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理发     
梁实秋 《华章》2011,(12):18-19
理发不是一件愉快事。让牙医拔过牙的人,望见理发的那张椅子就会怵怵不安,两种椅子很有点相像。我们并不希望理发店的椅子都是檀木螺钿,或是路易十四式,但至少不应该那样的丑,方不方圆不圆的,死橛橛硬邦邦的,使你感觉到坐上去就要受人割宰的样子。门口担挑的剃头挑儿,更吓人,竖着的一根小小的旗杆,那原是为挂人头的。  相似文献   

3.
一天,鲁迅先生穿着一件破旧的衣服上理发店去理发。理发师见他穿着随便,便不太在意,随随便便地给他剪了头发。理过发后,鲁迅从口袋里胡乱抓了一把钱交给理发师,便头也不回地走了。理发师仔细一数,发现他多给了好多钱,喜不自禁,以为鲁迅  相似文献   

4.
刘瑞锴 《新作文》2010,(11):17-17
夏天到了,天变热了,妈妈说我的头发跟草坪上的小草一样长得又快又密,带我去理发店理发,理完头发走到街上,我感觉真清爽。  相似文献   

5.
让谁理发     
在一座小村庄里,只有一家小理发店。一天,有位顾客来理发,理发店里有两名理发师站在那儿,可是他不知道哪位理发师技术好,请问,你能帮他挑选出一位技术好的理发师吗?  相似文献   

6.
鲁迅理发     
鲁迅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首屈一指的文学家,是“民族魂”在大时代小人物身上的集中体现。在教材中我们学习了《三味书屋》一文,本期刊登一篇鲁迅理发的故事,希望大家喜欢。  相似文献   

7.
理发自是一件小事,然而题在理发店的一些对联却是一语双关,别有情趣。[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鲁迅先生在厦门大学任教期间,经常是几个月才理一次发.有一次,先生走进一家理发店,理发的师傅看见他长发垂耳,衣着寒酸,心中看他不起,便马马虎虎地一理了事.理完之后,先生不动声色,随手抓了一把铜圆,数也不数,直接塞给那师傅,然后飘然而去.那师傅接过铜圆一数,发现竟然比牌价多出几倍,一时又惊又喜.  相似文献   

9.
上海《文学报》第41期(82.1.7.)上刊登了一则名人轶事,题目叫“鲁迅理发”。这则轶事的情节与清代吴下独逸窝退士所编《笑笑录》中的一则笑话何等相似乃尔(见上海古籍出版社《历代笑话集》528页),原文如下: 有人剃头于铺,其人剃发极草率,既毕,特倍与之钱而行。异日,复往,其人竭力为之剃发,加倍工夫,事事周到。既已,乃少给其资。其人不服,曰:“前次剃头草率,尚蒙厚赐,此番格外用心,何可如此?”此人谓曰:“今日之资,前已给过,今日所给,乃前次之  相似文献   

10.
鲁迅虽然只在厦门大学待了一百余天,但却留下了一系列扑朔迷离的历史谜题.其中他与当时厦大校长林文庆博士之间的所谓矛盾与冲突,就是一个长期困扰学者们的问题.然而,这实际上是一个被人为夸大了的误会.其实,在鲁迅和林文庆之间的冲突,远没有学者们想象中那样剧烈,导致鲁迅最终离开厦大的根本原因,首先是他与许广平之间炽热的爱情,其次是他与顾颉刚等人之间的激烈矛盾,这些与林文庆并没有实质上的联系.因而,鲁迅的离去,实不应成为妨碍后人正确评价林文庆的一块顽石.  相似文献   

11.
理发要花费很多时间,还要经常去理发店,我觉得挺麻烦的。于是,我发明了一个全自动理发帽。它的外形如图1,内部如图2。 把它戴在人头上,启动开关,装在帽子内部特定位置的剪刀就开始工作,剪掉该发型要求剪掉的头发。然后由入水管向帽内喷水,把剪下的头发从出水管冲出。进风口向内吹风,把头发吹干。这时取下帽子,发型就理好了。  相似文献   

