的一天,梁启超最小的儿子,现已88岁高龄的梁思礼在接受笔者采访时说:“是父亲的做人与处事思想对我们晚辈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梁启超是我国近代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史学家、文学家。他在匡国济世上施展雄才大略的同时,还十分注重对子女的言传身教,其渊博的学识和健康向上的思想也润泽在子女身上,先后悉心培养出三个院士。  相似文献   

17.
富一代,创业;富二代,守业,富三代呢?当家庭财富累积三代,当家族的希冀无孔不入地浸透他的生活,他犹如困兽一般举起了刀——是英雄断腕的悲壮,还是青春涌动的鲁莽?  相似文献   

18.
三代日记     
我到一位朋友家做客,偶然在书橱里发现了他们祖孙三代的日记,阅后甚觉有趣,经其本人同意,现各选一篇,以飨大家。,朋友父亲的日记是在一沓散发着潮湿味的麻纸上画着的(他父亲不识字,只能用图记下当时的情景,朋友看图说话,我把意思记下来)。  相似文献   

19.
梁启超赋予国家以内在的"精神",从而似乎让其"活"了起来。梁启超的国家"精神"有三种表现形式:法律、主权与文化,它们是梁启超有机体国家观的自然结果,在其政治思想中占据重要地位。梁启超国家"精神"的目的是为解决两个重大问题:对内统一、对外独立。  相似文献   

20.
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清末维新运动中杰出的政治家、教育家。1895年,梁启超在北京代表广东籍举人向光绪帝上书,并支持康有为“维新”,主张变法,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公车上书”。“百日维新”时期,梁启超负责主持京师大学堂译书事务并参与机要。变法失败后,梁启超逃亡日本,创办《新民丛报》,竭力向国人介绍和宣扬西方文化,旨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