12.
《母婴世界》2013,(5):92-93
去理发店怕不卫生!自己动手又困难重重?武器未动,眼泪先行!宝宝的眼泪总是让妈妈迟迟不敢动手! 理发有何难,家家有本理发经 妈网热论坛:怎样才能让宝宝乖乖配合修剪头发呢!ID:ccaslxy(男宝妈) 用胶纸围着宝宝的脖子。有了胶纸,掉下来的头发会沿着胶纸掉下来,不会扎伤宝宝;选用噪音小的电动理发器。  相似文献   

13.
鲁迅不仅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和革命家,而且也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他曾经担任过浙江两级师范学堂、绍兴府中学堂教员,教育部佥事,还担任过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厦门大学、中山大学等大学的讲师或教授。教育工作是他一生中从事的唯一的一个社会职业。他虽然没有专论教育的鸿篇巨制,  相似文献   

14.
《家教世界》2014,(11):49-49
一天饭后,陈景润来到理发店,他拿的牌子是三十八号,他想:轮到我还早着哩,时间宝贵,不能浪费。想完,他赶忙走出理发店,找了一个安静的角落,背起英语单词,这时,他忽然想起一道数学难题,他看看手表,才十二点半,他决定先到图书馆去查一查资料。  相似文献   

15.
16.
从留学到回国工作,鲁迅的一生同众多的日本人结下了深厚的情谊。我们从他们对鲁迅的回忆中看到了一个情感丰富而正直的中国人形象。他永远是笑着的,有着浓浓的赤子心,对朋友特别是对青年,他总是无私的奉献。日本人的鲁迅印象与当前中学生的鲁迅印象有很大的反差,通过这样的历史回放,试图让当代青年人对鲁迅有一个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7.
鲁迅是中国现代乡土文学的开创者。作为“乡土文学”阵营重要成员的王鲁彦与鲁迅之间有着密切的事实联系。同时在文学的维度上,王鲁彦这一继鲁迅之开创而后起的中国现代乡土文学的重要作家与其有着真切的文本和精神联系。  相似文献   

18.
高春芳 《考试周刊》2012,(43):26-27
学习鲁迅作品对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能力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但由于生活年代的不同,加之鲁迅作品本身的深奥性,学习时存在一定的难度。怎样教学鲁迅作品,是本文探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作为民国时期的著名人士,鲁迅与陶行知对当时的民主革命事业做出了杰出的贡献。陶行知在鲁迅去世之后,致力于《鲁迅全集》的出版工作,学习和纪念鲁迅,遵从鲁迅的革命指示,继续为中国的民主斗争事业而奋斗。可以说,鲁迅是陶行知后期革命事业的导师。  相似文献   

20.
传播鲁迅作品的重要途径是教学,在鲁迅作品的受众中,中学生应该是一个最主要的群体.他们中的有些人正是因为在中学接受了鲁迅作品的陶冶,对其以后人格的生成和学养的提高都产生了难以估量的作用.教材是传播经典的有效途径,鲁迅作品不仅教人如何作文,提高读者的文化素质,而且教人如何做人,提高读者的道德情操;单纯从语言文字的角度,鲁迅作品也堪称范本.所以,鲁迅作品作为中国文学的经典,被选入语文教材不仅是出于编者的慧眼,而且是历史的必然选择.民国时期,鲁迅作品被选入教材的数量远远超出了新中国成立后,而且在解放区也享有崇高的文化地位.“文革”前,中学语文教材中选收的鲁迅作品,约占全册课文的1/30至1/16,大多为全文,也有节选.“文革”期间,鲁迅作品在语文教材中仍占据了显赫的位置,不过,在为现实政治服务的思想指导下,很多作品遭到了实用主义的解读.进入新时期以后,在多元化语境中,鲁迅作品中表达的一些信念和原则经常受到质疑,甚至出现了鲁迅作品是否应该从语文教材中“大撤退”的讨论,反映了不同意见双方对当今时代的不同认识和对当今需求的不同理解.由于鲁迅作品中语言文字具有的模糊性、多义性、复指性,意义具有的不确定性;又由于讲授这些作品历史情境的差异,教师和学生审美情趣、价值取向的不同,因而对同一文本往往会产生不尽相同的理解.不过,新时期的鲁迅作品教学无论在观点和方法上都有很多新的突破.鲁迅作品在国外和我国港、澳、台地区,也不同程度地被选入了教材,尤其在日本和朝鲜的影响比较广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